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思淼,满分!
这个结果,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所有关注这场竞赛的人群中炸开。
之前还在网络上口诛笔伐,称其为“闹剧”的各路专家和媒体,瞬间集体失声。
那些嘲讽淼淼是“吉祥物”、“走过场”的言论,被默默地删除。
舆论的风向,几乎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卧槽!满分?那道研究生级别的题目,一个十岁的孩子拿了满分?”
“我收回我之前的话,这不是神童,这是妖怪吧!”
“那个‘滑雪图’的解法,我找我们系的教授看了,教授研究了半天,就说了四个字:叹为观止!”
网络上,“天才神童”的呼声,开始彻底压过了“闹剧”的论调。
无数人开始用一种朝圣般的心态,期待着淼淼在接下来实验操作考试中的表现。
然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这个结果,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
李默把自己关在休息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那道题。
他的解答,每一个步骤都堪称完美,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是教科书级别的答案。
凭什么?凭什么那个小丫头的几笔涂鸦,就能和自己并列第一?
嫉妒和不甘,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内心。
“我不信!我不信一个十岁的孩子,能独立想出变分法的解题思路!
这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甚至……甚至可能提前泄题了!”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遏制。
他想起了自己的导师,这次实验考试出题组的成员之一。
一个阴暗而大胆的计划,在他的心中,慢慢成型。
他要证明,那个女孩,不过是个骗子。他要亲手,把她从神坛上拉下来!
……
第二场实验操作考试前,选手们都在公共休息室里,做着最后的准备。
李默装作不经意地,和几个相熟的同学,高声聊着天。
“唉,昨天的理论题太难了,今天实验估计也简单不了。
我听说,这次的激光干涉仪,用的是最新型号,那个氦氖激光器的波长参数,跟我们平时训练用的不太一样,好像是632.8纳米。”
他故意把声音提高,确保休息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
说完,他还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瞥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淼淼。
这是一个他精心设计的陷阱。
632.8纳米,是标准氦氖激光器的波长。
但是,他从导师那里得知,这次比赛所用的,是一批经过特殊调校的激光器,其真实波长,因为仪器的老化和损耗,其实是633.1纳米。
这个0.3纳米的微小误差,对于“利用激光干涉测量微小形变”这个实验来说,是致命的。
任何直接使用标准参数进行计算的选手,其最终的测量结果,都会出现巨大的,不可饶恕的偏差!
他等着,等着看那个小神童,如何掉进自己挖好的坑里,当众出丑。
角落里,淼淼正小口小口地喝着酸奶,她确实听到了李默的话,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对她来说,那串数字,还没有酸奶瓶子上画的草莓图案更有吸引力。
她没有在意李-默说了什么,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颗亮晶晶的玻璃弹珠,放在休息室光滑的桌面上,用手指轻轻一弹。
弹珠滚了出去,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她又把弹珠捡回来,放在桌子的另一个位置,再次弹了出去。
这一次,弹珠滚动的轨迹,和上一次,有了一点点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偏差。
“咦?”
淼淼的小脸上,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她就像一个发现了新玩具的孩子,开始不知疲倦地,在桌子的各个角落,
反复地弹着那颗弹珠,用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每一条不同的滚动轨迹。
……
监控室里,秦战通过微型监听器,将李默的话,一字不差地听了进去。
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这个混蛋!竟然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一个针对淼淼的陷阱。
他心里一阵火大,差点就要冲过去,把那个叫李默的小子,从楼上扔下去。
他下意识地就想通过淼淼手腕上那个特制的“儿童手表”,提醒她注意参数的问-题。
但他抬起手,又放下了。
他想起了方老的话:“雄鹰的翅膀,只有在风暴中,才能变得更强壮。”
或许,自己应该更相信女儿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重新将目光,投向了监控屏幕。
……
实验考试,正式开始。
实验的题目,果然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薄片受热后的微小形变”。
李默自信满满地走上实验台,熟练地调整着仪器。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淼淼,发现那个小女孩,竟然还在慢悠悠地擦拭着实验台,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他嘴角的冷笑,更浓了。
实验的核心,就是通过观察激光干涉条纹的移动数量,来反推出金属薄片的形变量。
而计算公式中,激光波长,是一个最关键的,决定性的参数。
李默故意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上,将“632.8纳米”这个参数,写得大大的,生怕别人看不见。
时间过去了一半,大部分选手都已经测量完毕,开始进行数据计算。
而淼淼,才刚刚开始她的测量。
但她的操作,却让所有监考老师,都看呆了。
常规的测量方法,是在金属片的中心,选择一个点,进行加热,然后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这叫“单点测量法”。
而淼淼,却没有这么做。
她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张透明的网格纸,贴在了金属薄片上。
然后,她没有选择加热,而是用一个微型的小锤子,在网格的每一个交叉点上,都轻轻地,敲击了一下!
