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发送成功的提示弹窗,像是一个 irrevocable 的倒计时开始读秒。
与棱镜的再次会面已然敲定,风险与未知在前方盘旋。
然而,林烨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
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冷静和清晰的布局。
棱镜是危险的捷径,但绝非唯一的路径。
官方渠道的停滞和父亲的线索固然让他焦虑,但韩冰的警告言犹在耳——公众形象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他不能因为追寻阴影中的谜团,而毁掉自己立足的阳光下的根基。
更重要的是,迷雾村的经历,尤其是黑水潭项目带来的巨大正面反响和成就感,让他看到了另一条或许更能掌握主动、且更有意义的道路。
他需要双线并行。
第二天,林烨召集了小陈和阿明,召开了一次战略会议。
“兄弟们,”林烨的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认真,“这次山区拍摄虽然意外频出,但也让我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等待好塘源,或者去碰运气。我们应该更主动地去创造内容,去做一些更有价值、更能积累口碑的事情。”
小陈和阿明都坐直了身体,他们能感觉到林烨的决意。
“我打算启动一个长期项目,就叫——‘绿水青山’计划。”
林烨在白板上写下这四个大字。
“第一步,深化黑水潭模式。
我们不仅仅要跟踪回访,更要把它做成一个模板。
阿明,你负责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水体生态快速评估和低成本修复技术流程,包括水质监测指标、适用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菌剂、鱼种放养方案等等,要清晰、直观、能让粉丝和潜在合作者看懂。”
阿明眼睛一亮,立刻点头:“明白!数据可视化和管理是我的强项。
我可以开发一个小程序,实时更新黑水潭的数据变化,作为案例库。”
“好!”林烨赞许道,又看向小陈,“小陈,你负责对外联络和品牌拓展。主动去接触更多有类似污染水体的乡镇、农场甚至小型环保组织。
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方案和直播宣传,他们提供场地和部分资源,合作进行生态修复。我们不赚快钱,赚的是口碑、影响力、和长期的合作机会。
优先选择有特色农产品、适合后期发展生态渔业或乡村旅游的地方,让环保产生经济效益,才能持久。”
“太棒了烨哥!”
小陈兴奋地一拍桌子,“这才是格局!我马上就去搜集资料,整理名单!咱们这是变‘包塘’为‘养塘’,从发现价值到创造价值!”
“没错!”
林烨点头,“这是明线。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做,高调地宣传,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我们的直播深入人心。
这会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能更好地掩护我们……”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小陈和阿明都心领神会。
经历了这么多,他们隐约知道老板还有些“副业”,但他们选择信任和支持。
“那暗线呢?”
阿明冷静地问。
“暗线,就是提升我们自身的‘硬实力’。”
林烨沉声道,“阿明,我需要你升级我们的装备库。
不仅仅是直播设备,还要包括更专业的野外生存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甚至……一些非致命的防卫和应急装备。采购渠道要可靠,资金从我个人账户走,单独记账。”
阿明没有多问,只是郑重记下:“明白。我会寻找国内外最可靠的小众品牌和军工品质产品。”
“小陈,你利用商务合作的渠道,留意有没有涉及境外(尤其是邮件里提到的那片热带雨林区域)旅游资源、科考活动、甚至纪录片拍摄的合作邀约,无论大小,都收集起来。”林烨吩咐道。
小陈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立刻答应:“好的烨哥,包在我身上!”
