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现在个人财务总共也就6000万,剩下的钱都在梦工厂。
真要买下丽视,现在梦工厂就要分红。
梦工厂在盘下三家大影院后,整整花了4400百万港币,现在梦工厂账上还有1亿8000万。
别看钱多,要是陈启分红后,
包括两位股东,以及众多拿到干股的管理层、导演、大明星,
在扣除个人所得税后,陈启分红后顶多获得1亿1000万港币。
这些钱加上陈启的个人财务,买下丽视自然是毫无问题。
但问题是,陈启怎么可能傻到现在就去分红?
金公主和嘉禾挖不动梦工厂的人,就是因为梦工厂还没分红。
现在分了,那岂不是给了别人机会?
真要分,那也是年底的事情。
陈启思索了一阵,询问道:“怡和和渣打控制的股份呢?”
林卓莹回到:“怡和洋行11%的股份,报价2500万。”
“至于渣打银行,他们说可以按市场价卖,”
“但他们对老板在美利坚的业务很感兴趣,”
“希望老板以后能把美利坚公司的财务银行交给渣打。”
渣打银行10.7%的股份,顶多也就1800万。
之所以这么慷慨,主要还是陈启的《侏罗纪公园》,在美利坚实在太火,连斯蒂文都出价100万美金。
加上陈启今年又以《皇家战士》,全球1亿美金的票房能力证明了自己。
《侏罗纪公园》这个项目,一看就是下一个《大白鲨》,能轰动全球的。
以陈启在电影圈的能力,渣打银行对他很有信心,这才会愿意卖这个人情。
“直接拿下怡和洋行手里的股份,告诉渣打银行,他们的要求我答应了。”陈启果断道:
“还有,下午帮我约亨利赫斯在半岛酒店见面。”
林卓莹回道:“没问题。”
陈启拿下这几人的股份后,自然就会以58.6%的股份对丽视实现控股,
到时候丽视基本上就是他说了算。
至于cRA和什么报业集团,就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陈启才没兴趣给他们当冤大头,
有那些钱,都够他在丽视拍几个电视剧,搞几个综艺节目了。
至于剩下的股份,在陈启买下丽视后,他一年内都没打算在丽视身上赚钱,甚至做好了砸钱的准备。
到时各种注资下去,玩也能玩死他们。
何况等到今年12月一到,大陆那边一宣布,
他们想卖都不一定有人买,着急的只会是他们。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李嘉明推门进来汇报道:
“老板,有一个远东集团的老总打电话过来。”
“邱德跟?”陈启眉头一挑,好奇道,“他说了什么?”
李嘉明道:“他说,想和老板谈谈手上丽视股份的事。”
陈启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道这家伙还是来了。
他之所以急于拿下丽视股份,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后续有人进场,避免竞争抬高价格。
比如邱德跟。
邱德跟其实早在60年代,就跟着港岛电影大亨陆云韬搞电影,
他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港岛大名鼎鼎的荔园游乐场就是他的产业。
这几年邱德跟的资产更是翻了数倍,手里还控制着远东银行,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本大鳄。
未来丽视改名亚视,以及轰动一时的亚洲小姐选美比赛,全都是出自此人的手笔。
可以说,亚视最赚钱、最辉煌的时期,就是邱德跟主持下的。
陈启现在所有的身家加起来,跟人家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邱德跟这时候铁了心要收购丽视,陈启根本没办法和他竞争,人家用钱砸也能砸死他。
想了想,陈启决定试探下邱德跟的口风再说。
“把电话接进来,我和他谈谈。”
李嘉明点点头,立刻将电话接了进来。
陈启拿起电话,就笑道:“你好,邱总。”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乐呵呵的笑声:“陈总下午好,没打搅到你工作吧?”
“没有,邱总客气了。”陈启开门见山,“不知道邱总找我,有什么贵干?”
