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令把帆布包甩上肩头,手在包口停了两秒。那张画着星形符号的草图还折在夹层里,边缘已被汗水浸软。赵晓曼站在门口,手里攥着紫外线灯,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王二狗牵着狗走在前头,绳子绷得笔直,猎犬鼻孔张开,喉咙里滚着低吼。
他们没走老井那条路。塌方堵死了原道,水声从岩壁深处传来,像是地下有东西在喘。
罗令贴着湿滑的石壁前行,残玉贴在胸口,隔着衣服发烫。走到岔口时,他忽然停住,从包里取出玉,按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闭眼的瞬间,画面撞进来——一群人抬着棺木,赤脚踩在水里,领头的巫师右手执剑,左手举着火把,火光映出岩壁上扭曲的影子。那条路,正是被石头封死的支流。
他睁开眼,抽出随身小刀,在掌心划了一道。
血滴在岩缝上,没渗进石头,反而顺着裂缝往下流,颜色比水深,像融化的锈。几秒后,头顶传来闷响,碎石滚落,中间那块半人高的断岩缓缓移开,露出后面的通道。水流声变了,从沉闷的呜咽变成空洞的回荡。
王二狗咽了口唾沫,“这路……是拿血喂出来的?”
没人回答。赵晓曼打开灯,光束切进黑暗,照出前方水面浮着一层油膜似的反光。他们踩着水往前,深度到膝盖,再往前,水突然变清,底下铺着整齐的石板,每块都刻着星点纹路,连成北斗形状。
尽头是个岩窟,六具骸骨并排跪在石台上,头朝下,背脊弓起,像是在叩拜。每具颈椎都插着一把青铜短剑,剑身没锈,刃口还泛着冷光。赵晓曼走近,用灯扫过其中一柄,剑柄上刻着“御”字。
“明代御林军制式。”李小虎声音发紧,“这地方连县志都没记载,哪来的禁军兵器?”
罗令没动。他盯着那把剑,残玉突然震了一下,像是被什么吸住。他抬手扶住石台,闭眼的刹那,梦又来了——不是碎片,是完整的仪式。火堆烧得通红,巫师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的正是这种剑。他看不清脸,但那姿势,右手三指扣剑柄,左手压在额前,和眼前骸骨的姿态一模一样。
他猛地睁眼,呼吸重了几分。
赵晓曼已经用紫外线灯扫过剑身。光下,铭文变了——“御”字底下,浮现出被刮去的旧刻,“越”字残痕清晰可辨。
“是改的。”她说,“原刻是‘越’,后来被人用新铜水重铸成‘御’。这是明代人冒用古器,伪造身份。”
罗令点头,手摸向残玉。这一次,他主动闭眼,把心神沉进去。玉面滚烫,梦直接炸开——火光中,大巫师转过身,摘下青铜面具。
那张脸,眉骨高,鼻梁窄,耳垂有一道裂痕,和赵崇俨的照片对得上七分。只是更瘦,眼神更空,像被什么抽走了魂。
他退出梦境,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赵晓曼看他脸色不对,递过水壶,他没接,反而掏出手机,翻出赵崇俨的公开履历照,放大面部轮廓,一处处比对:眉峰角度、鼻翼宽度、下颌线弧度……全都吻合。不是像,是同源。
“他家祖上,可能参与过这种事。”罗令声音压得很低。
赵晓曼从包里抽出一本泛黄的手抄本,纸角卷曲,是李国栋早前给的《赵氏族谱》残卷。她翻到一页,指尖停在一行小字上:“赵承禋,洪武三年奉诏守陵,代天行祭,镇邪不绝。”
“承禋……崇俨。”罗令念了一遍,“音近,可能是后人改名避祸。”
王二狗在旁边听得头皮发麻,“所以赵崇俨祖上就是干这个的?拿人骨头祭地脉?”
赵晓曼摇头,“不全是。族谱写的是‘镇邪’,不是害人。但到了现代,仪式变了味。这些骸骨不是古人,是现代人——看骨盆宽度和牙齿磨损,最多死了十年。”
罗令蹲下身,仔细看第七具的位置。北斗七星里,第七颗是摇光,对应祭坛方位。他顺着头骨朝向望去,那条线穿出岩窟,直指青山村老祭坛的方向。
他忽然伸手,摸向最后一把剑的柄端。那里有一道极细的刻痕,几乎看不见。他用指甲刮了刮,纹路出来了——和残玉背面的符号一模一样。
空气静了几秒。
“这不是赵家单线在做。”罗令站起身,声音沉下去,“是两族绑定。罗家守村,赵家主祭。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残玉让我梦见这些,不是为了让我看过去,是让我看清现在。”
赵晓曼抬头,“你是说……这种仪式,一直没断?”
