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人救一报!-《港岛大亨:从1979跑龙套开始》

  马成皱眉,不悦道:“徐叔,什么事这么大惊小怪?”

  “销量!销量啊!”徐立新激动得搓着手,声音都在发颤:

  “今天我们的报纸……卖了二十万份!二十万份啊!”

  马成猛地从老板椅上站了起来,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色,声音都有些变调:“真的?!”

  “千真万确!”徐立新重重地点头,兴奋地挥舞着手臂:

  “《寻秦记》的反响……太好了!简直是爆炸性的好!”

  “报纸铺出去不到五个钟头,编辑部的电话就被打爆了,读者都迫不及待过来问小说后面的情节。”

  马成脸上瞬间阴转晴,欣喜之色溢于言表,但还带着一丝不可思议:

  “那本……《寻秦记》?真有这么好卖?”

  他虽然认可了这个故事的新奇,但火爆到这种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期。

  “绝对有!”徐立新斩钉截铁,“以前港岛的读者哪里看过这种故事?”

  “现代人回到古代,金戈铁马,快意恩仇,还有……还有那么多美女!”

  “只看几百个字,魂儿都能被勾走!”

  他的话音刚落,发行部的经理张旭阳也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脸上的表情和徐立新如出一辙。

  “老板!报纸大卖!我刚才接到下面渠道的电话,全港的报刊亭都卖断货了!”

  “我已经自作主张,通知印刷厂那边紧急加印了一万份!”

  “我建议,明天……不,从明天开始,我们的印刷量,最少要增加两万份!”

  马成听着两人的汇报,胸中的烦闷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狂喜。

  他用力一拍桌子,下达了接手集团以来的第一个果断指令。

  “好!就这么做!印!给我狠狠地印!”

  ……

  《寻秦记》连载的第二天。

  办公室的门再次被撞开,这次是马成的秘书。

  年轻的女孩此刻因跑得太快,导致气息不稳,

  “老板!二十二万份……下午一点钟,全部卖完了!”

  “发行部那边电话都快被打爆了,问还要不要加印!”

  马成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他知道,反击的时刻到了。

  “通知下去,所有部门主管,十分钟后,会议室开会!”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

  马成坐在主位,目光扫过一张张或惊或喜的脸。

  “广告部!”他点了第一个名。

  广告部主管立刻站了起来。

  “从明天开始,所有版面的广告招商价格,上浮百分之三十!”

  “告诉那些广告商,现在的《东方日报》,就是这个价,爱投不投!”

  “印刷部!”

  张旭阳一脸兴奋:“老板,您吩咐!”

  “继续加印!三万份起步!随时准备二次加印!纸张不够就去买,不要怕花钱!”

  一连串指令下达,干脆利落。

  马成坐回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沉吟片刻,对徐立新郑重交代道:

  “徐叔,作者那边,你一定要给我稳住了!”

  “千万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岔子,更不能被对家挖了墙角!”

  他想起了陈启那张年轻却带着桀骜的脸,以及那份惊世骇俗的对赌协议。

  徐立新闻言,脸上露出些许为难:

  “太子爷啊,那后生仔……看着年轻,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啊。”

  “他一来就敢拿自己跟倪框比,不好糊弄啊。”

  马成不理会他突然改变的称呼,继续道:

  “不好对付也要对付!现阶段,他的任何需求,尽量满足。”

  “稿费按协议,销量涨了就立刻给他加上,一分不许拖!”

  “我们要让他看到我们的诚意。《寻秦记》能让我们稳住阵脚,反败为胜的关键,绝不能丢!”

  徐立新重重地点了点头:“我明白了,老板。”

  ……

  《寻秦记》在《东方日报》上连载到第五天。

  剧情已然推进至第一个大高潮:

  项少龙凭借现代格斗术和急智,在赵国宫廷比武中大放异彩。

  他不仅挫败了连晋的阴谋,更赢得了权贵乌氏倮的赏识,正式踏入权力角逐的漩涡中心。

  情节跌宕起伏,爽点密集,引爆了整个港岛的阅读热情。

  《东方日报》的日销量,也随之攀上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数字——二十六万份!

  整个港岛为之震撼!

  要知道,半年前,倪框的《卫斯理》系列最火爆的时候,也仅仅是让《明报》的销量上涨了两万份。

  而《东方日报》,仅仅用了一周的时间。

  靠着一部谁也没听说过的作者写的一部穿越小说,就从暴跌十五万份的泥潭里一飞冲天,飙升到二十六万份。

  距离巅峰时期的三十万份,也仅有一步之遥!

  “一人救一报!”

  不知是谁先喊出了这个口号,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港岛的报业圈。

  此前所有等着看马家笑话的竞争对手,此刻都笑不出来了。

  他们疯了一样打探那个名叫“陈启”的神秘作者,希望能和他约稿!

  一时间,陈启这个名字,成了港岛报业最炙手可热的宝藏。

  明报大楼总编办公室里,沈岳林站在金庸的办公桌前,脸上满是愧色与懊悔。

  “查先生,是我……是我看走眼了,放走了这么一部潜力巨大的小说。”

  金庸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饶有兴致的微笑,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

  “哦?怎么,那个叫陈启的作者,也找过你?”

  “找过。”沈岳林羞愧地点点头,声音有些干涩:

  “当时稿子就送到我手上,我也审了。”

  “那个‘穿越’的设定确实很新奇,只是……只是内容写得太过……太过俗气了。”

  金庸笑了笑,摆了摆手,“这事不怪你。那本小说,我看了两期,确实不符合我们《明报》的风格。”

  听到金庸这么说,沈岳林心里稍微好受了些,但那股浓浓的悔意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他心中暗想,早知道这本小说能火到这种地步。

  当初就该亲自监督报社的编辑,把那些露骨的肉戏删掉。

  然后在副刊给他弄块版面连载,绝对能为《明报》带来巨大的收益。

  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东方日报》已经凭着这本他眼中的“俗物”。

  在所有人的唱衰声中,奇迹般地起死回生,重回巅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