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自家门口,苏彦海掏出钥匙插进锁孔,推开房门,屋里几天没人就落了一层灰。
一家人分工明确,苏彦海扛着大包袱先走进去,林晚和赵秀英拎着零碎物件紧随其后。
东西实在太多,从棉衣被褥到锅碗瓢盆,几乎把家里能带走的都带上了,前前后后搬了两三趟才全部弄完。
动静惊动了隔壁邻居,一位梳着齐耳短发的婶子推开门探出头,笑着问道:“哎呀,你们就是新搬来的住户吧?这一大家子人,可真热闹。”
林晚连忙笑着回应:“是啊婶子,我们刚到,给您添麻烦啦。”
邻居婶子笑着摆摆手,迈着步子走进来打量了一圈,热心地说道:“不麻烦不麻烦,我姓崔,你叫我崔婶子就成,我跟你们说,咱们这家属院住着可方便了。”
她指着楼道尽头,“往前走拐个弯就是公共水房,早晚都有水,记得备个水桶,打水不用跑远,东边那排小平房里是厕所,虽然是公用的,但每天都有人打扫,挺干净的。”
她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楼下还有个小煤房,冬天取暖的煤都堆在那儿,到时候你们跟管理员说一声就能领。
对了,院里有个小卖部,油盐酱醋都能买到,不用跑大老远去供销社。”
林晚听得连连点头,赶紧让苏彦海给婶子递水:“真是太谢谢您了,您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就有数多了。”
崔婶子往楼道里望了望,笑着介绍:“咱们这一排楼总共五户人家,现在也就住了四户,都是好相处的,清净得很。”
她指了指左右两边,“东边住的是张师傅家,两口子带着个小子,人特实在。
西边隔一间是李老师,平时爱看书,性子文静。你们住中间,邻里间互相有个照应。”
林晚点点头,心里更踏实了,人少清净,邻里关系也容易处。
安安趴在门框上,小脑袋歪着数:“一、二、三......”
逗得崔婶子哈哈大笑:“这小丫头真机灵。”
苏彦海拍了拍手上的灰:“你们先收拾屋子,我去买些煤炭回来,晚上好烧火做饭取暖。”
林晚应着,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地面,赵秀英则整理起行李被褥。
孩子们也没闲着,苏景怀和苏景煜帮着擦桌子,苏景晨负责递抹布,安安踮着脚尖够着床沿,用小手抹掉灰尘,也帮家里干活。
屋里顿时热闹起来,空荡荡的屋子瞬间有了烟火气。
没过多久,苏彦海扛着一麻袋煤炭回来,重重放在门口:“煤炭买回来了,够咱们用一阵子了。”
先前马大娘把炉子留给了他们,苏彦海麻利的生火,现在天气太冷,离不开煤炭。
苏彦河卸完货,马不停蹄往回赶,路过供销社的时候,还给孩子们买了两包点心。
苏彦海生完火,简单洗了把脸就催着大家出发:“走,咱一家人去国营饭店吃顿好的,犒劳犒劳大家。”
国营饭店里人声鼎沸,苏彦海一口气点了红烧肉、炒青菜、西红柿鸡蛋汤,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炸丸子。
赵秀英看着菜单,心疼地拉了拉林晚的衣角:“少点些菜。”
林晚握着她的手,笑着安慰:“妈,咱们一路折腾都累坏了,吃顿好的补补身子。再说,能花就能赚,现在进城了,机会多着呢,咱们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赵秀英听着这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钱放在那里看着不能生财,得动起来。
菜刚上桌,安安就盯着油光锃亮的红烧肉挪不开眼。
小手攥着筷子,费力地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颤巍巍地伸到赵秀英碗里,奶声奶气地喊:“奶奶,吃肉,多吃点。”
赵秀英看着碗里的红烧肉,又看看孙女认真的小模样,眼眶一热,夹起肉塞进嘴里,连声道:“哎,咱们安安真孝顺,奶奶吃得香。”
苏彦海和林晚看着这一幕,相视一笑,满桌的饭菜都透着温馨的滋味。
吃完饭刚走出国营饭店,苏景煜就眼尖地瞥见门口的糖葫芦摊,拉着安安的手蹦起来:“妈妈,你看,糖葫芦。”
