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行业认可高-《光影之下,我的情绪代码你破译了》

  车轮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程疏言的手机震动起来。

  周默的消息跳出来:“峰会主办方刚打电话,你是唯一一个被点名以‘新生代代表’身份参会的演员。”

  他没回话,只把手机翻了个面,屏幕朝下压在膝盖上。窗外山色渐远,阳光斜照进车厢,落在他左耳的星月耳钉上,闪了一下。

  小安从后座探头:“哥,咱们真不去拍个vlog?粉丝都炸了,说你去支教不带镜头,是不是要转型做慈善家?”

  程疏言笑了笑:“我哪有那么高尚,就是觉得书比人重要。”

  车子驶入市区,街景迅速切换。半小时后,他站在峰会会场外,黑西装,白衬衫,没打领带。助理递来名牌,他看了一眼,随手别在胸口。

  “里面挺多大佬的,紧张吗?”小安问。

  “不紧张。”他说,“上次演警察我都敢徒手拆炸弹,这种场合算什么。”

  推开玻璃门,冷气扑面而来。会场已经坐了大半,低语声此起彼伏。他低头走了几步,忽然有人喊他名字。

  王导从第一排转过身,招了招手:“小程来了?我们正聊你那场《心象》的事。”

  旁边几位制片人也跟着回头。有人站起身,主动让出位置。程疏言道了谢,坐下时发现前排几位老戏骨正低声交谈,目光时不时扫过来。

  他没动,也没说话,只是轻轻摸了摸耳钉。

  茶歇时间一到,走廊立刻热闹起来。程疏言端着咖啡往窗边走,还没站稳,一个中年男人迎上来:“我是《深海》的制片,想请您演男主,剧本可以按您的风格改。”

  他还没回应,另一边又有人递名片:“我们新项目缺男主角,档期能空出来吗?”

  他接过几张,一一收好,态度不冷不热。远处几个年轻导演凑在一起议论:“现在圈里都在抢他档期,听说《暗线》那边都开始排队等他杀青了。”

  “流量演员也能这么吃香?”

  “你没看他在警校练了一个月?连刑警顾问都说他像真的。”

  程疏言听见了,没回头,只低头喝了口咖啡。

  圆桌论坛开始前,林深走进会场。他穿着深灰夹克,头发花白,手里拎着一个旧皮包。没人介绍,但全场安静了几秒。

  主持人开口:“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林教授,他是国内最早研究群体意识与艺术传播关系的学者。”

  林深点点头,走到发言台前。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有些表演能让整片观众落泪,而有些却连掌声都换不来。”他声音不高,“我认为,关键不在技巧,而在‘共鸣场’。”

  台下不少人皱眉。

  “当一个人站在舞台上,不只是他在表达,而是他唤醒了某种集体情绪。这种场域一旦形成,就会产生真实的影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停在程疏言身上。

  “我见过一次这样的现场。演员即兴改了台词,全场观众同时屏住呼吸。那一刻,不是他在演戏,是所有人共同完成了那个角色。”

  会场静得能听见空调声。

  程疏言垂着眼,手指无意识地摩挲杯沿。

  林深没再看他,继续说:“这种能力无法复制,也不该被当成工具。它是一种责任。”

  论坛结束,记者围上来提问。

  “程先生,您觉得年轻演员最缺什么?”

  “敬畏。”他说,“对角色的敬畏,对观众的敬畏。”

  “最近有传闻说您和岑知韫可能再度合作,是真的吗?”

  “她是我很尊敬的同行。”他答,“至于合作,一切看作品。”

  “陆骁最近发了一条微博,说‘有些人靠炒人设上位’,您怎么看?”

  程疏言笑了:“他说的是谁?我没对号入座的习惯。”

  人群笑起来。

  周默站在外围,看着这一幕,掏出本子记了两笔。散场后,他快步追上程疏言:“刚才三个电影项目、两个剧集、一个综艺都想签你,我都推了,等你拍完《暗线》再说。”

  “不急。”程疏言说,“我现在只想把警察演明白。”

  “你知道刚才王导跟我说什么吗?”周默压低声音,“他说想请你参与他新剧本的创作,说你是他等了二十年的演员。”

  程疏言脚步顿了一下。

  “他还说,现在的年轻人,能像你这样沉得住气的太少了。”

  两人走出会场,外面已经围了不少媒体。闪光灯接连亮起,程疏言抬手挡了一下,顺势把耳钉往耳骨里推了推。

  李奶奶在粉丝群里发语音:“我在直播上看完了!咱们疏言坐在那儿,一句话没说,气场就压住全场!”

