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敦煌保卫录-《学科觉醒:我,全知学霸碾压全球》

  陈雨桐的手按在迷宫控制台的边缘,指尖发麻。

  刚才那一串方程落笔之后,整个人像是被抽空了力气,连呼吸都带着颤。但她没坐下,也没让人扶。

  身后训练场的金属门刚合上不久,张三的背影已经消失在走廊拐角,可那句“投机”还在耳边回荡。几个物理系的人站在原地没走,低声议论着什么,眼神时不时扫过来,像在看一场闹剧的收尾。

  苏如烟走到她身边,声音压得很低:“你还撑得住吗?”

  “撑。”陈雨桐吐出一个字,抬手抹了把额头的汗,“他们不认结果,那就拿证据砸到他们闭嘴。”

  她转身就往档案室走,脚步有些虚,但走得坚决。甄尧学跟在后面半步距离,没说话,只是看着她背影,眉头微皱。

  档案室的门刷了三次才开。系统提示:权限不足,部分历史卷宗受限访问。

  陈雨桐直接调出“早期觉醒者实战记录”关键词,页面跳出来十几条,全是残缺文档,时间戳乱码,内容大片空白。她一条条点开,越看越沉。

  “这帮人是真想让我们觉得自己没用。”她冷笑一声,手指重重敲在屏幕上,“民国时期的文字系案例全被归为辅助勤务,连个编号都没有。”

  甄尧学靠在门框上,看了眼终端:“你找的不是档案,是尊严。”

  “那也得有东西能拿出来撑腰。”她抬头,“你说老鬼那儿有没有门路?他不是搞文物溯源的吗?早年的事,说不定他手里有底牌。”

  甄尧学沉默两秒,点头:“值得一试。他以前提过,黑市有个旧档交换局,专门收编外流的历史资料。用晶核或者情报换,价高者得。”

  苏如烟插话:“我记得老鬼说过一句[敦煌]那批人,死前写的最后一个字是[守]。”

  她顿了顿:“如果能找到当时的记录,哪怕是一张照片、一段口述……也能证明文科异能不是今天才上战场的。”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两声短促的敲击。

  甄尧学立刻警觉,手摸向腰侧。陈雨桐却已经起身去开门。

  门外站着个戴墨镜的男人,穿着普通后勤工装,手里拎着个牛皮纸袋。他没说话,把袋子往地上一放,转身就走,脚步干脆利落,连头都没回。

  “等等!”陈雨桐喊了一声。

  那人只摆了摆手,身影迅速拐进消防通道。

  甄尧学蹲下检查纸袋,没有标记,没有指纹残留,封口用的是老式火漆印,图案是个盘龙纹,和国能局早期密档的标记一致。

  “是老鬼的信物。”苏如烟确认,“他从不用重复印章。”

  袋子打开,里面是一叠泛黄的卷宗,最上面那页写着《1948年敦煌保卫录》,字迹斑驳,但清晰可辨。

  陈雨桐翻到第二页,手抖了一下。

  那是一张手绘图:夜色下的石窟前,一道由无数汉字组成的光墙横亘天地,墙上写着“文以载道”四个大字。

  墙外,炸药包正在引爆,火光冲天;墙内,几个模糊身影正搬运壁画残片。

  “这是……真的?”她声音有点发紧。

  往下翻,一页检测报告引起甄尧学注意:“晶核活性残留峰值达S级,持续输出超过一百二十小时,最终衰竭于第七日午时三刻。”

  “七天……”苏如烟喃喃,“他一个人撑了七天?”

  再往后,是一份嘉奖令影印件,落款是“国民政府特别行动署”,内容写着:“授予无名文字觉醒者‘文化卫士’称号,特此追授,以彰其忠。”

  陈雨桐猛地合上卷宗,站起身。

  “我去训练场。”

  “你现在状态不适合再硬刚。”甄尧学拦她,“等明天,找李建军申请公开通报会。”

  “等不了。”她盯着他,“他们现在就在说这场比试是作秀,是靠你救场才勉强过关。我要让他们亲眼看看,什么叫真正的文战!”

  她抱着卷宗往外走,脚步越来越快。

  训练场B区还没清场。十几个物理系的队员围在一起,张三正站在中央说话。

  “别被表象骗了。那种协同打法,在实战里根本来不及反应。敌人可不会等你写完公式再动手。”

  有人附和:“就是,文字具现再强,能挡子弹吗?历史回溯再准,能炸黑洞吗!?”

  “我们拼的是效率,是杀伤力。他们玩的是情怀。”

  陈雨桐一脚踏进场地,声音像刀劈下来:“那你们告诉我,谁来守住这些效率和杀伤力换来的成果?”

  所有人回头。

  她没停,径直走到中央金属桌前,把卷宗“啪”地拍上去。

  “1948年,敦煌。一群盗宝队带着炸药和机枪冲进莫高窟,当时驻守的觉醒者只有一个,文字系,无名氏。”

  她翻开手绘图:“他用[文以载道]四个字,具现出三米高墙,挡住第一波爆破。”

  又翻一页:“第二天,敌人改用火焰喷射器,他写[润物无声],引地下水汽形成雾障,拖延进攻。”

  再翻:“第三天起,他开始用《千字文》做循环护盾,每段文字独立供能,断一段补一段。检测报告显示,他的晶核输出连续一百二十小时未中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抬头,目光扫过全场:“第七天,他力竭倒下,临死前写的最后一个字,是[守]。”

  空气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张三脸色变了变:“这种事……你怎么证明是真的?”

  “证明?”陈雨桐冷笑,抽出嘉奖令甩在桌上,“国家认证,晶核残留数据完整,亲历者口述记录编号047-B。你要不要我念给你听?”

  一个物理系队员小声问:“他最后……怎么样了?”

  “死了。”陈雨桐声音平静,“但他守住了十七幅壁画,三卷孤本经书。那些东西,现在还在博物馆里。”

  她环视一圈:“你们说文科不能打硬仗?可如果没有这些人守住根,你们今天研究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定律,早就被烧成灰了!”

  张三嘴唇动了动,他低头看了眼自己手里的训练记录表,慢慢折了起来,塞进衣兜。

  “我不认同你的说法。”他终于开口,“但我承认……我之前说得太绝对。”

  陈雨桐没回应这句话。她只是把卷宗重新合上,抱在怀里,站在原地没动。

  苏如烟走过来,轻轻碰了下她的手臂。她这才发现,自己的手一直在抖。

  甄尧学站在观测区边缘,看着这一幕,嘴角微微扬了一下,随即又压住。

  这一战,不只是赢了一场比试。

  是把被人踩进泥里的东西,一点点捡起来,摆在了阳光下。

  远处,训练场的照明灯依旧亮着。一台记录仪还架在原位,镜头盖没关,红灯一闪一闪。

  甄尧学正要说什么,他的通讯器却在这时震动了一下。

  一条加密消息弹出:

  线已断,后续自寻——烛

  他盯着那两个字,瞳孔微缩。

  下一秒,整条消息自动焚毁,屏幕变黑。

  她抬起头,望向监控室的方向。玻璃后面,空无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