安排完工作,林烨将自己关进了工作室的密室(他特意悄悄改造的一个隔音防窥的小房间)。
这里存放着那枚烧毁的“引导晶体”、加密U盘以及棱镜的平板。
他首先尝试用各种接口和读取设备连接那枚烧毁的晶体,但正如所料,物理层面损坏严重,常规手段无法读取。
他再次集中精神,调动系统能量,试图强行抽取其中可能残留的数据碎片。
过程极其艰难,系统的能量流如同在废墟中挖掘,只能捕捉到一些断断续续的、扭曲的音频和能量波形碎片。
【…滋滋…α频率…不稳定…】
【…次声波…共鸣…弱点…滋滋…】
【…“归墟”…接口…错误…滋滋…】
信息支离破碎,难以拼凑出完整情报,但“归墟”这个词的再次出现,让他心头更沉。
这枚晶体似乎不仅记录了“山魈”的数据,还可能无意中捕捉到了某些更深层次的秘密。
他将这些碎片加密存储起来。
接着,他拿出了韩冰给的加密U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插入电脑,需要多重生物特征和动态密码验证,防护极其严密。通过后,界面只有一个简单的通讯软件和一个文件接收区。
他尝试给周教授和韩冰各发送了一条加密简报,简要汇报了已返回A市,并提及发现可能存在第三方势力(隐去棱镜)监视的迹象,询问下一步指示。
信息发送后,状态一直显示“等待接收”,并无即时回复。
官方的节奏,果然一如既往的谨慎和缓慢。
做完这一切,他才再次打开棱镜的平板。
文先生已经回复了新的会面时间和地点:两天后,午夜,市郊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私人图书馆的独立阅览室。
时间紧迫。
会面前一天,林烨以“寻找新的直播地点”为名,独自开车前往市郊进行“侦察”。
他刻意绕了几段路,利用城市车流和红绿灯,反复观察后视镜。
那种被窥视感时隐时现。
有一辆灰色的轿车似乎在不同路段出现了三次,但每次当他试图靠近时,对方又巧妙地汇入车流消失。
对方非常专业。
是官方的人?在评估他是否遵守协议?
还是棱镜的人在测试他的反侦察能力?或者是……“熵”的人已经嗅到了什么?
无论是哪一方,都意味着他早已身处漩涡中心。
午夜,图书馆阅览室。
林烨提前半小时到达,仔细观察了环境,选择了最里侧的位置。
灯光昏暗,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远处管理员轻微的脚步声。
文先生准时出现,依旧是一身棉麻长衫,气质温雅,仿佛只是来夜读的学者。
“林先生,很高兴你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文先生微笑着坐下,将一个普通的纸质文件袋放在桌上。
“直接点,文先生。关于‘熵’和我父亲,你知道什么?”
林烨没有寒暄。
文先生也不绕弯子:“‘熵’最近在东南亚雨林区域活动异常频繁。
我们截获的零星信息表明,他们在寻找一处与‘归墟’项目有关的水下遗迹入口。
而令尊林远航教授当年的失踪地点,恰好就在那片区域附近。
我们怀疑,他的失踪极有可能是因为发现了‘熵’的某些行动,或者……他本人就在寻找那个入口。”
他轻轻将文件袋推过来:“里面是那片区域的详细卫星图、‘熵’已知的几个临时据点位置、以及我们分析出的最可能的遗迹入口坐标范围。
当然,还有他们近期人员调动的情报。这些,AAMS未必有,也未必会给你。”
林烨没有立刻去碰文件袋:“代价是什么?”
“很简单。”
文先生身体前倾,声音压低,“我们需要你利用你的‘天赋’,在下次直播中,重点探测城西的那座废弃‘红星纺织厂’。
我们相信,厂区地下埋藏着‘凤凰’计划早期的一处小型能源核心试验场的遗迹。
我们需要确定它的具体位置和能量残留等级。
作为回报,我们不仅提供这些情报,还会在你后续可能的‘雨林之行’中,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后勤支持。”
红星纺织厂?
