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主持人用字正腔圆的声音,播报着一条在普通人看来毫不起眼,却在学术圈和教育界掀起滔天巨浪的消息。
“……本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决赛入围名单今日正式公布,来自全国各大顶尖高校的九十九名选手,将与一名特别推荐选手,共同角逐本次竞赛的最高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特别推荐选手,是来自红星研究院子弟学校的温思淼同学,今年仅十岁,是奥林匹克竞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参赛者……”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炸了锅。
如果说之前温思淼在剑桥论坛上的表现,还因为隔着万水千山,带着几分传说色彩,
那么这一次,她将以一个实实在在的“选手”身份,站上国内最顶级的物理学竞技场。
这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胡闹!简直是胡闹!”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在接受一家权威学术期刊采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
“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是我们国家选拔顶尖物理人才的最严肃的平台!
不是什么给‘神童’镀金的游乐场!
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和一群研究生、博士生同场竞技,这是对科学的亵渎!
更是对其他刻苦钻研的选手们的不公!”
老院士的这番话,几乎代表了主流学术界的普遍看法。
一时间,各种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
《青年教育报》更是刊登了一篇措辞尖锐的评论文章,标题就叫《警惕“伤仲永”式的拔苗助长》,
文章里不点名地指出,过度消费和包装“神童”,最终只会毁掉一个天才,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网络论坛上,更是吵翻了天。
“十岁?开什么国际玩笑?她连微积分都未必学明白了吧?怎么跟人家比量子力学?”
“背后肯定有猫腻!这孩子背景不简单啊!”
“我赌一包辣条,她第一轮都过不了,绝对是来走个过场的,一场荒唐的闹剧罢了。”
在这片喧嚣中,一个人的声音,更是将这股质疑的浪潮推向了顶峰。
他叫李默,二十二岁,来自国内最顶尖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是上一届竞赛的全国总冠军,也是本届比赛公认的夺冠最大热门。
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李默对着镜头,脸上带着一种天之骄子特有的自信和倨傲。
“我听说了那位小选手的名字。
我很佩服组委会的勇气,或许他们是想增加一些趣味性吧。”
他的话语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但我还是想说,物理学不是童话故事,它需要的是严谨的逻辑,是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和海量的知识积累。
我尊重每一位凭实力站上这个赛场的对手,也期待和真正的对手进行较量。”
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那个小屁孩,根本不配做我的对手。
……
红星研究院,秦战的家中。
电视里正播放着李默的采访,周芸看得眉头紧锁,气不打一处来。
“这人怎么说话呢?也太瞧不起人了!什么叫不是童话故事?我们家淼淼懂的比他多多了!”
秦战的母亲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咱们淼淼可是上过联合国的人,他一个学生,牛气什么!”
秦战笑了笑,关掉了电视。
他拿起一个苹果,慢条斯理地削着皮,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担忧。
“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们说去。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他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比谁都清楚,这次竞赛,将是一场硬仗。
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较量,更是情报战的前沿阵地。
他几乎可以肯定,CIA的眼睛,正透过无数个摄像头和望远镜,死死地盯着赛场的一举一动。
为此,他已经提前对整个竞赛场馆,进行了不下十次的安全评估,从物理安保到电子信号屏蔽,每一个环节都布置得滴水不漏。
他甚至从“狼牙”调来了几个最顶端的反侦察专家,伪装成赛场工作人员,潜伏在各个角落。
他要保证,女儿比赛的时候,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温思淼本人,却对外界的一切喧嚣,毫无感觉。
她正趴在客厅的地毯上,怀里抱着那只半旧的布娃娃,手里捧着一本彩色的《趣味物理学漫画》,看得津津有味。
书上,一个卡通形象的爱因斯坦,正吐着舌头,驾着一艘光速飞船,在追逐一束光。
对她来说,即将到来的,不是什么国家级的顶尖赛事,而是一场可以见到很多“新玩具”的游园会。
“爸爸,苹果。”
淼淼翻了一页漫画,头也不抬地喊了一声。
“来了。”
秦战将削好的苹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牙签插着,递到女儿嘴边。
看着女儿那纯净无邪的侧脸,秦战的心里,涌起一阵柔软。
他知道,为淼淼争取到这个参赛资格,方老和院长在背后顶住了多大的压力。
在一次秘密会议上,一位同样持反对意见的领导质问方老:“让一个孩子去,万一考砸了,我们之前为她建立的所有‘神童’形象,不就全都崩塌了吗?这个风险太大了!”
