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喜人进展-《一亩仙田百倍速,我从杂役苟成仙》

  首先来到灵植堂。

  刘小云早已得到消息,带着几位管事弟子恭敬地在堂口等候。见到陈平,刘小云立刻上前,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和自豪,声音都比往常洪亮了几分。

  “恭迎堂主出关!”

  陈平微微颔首,步入堂内。

  刘小云立刻呈上最新的账册和记录玉简。

  “禀堂主,托您的洪福和弟子们的辛勤,过去一年,我灵植堂又有新发展!”

  刘小云兴奋地汇报。

  “新开垦灵田五百亩,全部成功种植上一阶灵药和常见灵果!目前堂口管辖下的灵田总数已超过八百亩!”

  “三阶灵泉的供应量,在掌门大人的吩咐下,成功提升至每月三十斤!已按您的吩咐,全部留下份额,提供给堂主您!”

  “最重要的是收成!”

  刘小云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过去一年,我灵植堂各项产出,扣除成本后,总收益达到……十一万三千枚下品灵石!”

  这个数字报出来,连旁边几位管事弟子都忍不住挺直了腰杆,脸上放光。

  陈平闻言,眼中也闪过一丝讶色。

  一年十一万多的收益,这比他预想的还要好上不少。

  要知道,去年的收入,还不到现在的一半!

  “不错。”

  陈平淡淡赞了一句,翻看着账册。

  按照他之前和掌门商议的调整的分成比例……

  宗门三成,灵植堂留四成作为发展基金,劳作的弟子们共享剩余三成。

  如此算来,灵植堂留下四万五千多灵石,参与劳作的一百余名弟子,则能分得近三万四千灵石,平均每人能分得近乎三百枚下品灵石!

  这对于绝大多数只是炼气期的弟子而言,无疑是一笔巨款!

  远比他们辛苦外出做宗门任务、猎杀妖兽要安全且丰厚得多!

  也难怪刘小云汇报时,胸膛挺得老高,这业绩确实值得骄傲。

  陈平合上账册,勉励了众人几句,并与闻讯赶来的众多灵植堂弟子见了面,当众宣布会将部分收益作为奖励发放,顿时引得众弟子欢呼雷动,气氛热烈。

  待众人散去,陈平将刘小云单独留下。

  “堂口留下四万多灵石,你打算如何运用?”

  陈平语气平静地问道。

  刘小云正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中,闻言顿时一个激灵,脸上的兴奋迅速褪去,变得谨慎甚至有些惶恐起来,连忙躬身道。

  “一切全凭堂主做主!属下绝不敢擅专!”

  陈平看了他一眼,知道自己的敲打起了作用。

  人性便是如此,骤然掌握巨大资源,若心性不定,极易生出骄奢之心,甚至中饱私囊。

  必须时刻让其保持敬畏。

  “嗯。”

  陈平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灵植堂初具规模,根基仍浅。当务之急,是夯实基础,提升所有弟子的专业能力。这四万灵石,便用于做两件事。”

  “第一,派人前往各处坊市,不惜代价,务必购买一门至少玄阶中品层次的《灵植师功法》回来,作为堂口传承,供所有弟子修习参悟,提升种植技艺。”

  “第二,剩余灵石,用于改善灵田土质,添置更好的灵锄、雨露壶、除虫法器等工作。至于继续购买稀有灵药种子扩大规模之事,暂缓进行。贪多嚼不烂,先把手头的灵田打理到极致。”

  刘小云听得连连点头,心中那点刚刚萌芽的浮躁瞬间被压了下去,肃然应道。

  “堂主英明!属下明白了!定谨遵堂主吩咐,将灵石用在刀刃上,绝不好高骛远!属下即刻就去联系商路,争取尽快买到高品阶的灵植师功法!”

  “去吧。”

  陈平挥挥手。

  刘小云这才恭敬退下。

  离开灵植堂,陈平又去了一趟自己在坊市开设的店铺。

  掌柜王发和侄女王莹正在柜台后核算账目,见到陈平到来,立刻惊喜地迎了上来。

  “东家,您出关了!”

  陈平点点头,接过王发恭敬递上的账册。

  仔细一看,脸上不由再次露出满意之色。

  店铺去年的总盈利,竟然达到了二十万出头的下品灵石!

  比去年的十五万又提升了足足五万!

  “哦?营收增长如此之多?”

  陈平有些意外。

  王发连忙笑着解释。

  “东家明鉴,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您三位徒儿炼丹术的精进!”

  “过去这一年,他们三人送来的丹药中,一阶的极品丹药数量有所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二阶极品丹药和上品丹药!尤其是极品真元,还有新增加的几种二阶极品疗伤、解毒丹药,极为畅销,供不应求!价格远非一阶丹药可比,这才带动营收大幅上涨!”

  陈平闻言,恍然之余,心中更是欣慰。

  原来是自己那三个徒儿争气!

  看来过去一年,他们并未懈怠,在炼丹之道上又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能够稳定炼制多种二阶极品丹药了。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好消息。

  徒儿们现在能独当一面,创造价值,让他省心不少。

  他勉励了王发和王莹几句,留下几瓶适合他们修为的极品培元丹,便心情愉悦地离开了店铺,返回青山。

  刚回到山脚,却见一道熟悉的剑光落下,显出一个中年男子的身影。

  正是许久未见的师兄,赵元启。

  陈平看到他,脚步下意识地微微一顿,心里莫名地有点发怵。

  这位赵师兄,为人正直,心地不坏,但有个最大的特点——太能说了!

  一旦打开话匣子,从宗门事务到修行心得,再到个人感慨,能喋喋不休地说上大半天,且逻辑严密,让你找不到打断的机会。

  陈平平日里最怕的就是遇到他,生怕被拉住进行一番“深刻”的长谈。

  不过,同门师兄,又是筑基修士,既然碰上了,总不能视而不见。

  陈平只好硬着头皮,脸上挤出一丝笑容,迎上前去拱手道。

  “赵师兄,许久不见,别来无恙?今日怎有空来我这偏僻的青山?”

  心中却暗自嘀咕:可千万别是又来找我长篇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