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流云故地,岁月埋情-《平淡长生:宗门日常》

  修真无岁月,人间百载秋。

  楚渊辞别苏雪柔三人,御使青玄剑,向流云城飞去。

  六十余年宗门任务,他走遍山川,却始终惦记这座承载初入人间记忆的小城。

  剑光划破天际,半日过后,熟悉的城池轮廓映入眼帘。

  流云城比记忆中繁华,街道上车水马龙,灵气也比当年浓郁。

  枕流园朱门轻掩,园内桂花树技繁叶茂,亭亭如盖。

  此时并非花期,少了金桂飘香的浓甜。

  楚渊推门而入,庭院布局未改多少,墙角多了青苔,石阶被岁月磨得温润。

  “谁?”

  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刘福拄着拐杖从屋内走出,头发全然花白,脊背有些佝偻,唯有双眼,见到楚渊时瞬间亮起。

  “主…主人…”

  刘福激动得浑身发颤,拐杖险些握不稳。

  “我还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楚渊扶住他,指尖凝出温和灵力,缓缓渡入其体内,缓解衰老之态:“这些年忙于修行……”

  “不挂心,不挂心!”

  刘福连连摆手,眼眶泛红。

  “主人能回来就好!青林和晓风也常念叨你,他们如今……”

  话未说完,两道身影从后院快步走来,正是青林与晓风。

  他们脸上添了风霜,身形魁梧沉稳,周身萦绕炼气后期灵力波动。

  “东家!”

  两人见到楚渊,齐齐拱手行礼,眼中满是敬畏与欣喜。

  “好久不见。”

  楚渊笑着点头。

  青林挠了挠头,语气憨厚:“多亏东家当年留下的功法与丹药,我们才有今日。如今在城主府做客卿,也算能护流云城安稳。”

  晓风补充道:“我们平时还是待在灵韵茶寮,守着当年的旧地。”

  楚渊心中一暖,取出备好的两个玉瓶,递给刘福:“刘福,这是延寿丹,共二十颗,可延你阳寿,缓解衰老。”

  又取出两瓶丹药递给青林与晓风:“这是固基丹,助你们稳固筑基修为,后续修行更顺。”

  刘福颤抖着接过玉瓶,摩挲着冰凉的瓶身,老泪纵横:“多谢主人……”

  青林和晓风也郑重收下,连连道谢。

  闲谈间,楚渊问起常安:“常安呢?他还好吗?”

  庭院笑声弱了几分,刘福目光黯淡,青林与晓风垂下眼帘,气氛骤然凝重。

  “东家,”

  晓风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常安他……已经走了。”

  楚渊心中微沉:“什么时候?”

  “十年前。”

  青林轻声道。

  “他是凡人之躯,公子当年的丹药让他多活许多年,走时神态平和,脸上带着笑。”

  刘福叹了口气,补充道:“常安一直记着主人,也记着当年带他来流云城的水月宗弟子。他总说,这辈子能遇到你们,在枕流园安稳度日,已是天大福气。只是到最后,没能见主人一面,没能打听出水月宗弟子的消息,算是个小遗憾。”

  楚渊沉默着,心中五味杂陈。

  “他葬在哪里?”

  楚渊问道。

  “在城外的西山,说书人墓旁。”

  晓风回道。

  楚渊点了点头,转身向外走去:“我去看看他。”

  此时下起细雨,如丝如雾,笼罩流云城。

  青林三人默默跟随,陪他走向西山。

  西山墓地安静清幽,说书人的墓碑已被岁月磨得模糊,旁边新碑刻着“故友常安之墓”五字,字迹工整,想来是青林三人所刻。

  楚渊取出一壶灵酒,在常安墓前斟满一杯,缓缓洒在地上。

  酒水渗入泥土,与细雨交融,似在诉说迟来的问候。

  “常安,长安。”

  他轻声念着这个名字,声音被细雨模糊。

  “当年你盼着流云城长安,如今都如愿了。”

  “这杯酒……”

  楚渊想了想,却还是说不出什么话来。

  细雨落在楚渊发间,带着凉意。

  他站在墓前,久久未动。

  说书人的故事早已落幕,《东域剑仙传》依然口口流传。

  常安的一生,如细雨中的墓碑,安静平和。

  凡人的寿命短暂如朝露,却也能在有限的时光里,活出自己的圆满。

  雨渐渐停了,天边泛起微光。

  楚渊最后看了一眼常安的墓碑,转身道:“我们回去吧。”

  枕流园桂花树下,刘福煮好热茶,青林与晓风坐在一旁,听楚渊说这些年的见闻。

  茶香袅袅,混合泥土的湿润气息,庭院气氛渐渐回暖。

  楚渊看着眼前的三人,看着熟悉的庭院,心中一片安宁。

  流云城还是那个流云城,只是少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