安安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小嘴巴立刻张成“O”形,拽着林晚的衣角晃了晃:“妈妈,我要吃糖葫芦。”
林晚看着孩子们期盼的眼神,笑着点点头:“走,妈给你们买。”
她快步走到摊前,掏出钱票买了四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分给四个孩子。
安安举着糖葫芦,先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嘴里化开,立马眯起眼睛笑出了小梨涡:“真甜。”
孩子们举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后,糖葫芦的甜香混着晚风,把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传得老远。
回到家属院,一家人都累得眼皮打架,却还是强撑着精神收拾。
四间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分配得明明白白。
苏彦海和林晚住一间,赵秀英带着安安住一间,三个小子挤一间,剩下一间当杂物房兼苏彦河的住处。
林晚烧了热水,让孩子们先洗澡,自己则和赵秀英收拾剩下的行李。
安安洗完澡,裹着小被子钻到奶奶怀里,没多久就打起了小呼噜。
大人们忙活完,也各自洗漱歇息,一夜的疲惫让大家很快进入梦乡,只有窗外的月光照耀,守护着这家人在省城的第一个夜晚。
天刚蒙蒙亮,赵秀英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
她惦记着昨晚烧过的煤炉,生怕屋里不透气会煤气中毒,先快步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让新鲜空气涌进来。
又摸了摸煤炉的温度,确认炉子里还有底火,才松了口气。
林晚揉着眼睛走进厨房,见赵秀英正忙着添炭烧水,连忙上前接过她手里的工具:“妈,您歇着,今天不做饭了。”
她擦了把脸,笑着补充,“咱们带大家伙出去吃碗热乎的豆浆油条,吃完正好一起去学校报道,顺道熟悉下周边环境。”
赵秀英闻言停下手里的活,欣慰地点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样也省事儿。”
一家人分工明确,苏彦海扛着大包袱先走进去,林晚和赵秀英拎着零碎物件紧随其后。
东西实在太多,从棉衣被褥到锅碗瓢盆,几乎把家里能带走的都带上了,前前后后搬了两三趟才全部弄完。
动静惊动了隔壁邻居,一位梳着齐耳短发的婶子推开门探出头,笑着问道:“哎呀,你们就是新搬来的住户吧?这一大家子人,可真热闹。”
林晚连忙笑着回应:“是啊婶子,我们刚到,给您添麻烦啦。”
邻居婶子笑着摆摆手,迈着步子走进来打量了一圈,热心地说道:“不麻烦不麻烦,我姓崔,你叫我崔婶子就成,我跟你们说,咱们这家属院住着可方便了。”
她指着楼道尽头,“往前走拐个弯就是公共水房,早晚都有水,记得备个水桶,打水不用跑远,东边那排小平房里是厕所,虽然是公用的,但每天都有人打扫,挺干净的。”
她又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楼下还有个小煤房,冬天取暖的煤都堆在那儿,到时候你们跟管理员说一声就能领。
对了,院里有个小卖部,油盐酱醋都能买到,不用跑大老远去供销社。”
林晚听得连连点头,赶紧让苏彦海给婶子递水:“真是太谢谢您了,您这么一说,我们心里就有数多了。”
崔婶子往楼道里望了望,笑着介绍:“咱们这一排楼总共五户人家,现在也就住了四户,都是好相处的,清净得很。”
她指了指左右两边,“东边住的是张师傅家,两口子带着个小子,人特实在。
西边隔一间是李老师,平时爱看书,性子文静。你们住中间,邻里间互相有个照应。”
林晚点点头,心里更踏实了,人少清净,邻里关系也容易处。
安安趴在门框上,小脑袋歪着数:“一、二、三......”