每敲击一下,她就记录一组干涉条纹的变化数据。
最后,她竟然在金属薄片上,选取了上百个不同的测量点!
“这……这是在做什么?”
一个监考老师,看得满头雾水,
“这不是在测量热形变吗?
她用锤子敲是什么意思?而且,测量这么多点,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要大上好几倍啊!”
只有在监控室里的方老,在看到淼淼操作的那一刻,猛地一拍大腿!
“天才!真正的天才!她根本不是在测量形变!”
方老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解释道,
“她是在校准!她是在用这种‘多点矩阵敲击’的方法,反向推导整个光学系统的‘系统误差’!
她玩弹珠的时候,发现桌子不是完全平的,所以她就猜到,这个实验台,这个光学仪器,也一定不是完美的!
她要通过大量的冗余数据,建立一个误差补偿模型,自动修正所有可能存在的误差!
包括那个该死的,错误的波长参数!”
果然!
在淼淼的实验报告上,她根本没有使用李默泄露的那个“632.8纳米”,也没有使用正确的“633.1纳米”。
她在报告的开头,用铅笔,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后面写着:激光波长λ = 未知。
然后,她列出了一套极其复杂的,让所有教授都看得眼花缭乱的矩阵算法。
通过这套算法,她竟然将“激光波长”这个参数,从一个“已知条件”,变成了一个“待求解的未知数”!
最终,她不仅得出了比标准答案,还要精确两个数量级的金属片形变数据,还在报告的最后,附上了一行小字:
“根据我的计算,这台仪器的激光波长,应该是633.12纳米。建议叔叔们检查一下。”
实验结果,公布了。
温思淼,实验操作,再次满分!
而李默,因为直接使用了自己精心设计的“错误参数”,最终的计算结果,与标准答案谬以千里,成绩只拿到了一个及格分,总排名,瞬间跌出了前三!
当他看到淼淼那份报告上,“633.12纳米”这个比标准答案还要精确的数字时,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了。
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体无完肤。
他抬起头,看向那个正抱着布娃娃,准备离开赛场的,小小的身影。
他的眼神中,不再是轻蔑和不屑,而是被碾压后的,深深的嫉妒,和一丝无法掩饰的……怨毒。
这个结果,像一颗重磅炸弹,在所有关注这场竞赛的人群中炸开。
之前还在网络上口诛笔伐,称其为“闹剧”的各路专家和媒体,瞬间集体失声。
那些嘲讽淼淼是“吉祥物”、“走过场”的言论,被默默地删除。
舆论的风向,几乎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卧槽!满分?那道研究生级别的题目,一个十岁的孩子拿了满分?”
“我收回我之前的话,这不是神童,这是妖怪吧!”
“那个‘滑雪图’的解法,我找我们系的教授看了,教授研究了半天,就说了四个字:叹为观止!”
网络上,“天才神童”的呼声,开始彻底压过了“闹剧”的论调。
无数人开始用一种朝圣般的心态,期待着淼淼在接下来实验操作考试中的表现。
然而,对于另一个人来说,这个结果,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
李默把自己关在休息室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那道题。
他的解答,每一个步骤都堪称完美,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是教科书级别的答案。
凭什么?凭什么那个小丫头的几笔涂鸦,就能和自己并列第一?
嫉妒和不甘,像毒蛇一样,啃噬着他的内心。
“我不信!我不信一个十岁的孩子,能独立想出变分法的解题思路!
这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甚至……甚至可能提前泄题了!”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再也无法遏制。
他想起了自己的导师,这次实验考试出题组的成员之一。
一个阴暗而大胆的计划,在他的心中,慢慢成型。
他要证明,那个女孩,不过是个骗子。他要亲手,把她从神坛上拉下来!
……
第二场实验操作考试前,选手们都在公共休息室里,做着最后的准备。
李默装作不经意地,和几个相熟的同学,高声聊着天。
“唉,昨天的理论题太难了,今天实验估计也简单不了。
我听说,这次的激光干涉仪,用的是最新型号,那个氦氖激光器的波长参数,跟我们平时训练用的不太一样,好像是632.8纳米。”
他故意把声音提高,确保休息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清楚地听到。
说完,他还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地瞥了一眼坐在角落里的淼淼。
这是一个他精心设计的陷阱。
632.8纳米,是标准氦氖激光器的波长。
但是,他从导师那里得知,这次比赛所用的,是一批经过特殊调校的激光器,其真实波长,因为仪器的老化和损耗,其实是633.1纳米。
这个0.3纳米的微小误差,对于“利用激光干涉测量微小形变”这个实验来说,是致命的。
任何直接使用标准参数进行计算的选手,其最终的测量结果,都会出现巨大的,不可饶恕的偏差!
