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茶盏导航·地热突围-《月球计划:广寒工程》

  第196章:茶盏导航·地热突围

  暗红色的流体在月壤表面缓缓爬行,像一层活物般贴地蔓延。林浩一把拽住夏蝉的手臂,将她往后拖。阿依古丽已经翻身滚到钻机残骸后侧,赵铁柱紧随其后,用地球仪砸向靠近脚边的一缕荧光,那团东西竟微微收缩了一下。

  “别碰它。”苏芸低声道,音叉刚触到地面就猛地一颤,她立刻收回手,“它有反应。”

  头盔灯扫过岩壁,上方晶簇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闭合,原本仅容一人通过的裂口只剩半米高。空气里没有声音,但每个人都能感觉到脚下传来的轻微震感,像是某种节律在同步推进。

  林浩迅速打开应急包,翻出最后一块屏蔽板。“金属外壳能挡三分钟,够我们决定往哪跑。”他抬头看向夏蝉,“茶盏还在吗?”

  夏蝉点点头,从工装内袋取出青花瓷杯,手指微抖。她没说话,直接跪坐在裂缝边缘,将茶盏倒扣按进月壤深处。

  几秒后,她的呼吸慢了下来。

  “不是流。”她闭着眼,“是吸。月尘被往下拉,像……像有人在下面喘气。”

  众人静默。茶盏边缘的细沙开始逆时针旋转,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形成一个微型漩涡,指向东南方向一处未标记的岩层接缝。

  “那边。”夏蝉睁开眼,“通道还没封死。”

  林浩立即下令:“所有人靠左移动,避开荧光带。赵铁柱断后,注意脚下承重。”

  他们贴着岩壁前行,每一步都踩在松动的碎石上。头顶晶簇越聚越多,光线被层层折射,头盔显示器开始出现干扰条纹。阿依古丽突然抬手示意停步——前方三米处,一道横向裂隙已被晶化物质完全堵死。

  “走不通。”她低声说。

  林浩正要回应,夏蝉忽然抬手,把茶盏举到耳边摇了摇。里面沙粒碰撞的声音变了调,像是被什么吸走了回音。

  “等等。”她说,“刚才的方向……偏了。”

  她重新蹲下,将茶盏轻轻放回原位。这一次,她用指尖沿着杯底画了个圈,然后缓缓转动角度。当杯口朝向另一个斜角时,沙粒再次开始流动,这次是顺时针。

  “不是东南。”她抬起头,“是正南,差了十五度。”

  “地形变了?”赵铁柱皱眉,“这才几分钟。”

  “不是地形。”苏芸看着地面残留的荧光痕迹,“是它在调整路径,跟着我们。”

  林浩盯着那股缓慢逼近的红光,脑中闪过一个念头:这不是逃生路线被封锁,而是猎物被驱赶。

  “它想让我们去某个地方。”他说,“但我们得先破开头顶。”

  话音未落,上方传来一阵细微的咔响。一块晶簇脱落,砸在阿依古丽肩甲上,弹飞出去。她没躲,反而伸手接住碎片,翻看断面。

  “应力集中点在这里。”她指着裂缝交汇处,“如果有个共振频率……”

  “我来联系阿米尔。”林浩掏出通讯器,切换至地质传导频段,输入一段加密代码。

  信号发出不到十秒,远处传来低沉鼓声。不是通过空气,而是顺着岩层传导而来,像心跳一样稳。

  塔布拉鼓的第一个节拍落下时,整片穹顶都震了一下。

  第二拍,晶簇开始共振。

  第三拍,大片结晶从顶部剥落,砸在地上碎成粉末。一条倾斜向下的天然隧道暴露出来,入口宽约两米,内壁光滑如釉,隐约泛着青灰光泽。

  “成了。”赵铁柱抹了把脸上的尘土。

  “别松劲。”林浩抓起背包,“这地方太干净,不像自然形成的。”

  他们依次进入隧道。重力感明显异常,每一步都像踩在粘稠液体中。头盔灯照向前方,岩壁上浮现出模糊纹路,弯弯曲曲,像是文字又像图案。

  苏芸伸手摸了一把,指尖沾上薄薄一层灰白色粉末。她没擦,反而凑近看了看。

  “不是风化。”她说,“是人为覆盖的。”

  林浩走在最前,突然停下。他蹲下身,用手扫开地面浮尘——一道凹槽显现出来,呈波浪形排列,间距均匀,边缘带有弧形刮痕。

  “这纹路……”他喃喃道,“像茶筅打沫留下的印子。”

  “《大观茶论》里的七汤法。”苏芸也蹲下来,“第三汤的击拂轨迹。”

  没人说话。在这月球深处,出现宋代点茶技法的刻痕,比发现氧气还离奇。

  鼓声仍在持续,从背后传来,推动他们继续前进。隧道逐渐变宽,坡度趋缓。一百米后,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圆形洞穴出现在面前,直径约三十米,中央有一处凹陷,深不见底,却散发出稳定的热流。夏蝉立刻将茶盏嵌入地面缝隙,月尘随即开始有序流向中心。

  “主脉口。”她松了口气,“温度正常,压力稳定,可以接导管。”

  赵铁柱拿出地球仪想确认坐标,却发现指针彻底静止,液面凝成一片死灰。

  “没用了。”他收起来,转而用手敲击岩壁听声辨结构。

  阿依古丽则走向另一侧,检查入口承重。她刚迈出几步,忽然顿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等等。”她回头,“这边的岩层……不一样。”

  林浩闻声走过去。她正站在一面斜坡前,拂去表面浮尘,露出一片清晰的壁画轮廓。

  飞天。

  飘带卷曲,裙裾飞扬,手持琵琶,身形轻盈。线条细腻流畅,色彩虽已褪尽,但勾勒方式极为熟悉。

  林浩的手僵在半空。

  “这是我母亲……”他的声音压得很低,“她最后修复的那一窟。”

  苏芸快步上前,仔细查看壁画边缘。在右下方不起眼的位置,她发现了几道极细的刻线——不是绘画笔触,而是工具反复划过的痕迹。

  “不是临摹。”她说,“是标记。有人照着原作复刻了一遍,然后留下了指引。”

  “谁会做这种事?”赵铁柱问。

  “知道她风格的人。”林浩盯着那幅飞天,手指轻轻抚过颜料剥落处,“或者……想让我看到的人。”

  夏蝉仍守在茶盏旁,监测地热流向。她忽然察觉杯壁震动频率有变,抬头望向洞穴顶部。

  “你们听。”她轻声说。

  鼓声不知何时停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细微的摩擦音,像是沙粒在缓慢滑动。

  所有人抬头。

  岩壁上的纹路,正在发生变化。

  原本静止的飞天裙摆,似乎……动了一下。

  不是视觉错觉。

  是整幅壁画表面的月尘,在无声地移动,顺着某种看不见的气流,缓缓汇聚到中央凹陷上方。

  苏芸猛地站起身:“它不是装饰。”

  “是什么?”阿依古丽问。

  “是开关。”苏芸盯着那片汇聚的尘埃,“整面墙,是个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