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结束,但“黑水潭净化”引发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林烨最后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直播镜头里记录的从污浊恶臭到清波微漾的鲜明对比,还有那不断下降的污染指数和最终放入水中的一尾尾鱼苗,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画面。
直播切片和录播视频以惊人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
#林烨净化黑水潭#
#直播间的绿水青山#
#这才是我们想看的直播#
等多个话题接连冲上热搜榜前列。
【哭了,真的看哭了!我从没想过直播能这么有意义!】
【技术流 正能量,烨哥这波格局直接打开!】
@环保爱好者:“专业角度评价,林烨团队采用的‘微生物-水生植物’协同净化法非常科学,虽然见效慢,但胜在长效和生态友好。直播展示了全过程,极具科普价值。”
@法律小哥:“补充一点,根据《环境保护法》,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林烨团队承包并治理,后续通过生态渔业收益,完全合法合理,是市场化参与环境治理的优秀案例!”
【打脸那些说作秀的黑子!数据不会骗人!官媒都下场了!】
【从此对林烨路转粉!这才是有担当的头部主播!】
正如弹幕所说,更让事件发酵的是官方的态度。
A市环境保护局的官方账号转发了直播精彩集锦,并配文:“感谢@林烨直播巡塘 团队对我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有益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践行。
此次‘黑水潭’治理项目为城市小型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我局将持续关注并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A市渔业局紧随其后,王科长更是亲自出镜拍了个短视频,笑容满面:“‘黑水潭’问题困扰我们多年,林烨团队敢于挑战,用科技和坚持创造了奇迹!
期待水清鱼肥的那一天,这也将是我们渔业转型和生态渔场建设的典范!”
甚至连共青团中央的官方账号都点赞了相关微博,评论:“青年力量,科技赋能,守护绿水青山。点赞!”
这一波官方背书,彻底将林烨和“直播巡塘”的品牌形象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以往那些“涸泽而渔”、“破坏生态”的质疑声在这铺天盖地的赞誉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
工作室的电话和邮箱瞬间被挤爆。
有寻求商业合作的环保企业,有邀请参加环保论坛的主办方,有请求帮忙宣传地方农产品的乡镇政府,还有更多的粉丝涌进直播间和账号后台,表达支持和敬佩。
小陈和阿明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烨哥!爆了!彻底爆了!我们这回真是出圈了!”
小陈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声音都哑了,却依旧亢奋。
阿明则埋头处理着各种合作邀约,筛选着有价值的信息:“三家环保科技公司想谈设备代言,两个县市邀请我们去考察他们的污染水体,还有几个综艺发来邀请……我们需要开个会仔细筛选一下。”
林烨看着这一切,心中也难免激动。
这种被认可、被需要,甚至能推动一些积极改变的感觉,远比单纯赚到一大笔钱更让人满足。它带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更宽阔、更光明的道路在眼前展开。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赞誉声中,周教授的一通加密电话,像是一滴冷静剂,滴入了他的心头。
“小子,干得漂亮。”
周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赞赏,但随即转为严肃,“这次事情你处理得很好,正面,积极,无懈可击。上面也很满意,这对你来说是一层非常好的保护色。”
林烨心中一动:“保护色?”
“没错。”周教授压低声音,“你之前的表现太过亮眼,又接连牵扯进‘那些东西’,早就引起了不少方面的注意。包括棱镜。
现在你有这层‘环保先锋’、‘正能量主播’的光环,很多暗地里的调查和试探都会有所顾忌,这会让你安全很多。毕竟,动一个有官方背书的公众人物,代价和风险要大得多。”
林烨立刻明白了周教授的深意。
官方乐见其成,甚至推波助澜,一方面确实是肯定他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他打造一个“护身符”。
“我明白了,谢谢您,周教授。”
“嗯,明白就好。趁这个机会,好好巩固你的公众形象,多做一些‘阳光下的项目’。
至于那些‘阴影里的东西’……”周教授顿了顿,语气加重,“暂时放一放,尤其不要和来历不明的人或组织接触,明白吗?”