方老当时只是平静地回答了一句:“我相信她。而且,雄鹰的翅膀,只有在风暴中,才能变得更强壮。我们不能永远把她护在温室里。”
这个决定,是“半幕后”计划最关键的一步。
要将淼淼从一个神秘的“幕后小顾问”,逐步推向一个全世界都认可的,“公开的天才”。
这一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竞赛开幕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将比赛场馆围得水泄不通。
秦战牵着淼淼的手,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穿过拥挤的人群。
闪光灯“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
一个看起来很精明的年轻记者,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将话筒递到了淼淼面前,抛出了一个他精心准备的,极其刁钻的问题。
“温思淼同学,你好!很多人都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请问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的呢?”
这个问题,看似基础,实则暗藏杀机。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背出课本上的定义就不错了,想给出自己的理解,几乎不可能。
秦战的眉头微微一皱,刚想开口替女儿挡驾。
淼淼却舔了舔刚刚吃完的棒棒糖,歪着小脑袋,眨着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那个记者,用稚嫩的童音,反问道:
“叔叔,你为什么觉得,光既是波,也是粒子呢?”
记者一愣,下意识地回答:“因为……这是科学实验证明的啊,比如双缝干涉实验和光电效应。”
“那……”
淼淼又舔了舔嘴唇,似乎在思考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光,其实只是一个很淘气的小孩,他在跑的时候,会留下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影子。
你们看到的波和粒子,只是他的其中两个影子而已呢?”
那个年轻记者,当场就愣在了原地。
影子?淘气的小孩?
这是什么比喻?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被这天马行空的比喻给搅成了一团浆糊,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周围的记者们,也都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面面相觑。
秦战看着女儿,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他知道,女儿又在用她的方式,“降维打击”了。
就在这时,秦战的目光,扫过入场的人群,眼神猛地一凝。
在人群的角落里,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工作服,戴着一顶鸭舌帽,正低着头,假装在调试着什么设备。
秦战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认得那张脸!那是“钟表匠”孙志华手下的一个重要下线,代号“邮差”,
一年前就被国安秘密逮捕,按理说,现在应该正在某个秘密监狱里,接受审查!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本届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决赛入围名单今日正式公布,来自全国各大顶尖高校的九十九名选手,将与一名特别推荐选手,共同角逐本次竞赛的最高荣誉。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特别推荐选手,是来自红星研究院子弟学校的温思淼同学,今年仅十岁,是奥林匹克竞赛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参赛者……”
消息一出,舆论瞬间炸了锅。
如果说之前温思淼在剑桥论坛上的表现,还因为隔着万水千山,带着几分传说色彩,
那么这一次,她将以一个实实在在的“选手”身份,站上国内最顶级的物理学竞技场。
这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胡闹!简直是胡闹!”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院士,在接受一家权威学术期刊采访时,气得吹胡子瞪眼,
“全国奥林匹克物理竞赛,是我们国家选拔顶尖物理人才的最严肃的平台!
不是什么给‘神童’镀金的游乐场!
让一个十岁的孩子,去和一群研究生、博士生同场竞技,这是对科学的亵渎!
更是对其他刻苦钻研的选手们的不公!”
老院士的这番话,几乎代表了主流学术界的普遍看法。
一时间,各种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如同潮水般涌来。
《青年教育报》更是刊登了一篇措辞尖锐的评论文章,标题就叫《警惕“伤仲永”式的拔苗助长》,
文章里不点名地指出,过度消费和包装“神童”,最终只会毁掉一个天才,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网络论坛上,更是吵翻了天。
“十岁?开什么国际玩笑?她连微积分都未必学明白了吧?怎么跟人家比量子力学?”
“背后肯定有猫腻!这孩子背景不简单啊!”
“我赌一包辣条,她第一轮都过不了,绝对是来走个过场的,一场荒唐的闹剧罢了。”
在这片喧嚣中,一个人的声音,更是将这股质疑的浪潮推向了顶峰。
他叫李默,二十二岁,来自国内最顶尖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是上一届竞赛的全国总冠军,也是本届比赛公认的夺冠最大热门。
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李默对着镜头,脸上带着一种天之骄子特有的自信和倨傲。
“我听说了那位小选手的名字。
我很佩服组委会的勇气,或许他们是想增加一些趣味性吧。”
他的话语里,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但我还是想说,物理学不是童话故事,它需要的是严谨的逻辑,是日复一日的刻苦钻研和海量的知识积累。
我尊重每一位凭实力站上这个赛场的对手,也期待和真正的对手进行较量。”
这番话,翻译过来就是:那个小屁孩,根本不配做我的对手。
……
红星研究院,秦战的家中。
电视里正播放着李默的采访,周芸看得眉头紧锁,气不打一处来。
“这人怎么说话呢?也太瞧不起人了!什么叫不是童话故事?我们家淼淼懂的比他多多了!”
