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将云山县衙的后宅浸染得一片沉寂。林闻轩独坐书房,窗外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更衬得屋内死寂。他面前摊开着《永嘉律》,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白日里水榭中那老农绝望的眼神,如同烧红的烙铁,一次次烫在他的脑海。
“林青天……求您做主啊……”
那凄厉的呼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而他自己,在那声冰冷的“拖下去”中,沉默地坐下了。那不是简单的沉默,是脊梁被无形重压碾过的脆响,是理想殿堂坍塌的第一块基石。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狭小的书房内踱步。目光扫过书架上的圣贤书,只觉得那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字句,此刻讽刺无比。在这云山县,民如草芥,官似虎狼,何来贵贱之分?
就在这时,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福伯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羹,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老仆的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担忧。
“少爷,夜深了,用点安神汤吧。”福伯将汤碗轻轻放在书桌上,看着林闻轩憔悴的脸色,欲言又止。
“福伯,我……”林闻轩张了张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难道要说自己今日如何目睹了一场肮脏交易,又如何眼睁睁看着一个无辜百姓被拖走而无能为力?
福伯浑浊的眼睛看着他,像是看穿了他所有的挣扎。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沙哑而低沉:“少爷,您的心思,老奴懂。这云山县,就是个烂泥潭,干净的人进来,也得沾上一身腥臊。”
林闻轩猛地看向他。
福伯继续道:“老爷……您父亲在世时,常跟老奴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您金榜题名,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可是老爷也说过,这官场啊,有时候光有学问和良心不够……得像水,知道拐弯,知道深浅,才能流得长远。”
“难道就要同流合污吗?”林闻轩声音干涩。
“不是同流合污,是……是活下去,是等着。”福伯的目光投向窗外无边的黑暗,仿佛在回忆什么,“老奴年轻时候,跟着老爷走南闯北,见过太多。有时候,退一步,不是怕了,是为了积蓄力气,跳得更远。老爷当年在任上,也不是没受过气,没低过头,但他心里那杆秤,从来没歪过。”
父亲……林闻轩眼前浮现出父亲那清癯而刚直的面容。他记忆中的父亲,始终是那个在乡间为民请命、不畏强权的形象,原来,父亲也曾有过不得已的妥协吗?
“福伯,张屠户那五百两……”
“少爷,那钱,是老奴自作主张,暂且收下了。”福伯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决断,“不是咱们贪这钱,是眼下这局面,不能再明着得罪赵县令了。您刚来,根基不稳,硬碰硬,吃亏的是您自己。这钱,咱们不动,就当是个抵押,放在那里。等日后……总有还回去的时候。”
林闻轩愕然。他没想到福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看似屈服的行为背后,却蕴含着老仆深沉的保护和一种近乎悲凉的生存智慧。他忽然意识到,福伯不是在教他贪腐,而是在教他如何在这虎狼环伺的环境中,先活下去。
“可是,今日那老农……”
“那家人,老奴已经悄悄让厨房备了些米粮,晚点让可靠的人送过去了。”福伯低声道,“咱们现在能力有限,明面上帮不了,暗地里,能帮一点是一点。少爷,保全自己,不是为了苟且,是为了将来有能力的时候,能帮更多的人。”
福伯的话,像是一根细微的楔子,敲进了林闻轩那原本坚不可摧的道德壁垒,撬开了第一道缝隙。绝对的清高,在现实的铁壁面前,是否真的有意义?如果坚持所谓的“清白”只会让自己立刻被排挤、被吞噬,那么暂时的、不触及底线的妥协,是否是为了更长远的坚持?
就在他心绪纷乱之际,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极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响动。
“谁?”林闻轩警惕地低喝。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半开的窗户滑入,悄无声息地落在书房中央,正是那神秘的裴无咎。他依旧拎着那个紫砂壶,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裴先生?”林闻轩皱眉,对此人的神出鬼没已然有些习惯,但每次见到,心头仍不免一凛。
福伯见状,默默行了一礼,悄声退了出去,并带上了房门。
“长夜漫漫,看来林大人也无心睡眠啊。”裴无咎自顾自地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怎么?还在为白日里那点‘小事’耿耿于怀?”
林闻轩沉默不语,默认了他的说法。
“啧啧,所以说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心眼太实。”裴无咎晃了晃酒壶,“那赵德柱搞这么一出‘盐引拍卖’,你以为只是为了捞钱?”
林闻轩抬眼看他:“难道不是?”
“是,也不全是。”裴无咎嘿嘿一笑,压低声音,“他这是在‘纳投名状’。”
“投名状?”
“没错。让你记录,让你在场,让你眼睁睁看着而无能为力……这就是在逼你下水。你收了张屠户的钱,参与了这盐引的事,就等于在他那本见不得光的账册上,按下了手印。从此,大家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就算想反水,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屁股干不干净。”裴无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套路,熟不熟悉?像不像江湖上入伙前,先得沾点血?”