周教授的话意有所指,显然可能察觉到了什么。林烨心里一凛,知道这是在敲打自己关于棱镜的事。
“我知道轻重,您放心。”林烨郑重保证。
挂掉电话,林烨深吸一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悦稍稍沉淀,他更清晰地看到了眼前的局面: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暗流依旧涌动。官方在保护他,也在看着他。
棱镜在暗中窥伺。他必须走得更稳。
他召开了一个团队内部会议。
“兄弟们,我们成功了第一步,但这只是开始。”林烨看着小陈和阿明,“黑水潭项目需要长期跟踪监测,这不是一锤子买卖。
我们要把它做成一个系列,定期回访,记录生态恢复的全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内容’。”
“同意。”阿明点头,“数据持续记录才能体现价值。”
“没问题!跟踪直播我来安排!”小陈干劲十足。
“另外,所有的商业合作,”
林烨强调,“优先选择与环保、农业、乡村振兴相关的品牌。综艺邀约,只考虑正能量、科普向的。我们要爱惜羽毛,现在的口碑来之不易。”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烨团队趁热打铁,发布了几条黑水潭的后续短视频:监测水质持续变好,新放养的鱼苗开始活跃,岸边甚至出现了水鸟的踪迹。
每条视频下面都是一片点赞和支持。
林烨也精心准备了一场直播,专门回答关于黑水潭治理的技术问题,与环保专家连麦,畅谈未来对水库生态养殖的规划,语气踏实而真诚,进一步巩固了技术流 正能量的人设。
他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阳光下的项目”中,将棱镜和那些危险的谜团暂时埋在了心底。
但他知道,那台锁在抽屉里的平板电脑,以及父亲失踪的真相,始终是他无法真正放下的执念。现在的蛰伏,只是为了更好的积蓄力量。
就在他以为能暂时安稳一段时间时,一封特殊的邮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工作室的公开商务邮箱里。
邮件发自一个知名的省级卫视王牌综艺节目组——《极限挑战之旅》!
邮件正文言辞恳切,盛赞了林烨团队在黑水潭项目中展现出的“智慧、勇气、社会责任感和惊人的直播效果”,正式邀请他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新一季节目的录制。
节目主题是“探索人与自然”,与其他几位户外、生存领域的明星嘉宾一起,接受各种挑战。
这封邮件,像是一道来自主流视野最耀眼的光,照进了林烨的世界。
(每天18:30-19:30更新二章)
林烨最后那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直播镜头里记录的从污浊恶臭到清波微漾的鲜明对比,还有那不断下降的污染指数和最终放入水中的一尾尾鱼苗,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画面。
直播切片和录播视频以惊人的速度在网络上传播。
#林烨净化黑水潭#
#直播间的绿水青山#
#这才是我们想看的直播#
等多个话题接连冲上热搜榜前列。
【哭了,真的看哭了!我从没想过直播能这么有意义!】
【技术流 正能量,烨哥这波格局直接打开!】
@环保爱好者:“专业角度评价,林烨团队采用的‘微生物-水生植物’协同净化法非常科学,虽然见效慢,但胜在长效和生态友好。直播展示了全过程,极具科普价值。”
@法律小哥:“补充一点,根据《环境保护法》,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林烨团队承包并治理,后续通过生态渔业收益,完全合法合理,是市场化参与环境治理的优秀案例!”
【打脸那些说作秀的黑子!数据不会骗人!官媒都下场了!】
【从此对林烨路转粉!这才是有担当的头部主播!】
正如弹幕所说,更让事件发酵的是官方的态度。
A市环境保护局的官方账号转发了直播精彩集锦,并配文:“感谢@林烨直播巡塘 团队对我市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有益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践行。
此次‘黑水潭’治理项目为城市小型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提供了新思路,我局将持续关注并提供必要技术支持!”
A市渔业局紧随其后,王科长更是亲自出镜拍了个短视频,笑容满面:“‘黑水潭’问题困扰我们多年,林烨团队敢于挑战,用科技和坚持创造了奇迹!
期待水清鱼肥的那一天,这也将是我们渔业转型和生态渔场建设的典范!”
甚至连共青团中央的官方账号都点赞了相关微博,评论:“青年力量,科技赋能,守护绿水青山。点赞!”
这一波官方背书,彻底将林烨和“直播巡塘”的品牌形象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以往那些“涸泽而渔”、“破坏生态”的质疑声在这铺天盖地的赞誉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迅速被淹没。
工作室的电话和邮箱瞬间被挤爆。
有寻求商业合作的环保企业,有邀请参加环保论坛的主办方,有请求帮忙宣传地方农产品的乡镇政府,还有更多的粉丝涌进直播间和账号后台,表达支持和敬佩。
小陈和阿明忙得脚不沾地,但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和自豪。
“烨哥!爆了!彻底爆了!我们这回真是出圈了!”