林烨知道那里,那是A市工业时代的一个记忆,早已废弃多年。
棱镜果然无利不起早。
这是一个交易。
用一次国内的“勘探”,换取境外父亲失踪线索的关键情报和支持。
风险极大,但诱惑同样巨大。
林烨看着那个文件袋,仿佛能看到父亲模糊的身影在雨林的迷雾中穿梭。
他缓缓地伸出手。
(每天18:30-19:30更新二章)
与棱镜的再次会面已然敲定,风险与未知在前方盘旋。
然而,林烨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
他深知,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冷静和清晰的布局。
棱镜是危险的捷径,但绝非唯一的路径。
官方渠道的停滞和父亲的线索固然让他焦虑,但韩冰的警告言犹在耳——公众形象是他最好的保护色。
他不能因为追寻阴影中的谜团,而毁掉自己立足的阳光下的根基。
更重要的是,迷雾村的经历,尤其是黑水潭项目带来的巨大正面反响和成就感,让他看到了另一条或许更能掌握主动、且更有意义的道路。
他需要双线并行。
第二天,林烨召集了小陈和阿明,召开了一次战略会议。
“兄弟们,”林烨的神色是前所未有的认真,“这次山区拍摄虽然意外频出,但也让我想清楚了很多事情。
我们不能总是被动地等待好塘源,或者去碰运气。我们应该更主动地去创造内容,去做一些更有价值、更能积累口碑的事情。”
小陈和阿明都坐直了身体,他们能感觉到林烨的决意。
“我打算启动一个长期项目,就叫——‘绿水青山’计划。”
林烨在白板上写下这四个大字。
“第一步,深化黑水潭模式。
我们不仅仅要跟踪回访,更要把它做成一个模板。
阿明,你负责总结出一套可复制的水体生态快速评估和低成本修复技术流程,包括水质监测指标、适用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菌剂、鱼种放养方案等等,要清晰、直观、能让粉丝和潜在合作者看懂。”
阿明眼睛一亮,立刻点头:“明白!数据可视化和管理是我的强项。
我可以开发一个小程序,实时更新黑水潭的数据变化,作为案例库。”
“好!”林烨赞许道,又看向小陈,“小陈,你负责对外联络和品牌拓展。主动去接触更多有类似污染水体的乡镇、农场甚至小型环保组织。
我们可以提供技术方案和直播宣传,他们提供场地和部分资源,合作进行生态修复。我们不赚快钱,赚的是口碑、影响力、和长期的合作机会。
优先选择有特色农产品、适合后期发展生态渔业或乡村旅游的地方,让环保产生经济效益,才能持久。”
“太棒了烨哥!”
小陈兴奋地一拍桌子,“这才是格局!我马上就去搜集资料,整理名单!咱们这是变‘包塘’为‘养塘’,从发现价值到创造价值!”
“没错!”
林烨点头,“这是明线。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做,高调地宣传,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我们的直播深入人心。
这会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也能更好地掩护我们……”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小陈和阿明都心领神会。
经历了这么多,他们隐约知道老板还有些“副业”,但他们选择信任和支持。
“那暗线呢?”
阿明冷静地问。
“暗线,就是提升我们自身的‘硬实力’。”
林烨沉声道,“阿明,我需要你升级我们的装备库。
不仅仅是直播设备,还要包括更专业的野外生存装备、环境监测仪器、甚至……一些非致命的防卫和应急装备。采购渠道要可靠,资金从我个人账户走,单独记账。”
阿明没有多问,只是郑重记下:“明白。我会寻找国内外最可靠的小众品牌和军工品质产品。”
“小陈,你利用商务合作的渠道,留意有没有涉及境外(尤其是邮件里提到的那片热带雨林区域)旅游资源、科考活动、甚至纪录片拍摄的合作邀约,无论大小,都收集起来。”林烨吩咐道。
小陈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立刻答应:“好的烨哥,包在我身上!”
