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冷宫遥望,母子连心-《弃王》

  十岁的躯壳里,装着的是远超年龄的沉重与机敏。

  马凤站在西苑冰冷的青石板上,秋日的寒风已经带上了初冬的凛冽,刮在脸上微微生疼。

  他身形比同龄人略高,但依旧瘦削,厚重的侍卫服穿在他身上,仍显得有些空荡,需要不时不动声色地调整一下肩甲的位置,免得滑落。

  值守西苑已近半月。

  他对这片区域的了解,已远超普通侍卫。

  他知道东北角那扇常年上锁的侧门,钥匙由谁保管;知道西南角废弃井台旁,有一条野猫惯常出入的缝隙;知道每日巳时三刻,会有一队内侍准时运送果蔬穿过西侧宫道,那是他观察人流、记忆面孔的机会。

  他如同一只悄无声息的幼豹,在属于自己的领地里,熟悉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潜在的威胁与机会。

  王副统领对他这种超出年龄的沉稳和尽职挑不出错处,却也并未放松监视,偶尔投来的目光依旧带着审视。

  那个试图挑衅他的世家子侍卫,在几次发现马凤完全无视他的小动作后,也渐渐失了兴趣。

  马凤乐得如此。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不起眼”的安全。

  他的心思,几乎全部系于西北方向。

  兰台宫。

  那三个字,如同烙印,刻在他的心头。

  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极其隐蔽地确认了它的方位。

  那是一片比西苑更显荒凉的区域,宫墙的颜色似乎都更为灰败,连鸟雀都不愿在那里多做停留。

  他值守的岗哨,最近的一个,距离兰台宫的外墙,也隔着两条宫道和一片光秃的园林。

  这日,他被分配到一条可遥望兰台宫东南角楼的宫道巡逻。

  这是一个难得的,可以相对长时间望向那个方向而不显突兀的机会。

  天空阴沉,铅灰色的云层低垂,仿佛随时会压下雪来。

  风更紧了,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发出呜咽般的声音。

  马凤按着刀柄,步伐沉稳地沿着宫道往复行走。他的目光,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状似无意地扫过远处那座孤零零的角楼,以及角楼后方那片沉寂的殿宇群。

  那里就是兰台宫。

  囚禁着他母亲的地方。

  他的生母,那位在他刚出生时,为了保住他的性命,不惜与师父合演一出“偷天换日”,从此在冷宫中蹉跎了十年光阴的丽妃,冯夫人。

  十年。

  他在这十年里,经历了边塞的风沙,学会了杀人的技艺,见识了人心的险恶,也感受过短暂的温暖。

  而她呢?

  在这冰冷的宫墙内,装疯卖傻,或是真的在绝望中磨灭了心智?

  她过的是怎样的日子?

  是否……还记得那个被她亲手送走的孩儿?

  一股混杂着酸楚、愤怒、思念和无力感的情绪,在他幼小的胸腔里翻涌,几乎要冲破那层坚硬的外壳。

  他只能用力咬住口腔内侧的软肉,用细微的痛感逼迫自己保持冷静。

  巡逻至宫道尽头,需要转身折返。

  就在他转身,目光最后一次扫过兰台宫方向的瞬间——

  他颈项上悬挂的那半块龙凤玉佩,隔着里衣,毫无征兆地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暖意!

  这感觉转瞬即逝,却清晰无比!

  马凤的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心脏在那一刻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停止了跳动。

  这玉佩,自他懂事起便戴在身上,除了洗澡从不离身。

  它冰凉温润,从未有过如此异样。爷爷牛天扬说过,这是母亲留给他的唯一信物,另一块在母亲那里。

  是……巧合吗?还是……

  他强行压下几乎要脱口而出的呼唤,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死死锁住那座灰败的角楼。

  几乎就在同时,兰台宫内,一间陈设简陋、甚至有些破败的宫室窗前。

  一个身形单薄、面色苍白的宫装妇人,正凭窗而立。

  她已不复当年丽妃的绝代风华,岁月和孤寂在她脸上刻下了痕迹,眼神空洞,带着长期幽禁带来的麻木与迟钝。

  她手中,紧紧攥着另一半玉佩,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忽然,她心口毫无缘由地一阵悸动,那攥在手中的玉佩,似乎也隐隐传来一丝难以言喻的温热。

  冯夫人空洞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极淡的迷茫,随即像是被什么牵引着,她下意识地抬起头,透过积尘的窗棂,望向了宫墙之外,那个她几乎已经遗忘的、代表着自由与过往的方向。