小陈接着一个又一个电话,声音都哑了,却依旧亢奋。
阿明则埋头处理着各种合作邀约,筛选着有价值的信息:“三家环保科技公司想谈设备代言,两个县市邀请我们去考察他们的污染水体,还有几个综艺发来邀请……我们需要开个会仔细筛选一下。”
林烨看着这一切,心中也难免激动。
这种被认可、被需要,甚至能推动一些积极改变的感觉,远比单纯赚到一大笔钱更让人满足。它带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
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更宽阔、更光明的道路在眼前展开。
然而,在这片喧嚣的赞誉声中,周教授的一通加密电话,像是一滴冷静剂,滴入了他的心头。
“小子,干得漂亮。”
周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难得的赞赏,但随即转为严肃,“这次事情你处理得很好,正面,积极,无懈可击。上面也很满意,这对你来说是一层非常好的保护色。”
林烨心中一动:“保护色?”
“没错。”周教授压低声音,“你之前的表现太过亮眼,又接连牵扯进‘那些东西’,早就引起了不少方面的注意。包括棱镜。
现在你有这层‘环保先锋’、‘正能量主播’的光环,很多暗地里的调查和试探都会有所顾忌,这会让你安全很多。毕竟,动一个有官方背书的公众人物,代价和风险要大得多。”
林烨立刻明白了周教授的深意。
官方乐见其成,甚至推波助澜,一方面确实是肯定他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在为他打造一个“护身符”。
“我明白了,谢谢您,周教授。”
“嗯,明白就好。趁这个机会,好好巩固你的公众形象,多做一些‘阳光下的项目’。
至于那些‘阴影里的东西’……”周教授顿了顿,语气加重,“暂时放一放,尤其不要和来历不明的人或组织接触,明白吗?”
周教授的话意有所指,显然可能察觉到了什么。林烨心里一凛,知道这是在敲打自己关于棱镜的事。
“我知道轻重,您放心。”林烨郑重保证。
挂掉电话,林烨深吸一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悦稍稍沉淀,他更清晰地看到了眼前的局面: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但暗流依旧涌动。官方在保护他,也在看着他。
棱镜在暗中窥伺。他必须走得更稳。
他召开了一个团队内部会议。
“兄弟们,我们成功了第一步,但这只是开始。”林烨看着小陈和阿明,“黑水潭项目需要长期跟踪监测,这不是一锤子买卖。
我们要把它做成一个系列,定期回访,记录生态恢复的全过程。这才是真正的‘内容’。”
“同意。”阿明点头,“数据持续记录才能体现价值。”
“没问题!跟踪直播我来安排!”小陈干劲十足。
“另外,所有的商业合作,”
林烨强调,“优先选择与环保、农业、乡村振兴相关的品牌。综艺邀约,只考虑正能量、科普向的。我们要爱惜羽毛,现在的口碑来之不易。”
“明白!”两人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林烨团队趁热打铁,发布了几条黑水潭的后续短视频:监测水质持续变好,新放养的鱼苗开始活跃,岸边甚至出现了水鸟的踪迹。
每条视频下面都是一片点赞和支持。
林烨也精心准备了一场直播,专门回答关于黑水潭治理的技术问题,与环保专家连麦,畅谈未来对水库生态养殖的规划,语气踏实而真诚,进一步巩固了技术流 正能量的人设。
他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阳光下的项目”中,将棱镜和那些危险的谜团暂时埋在了心底。
但他知道,那台锁在抽屉里的平板电脑,以及父亲失踪的真相,始终是他无法真正放下的执念。现在的蛰伏,只是为了更好的积蓄力量。
就在他以为能暂时安稳一段时间时,一封特殊的邮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工作室的公开商务邮箱里。
邮件发自一个知名的省级卫视王牌综艺节目组——《极限挑战之旅》!
邮件正文言辞恳切,盛赞了林烨团队在黑水潭项目中展现出的“智慧、勇气、社会责任感和惊人的直播效果”,正式邀请他作为特邀嘉宾,参与新一季节目的录制。
节目主题是“探索人与自然”,与其他几位户外、生存领域的明星嘉宾一起,接受各种挑战。
这封邮件,像是一道来自主流视野最耀眼的光,照进了林烨的世界。
(每天18:30-19:30更新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