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跨域学院与理念扎根-《终焉之龙在现代的生活日常》

  安福里的清晨,共生基座与新域核心星的能量同步绽放,淡紫绿色的光带在广场上空织出 “跨域共生学院” 的全息字样,周围环绕着联盟各文明与星灵的符号,像串流动的教育勋章。赵乐乐背着装满 “学院纪念弹珠” 的背包,每颗弹珠里都嵌着不同文明的教学场景:双生星的潮汐实践课、晶蓝星的契约解读课、星灵的能量感知课,她正将弹珠挂在老槐树的枝丫上,期待着学院能像槐树一样,培育出无数 “共生幼苗”。

  “今天要确定学院的教学方案啦!” 赵乐乐举着全息课程表,羊角辫上的共鸣弹珠与光带共振,“阿鳞哥哥说,学院要教的不只是技术,还有共生理念,就像老师既要教知识,也要教做人的道理。”

  林小满的画册最新一页画着 “跨域学院” 的蓝图 —— 学院分为 “理论教学区”“实践操作区”“文化交流区”,每个区域都融合了联盟与新域的特色:理论区的桌椅是岩星岩石与晶蓝水晶混合制成,实践区的场地能模拟双生星潮汐与新域能量环境,文化区的展示墙同时陈列联盟年鉴与新域星灵记忆。“就像建一座跨域的‘知识桥’,” 她用金色颜料在蓝图边缘画了圈教育符号,“让不同文明的学员能在桥上互相学习,而不是站在两岸相望。”

  王大妈的厨房里,新熬制的 “学院启蒙粥” 正冒着热气。粥分了 “理论款” 和 “实践款”,理论款加了老槐树的年轮粉,能帮助学员集中注意力;实践款掺了新域的共生草籽,能激发动手能力。“教书和熬粥一样,” 她给每位筹备成员盛了碗粥,“得因材施教,有的孩子爱听理论,有的爱动手实践,不能用一把勺子喂所有人。”

  老李师傅背着地质包,在学院选址处搭建 “教学环境模拟仪”—— 仪器能根据课程需求,切换双生星的潮汐场景、晶蓝星的水晶地脉场景、新域的能量环境场景。“这仪器就像‘教学魔法盒’,” 他用地质锤敲了敲仪器外壳,“能让学员不用离开学院,就能体验不同文明的环境,就像安福里的 VR 眼镜,却比 VR 更真实。”

  阿鳞和顾厄正在组织 “教学理念研讨会”,联盟各文明代表与星灵围坐在共生基座旁,讨论学院的核心教学方向。“我认为应该以‘技术教学’为核心,” 烁金文明的使者敲了敲金属铠甲,“先教新域学员联盟的地脉修复、能量调节技术,再教联盟学员新域的能量感知、脉冲应用,技术互通了,共生自然就稳固了。”

  晶蓝文明的使者发出清脆的 “叮咚” 声,透明的水晶身体泛着冷光:“应该以‘契约教学’为核心,先让所有学员理解联盟公约与新域能量规则,用契约规范行为,才能避免未来的冲突,就像先教孩子懂规矩,再教他们学本领。”

  星灵代表紫微光的光形态泛着柔和的紫色:“我们认为应该以‘能量感知’为核心,” 她的能量在空气中画出波动的弧线,“新域与联盟的本质差异是能量形态,先教大家感知、理解不同能量,才能从根源上消除隔阂,就像先学会听懂对方的语言,再学习对方的文化。”

  三方各执一词,研讨会陷入僵局。王大妈端着学院启蒙粥,给每位代表盛了一碗:“你们说的都有理,可光有技术没有理念,就像有枪没有子弹;光有契约没有情感,就像有规矩没有人情;光有感知没有实践,就像有眼睛没有手脚。这粥得有米、有水、有火,才能熬成,教学也得技术、契约、感知都有,才能教出真正懂共生的人。”