邱德跟也没有隐瞒,直接就透露出了真实意图,
他表示对丽视股份很感兴趣,想问问陈启有没有转让的意愿。
陈启不动声色,跟他聊了一阵,也渐渐摸清了底细。
这老狐狸,分明是在试探价格和打听丽视的内部情况。
陈启干脆在电话里跟他虚与委蛇,
不但没有拒绝,反而大吐苦水,
陈启透露出对电视台的经营情况很不满,一副急于脱手、卖掉股份的样子。
一直到挂了电话,两人在丽视股份价格上也没谈拢。
这也正是陈启有意为之。
从电话里能听出,邱德跟虽然对电视台很感兴趣,但暂时还不想买。
作为老牌资本家,他肯定是觉得现在还没到最佳的抄底时机。
打这个电话,无非是想从陈启这个同是华人的股东口中,探听一些消息,好为未来的进场做准备。
陈启放下电话,眼神一凛,决定快刀斩乱麻。
一旦他控股了丽视,到时候就算邱德根来了也没办法。
到时候什么都是别人说了算,陈启就不信邱德根还会对一个无法掌控的丽视有兴趣。
……
亨利赫斯最近的日子过得很不好。
由于丽视电视台连续亏损,公司高层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
董事会明确质疑他的经营能力,甚至下了最后通牒,勒令他下周就卷铺盖滚回澳洲。
“该死的麦克斯,该死的大卫森,该死的港岛人!”
亨利赫斯坐在前往半岛酒店的车里,想起总部的邮件,气得狠狠一拳捶在真皮座椅上。
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电视台经营失败,完全是因为另外两家公司派来的高管瞎指挥,
再加上港岛本地员工排外,根本不配合工作,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说到底,这帮澳洲财团习惯了在本土呼风唤雨,以为控股了就能为所欲为。
他们生搬硬套地将澳洲那一套管理模式强加给丽视。
几个澳洲董事根本想的就不是适应港岛本土,而是把丽视改成澳洲电视台风格,这怎么可能成功?
就像前世的徐克导演,在港岛大获成功后,一去好莱坞就水土不服。
他已经习惯了港岛天马行空的拍片方式,根本不适应好莱坞那套工业化的流程,没多久就灰溜溜跑了回来。
反观吴语森,在经历初期的磨合后,逐渐摸清了好莱坞的规则,最终才能在那里站稳脚跟。
排外性这东西,哪里都一样。
真要买下丽视,现在梦工厂就要分红。
梦工厂在盘下三家大影院后,整整花了4400百万港币,现在梦工厂账上还有1亿8000万。
别看钱多,要是陈启分红后,
包括两位股东,以及众多拿到干股的管理层、导演、大明星,
在扣除个人所得税后,陈启分红后顶多获得1亿1000万港币。
这些钱加上陈启的个人财务,买下丽视自然是毫无问题。
但问题是,陈启怎么可能傻到现在就去分红?
金公主和嘉禾挖不动梦工厂的人,就是因为梦工厂还没分红。
现在分了,那岂不是给了别人机会?
真要分,那也是年底的事情。
陈启思索了一阵,询问道:“怡和和渣打控制的股份呢?”
林卓莹回到:“怡和洋行11%的股份,报价2500万。”
“至于渣打银行,他们说可以按市场价卖,”
“但他们对老板在美利坚的业务很感兴趣,”
“希望老板以后能把美利坚公司的财务银行交给渣打。”
渣打银行10.7%的股份,顶多也就1800万。
之所以这么慷慨,主要还是陈启的《侏罗纪公园》,在美利坚实在太火,连斯蒂文都出价100万美金。
加上陈启今年又以《皇家战士》,全球1亿美金的票房能力证明了自己。
《侏罗纪公园》这个项目,一看就是下一个《大白鲨》,能轰动全球的。
以陈启在电影圈的能力,渣打银行对他很有信心,这才会愿意卖这个人情。
“直接拿下怡和洋行手里的股份,告诉渣打银行,他们的要求我答应了。”陈启果断道:
“还有,下午帮我约亨利赫斯在半岛酒店见面。”
林卓莹回道:“没问题。”
陈启拿下这几人的股份后,自然就会以58.6%的股份对丽视实现控股,
到时候丽视基本上就是他说了算。
至于cRA和什么报业集团,就让他们自己玩去吧。
陈启才没兴趣给他们当冤大头,
有那些钱,都够他在丽视拍几个电视剧,搞几个综艺节目了。
至于剩下的股份,在陈启买下丽视后,他一年内都没打算在丽视身上赚钱,甚至做好了砸钱的准备。
到时各种注资下去,玩也能玩死他们。
何况等到今年12月一到,大陆那边一宣布,
他们想卖都不一定有人买,着急的只会是他们。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李嘉明推门进来汇报道:
“老板,有一个远东集团的老总打电话过来。”
“邱德跟?”陈启眉头一挑,好奇道,“他说了什么?”