逗得崔婶子哈哈大笑:“这小丫头真机灵。”
苏彦海拍了拍手上的灰:“你们先收拾屋子,我去买些煤炭回来,晚上好烧火做饭取暖。”
林晚应着,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地面,赵秀英则整理起行李被褥。
孩子们也没闲着,苏景怀和苏景煜帮着擦桌子,苏景晨负责递抹布,安安踮着脚尖够着床沿,用小手抹掉灰尘,也帮家里干活。
屋里顿时热闹起来,空荡荡的屋子瞬间有了烟火气。
没过多久,苏彦海扛着一麻袋煤炭回来,重重放在门口:“煤炭买回来了,够咱们用一阵子了。”
先前马大娘把炉子留给了他们,苏彦海麻利的生火,现在天气太冷,离不开煤炭。
苏彦河卸完货,马不停蹄往回赶,路过供销社的时候,还给孩子们买了两包点心。
苏彦海生完火,简单洗了把脸就催着大家出发:“走,咱一家人去国营饭店吃顿好的,犒劳犒劳大家。”
国营饭店里人声鼎沸,苏彦海一口气点了红烧肉、炒青菜、西红柿鸡蛋汤,还有孩子们爱吃的炸丸子。
赵秀英看着菜单,心疼地拉了拉林晚的衣角:“少点些菜。”
林晚握着她的手,笑着安慰:“妈,咱们一路折腾都累坏了,吃顿好的补补身子。再说,能花就能赚,现在进城了,机会多着呢,咱们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赵秀英听着这话,想了想觉得有道理,钱放在那里看着不能生财,得动起来。
菜刚上桌,安安就盯着油光锃亮的红烧肉挪不开眼。
小手攥着筷子,费力地夹起一块肥瘦相间的,颤巍巍地伸到赵秀英碗里,奶声奶气地喊:“奶奶,吃肉,多吃点。”
赵秀英看着碗里的红烧肉,又看看孙女认真的小模样,眼眶一热,夹起肉塞进嘴里,连声道:“哎,咱们安安真孝顺,奶奶吃得香。”
苏彦海和林晚看着这一幕,相视一笑,满桌的饭菜都透着温馨的滋味。
吃完饭刚走出国营饭店,苏景煜就眼尖地瞥见门口的糖葫芦摊,拉着安安的手蹦起来:“妈妈,你看,糖葫芦。”
安安也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小嘴巴立刻张成“O”形,拽着林晚的衣角晃了晃:“妈妈,我要吃糖葫芦。”
林晚看着孩子们期盼的眼神,笑着点点头:“走,妈给你们买。”
她快步走到摊前,掏出钱票买了四串红彤彤的糖葫芦,分给四个孩子。
安安举着糖葫芦,先咬了一口,酸甜的汁水在嘴里化开,立马眯起眼睛笑出了小梨涡:“真甜。”
孩子们举着糖葫芦,蹦蹦跳跳地跟在大人身后,糖葫芦的甜香混着晚风,把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传得老远。
回到家属院,一家人都累得眼皮打架,却还是强撑着精神收拾。
四间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分配得明明白白。
苏彦海和林晚住一间,赵秀英带着安安住一间,三个小子挤一间,剩下一间当杂物房兼苏彦河的住处。
林晚烧了热水,让孩子们先洗澡,自己则和赵秀英收拾剩下的行李。
安安洗完澡,裹着小被子钻到奶奶怀里,没多久就打起了小呼噜。
大人们忙活完,也各自洗漱歇息,一夜的疲惫让大家很快进入梦乡,只有窗外的月光照耀,守护着这家人在省城的第一个夜晚。
天刚蒙蒙亮,赵秀英就轻手轻脚地起了床。
她惦记着昨晚烧过的煤炉,生怕屋里不透气会煤气中毒,先快步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让新鲜空气涌进来。
又摸了摸煤炉的温度,确认炉子里还有底火,才松了口气。
林晚揉着眼睛走进厨房,见赵秀英正忙着添炭烧水,连忙上前接过她手里的工具:“妈,您歇着,今天不做饭了。”
她擦了把脸,笑着补充,“咱们带大家伙出去吃碗热乎的豆浆油条,吃完正好一起去学校报道,顺道熟悉下周边环境。”
赵秀英闻言停下手里的活,欣慰地点点头:“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样也省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