  有人回复:“他今天穿得好低调啊。”

  “你懂啥,这才是真正的顶流——不用喊,大家都看着他。”

  当晚,行业内部流出一份名单。

  《年度最具合作价值艺人top10》,程疏言排第三,仅次于两位国宝级老戏骨。备注写着:“德艺双馨,专业认可度飙升,未来五年不可忽视的行业标杆。”

  第二天早上,周默把打印件放在桌上。

  “你要不要看看其他人的反应?”

  程疏言正在看《暗线》的分镜脚本,头也没抬:“谁在乎?”

  “陆骁团队昨天连夜开会,据说他摔了杯子。”

  “哦。”

  “还有,《龙阙》的导演想找你客串特别篇。”

  “推了。”

  “《铁城》那边也来消息,说愿意重新谈主演人选。”

  “我说过我要演警察。”

  周默合上文件夹:“你现在可是香饽饽。”

  “我不是商品。”程疏言放下笔,“我只是个想把戏演好的人。”

  中午,小安跑进来:“哥!热搜爆了!#程疏言被老戏骨公开点赞# 冲到第二!”

  他点开视频,是峰会当天一位前辈在采访中说:“现在的年轻艺人里,我觉得程疏言最有潜力。他不抢风头,但你没法忽略他。这种人,迟早成大家。”

  底下评论刷得飞快:

  “看他给山区孩子读书的样子,就知道这人心里有光。”

  “一个月练成专业级格斗,谁还敢说他是花瓶?”

  “内娱终于有个不靠绯闻火的演员了。”

  程疏言关掉手机,起身去了训练室。

  拳靶挂着,沙袋摆着,地上铺着防滑垫。他换上运动服,戴上护腕,开始热身。

  小安站在门口不敢进:“你不休息一天?”

  “明天就要进组了。”他说,“我还得练枪。”

  下午三点,系统提示音响起。

  【行业认可模块激活】

  【累计采集尊重、期待、敬佩类情绪样本 127万人次】

  【新增共鸣值 430万】

  【当前总共鸣值:9160万】

  他看了眼数据,没说话,继续对着镜子调整射击姿势。

  傍晚,周默接到电话。

  “王导说下周要开个闭门剧本会,只邀了你和程疏言。”

  “他答应了吗?”

  “他说,只要不影响《暗线》进度,他随时可以到场。”

  挂了电话,周默站在公司天台往下看。城市灯火初上,车流如河。

  他掏出烟盒,又放回去。

  十年前他还是记者时,写过一篇报道,标题是《流量时代的终结》。

  现在他想,也许这个时代还没结束,只是换了主角。

  程疏言走出训练室,额头冒汗。他脱下外套,露出手臂上的淤青。那是昨天练擒拿时留下的。

  小安心疼:“要不要涂药?”

  “不用。”他说,“明天还得练。”

  他抬头看了眼夜空。

  星星不多,但很亮。

  他摸了摸左耳的耳钉,金属冰凉。

  手机震动,是林深发来的消息。

  “周三晚七点,观测局有个小型分享会,主题是‘艺术如何改变群体意识’。如果你有兴趣,可以来听听。”

  他回了一个字:“好。”

  然后转身走向电梯。

  电梯门即将关闭时,他忽然伸手挡住。

  走廊尽头,一个工作人员正抱着一堆资料快步走来。

  程疏言站在原地,等对方走近。

  那人抬头认出他,愣了一下:“程老师……谢谢您那天在峰会上的回答。我父亲是退休刑警,看到您为警察角色这么拼,他晚上特意让我转告您——‘干得漂亮’。”

  程疏言点头:“替我谢谢他。”

  电梯门缓缓合上。

  他靠在角落,闭上眼。

  下一秒,手指轻轻碰了碰耳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