安排完工作,林烨将自己关进了工作室的密室(他特意悄悄改造的一个隔音防窥的小房间)。
这里存放着那枚烧毁的“引导晶体”、加密U盘以及棱镜的平板。
他首先尝试用各种接口和读取设备连接那枚烧毁的晶体,但正如所料,物理层面损坏严重,常规手段无法读取。
他再次集中精神,调动系统能量,试图强行抽取其中可能残留的数据碎片。
过程极其艰难,系统的能量流如同在废墟中挖掘,只能捕捉到一些断断续续的、扭曲的音频和能量波形碎片。
【…滋滋…α频率…不稳定…】
【…次声波…共鸣…弱点…滋滋…】
【…“归墟”…接口…错误…滋滋…】
信息支离破碎,难以拼凑出完整情报,但“归墟”这个词的再次出现,让他心头更沉。
这枚晶体似乎不仅记录了“山魈”的数据,还可能无意中捕捉到了某些更深层次的秘密。
他将这些碎片加密存储起来。
接着,他拿出了韩冰给的加密U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插入电脑,需要多重生物特征和动态密码验证,防护极其严密。通过后,界面只有一个简单的通讯软件和一个文件接收区。
他尝试给周教授和韩冰各发送了一条加密简报,简要汇报了已返回A市,并提及发现可能存在第三方势力(隐去棱镜)监视的迹象,询问下一步指示。
信息发送后,状态一直显示“等待接收”,并无即时回复。
官方的节奏,果然一如既往的谨慎和缓慢。
做完这一切,他才再次打开棱镜的平板。
文先生已经回复了新的会面时间和地点:两天后,午夜,市郊一家二十四小时营业的私人图书馆的独立阅览室。
时间紧迫。
会面前一天,林烨以“寻找新的直播地点”为名,独自开车前往市郊进行“侦察”。
他刻意绕了几段路,利用城市车流和红绿灯,反复观察后视镜。
那种被窥视感时隐时现。
有一辆灰色的轿车似乎在不同路段出现了三次,但每次当他试图靠近时,对方又巧妙地汇入车流消失。
对方非常专业。
是官方的人?在评估他是否遵守协议?
还是棱镜的人在测试他的反侦察能力?或者是……“熵”的人已经嗅到了什么?
无论是哪一方,都意味着他早已身处漩涡中心。
午夜,图书馆阅览室。
林烨提前半小时到达,仔细观察了环境,选择了最里侧的位置。
灯光昏暗,只有翻书的沙沙声和远处管理员轻微的脚步声。
文先生准时出现,依旧是一身棉麻长衫,气质温雅,仿佛只是来夜读的学者。
“林先生,很高兴你做出了明智的选择。”
文先生微笑着坐下,将一个普通的纸质文件袋放在桌上。
“直接点,文先生。关于‘熵’和我父亲,你知道什么?”
林烨没有寒暄。
文先生也不绕弯子:“‘熵’最近在东南亚雨林区域活动异常频繁。
我们截获的零星信息表明,他们在寻找一处与‘归墟’项目有关的水下遗迹入口。
而令尊林远航教授当年的失踪地点,恰好就在那片区域附近。
我们怀疑,他的失踪极有可能是因为发现了‘熵’的某些行动,或者……他本人就在寻找那个入口。”
他轻轻将文件袋推过来:“里面是那片区域的详细卫星图、‘熵’已知的几个临时据点位置、以及我们分析出的最可能的遗迹入口坐标范围。
当然,还有他们近期人员调动的情报。这些,AAMS未必有,也未必会给你。”
林烨没有立刻去碰文件袋:“代价是什么?”
“很简单。”
文先生身体前倾,声音压低,“我们需要你利用你的‘天赋’,在下次直播中,重点探测城西的那座废弃‘红星纺织厂’。
我们相信,厂区地下埋藏着‘凤凰’计划早期的一处小型能源核心试验场的遗迹。
我们需要确定它的具体位置和能量残留等级。
作为回报,我们不仅提供这些情报,还会在你后续可能的‘雨林之行’中,提供必要的技术和后勤支持。”
红星纺织厂?
林烨知道那里,那是A市工业时代的一个记忆,早已废弃多年。
棱镜果然无利不起早。
这是一个交易。
用一次国内的“勘探”,换取境外父亲失踪线索的关键情报和支持。
风险极大,但诱惑同样巨大。
林烨看着那个文件袋,仿佛能看到父亲模糊的身影在雨林的迷雾中穿梭。
他缓缓地伸出手。
(每天18:30-19:30更新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