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注意休息!-《一亩仙田百倍速,我从杂役苟成仙》

  小屋的门轴吱呀作响……

  陈平拖着步子跨过门槛,又轻轻掩上。

  外面天光正好,是个难得的响晴天。

  可陈平他,眼窝深陷,眼底蛛网般的红血丝,盘踞不下,连带着脚步都有些虚浮。

  三个月了,整整九十天,他像个被钉在丹炉前的囚徒。

  一刻不曾停歇……

  炉火舔舐炉膛的噼啪声,药液蒸发失败的焦糊气,早已深深烙进骨髓,成了他呼吸的一部分。

  陈平径直走向墙角,那里堆着个不起眼的陶土罐子,是专门盛放废渣的。

  揭开盖子,一股浓郁到化不开的焦苦气味猛地冲出来,熏得他下意识侧了侧头。

  罐子已快满了,黑褐色的残渣层层叠叠,宛如一座微缩的失败之山。

  他面无表情地提起那沉重的丹炉……

  炉身上,新添了几道火燎的痕迹,边缘那块缺损似乎也更明显了些……

  将炉口倾斜,对准罐口。

  炉膛里残余的灰烬,粘稠的黑色糊状物无声地滑落。

  这是第一百炉……

  第一百次失败……

  陈平无奈的叹了口气。

  天真的他,还是低估了炼丹的难度……

  炉口边缘还粘着一点顽固的渣滓,他用指腹用力刮下,那点残渣滚落下去,混入一片深褐的死寂之中……

  丹炉放回小屋中央,那块早已被炭火熏黑的地面。

  炉底接触石板的轻响,在过分寂静的屋里格外清晰。

  他盘膝坐下,脊背挺得笔直,开始运转《长青诀》。

  微弱的灵气,在干涸的经脉里艰难地游走。

  陈平再次恢复体内灵气,为继续炼丹做准备。

  门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停在石门前……

  笃笃笃,三下轻叩。

  陈平缓缓收功,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

  门外站着白芷。

  她今日竟穿了一身剪裁极合体的红色长裙,那热烈的颜色衬得她肌肤胜雪,身姿窈窕。

  裙裾勾勒出流畅的线条,腰肢纤细,胸臀的曲线在布料下起伏有致,显出一种平日被宽松衣裙掩盖的、惊心动魄的挺拔。

  “陈平?”

  白芷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又敲了一下门。

  “怎么这么久才开门?在里面藏宝贝呢?”

  陈平定定神,让开门口。

  “没什么,方才……在打坐,有些入神了。”

  他侧身让她进来,目光扫过她手中那个沉甸甸、冒着热气的瓦罐。

  白芷的目光掠过他憔悴的脸,那眼底的蛛网红得刺眼,眉头不易察觉地蹙了一下。

  她没追问,只把瓦罐小心地塞进他手里。

  “喏,拿着。”

  罐壁滚烫,沉甸甸的。

  一股混合着浓郁药材和肉香的温热气息,直扑陈平面门。

  “这是我熬制的十全大补汤。”

  白芷的声音比平时快了一点。

  “看你最近……脸色差得很。再这么熬下去,铁打的身子也扛不住。”

  她顿了顿,目光飞快地扫过陈平的脸,又像被烫到般迅速移开,脸颊飞起两抹不易察觉的薄红。

  “你……多注意歇息,别总是一个人闷着。”

  话音未落,她已像只受惊的兔子,转身快步走了出去,那抹鲜亮的红色裙角在门外一闪便消失了。

  石门隔绝了外面的天光,也隔绝了那抹短暂闯入的亮色。

  小屋里,只剩下瓦罐里汤水细微的翻滚声。

  陈平抱着瓦罐站在原地,指腹清晰地感受到罐体上,残留的几点温热指印……

  白芷大抵是怕烫了,一路捧着过来,手指都按得有些发红了。

  低头,看着瓦罐口袅袅升起的热气。

  他给白芷做甜品,是为了换消息。

  而她端来这罐沉甸甸的汤,只是因为看见他脸色差……

  这两者之间的分量差距,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口。

  一种陌生的暖意,像瓦罐的温度,从指尖缓慢地渗入,沿着手臂往上爬,试图驱散那浸入骨髓的疲惫和寒意。

  自从父母离开自己身边之后。

  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别人的关心。

  他默默走到那张简陋的石桌旁坐下,揭开瓦罐盖子。

  汤色浓白,里面沉浮着炖得酥烂的肉块和饱满的药材。

  他舀起一勺,吹了吹,慢慢送入口中。

  滚烫的汤汁滑过喉咙,带着药材特有的微苦回甘,一路暖到胃里,似乎连带着僵硬的四肢百骸都开始微微松动。

  他一口一口,喝得很慢。

  汤的暖意和那句“别总是一个人闷着”在脑海中盘旋。

  不知过了多久,瓦罐见了底。

  他放下勺子,看着空空的罐底,眼神慢慢沉淀下来。

  白芷说得对。

  他太累了。

  像一张被拉满到极限的弓,再不松一松,弦就要崩断了。

  陈平站起身,没有走向屋子中央那个沉默的丹炉,而是转向那张铺棉垫的石床。

  身体接触到温暖的瞬间,所有积压的疲惫如同决堤的洪水,轰然将他淹没。

  他甚至没来得及调整一个舒服的姿势,意识便已沉入云端……

  再睁开眼时,小屋石壁上那唯一的小窗,透进来的已是昏黄的光线。

  他竟然从昨日傍晚,直睡到了第二天下午。

  陈平坐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骨骼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久违的轻松感弥漫在四肢百骸,头脑是许久未有的清明,仿佛积压的尘埃被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雨冲刷干净。

  丹田里,原本干涸的灵气也恢复充盈,甚至比之前更为活跃,在经脉中缓缓流转,带来温润舒爽感。

  想起昨日那抹红色倩影,他都会不自觉的笑出声。

  被人关心的感觉,真的很好。

  如果可以,将来自己,一定会对白芷……‘涌泉相报’!

  眼神下意识地看向屋子中央。

  那个布满划痕、缺损了边缘的青铜小丹炉,依旧沉默地蹲踞在炭火熏黑的石板上。

  没有了厌恶,没有了紧张,甚至没有急切的冲动。

  一种奇异的平静笼罩着他,仿佛与这炉子之间达成了某种新的默契。

  它只是个器物,成败的关键,在人。

  他走到丹炉旁,盘膝坐下,动作沉稳而专注。

  银丝炭在炉底重新燃起橘黄的火苗,跳跃着,散发出稳定的热力。

  他不再强行回忆那些晦涩的控火手法,只凭这三个月积累下来的、近乎本能的体感,调整着炭块的位置和数量,让热力尽可能均匀地包裹炉体。

  灵气只是作为辅助,小心地感知着炉壁的温度变化。

  新的一轮炼制,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