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境的晨光刚漫过共生田的竹架,就被田中央的一抹莹白亮晃了眼——昨夜四色花落下的光粒,竟在土里凝成了一面浅圆的“源镜”,镜面泛着四色微光,映着上空的云影,还能隐约看到赤焰境暖禾田、沧溟境浅滩的细碎画面。
源灵兽第一个凑过去,爪子轻轻碰了碰镜面,镜里立刻跳出小炎明的笑脸——赤焰境的暖禾田旁,小炎明正用指尖的暖光烘着新种的暖禾苗,身后跟着几个更小的孩子,举着小锄头学样子。“是源镜!”阿木跑过来,指尖碰了碰镜面,镜里的画面立刻切换成冻土境:小阿禾蹲在冰穗麦田边,手里捧着寒玉小牌,正往土里埋源草籽,老村长站在旁边,笑着指点她埋种的深度。
灵汐也走了过来,守源纹的金光落在源镜上,镜面的四色光更亮了:“这是‘共生源镜’,是四境源力和源种光粒凝成的,能映出四境共生植物的生长,还能传讯、记景,以后你们想看看其他境域的植物,或者分享新收获,对着源镜说就行。”
“真的吗?”阿汐立刻凑过去,对着源镜轻声说:“小汐月,沧溟境的水纹贝还好吗?”话音刚落,镜面就晃了晃,小汐月的身影跳了出来——她站在浅滩边,手里提着小竹篮,篮里装着刚捞的小水纹贝:“阿汐姐姐!贝群长得可好了!昨天还新产了好多贝卵,我都种在浅沟里了,你看——”她把竹篮凑近镜头,镜里能清晰看到贝卵泛着的莹白光。
正说着,暖石突然轻轻震动,源镜里的画面瞬间变了:赤焰境暖禾田的边缘,几株暖禾苗的叶尖微微发卷;沧溟境浅滩的水纹贝群,有几只往深水区游去,似在躲避什么;冻土境的冰穗麦田里,一阵细风掠过,麦叶轻晃着往一边倒——是四境的源脉又起了小波动,比上次更轻,却刚好能被源镜捕捉到。
“我去稳暖禾!”炎生立刻对着源镜说:“小炎明,别慌!用你衣襟别着的暖禾穗,把穗光撒在卷叶的苗上,再打开灵汐给的锦囊,补点守源微光!”镜里的小炎明立刻点头,摘下衣襟上的暖禾穗,轻轻抖了抖,穗尖的红芒落在卷叶上,又打开锦囊,微光融入土里,卷叶的暖禾苗很快舒展开,还冒出了新尖。
阿汐也对着源镜喊:“小汐月,把你串的珍珠串放在浅滩边,珍珠的光能稳住贝群!再用源力轻轻引它们回浅水区,别着急!”小汐月立刻照做,把珍珠串放在浅滩的石头上,莹白的珠光顺着水纹散开,往深水区游的水纹贝果然慢慢游了回来,还围着珍珠串吐起了蓝纹。
阿木则对着源镜说:“小阿禾,用你的寒玉小牌碰一碰麦种的土,再把冰穗麦叶铺在麦根旁,麦叶的光能聚源力,稳住麦叶!”小阿禾立刻拿起寒玉小牌,轻轻碰了碰土里的麦种,又把带来的冰穗麦叶铺在根旁,麦叶的绿光融入土里,轻晃的麦叶很快稳住,还往上冒了点新青。
不过半刻钟,源镜里的四境画面就恢复了热闹:赤焰境的孩子们围着暖禾苗笑;沧溟境的小汐月正给贝群喂珍珠碎;冻土境的小阿禾蹲在麦田边,对着镜里的阿木比了个“OK”的手势。源灵兽看着镜里的画面,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还对着镜里的小炎明晃了晃爪子,惹得镜里的孩子们都笑起来。
“我们把这些都画下来吧!”阿木突然提议,从布囊里掏出空白的“共生册”——那是灵汐昨天给的,封面织着四境植物的纹路。孩子们立刻围过来:炎生负责画赤焰境的暖禾田,用红笔描了暖光烘苗的画面;阿汐画沧溟境的浅滩,用蓝笔涂了水纹贝围着珍珠串的场景;阿木画冻土境的冰穗麦田,用绿笔勾了小阿禾埋种的样子;源灵兽则用爪子沾了点墨,在册页角落印了个小爪印,旁边还画了颗小小的源草籽。