  赵乐乐突然想起在新域适配时的经历,她掏出学院纪念弹珠,注入能量,弹珠投射出小萤调节能量频率、石垣记录数据、紫微光引导核心星能量的画面:“你们看,当时我们没有只靠技术,也没有只靠规则,是靠互相理解、互相配合才成功的,” 她指着画面中协作的场景,“学院应该教‘协作共生’,让技术、契约、感知在协作中融合,就像弹珠里的画面,少了谁都不行。”

  林小满也掏出画册,翻到画着 “融合教学图” 的一页 —— 画面中,技术教学、契约教学、能量感知教学像三条支流,最终汇入 “协作实践” 的主河,学员们在主河中共同完成任务,老学员带新学员,联盟学员带新域学员,像群互相搀扶的伙伴。“这是‘跨域融合教学模式’,” 她解释道,“技术是‘工具’,契约是‘规矩’,感知是‘桥梁’,协作是‘目标’,四个部分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共生教学。”

  在两人的调解下,研讨会终于达成共识,确定了学院的 “三维四阶” 教学体系:

  三维核心:技术维度(地脉修复、能量调节、脉冲应用等)、契约维度(联盟公约、新域规则、跨域协作规范等)、感知维度(能量感知、情感共鸣、文明理解等)。

  四阶进阶:启蒙阶(基础认知,了解各文明特色与能量差异)、基础阶(单项学习,分维度掌握技术、契约、感知技能)、融合阶(协作实践,跨文明组队完成小型共生任务)、高阶(创新应用,联合研发跨域共生技术或制定新规则)。

  学院筹备的消息传遍联盟与新域,首批学员报名异常火爆,最终筛选出 60 名学员,其中联盟学员 30 名(涵盖双生星、晶蓝星、萤火星等),新域学员 30 名(包括 18 颗星球的居民与星灵),男女比例、年龄层次均衡,确保各文明、各年龄段都有代表。

  开学当天,跨域共生学院的广场被淡紫绿色的光带覆盖,联盟与新域的旗帜在光带中飘扬。60 名学员穿着统一的 “共生校服”—— 校服左侧绣着联盟永恒共生徽章,右侧绣着新域核心星符号,后背印着 “跨域无界” 的字样。

  “我宣布,跨域共生学院正式开学!” 阿鳞站在学院的 “共生讲台” 上,星核光丝与所有学员的能量连接,在天空中织出巨大的教学体系图谱,“从此,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跨域共生的摇篮,希望你们能在这里学会理解、学会协作、学会共生,成为连接联盟与新域的桥梁。”

  紫微光的光形态漂浮在讲台旁,她的能量形成 “感知光球”,落在每位学员手中:“这是‘共生感知球’,” 她的声音温柔却坚定,“能帮助你们感知彼此的能量、理解彼此的情绪,当你们的协作达到默契时,光球会泛出淡紫绿色的光芒,那是跨域共生的象征。”

  开学第一课是 “能量感知实践”,学员们分成 15 个跨域小组,每组由 2 名联盟学员和 2 名新域学员组成。赵乐乐和林小满作为 “助教”,负责指导其中一组 —— 联盟学员是双生星的少年潮汐和萤火星的少女萤萤,新域学员是新域星球的居民石芽和星灵小光。

  “先闭上眼睛,感受手中感知球的能量,” 赵乐乐引导学员们放松,“再试着将自己的能量注入光球,不要刻意控制,让能量自然流动。”

  潮汐率先注入潮汐能量,光球泛出金黑色的波动;萤萤注入萤火能量,光球添了层柔和的绿光;石芽注入新域的岩石能量,光球多了层灰色的沉稳;小光注入星灵能量,光球罩上了层淡紫色的光晕。四种能量在光球中各自流动,却互不干扰,像四条平行的小溪。

  “现在试着感受彼此的能量,” 林小满补充道,“想象自己的能量是手,轻轻触碰对方的能量,不要用力,也不要退缩。”

  潮汐试着用潮汐能量触碰小光的星灵能量,金黑色与淡紫色的能量轻轻碰撞,光球突然泛起微弱的淡紫绿光。“有反应了!” 潮汐兴奋地睁开眼睛,“我能感受到小光的能量很温柔,像核心星的光芒。”

  小光也笑着回应:“你的能量像潮汐一样有节奏,很有力量,却不暴躁,我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