“断过。”罗令盯着那把剑,“但有人想重启。赵崇俨挖科考队,换装备,伪造青铜甲,不是为了藏证据,是为了完成仪式。他需要‘血祭’,需要‘北斗列骨’,需要‘古器现世’——这些,都是仪式的步骤。”
王二狗倒退半步,“那咱们挖出工作证,是不是……打断了他?”
“可能。”罗令说,“也可能,让他更急了。”
话音未落,残玉猛地一烫,直接从他手里浮起半寸,青光炸开,梦强行拉他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次,仪式还在进行。巫师摘下面具。
是罗令自己。
他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着那把青铜短剑,底下跪着六具骸骨,水漫到膝盖,火把在风中晃。台下站着一群人,脸模糊,但站位和王二狗、赵晓曼、李小虎的位置一模一样。
他猛地抽身,残玉“啪”地落回掌心,表面裂了一道细纹。
赵晓曼扶住他胳膊,“怎么了?”
罗令没答。他低头看玉,又看那把剑,再看自己的手。刚才梦里的动作,右手三指扣剑柄,左手压额——和他平时整理教案时的习惯,一模一样。
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根在,人就在。”
原来不是让他守村。
是让他,守住自己。
“这不是诅咒。”他声音哑了,“是轮回。罗家每代出一个‘守者’,赵家每代出一个‘祭者’。守者护地脉,祭者行血祭。如果守者不出现,祭者就会自己选人——用死人,用伪造,用一切手段,把仪式走完。”
赵晓曼翻动族谱,突然停住,“这里还有一句:‘玉分两半,心印一脉。若见己面,轮回应解。’”
罗令盯着最后一具骸骨的剑柄。那道符文,和残玉背面的纹路,不只是相似。
是同一块模具刻出来的。
他伸手,慢慢拔出那把剑。
剑身出鞘的瞬间,水底传来震动,像是整个山体在调整呼吸。岩壁上的星点纹路,开始泛出微光,从第一颗天枢,一路亮到第七颗摇光。
赵晓曼抬头,“地下水位在下降。”
王二狗指着水面,“石板上的纹路……是不是动了?”
罗令没动。他看着剑尖映出的脸,和梦里那个巫师,重叠在一起。
他把剑横在身前,左手按上剑脊。
纹路亮到第七块时,停了。
他们没走老井那条路。塌方堵死了原道,水声从岩壁深处传来,像是地下有东西在喘。
罗令贴着湿滑的石壁前行,残玉贴在胸口,隔着衣服发烫。走到岔口时,他忽然停住,从包里取出玉,按在一块凸出的岩石上。闭眼的瞬间,画面撞进来——一群人抬着棺木,赤脚踩在水里,领头的巫师右手执剑,左手举着火把,火光映出岩壁上扭曲的影子。那条路,正是被石头封死的支流。
他睁开眼,抽出随身小刀,在掌心划了一道。
血滴在岩缝上,没渗进石头,反而顺着裂缝往下流,颜色比水深,像融化的锈。几秒后,头顶传来闷响,碎石滚落,中间那块半人高的断岩缓缓移开,露出后面的通道。水流声变了,从沉闷的呜咽变成空洞的回荡。
王二狗咽了口唾沫,“这路……是拿血喂出来的?”
没人回答。赵晓曼打开灯,光束切进黑暗,照出前方水面浮着一层油膜似的反光。他们踩着水往前,深度到膝盖,再往前,水突然变清,底下铺着整齐的石板,每块都刻着星点纹路,连成北斗形状。
尽头是个岩窟,六具骸骨并排跪在石台上,头朝下,背脊弓起,像是在叩拜。每具颈椎都插着一把青铜短剑,剑身没锈,刃口还泛着冷光。赵晓曼走近,用灯扫过其中一柄,剑柄上刻着“御”字。
“明代御林军制式。”李小虎声音发紧,“这地方连县志都没记载,哪来的禁军兵器?”