秦战的母亲也在一旁帮腔:“就是!咱们淼淼可是上过联合国的人,他一个学生,牛气什么!”
秦战笑了笑,关掉了电视。
他拿起一个苹果,慢条斯理地削着皮,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担忧。
“嘴长在别人身上,让他们说去。咱们做好自己的事就行。”
他嘴上说得轻松,心里却比谁都清楚,这次竞赛,将是一场硬仗。
这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较量,更是情报战的前沿阵地。
他几乎可以肯定,CIA的眼睛,正透过无数个摄像头和望远镜,死死地盯着赛场的一举一动。
为此,他已经提前对整个竞赛场馆,进行了不下十次的安全评估,从物理安保到电子信号屏蔽,每一个环节都布置得滴水不漏。
他甚至从“狼牙”调来了几个最顶端的反侦察专家,伪装成赛场工作人员,潜伏在各个角落。
他要保证,女儿比赛的时候,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而这场风暴的中心,温思淼本人,却对外界的一切喧嚣,毫无感觉。
她正趴在客厅的地毯上,怀里抱着那只半旧的布娃娃,手里捧着一本彩色的《趣味物理学漫画》,看得津津有味。
书上,一个卡通形象的爱因斯坦,正吐着舌头,驾着一艘光速飞船,在追逐一束光。
对她来说,即将到来的,不是什么国家级的顶尖赛事,而是一场可以见到很多“新玩具”的游园会。
“爸爸,苹果。”
淼淼翻了一页漫画,头也不抬地喊了一声。
“来了。”
秦战将削好的苹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牙签插着,递到女儿嘴边。
看着女儿那纯净无邪的侧脸,秦战的心里,涌起一阵柔软。
他知道,为淼淼争取到这个参赛资格,方老和院长在背后顶住了多大的压力。
在一次秘密会议上,一位同样持反对意见的领导质问方老:“让一个孩子去,万一考砸了,我们之前为她建立的所有‘神童’形象,不就全都崩塌了吗?这个风险太大了!”
方老当时只是平静地回答了一句:“我相信她。而且,雄鹰的翅膀,只有在风暴中,才能变得更强壮。我们不能永远把她护在温室里。”
这个决定,是“半幕后”计划最关键的一步。
要将淼淼从一个神秘的“幕后小顾问”,逐步推向一个全世界都认可的,“公开的天才”。
这一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竞赛开幕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将比赛场馆围得水泄不通。
秦战牵着淼淼的手,在安保人员的护送下,穿过拥挤的人群。
闪光灯“咔嚓咔嚓”地响个不停。
一个看起来很精明的年轻记者,好不容易挤到了前面,将话筒递到了淼淼面前,抛出了一个他精心准备的,极其刁钻的问题。
“温思淼同学,你好!很多人都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请问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的呢?”
这个问题,看似基础,实则暗藏杀机。
一个十岁的孩子,能背出课本上的定义就不错了,想给出自己的理解,几乎不可能。
秦战的眉头微微一皱,刚想开口替女儿挡驾。
淼淼却舔了舔刚刚吃完的棒棒糖,歪着小脑袋,眨着那双清澈的大眼睛,看着那个记者,用稚嫩的童音,反问道:
“叔叔,你为什么觉得,光既是波,也是粒子呢?”
记者一愣,下意识地回答:“因为……这是科学实验证明的啊,比如双缝干涉实验和光电效应。”
“那……”
淼淼又舔了舔嘴唇,似乎在思考一个很深奥的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光,其实只是一个很淘气的小孩,他在跑的时候,会留下很多很多不一样的影子。
你们看到的波和粒子,只是他的其中两个影子而已呢?”
那个年轻记者,当场就愣在了原地。
影子?淘气的小孩?
这是什么比喻?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被这天马行空的比喻给搅成了一团浆糊,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如何接话。
周围的记者们,也都安静了下来,一个个面面相觑。
秦战看着女儿,嘴角勾起一丝笑意。
他知道,女儿又在用她的方式,“降维打击”了。
就在这时,秦战的目光,扫过入场的人群,眼神猛地一凝。
在人群的角落里,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那个人穿着一身不起眼的工作服,戴着一顶鸭舌帽,正低着头,假装在调试着什么设备。
秦战的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
他认得那张脸!那是“钟表匠”孙志华手下的一个重要下线,代号“邮差”,
一年前就被国安秘密逮捕,按理说,现在应该正在某个秘密监狱里,接受审查!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