画到一半,源镜突然亮了亮,镜里跳出四境族老、族人的身影——赤焰境的族老举着刚烤的暖禾饼,对着镜里笑;沧溟境的族人提着装满珍珠的陶罐,挥了挥手;冻土境的老村长拄着拐杖,对着镜里的孩子们点头;青岚境的凌澈和墨垣也走了过来,晶引剑的紫芒、银纹的白光落在源镜上,与其他境域的光缠在一起。
“把共生册对着源镜吧!”灵汐笑着说。阿木立刻把共生册举到源镜前,镜面的四色光落在册页上,刚画的暖禾、水纹贝、冰穗麦立刻泛了光,还多了几行小字——赤焰境“暖禾苗:春种秋实,暖光护生”,沧溟境“水纹贝:珠光映浅,源力润滩”,冻土境“冰穗麦:霜青凝力,共生传香”,青岚境“源草:四色缠光,连境生息”。
“是源镜在记生!”阿汐惊喜地说。源镜里的四境画面,正一页页“印”进共生册:小炎明教孩子种暖禾的画面、小汐月捞贝卵的场景、小阿禾埋源草籽的样子,还有昨夜共生宴上孩子们笑闹的画面,都清晰地落在册页上,泛着淡淡的四色光。
夕阳西下时,共生册已经记满了半本。孩子们对着源镜,一起把共生册举起来:“我们明年再一起种新的共生植物!”镜里的小炎明、小汐月、小阿禾立刻点头,四境的光从源镜里飘出来,缠在一起,落在共生田的源草、暖禾、冰穗麦、水纹贝上,让它们的光更盛了。
源灵兽趴在源镜旁,爪子搭着共生册的边角,看着镜里四境连在一起的光,喉咙里发出轻柔的呼噜声。阿木轻轻合上共生册,册页的四色光透过封面,与源镜的光缠在一起,像把四境的生机、孩子们的笑声都收进了册里。
“以后,这共生册和源镜,就是咱们四境的‘生息记’了。”炎生摸着源镜,指尖的暖光与镜里的赤焰境光连在一起。阿汐和阿木也点头,眼里映着源镜的四色光——他们知道,不管春去秋来,只要源镜亮着、共生册记着、四境的孩子还在护着这些植物,这共生的生机就会一直连下去,守源的薪火就会永远亮下去。
风里带着源镜的清、共生册的墨香,还有四境植物的甜润,顺着源脉往四境流去,像一句永远不会褪色的约定——岁岁连光,生生共守。
源灵兽第一个凑过去,爪子轻轻碰了碰镜面,镜里立刻跳出小炎明的笑脸——赤焰境的暖禾田旁,小炎明正用指尖的暖光烘着新种的暖禾苗,身后跟着几个更小的孩子,举着小锄头学样子。“是源镜!”阿木跑过来,指尖碰了碰镜面,镜里的画面立刻切换成冻土境:小阿禾蹲在冰穗麦田边,手里捧着寒玉小牌,正往土里埋源草籽,老村长站在旁边,笑着指点她埋种的深度。
灵汐也走了过来,守源纹的金光落在源镜上,镜面的四色光更亮了:“这是‘共生源镜’,是四境源力和源种光粒凝成的,能映出四境共生植物的生长,还能传讯、记景,以后你们想看看其他境域的植物,或者分享新收获,对着源镜说就行。”
“真的吗?”阿汐立刻凑过去,对着源镜轻声说:“小汐月,沧溟境的水纹贝还好吗?”话音刚落,镜面就晃了晃,小汐月的身影跳了出来——她站在浅滩边,手里提着小竹篮,篮里装着刚捞的小水纹贝:“阿汐姐姐!贝群长得可好了!昨天还新产了好多贝卵,我都种在浅沟里了,你看——”她把竹篮凑近镜头,镜里能清晰看到贝卵泛着的莹白光。
正说着,暖石突然轻轻震动,源镜里的画面瞬间变了:赤焰境暖禾田的边缘,几株暖禾苗的叶尖微微发卷;沧溟境浅滩的水纹贝群,有几只往深水区游去,似在躲避什么;冻土境的冰穗麦田里,一阵细风掠过,麦叶轻晃着往一边倒——是四境的源脉又起了小波动,比上次更轻,却刚好能被源镜捕捉到。
“我去稳暖禾!”炎生立刻对着源镜说:“小炎明,别慌!用你衣襟别着的暖禾穗,把穗光撒在卷叶的苗上,再打开灵汐给的锦囊,补点守源微光!”镜里的小炎明立刻点头,摘下衣襟上的暖禾穗,轻轻抖了抖,穗尖的红芒落在卷叶上,又打开锦囊,微光融入土里,卷叶的暖禾苗很快舒展开,还冒出了新尖。