李嘉明道:“他说,想和老板谈谈手上丽视股份的事。”
陈启心中顿时咯噔一下,暗道这家伙还是来了。
他之所以急于拿下丽视股份,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为了防止后续有人进场,避免竞争抬高价格。
比如邱德跟。
邱德跟其实早在60年代,就跟着港岛电影大亨陆云韬搞电影,
他在娱乐圈摸爬滚打了数十年,港岛大名鼎鼎的荔园游乐场就是他的产业。
这几年邱德跟的资产更是翻了数倍,手里还控制着远东银行,是个不折不扣的资本大鳄。
未来丽视改名亚视,以及轰动一时的亚洲小姐选美比赛,全都是出自此人的手笔。
可以说,亚视最赚钱、最辉煌的时期,就是邱德跟主持下的。
陈启现在所有的身家加起来,跟人家一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如果邱德跟这时候铁了心要收购丽视,陈启根本没办法和他竞争,人家用钱砸也能砸死他。
想了想,陈启决定试探下邱德跟的口风再说。
“把电话接进来,我和他谈谈。”
李嘉明点点头,立刻将电话接了进来。
陈启拿起电话,就笑道:“你好,邱总。”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乐呵呵的笑声:“陈总下午好,没打搅到你工作吧?”
“没有,邱总客气了。”陈启开门见山,“不知道邱总找我,有什么贵干?”
邱德跟也没有隐瞒,直接就透露出了真实意图,
他表示对丽视股份很感兴趣,想问问陈启有没有转让的意愿。
陈启不动声色,跟他聊了一阵,也渐渐摸清了底细。
这老狐狸,分明是在试探价格和打听丽视的内部情况。
陈启干脆在电话里跟他虚与委蛇,
不但没有拒绝,反而大吐苦水,
陈启透露出对电视台的经营情况很不满,一副急于脱手、卖掉股份的样子。
一直到挂了电话,两人在丽视股份价格上也没谈拢。
这也正是陈启有意为之。
从电话里能听出,邱德跟虽然对电视台很感兴趣,但暂时还不想买。
作为老牌资本家,他肯定是觉得现在还没到最佳的抄底时机。
打这个电话,无非是想从陈启这个同是华人的股东口中,探听一些消息,好为未来的进场做准备。
陈启放下电话,眼神一凛,决定快刀斩乱麻。
一旦他控股了丽视,到时候就算邱德根来了也没办法。
到时候什么都是别人说了算,陈启就不信邱德根还会对一个无法掌控的丽视有兴趣。
……
亨利赫斯最近的日子过得很不好。
由于丽视电视台连续亏损,公司高层已经彻底失去了耐心。
董事会明确质疑他的经营能力,甚至下了最后通牒,勒令他下周就卷铺盖滚回澳洲。
“该死的麦克斯,该死的大卫森,该死的港岛人!”
亨利赫斯坐在前往半岛酒店的车里,想起总部的邮件,气得狠狠一拳捶在真皮座椅上。
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
电视台经营失败,完全是因为另外两家公司派来的高管瞎指挥,
再加上港岛本地员工排外,根本不配合工作,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说到底,这帮澳洲财团习惯了在本土呼风唤雨,以为控股了就能为所欲为。
他们生搬硬套地将澳洲那一套管理模式强加给丽视。
几个澳洲董事根本想的就不是适应港岛本土,而是把丽视改成澳洲电视台风格,这怎么可能成功?
就像前世的徐克导演,在港岛大获成功后,一去好莱坞就水土不服。
他已经习惯了港岛天马行空的拍片方式,根本不适应好莱坞那套工业化的流程,没多久就灰溜溜跑了回来。
反观吴语森,在经历初期的磨合后,逐渐摸清了好莱坞的规则,最终才能在那里站稳脚跟。
排外性这东西,哪里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