  视线所及,只有高耸的、隔绝一切的宫墙,以及远处影影绰绰巡逻侍卫的身影。

  她的目光漫无目的地扫过,最终,落在了那个沿着宫道行走的、看起来格外瘦小的侍卫身影上。

  距离太远了,看不清面容,只能看到一个穿着青色侍卫服的轮廓,按着佩刀,走得一丝不苟。

  不知为何,看着那个小小的、挺拔又孤寂的身影,冯夫人沉寂已久的心湖,竟像是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漾开了一圈细微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涟漪。

  一种莫名的酸楚和悸动,毫无征兆地涌上心头。

  眼眶微微发热,一滴浑浊的泪水,竟不受控制地滑过她消瘦的脸颊,滴落在冰冷窗台积年的灰尘上,洇开一个小小的深色印记。

  她为何会哭?

  她不知道。

  只是觉得,那个远处的身影,莫名地牵动了她内心深处某个早已冰封的角落。

  墙外,马凤死死盯着那个方向。

  他看不见窗后的母亲,却能清晰地感受到,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源自血脉的悲戚与呼唤,穿透了厚重的宫墙,直抵他的灵魂。

  是娘亲!

  一定是她!

  她就在那里!

  她还好吗?

  她是不是……也感应到了我?

  强烈的冲动让他几乎想要不顾一切地冲过去,砸开那扇宫门,冲进去找到她,告诉她,凤儿回来了!

  但他不能。

  他的脚如同被钉在了原地,手指紧紧抠着刀柄上的纹路,指甲几乎要嵌进木头里。

  他只能站在那里,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所有的思念、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承诺,都凝聚在那道沉默的、穿越空间的目光里。

  娘,你等着我。

  我一定会进来。

  一定!

  风吹过,卷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那双过于早熟、此刻却盈满了水光的眼睛。

  他迅速低下头,用衣袖极快地擦了一下眼角,再抬起头时,脸上已恢复了一贯的沉静,唯有微微泛红的眼眶,泄露了他方才不平静的内心。

  他继续巡逻,步伐依旧稳定,只是那背影,在灰暗的天色下,更添了几分与年龄不符的孤峭与决绝。

  墙内,冯夫人依旧怔怔地望着那个方向,直到那个小小的青色身影消失在宫道的拐角。

  手中的玉佩那丝莫名的暖意早已消失,重新变得冰凉。

  她低头看着玉佩,又抬头望了望空无一人的宫墙,眼中闪过一丝茫然,随即又被更深的空洞和麻木所取代。

  是错觉吧。

  在这冷宫里待得太久,连心神都不属于自己了。

  她缓缓缩回窗边,蜷缩在冰冷的榻上,将半块玉佩紧紧贴在胸口,仿佛那是唯一能汲取一点点暖意的来源。

  窗外,天色愈发阴沉,终于,零星飘下了今冬的第一场细雪。

  马凤结束值守,交还腰牌,走出宫门。细碎的雪粒落在他的肩头、发梢,带来刺骨的凉意。

  他没有立刻回泥鳅巷,而是绕了一段路,来到一处可以远远望见兰台宫背面宫墙的街角。

  他站在那里,久久凝望着那片被初雪勾勒出轮廓的、沉默而巨大的阴影。

  雪花落在他稚嫩却坚毅的脸上,迅速融化,分不清是雪水,还是未能完全忍住的泪。

  “爷爷,”回到小院,他对着迎上来的牛天扬,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我今天……感觉到娘了。”

  牛天扬看着孙儿泛红的眼眶和紧绷的小脸,心中了然,叹了口气,大手按在他单薄的肩膀上:“孩子,苦了你了。

  既然感应到了,便是缘分未断。

  记住这份感觉,它会支撑你走下去。但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

  马凤重重地点头,小手紧紧攥着颈间的玉佩,那冰冷的触感,此刻却仿佛带着一丝来自母亲的血脉余温。

  “我知道,爷爷。”他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我会等。但我也会……更快地找到进去的办法。”

  兰台宫的轮廓,如同一个冰冷的誓言,深深烙印在他十岁的灵魂里。

  母子连心的感应,穿过高墙,在这初雪之日,完成了一次无声却刻骨的交流。

  前路漫漫,但这遥望的一眼,已足以让年幼的凤儿,生出撼动这巍巍宫阙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