“林青天……求您做主啊……”
那凄厉的呼喊仿佛还在耳边回荡,而他自己,在那声冰冷的“拖下去”中,沉默地坐下了。那不是简单的沉默,是脊梁被无形重压碾过的脆响,是理想殿堂坍塌的第一块基石。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狭小的书房内踱步。目光扫过书架上的圣贤书,只觉得那些“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字句,此刻讽刺无比。在这云山县,民如草芥,官似虎狼,何来贵贱之分?
就在这时,虚掩的房门被轻轻推开,福伯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汤羹,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老仆的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担忧。
“少爷,夜深了,用点安神汤吧。”福伯将汤碗轻轻放在书桌上,看着林闻轩憔悴的脸色,欲言又止。
“福伯,我……”林闻轩张了张嘴,却不知该从何说起。难道要说自己今日如何目睹了一场肮脏交易,又如何眼睁睁看着一个无辜百姓被拖走而无能为力?
福伯浑浊的眼睛看着他,像是看穿了他所有的挣扎。他轻轻叹了口气,声音沙哑而低沉:“少爷,您的心思,老奴懂。这云山县,就是个烂泥潭,干净的人进来,也得沾上一身腥臊。”
林闻轩猛地看向他。
福伯继续道:“老爷……您父亲在世时,常跟老奴说,他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看着您金榜题名,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可是老爷也说过,这官场啊,有时候光有学问和良心不够……得像水,知道拐弯,知道深浅,才能流得长远。”
“难道就要同流合污吗?”林闻轩声音干涩。
“不是同流合污,是……是活下去,是等着。”福伯的目光投向窗外无边的黑暗,仿佛在回忆什么,“老奴年轻时候,跟着老爷走南闯北,见过太多。有时候,退一步,不是怕了,是为了积蓄力气,跳得更远。老爷当年在任上,也不是没受过气,没低过头,但他心里那杆秤,从来没歪过。”
父亲……林闻轩眼前浮现出父亲那清癯而刚直的面容。他记忆中的父亲,始终是那个在乡间为民请命、不畏强权的形象,原来,父亲也曾有过不得已的妥协吗?
“福伯,张屠户那五百两……”
“少爷,那钱,是老奴自作主张,暂且收下了。”福伯打断他,语气平静却带着决断,“不是咱们贪这钱,是眼下这局面,不能再明着得罪赵县令了。您刚来,根基不稳,硬碰硬,吃亏的是您自己。这钱,咱们不动,就当是个抵押,放在那里。等日后……总有还回去的时候。”
林闻轩愕然。他没想到福伯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这看似屈服的行为背后,却蕴含着老仆深沉的保护和一种近乎悲凉的生存智慧。他忽然意识到,福伯不是在教他贪腐,而是在教他如何在这虎狼环伺的环境中,先活下去。
“可是,今日那老农……”
“那家人,老奴已经悄悄让厨房备了些米粮,晚点让可靠的人送过去了。”福伯低声道,“咱们现在能力有限,明面上帮不了,暗地里,能帮一点是一点。少爷,保全自己,不是为了苟且,是为了将来有能力的时候,能帮更多的人。”
福伯的话,像是一根细微的楔子,敲进了林闻轩那原本坚不可摧的道德壁垒,撬开了第一道缝隙。绝对的清高,在现实的铁壁面前,是否真的有意义?如果坚持所谓的“清白”只会让自己立刻被排挤、被吞噬,那么暂时的、不触及底线的妥协,是否是为了更长远的坚持?
就在他心绪纷乱之际,窗外忽然传来一阵极轻微的、几乎难以察觉的响动。
“谁?”林闻轩警惕地低喝。
一道黑影如同鬼魅般从半开的窗户滑入,悄无声息地落在书房中央,正是那神秘的裴无咎。他依旧拎着那个紫砂壶,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
“裴先生?”林闻轩皱眉,对此人的神出鬼没已然有些习惯,但每次见到,心头仍不免一凛。
福伯见状,默默行了一礼,悄声退了出去,并带上了房门。
“长夜漫漫,看来林大人也无心睡眠啊。”裴无咎自顾自地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翘起二郎腿,“怎么?还在为白日里那点‘小事’耿耿于怀?”
林闻轩沉默不语,默认了他的说法。
“啧啧,所以说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心眼太实。”裴无咎晃了晃酒壶,“那赵德柱搞这么一出‘盐引拍卖’,你以为只是为了捞钱?”
林闻轩抬眼看他:“难道不是?”
“是,也不全是。”裴无咎嘿嘿一笑,压低声音,“他这是在‘纳投名状’。”
“投名状?”
“没错。让你记录,让你在场,让你眼睁睁看着而无能为力……这就是在逼你下水。你收了张屠户的钱,参与了这盐引的事,就等于在他那本见不得光的账册上,按下了手印。从此,大家就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就算想反水,也得掂量掂量自己屁股干不干净。”裴无咎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这套路,熟不熟悉?像不像江湖上入伙前,先得沾点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