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我在乎的是名声啊!-《港岛大亨:从1979跑龙套开始》

  倪框能靠写作发家,很大程度上是金庸的提携,两人的关系其实非常好。

  不过就算再好的关系,也经不住金庸十年如一日地压榨稿费,倪框心里早已生出不满了。

  他从来就不觉得陈启能比得上自己。

  去年只涨了50块稿费,倪框心里就很不爽。

  不过当时他和金庸毕竟已经说到了那种程度,在继续下去大家只会难堪,自然不好再说下去。

  现在借着陈启发新书的机会,倪框也有了理由继续增加稿费。

  不善言辞的金庸沉默片刻,才缓缓说道:

  “去年不是给你涨过了吗?”

  倪框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又从包里掏出一份《星岛日报》,用力拍在桌上:

  “你看看上面怎么说的!那家伙都涨到700了!”

  “现在港岛第一的作家是他,而我倪框呢,人家说已经过时了!”

  金庸叹了口气:“那你要多少?”

  “至少千字750!”倪框脖子都气红了,“我写了十几年小说,怎么能不如一个小辈!”

  金庸沉吟道:“千字750太多了,600如何?”

  又是只涨50!

  倪框顿时火冒三丈:“不行!查生啊,我在乎的是钱吗?不是!”

  “我在乎的是名声啊!”

  “你知不知道这一年多来,有多少人在取笑我?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

  去年,他的卫斯理系列《头发》还被评为港岛最受青年欢迎的小说。

  要不是半路杀出个陈启,他现在就是港岛稿酬第一人。

  即便在报纸上输给陈启多次,他依旧在各种场合表达对《寻秦记》文笔的不屑。

  可现在,陈启的新作《侏罗纪公园》不再是庸俗情爱,反而是一部合家欢的科幻冒险。

  倪框想不出除了继续嘲讽陈启的文笔外,还能去嘲讽什么。

  金庸见他情绪激动,却依旧坚定地摇了摇头:“最多千字620,不能再多了。”

  看着金庸那张坚决的脸,倪框真想一拳揍上去。

  但他深知这位老友的脾性,能让他破天荒地一次涨一百,已经是极限中的极限了。

  倪框深吸一口气,无奈道:“那这样行不行,你给我千字620,对外说千字750。”

  金庸没想到这家伙还会打肿脸充胖子,无语道:

  “多了整整130,稿税可是要交不少的。”

  “收税来了和他们说明情况就是,实在不行,那些稿税我自己交了!”倪框铁了心要争这口气。

  “还是不行。”金庸再次摇头,平时不善言辞的他,一涉及到稿酬问题,逻辑反而显得很清晰,

  “我给你涨这么高,那其他作者要不要涨?”

  “《明报》周刊、月刊、晚报的作者是不是也要跟着涨?我总不能跟他们说这是假稿酬吧?”

  “你……《东方日报》也只给陈启一个人超高稿酬,我为什么不行?”倪框万万没想到自己倒贴钱都不行,气得浑身发抖。

  “阿框别急,有话好好说!”金庸见他快要暴走,连忙起身安抚。

  当初金庸和亦舒关系也非常好,不过亦舒也是因为稿费问题闹僵,最终负气出走,给《明报》带来的损失远超那点稿费。

  金庸见他气得说不出话,只好继续加码:

  “阿框,你也知道我的难处……这样吧,我给你加到630,对外报701,多出来的税你自己交,不能再讲了。”

  听到终于松口,倪框总算松了口气。虽然知道陈启的浮动稿费可能不止700,但明面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多谢查生!”

  搞定了倪框,金庸也暗自松了口气,他也没办法,已经逼走一个亦舒了,这个当家作者不能再逼走了。

  ……

  李魁下班后,照常走到街角的报摊。

  他知道今天是表弟发新书的日子,也想买一份来看看。

  “老板,《东方日报》。”

  报摊老板叹了口气:“老李啊,今天《东方日报》卖完了,明天请早吧!”

  李魁有些惊讶:“有这么好卖吗?”

  “怎么不好卖?”老板来了精神,“本来《寻秦记》完结,销量还降了些。”

  “结果这个《侏罗纪公园》一连载,这几天跟疯了一样,来多少卖多少。”

  李魁点点头,只好转头回家去了。

  他虽然是报摊的熟客,却从未向人透露过自己和陈启的关系。

  而且李魁才搬过来没一年,和大家也没那么熟。

  回到家里,一开门就看见陈启正大马金刀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女儿李月仙正给他倒水。

  “老豆,你回来了!”李月仙见父亲进门,站起来笑道。

  李魁点点头,目光落在陈启身上:

  “阿启,这都一个多月了,你新书也发了,公司新戏有准备吗?”

  现在梦工厂陈启的新戏还没影子,而蔡乃兵、陈寻奇、曾智伟这些导演也闲了下来。

  本来梦工厂打算拍《僵尸先生》续集,结果林正瑛那边出了变故,没签约梦工厂,项目自然停了下来。

  而《皇家师姐》虽然好拍续集,不过陈启又不喜欢拍续集,而这种大项目,没有经验的人还真玩不转。

  梦工厂现在就靠着陈启一股势,现在突然停下了工作,大家还有点适应不了。

  陈启喝了口水,笑道:“公司新投资了两部文艺片,表哥到时候可以去看看那两个剧组要不要人。”

  “文艺片?”李魁皱起眉,有些担忧,“阿启,你不打算拍商业电影吗?文艺片可不怎么赚钱。”

  陈启笑了笑:“我还不急,最近需要忙些事,不过剧本正在写了。”

  “表叔,我什么时候能演你的电影啊?”李月仙在旁边插嘴道。

  陈启还没回答,李魁就板起脸:

  “急什么!你现在先把书念好,连个大学都考不上,像什么样子!”

  李月仙憋着嘴小声嘀咕:“港岛有几个能考上大学的……”

  “什么?”李魁眼睛一瞪。

  李月仙吓得一缩脖子:“没什么没什么,我先进去学习了。”

  看着她溜进房间的背影,陈启笑了起来,这丫头在家还真是个乖乖女。

  等她进去,李魁才叹气道:“阿启,你看这丫头,哎!”

  陈启安慰道:“表哥,这个不着急,就像月仙说的,港岛能考上大学的女孩没几个。”

  “能考上就考,考不上当个明星也不会愁吃穿。”

  李魁点点头,也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