罗令没动。他盯着那把剑,残玉突然震了一下,像是被什么吸住。他抬手扶住石台,闭眼的刹那,梦又来了——不是碎片,是完整的仪式。火堆烧得通红,巫师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的正是这种剑。他看不清脸,但那姿势,右手三指扣剑柄,左手压在额前,和眼前骸骨的姿态一模一样。
他猛地睁眼,呼吸重了几分。
赵晓曼已经用紫外线灯扫过剑身。光下,铭文变了——“御”字底下,浮现出被刮去的旧刻,“越”字残痕清晰可辨。
“是改的。”她说,“原刻是‘越’,后来被人用新铜水重铸成‘御’。这是明代人冒用古器,伪造身份。”
罗令点头,手摸向残玉。这一次,他主动闭眼,把心神沉进去。玉面滚烫,梦直接炸开——火光中,大巫师转过身,摘下青铜面具。
那张脸,眉骨高,鼻梁窄,耳垂有一道裂痕,和赵崇俨的照片对得上七分。只是更瘦,眼神更空,像被什么抽走了魂。
他退出梦境,冷汗顺着鬓角往下淌。赵晓曼看他脸色不对,递过水壶,他没接,反而掏出手机,翻出赵崇俨的公开履历照,放大面部轮廓,一处处比对:眉峰角度、鼻翼宽度、下颌线弧度……全都吻合。不是像,是同源。
“他家祖上,可能参与过这种事。”罗令声音压得很低。
赵晓曼从包里抽出一本泛黄的手抄本,纸角卷曲,是李国栋早前给的《赵氏族谱》残卷。她翻到一页,指尖停在一行小字上:“赵承禋,洪武三年奉诏守陵,代天行祭,镇邪不绝。”
“承禋……崇俨。”罗令念了一遍,“音近,可能是后人改名避祸。”
王二狗在旁边听得头皮发麻,“所以赵崇俨祖上就是干这个的?拿人骨头祭地脉?”
赵晓曼摇头,“不全是。族谱写的是‘镇邪’,不是害人。但到了现代,仪式变了味。这些骸骨不是古人,是现代人——看骨盆宽度和牙齿磨损,最多死了十年。”
罗令蹲下身,仔细看第七具的位置。北斗七星里,第七颗是摇光,对应祭坛方位。他顺着头骨朝向望去,那条线穿出岩窟,直指青山村老祭坛的方向。
他忽然伸手,摸向最后一把剑的柄端。那里有一道极细的刻痕,几乎看不见。他用指甲刮了刮,纹路出来了——和残玉背面的符号一模一样。
空气静了几秒。
“这不是赵家单线在做。”罗令站起身,声音沉下去,“是两族绑定。罗家守村,赵家主祭。一个在明,一个在暗。残玉让我梦见这些,不是为了让我看过去,是让我看清现在。”
赵晓曼抬头,“你是说……这种仪式,一直没断?”
“断过。”罗令盯着那把剑,“但有人想重启。赵崇俨挖科考队,换装备,伪造青铜甲,不是为了藏证据,是为了完成仪式。他需要‘血祭’,需要‘北斗列骨’,需要‘古器现世’——这些,都是仪式的步骤。”
王二狗倒退半步,“那咱们挖出工作证,是不是……打断了他?”
“可能。”罗令说,“也可能,让他更急了。”
话音未落,残玉猛地一烫,直接从他手里浮起半寸,青光炸开,梦强行拉他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一次,仪式还在进行。巫师摘下面具。
是罗令自己。
他站在高台上,手里举着那把青铜短剑,底下跪着六具骸骨,水漫到膝盖,火把在风中晃。台下站着一群人,脸模糊,但站位和王二狗、赵晓曼、李小虎的位置一模一样。
他猛地抽身,残玉“啪”地落回掌心,表面裂了一道细纹。
赵晓曼扶住他胳膊,“怎么了?”
罗令没答。他低头看玉,又看那把剑,再看自己的手。刚才梦里的动作,右手三指扣剑柄,左手压额——和他平时整理教案时的习惯,一模一样。
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根在,人就在。”
原来不是让他守村。
是让他,守住自己。
“这不是诅咒。”他声音哑了,“是轮回。罗家每代出一个‘守者’,赵家每代出一个‘祭者’。守者护地脉,祭者行血祭。如果守者不出现,祭者就会自己选人——用死人,用伪造,用一切手段,把仪式走完。”
赵晓曼翻动族谱,突然停住,“这里还有一句:‘玉分两半,心印一脉。若见己面,轮回应解。’”
罗令盯着最后一具骸骨的剑柄。那道符文,和残玉背面的纹路,不只是相似。
是同一块模具刻出来的。
他伸手,慢慢拔出那把剑。
剑身出鞘的瞬间,水底传来震动,像是整个山体在调整呼吸。岩壁上的星点纹路,开始泛出微光,从第一颗天枢,一路亮到第七颗摇光。
赵晓曼抬头,“地下水位在下降。”
王二狗指着水面,“石板上的纹路……是不是动了?”
罗令没动。他看着剑尖映出的脸,和梦里那个巫师,重叠在一起。
他把剑横在身前,左手按上剑脊。
纹路亮到第七块时,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