第172章 新纪元之始:冰封的默契-《懵心缘》

  家宴的风波,如同一场骤降的寒流,瞬间冻结了CFSI顶层往日那种既针锋相对又默契无间的氛围。龙墨寒与江婉婷之间,陷入了一场无声的、却足以让整个核心管理层都感受到低温的“冷战”。

  绝对零度:工作模式

  晨会,“观星台”会议室。椭圆形的智能会议桌旁,气氛凝重。夜熙辰端坐主位,面容冷峻地听取汇报。龙墨寒和江婉婷分别坐在他的左右手边,距离依旧,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冰川。

  江婉婷全程目不斜视,所有的发言都精准地指向数据、逻辑与方案本身,语气平稳得没有一丝波澜。当龙墨寒就某个前沿科技项目的风险评估提出质疑时(这在过去是常态,通常会引发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江婉婷没有像往常那样立刻反驳或深入探讨,只是淡淡地调出另一组备份数据投影在光屏上,声音清冷:“相关风险及应对预案已在附录三详细列出,龙少可以会后查阅。如果没有其他基于数据的疑问,建议进入下一议题。”

  龙墨寒被噎了一下,张了张嘴,看着江婉婷那副公事公办、毫无情绪起伏的侧脸,一股闷气堵在胸口,最终只能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憋出一句:“……没了。”

  需要双方协同决策的文件,江婉婷会通过内部系统直接发送给龙墨寒,附言简洁到只有“请审阅”或“需会签”。龙墨寒批复后,系统自动回传,没有任何额外的交流。过去那种为某个条款在邮件里争论十几回合、最后直接冲到对方办公室拍桌子讨论的场景,彻底消失。

  即使在走廊里迎面遇上,江婉婷也会提前微微侧身,目光礼貌地掠过龙墨寒的肩头,点头示意,然后擦肩而过,脚步没有丝毫停留。那声疏离的“龙少”,像一根细小的冰刺,扎得龙墨寒浑身不自在。

  旁观者清:帝国的视角

  夜熙辰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但他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问。他依旧冷静地分派任务,听取汇报,做出决策,仿佛没有察觉到两位得力干将之间那诡异的低气压。只是在一次只有他和夜玄在场的核心简报会上,他淡淡提了一句:“龙墨寒和江婉婷最近的沟通效率有所下降,注意一下关键项目的节点衔接,不要出纰漏。”

  “是,陛下。”夜玄躬身领命,他自然明白,陛下指的是在不动声色中确保帝国的航船不因任何“内部天气”而偏航。

  龙墨寒的烦躁与不解

  龙墨寒快要被这种氛围逼疯了。他宁愿江婉婷像以前那样,在他提出疯狂点子时毫不留情地泼冷水,或者在他得意忘形时用那种看傻子的眼神瞥他。那种直接的、甚至带点“嫌弃”的互动,至少是鲜活的、有温度的。而不是现在这样,礼貌、周全,却冰冷得像一台设定好程序的完美机器。

  他试图像以前一样,在下班时“偶遇”她,假装随意地邀请:“喂,江婉婷,新开了家日料,听说不错,一起去试试?”

  江婉婷会停下脚步,露出一个标准的、毫无破绽的社交微笑:“谢谢龙少好意,我晚上有约了。再见。” 然后转身离开,留下他一个人对着电梯门咬牙切齿。

  他甚至在内部通讯软件上,给她发过一个蹩脚的道歉表情包,附言:【那天我喝多了,胡说八道,别往心里去哈!】

  消息如同石沉大海,连“已读”标记都没有出现。龙墨寒盯着屏幕,心里又气又憋屈,还有一种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失落。

  江婉婷的堡垒

  江婉婷的内心并非毫无波澜。只是她的骄傲和理智,不允许她流露出任何情绪。龙墨寒那番“兄弟论”,确实伤到了她的自尊。她可以接受没有男女之情,但无法接受被如此直白地“排除”在吸引力之外,尤其是在那种半公开的场合。这让她觉得难堪,也让她重新审视两人之间的关系。

  既然他想要清晰的界限,那她就划给他看。工作就是工作,盟友就是盟友,除此之外,不再有任何多余的、可能引起误会的交集。她用冰冷的态度筑起了一座坚固的堡垒,既是为了保护自己那点微不足道的受伤的自尊,也是为了彻底斩断外界(尤其是双方家庭)那不切实际的幻想。她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用忙碌和高效来填补那突然变得有些空洞的日常。

  冰层下的暗流

  然而,多年的默契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抹杀。在一次关于收购欧洲某老牌工业集团的关键谈判准备会上,对方首席谈判官以狡猾难缠着称。当团队在分析对方可能设置的陷阱时,龙墨寒下意识地摸了摸下巴,皱眉嘀咕了一句:“这老狐狸,估计会在知识产权交叉许可上做文章……”

  他话音未落,江婉婷几乎在同一时间,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出了一份详细的该集团过往在类似谈判中使用的知识产权争议案例库,平静地接口:“可能性87%。这是他们近五年十七起类似案例的战术分析及反制策略建议。”

  两人说完,都愣了一下。会议室有瞬间的寂静。那是他们过去工作中再自然不过的思维同步。龙墨寒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看向江婉婷。江婉婷却已迅速垂下眼帘,继续翻动下一页文件,仿佛刚才那句只是最寻常的数据补充,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

  那瞬间的默契,如同冰封湖面下悄然涌动的一股暖流,短暂地触碰了一下,随即被更厚的冰层覆盖。但那一丝涟漪,却真实地存在过。

  冷战在持续。CFSI的巨轮依旧在夜熙辰的掌舵下平稳前行,但船上的气氛,却因船长与大副之间的这场“寒流”,而变得有些沉闷和压抑。没有人知道这场冰封会持续多久,也没有人知道,融化这坚冰,需要怎样的温度,或者说,需要哪一方先放下骄傲,伸出和解的手。帝国的日常,在高效运转的表象下,暗藏着一场关于自尊、误解与复杂情感的无声角力。而这场角力的结果,或许将深远地影响着未来核心权力圈的格局与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