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崆峒观的变化-《武侠世界寻仙,原来我才是仙》

  “月晨姑娘,肯定是记错了人,可不要坏了我的名声。”徐周民接着开口。

  听徐周民这么一说,月晨也反应过来。

  她看向屋子里的四位女子,各个都是美艳尤物,却没在她们脸上发现什么不对。

  “是我记错了,徐贵人见谅。”月晨笑着打哈哈,随即赔了一杯。

  徐周民面色这才缓和一些,偷偷瞄了眼沈澜,见对方没有什么反应,还以为是被自己蒙混过去了。

  酒宴一直到深夜才离场,月色中的江水奔腾的更汹涌了些。

  一行人就在月井楼中住下,一夜无话,再睁眼时,已是白昼。

  花魁盛典比想象中要热闹很多,月井楼的名声在七国之内都是响当当的。

  随着盛典开始,光宗师就出现了四位。

  除却蔡坤,剩下三位都是从别国赶来的。

  李宣五人如同看客,坐在一处不起眼的角落。

  百无聊赖之际,李宣瞥到柳君竹在记录着什么。

  神念扫去,脸上顿时变得精彩起来。

  “李师看腿停顿五息,似是感慨风尘女子的不易。”

  “李曰:非礼勿视,视之必有感悟。”

  “这....还能这样?”李宣嘴角抽动,很难想象以后柳君竹编纂的文集传出去,会是怎样的场景。

  花魁盛典还在继续,李宣五人并没停留多久。

  当日头正热时,他们就匆匆离开。

  崆峒镇里崆峒山外。

  “这...这是崆峒观?”

  “师父,我们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道长,我没看错吧?”

  崆峒山下,一条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排成了长队,沿着小路向上看去,只见两根雕刻虎豹的石柱矗立。

  在石柱之后,就是殿宇楼阁,看着如同天宫一般大气磅礴。

  此时要是起雾,那更是如仙人府邸震撼莫名。

  “喂别挡路,老老实实排队去。”

  六人出神之际,身旁传来不耐烦的声音。

  李宣几人回过神来,一位身着华袍看着就贵不可言的青年从身后走来,青年身旁还跟着两位气息浑厚的老者。

  李宣朝一旁让了让,并未因此怪罪他。

  然而,当李宣六人转过身子,青年脚步直接顿住。

  他怔怔的看着青雀四人,着实被她们的容貌所吸引。

  青雀四人被他这么盯着心中很是不爽利。

  “几位姑娘可是来崆峒观上请愿的?”青年直勾勾盯着四人,完全忽略掉李宣与徐周民。

  青雀皱了皱眉头刚要开口,宁静将身后大刀往身前一插。

  “我们跟你很熟吗?”

  听到这话青年没有动怒,反而好奇的看着宁静。

  “这位姑娘也是效仿宁静铸了大刀吗,倒的确有股子英气。”

  宁静一愣,没想到自己标志性的大刀竟然没让对方认出自己。

  随即她想到什么,余光看向小路之上。

  只见其中确实有不少女子背着各式各样的大刀。

  “我并无恶意,只是几位姑娘美若天仙,让在下一时难以自控。若你们也是来请愿的,这长队怕是要排三天不止。”

  “几位姑娘愿意同行,我可带着你们长驱直入,不用在此与这些贱民等候。”

  青年说着脸上逐渐显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随即从手中掏出一块令牌。

  “在下昌王嫡长子,苍海。”

  昌王,燕国皇室的嫡系血脉。这两个字在燕国代表着绝对的权利,在某些方面甚至代表皇权。

  然而随着沧海报出名号,青雀几女却不为所动。

  “道长,这人疯了,我们还是先回去吧。”徐周民完全无视沧海直接出声。

  “是有点魔怔了。”

  李宣点头,自己这一身道袍不明显吗,他就想不到自己可能是李宣吗。

  李宣说完,率先向山上走去,四女见状也准备齐齐跟上。

  “你们是...”

  “世子,罢了。等此行昌王交代的事情做好了,再找他们算账,免得节外生枝。”

  苍海听到李宣二人的交谈心头大怒,刚要怒斥就被身后的一位老人止住。

  苍海眸光阴冷,看着李宣与徐周民的背影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说你们有没有点规矩,不知道排队吗?”

  李宣几人没走出多远,就有人怒声驳斥。

  听着那人的呵斥,徐周民只是一个凶狠的眼神扫过去,顿时让他止住了话语。

  “哼,这般肆无忌惮,上去了也会被赶下来。”苍海冷哼一声。

  李宣几人一路向上走去,他没有自报家门的打算。

  毕竟人太多了,自己可懒得应付他们。

  然而这可苦了徐周民,一路瞪过去,眼睛都快抽筋了。

  没多时,两根石柱处。几人齐齐停下脚步,然后整齐划一的抬头看着石柱后的场景。

  这里是崆峒山山腰位置,被人为开采成一个平台。

  而平台中心位置,一个三丈高的石制雕像静静矗立。

  “大手笔啊!”宁静张着嘴巴呢喃。

  “确实,这雕像怕是要不少钱吧。”徐周民附和。

  “不过的确有七分神似,甚至看着更威武了些。”青雀点头。

  李萱没有讲话,看着与自己模样相差无几的巨大雕像,心中忍不住给段念点个赞,这事做的太漂亮了些。

  虽说这雕像还没有完美复刻自己英俊的面容,但三丈的身躯还是能给人带来莫名压迫。

  此时,崆峒观内。

  小绿的枝条如同被风吹动,一下又一下的落在狗蛋身上。

  那小小的身躯上,布满了伤痕。

  “用力。”

  狗蛋嘴中咬着一块木头,在强行忍耐身体传来的疼痛。

  段念坐在不远处看着,不由感慨一句。

  “在本应喊疼的年纪,却让他用力。”

  古怪的言语让不远处的春风一个踉跄。

  “狗蛋,差不多就行了。段念自己都不练的武功,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孔玄龄杵着根木棍走过。

  她也在眼睛上蒙了一块布条,看着很是滑稽。

  狗蛋咬着木头没有吱声,小小的身躯透发出常人不能及的坚韧。

  “师弟,我们回来了。”

  崆峒观内传来宁静的声音。

  春风顺着声音看去,耳朵不由动了动。

  紧接着,李宣六人就穿过大殿来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