阿汐也对着源镜喊:“小汐月,把你串的珍珠串放在浅滩边,珍珠的光能稳住贝群!再用源力轻轻引它们回浅水区,别着急!”小汐月立刻照做,把珍珠串放在浅滩的石头上,莹白的珠光顺着水纹散开,往深水区游的水纹贝果然慢慢游了回来,还围着珍珠串吐起了蓝纹。
阿木则对着源镜说:“小阿禾,用你的寒玉小牌碰一碰麦种的土,再把冰穗麦叶铺在麦根旁,麦叶的光能聚源力,稳住麦叶!”小阿禾立刻拿起寒玉小牌,轻轻碰了碰土里的麦种,又把带来的冰穗麦叶铺在根旁,麦叶的绿光融入土里,轻晃的麦叶很快稳住,还往上冒了点新青。
不过半刻钟,源镜里的四境画面就恢复了热闹:赤焰境的孩子们围着暖禾苗笑;沧溟境的小汐月正给贝群喂珍珠碎;冻土境的小阿禾蹲在麦田边,对着镜里的阿木比了个“OK”的手势。源灵兽看着镜里的画面,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呼噜声,还对着镜里的小炎明晃了晃爪子,惹得镜里的孩子们都笑起来。
“我们把这些都画下来吧!”阿木突然提议,从布囊里掏出空白的“共生册”——那是灵汐昨天给的,封面织着四境植物的纹路。孩子们立刻围过来:炎生负责画赤焰境的暖禾田,用红笔描了暖光烘苗的画面;阿汐画沧溟境的浅滩,用蓝笔涂了水纹贝围着珍珠串的场景;阿木画冻土境的冰穗麦田,用绿笔勾了小阿禾埋种的样子;源灵兽则用爪子沾了点墨,在册页角落印了个小爪印,旁边还画了颗小小的源草籽。
画到一半,源镜突然亮了亮,镜里跳出四境族老、族人的身影——赤焰境的族老举着刚烤的暖禾饼,对着镜里笑;沧溟境的族人提着装满珍珠的陶罐,挥了挥手;冻土境的老村长拄着拐杖,对着镜里的孩子们点头;青岚境的凌澈和墨垣也走了过来,晶引剑的紫芒、银纹的白光落在源镜上,与其他境域的光缠在一起。
“把共生册对着源镜吧!”灵汐笑着说。阿木立刻把共生册举到源镜前,镜面的四色光落在册页上,刚画的暖禾、水纹贝、冰穗麦立刻泛了光,还多了几行小字——赤焰境“暖禾苗:春种秋实,暖光护生”,沧溟境“水纹贝:珠光映浅,源力润滩”,冻土境“冰穗麦:霜青凝力,共生传香”,青岚境“源草:四色缠光,连境生息”。
“是源镜在记生!”阿汐惊喜地说。源镜里的四境画面,正一页页“印”进共生册:小炎明教孩子种暖禾的画面、小汐月捞贝卵的场景、小阿禾埋源草籽的样子,还有昨夜共生宴上孩子们笑闹的画面,都清晰地落在册页上,泛着淡淡的四色光。
夕阳西下时,共生册已经记满了半本。孩子们对着源镜,一起把共生册举起来:“我们明年再一起种新的共生植物!”镜里的小炎明、小汐月、小阿禾立刻点头,四境的光从源镜里飘出来,缠在一起,落在共生田的源草、暖禾、冰穗麦、水纹贝上,让它们的光更盛了。
源灵兽趴在源镜旁,爪子搭着共生册的边角,看着镜里四境连在一起的光,喉咙里发出轻柔的呼噜声。阿木轻轻合上共生册,册页的四色光透过封面,与源镜的光缠在一起,像把四境的生机、孩子们的笑声都收进了册里。
“以后,这共生册和源镜,就是咱们四境的‘生息记’了。”炎生摸着源镜,指尖的暖光与镜里的赤焰境光连在一起。阿汐和阿木也点头,眼里映着源镜的四色光——他们知道,不管春去秋来,只要源镜亮着、共生册记着、四境的孩子还在护着这些植物,这共生的生机就会一直连下去,守源的薪火就会永远亮下去。
风里带着源镜的清、共生册的墨香,还有四境植物的甜润,顺着源脉往四境流去,像一句永远不会褪色的约定——岁岁连光,生生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