他等着,等着看那个小神童,如何掉进自己挖好的坑里,当众出丑。
角落里,淼淼正小口小口地喝着酸奶,她确实听到了李默的话,但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对她来说,那串数字,还没有酸奶瓶子上画的草莓图案更有吸引力。
她没有在意李-默说了什么,只是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颗亮晶晶的玻璃弹珠,放在休息室光滑的桌面上,用手指轻轻一弹。
弹珠滚了出去,划出了一道漂亮的弧线。
她又把弹珠捡回来,放在桌子的另一个位置,再次弹了出去。
这一次,弹珠滚动的轨迹,和上一次,有了一点点微小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偏差。
“咦?”
淼淼的小脸上,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她就像一个发现了新玩具的孩子,开始不知疲倦地,在桌子的各个角落,
反复地弹着那颗弹珠,用她那双清澈的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每一条不同的滚动轨迹。
……
监控室里,秦战通过微型监听器,将李默的话,一字不差地听了进去。
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这个混蛋!竟然玩这种下三滥的手段!”
他立刻就明白了,这是一个针对淼淼的陷阱。
他心里一阵火大,差点就要冲过去,把那个叫李默的小子,从楼上扔下去。
他下意识地就想通过淼淼手腕上那个特制的“儿童手表”,提醒她注意参数的问-题。
但他抬起手,又放下了。
他想起了方老的话:“雄鹰的翅膀,只有在风暴中,才能变得更强壮。”
或许,自己应该更相信女儿一些。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重新将目光,投向了监控屏幕。
……
实验考试,正式开始。
实验的题目,果然是“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金属薄片受热后的微小形变”。
李默自信满满地走上实验台,熟练地调整着仪器。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淼淼,发现那个小女孩,竟然还在慢悠悠地擦拭着实验台,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他嘴角的冷笑,更浓了。
实验的核心,就是通过观察激光干涉条纹的移动数量,来反推出金属薄片的形变量。
而计算公式中,激光波长,是一个最关键的,决定性的参数。
李默故意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上,将“632.8纳米”这个参数,写得大大的,生怕别人看不见。
时间过去了一半,大部分选手都已经测量完毕,开始进行数据计算。
而淼淼,才刚刚开始她的测量。
但她的操作,却让所有监考老师,都看呆了。
常规的测量方法,是在金属片的中心,选择一个点,进行加热,然后观察干涉条纹的变化。这叫“单点测量法”。
而淼淼,却没有这么做。
她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张透明的网格纸,贴在了金属薄片上。
然后,她没有选择加热,而是用一个微型的小锤子,在网格的每一个交叉点上,都轻轻地,敲击了一下!
每敲击一下,她就记录一组干涉条纹的变化数据。
最后,她竟然在金属薄片上,选取了上百个不同的测量点!
“这……这是在做什么?”
一个监考老师,看得满头雾水,
“这不是在测量热形变吗?
她用锤子敲是什么意思?而且,测量这么多点,数据处理的工作量,要大上好几倍啊!”
只有在监控室里的方老,在看到淼淼操作的那一刻,猛地一拍大腿!
“天才!真正的天才!她根本不是在测量形变!”
方老激动地对身边的人解释道,
“她是在校准!她是在用这种‘多点矩阵敲击’的方法,反向推导整个光学系统的‘系统误差’!
她玩弹珠的时候,发现桌子不是完全平的,所以她就猜到,这个实验台,这个光学仪器,也一定不是完美的!
她要通过大量的冗余数据,建立一个误差补偿模型,自动修正所有可能存在的误差!
包括那个该死的,错误的波长参数!”
果然!
在淼淼的实验报告上,她根本没有使用李默泄露的那个“632.8纳米”,也没有使用正确的“633.1纳米”。
她在报告的开头,用铅笔,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后面写着:激光波长λ = 未知。
然后,她列出了一套极其复杂的,让所有教授都看得眼花缭乱的矩阵算法。
通过这套算法,她竟然将“激光波长”这个参数,从一个“已知条件”,变成了一个“待求解的未知数”!
最终,她不仅得出了比标准答案,还要精确两个数量级的金属片形变数据,还在报告的最后,附上了一行小字:
“根据我的计算,这台仪器的激光波长,应该是633.12纳米。建议叔叔们检查一下。”
实验结果,公布了。
温思淼,实验操作,再次满分!
而李默,因为直接使用了自己精心设计的“错误参数”,最终的计算结果,与标准答案谬以千里,成绩只拿到了一个及格分,总排名,瞬间跌出了前三!
当他看到淼淼那份报告上,“633.12纳米”这个比标准答案还要精确的数字时,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了。
他输了。
输得一败涂地,体无完肤。
他抬起头,看向那个正抱着布娃娃,准备离开赛场的,小小的身影。
他的眼神中,不再是轻蔑和不屑,而是被碾压后的,深深的嫉妒,和一丝无法掩饰的……怨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