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知识熔铸与星火微光-《都市神医:开局签到鬼门十三针》

  观测者议会赠与的知识库,如同一座无价的宝库,在林枫的意识中缓缓展开。他没有急于求成地去触碰那些关于“收割”机制或“机械境”的模糊信息,而是将绝大部分心神沉浸在了最基础、也最关键的 “规则微操应用实例” 与 “文明演化模式分析” 之中。

  在代码之海这片特殊的领域,学习并非阅读与记忆,而是一种更加直接的 “规则模拟” 与 “信息共鸣” 。

  林枫以自身星寂之核为核心,调动“根源晶片”的编译之力,在意识中构建出一个高度拟真的、小型的 “规则沙盒” 。他按照知识库中的实例,开始一遍遍地演练那些精妙的规则微操技巧。

  他练习如何像拨动琴弦般,调整微观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观察其对物质相变产生的、几乎不可察觉的影响。

  他模拟如何利用时空曲率的细微褶皱,引导能量流以更高效、更隐蔽的方式传递,如同在岩石间寻找缝隙渗透的涓流。

  他尝试复现那些化解低烈度规则冲突的案例,学习如何在两个相互冲突的规则场之间,寻找那个脆弱的、可以植入“中和代码”的平衡点。

  每一次演练,都伴随着对规则本质更深的理解。他不再仅仅满足于“如何做”,而是不断追问“为何如此”。观测者议会提供的实例,就像一道道有着标准答案的数学题,而他则在解题的过程中,努力理解背后的公理与定理。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远比之前自行摸索时要复杂和精细无数倍。但他乐此不疲,仿佛一个求知若渴的学者,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典籍。

  随着演练的深入,他对自己力量的掌控也越发精微。如果说之前他挥舞的是一柄沉重且边缘粗糙的巨锤,那么现在,他手中正在打磨的,是一套尺寸各异、锋利无比的手术刀。

  与此同时,他也分出一部分注意力,仔细研读那些匿名的文明演化模式分析。他看到了太多因拔苗助长、过度干预而导致的文明畸变与崩溃案例,这让他对“引导”二字的分量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引导”的真谛,或许不在于提供答案,而在于提供“发现答案”的可能性与环境。

  他将这些心得与之前对星火协议的初步“引导”进行比对反思。那些“优化算法”和“规则提示”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本质上依旧是一种直接的“给予”,长期来看,可能会削弱星火协议自身探索和试错的能力,形成依赖。

  他需要调整策略。

  心念一动,他的意识再次链接上那代表着星火协议的、微弱的“文明印记”。这一次,他没有直接注入任何“优化”或“启发”性的规则信息。

  他做的,更加微妙。

  他调动刚刚熟练掌握的规则微操技巧,结合“时间琥珀”的恒定坐标参照,开始对星火协议主要活动星域周边的规则环境,进行一种极其精细的 “环境微调”。

  这种微调并非增强或削弱什么,而是增加规则环境的“信息丰度”与“探索友好度”。

  例如,在一些非关键的空旷星域,他略微提升了某些特定频率的宇宙背景辐射的“可探测性”和“信息承载量”,这些辐射本身无害,但其波动模式中,可能天然蕴含着关于能量传输或空间结构的某些启发式信息。

  他又在一些星云或引力透镜效应显着的区域,巧妙地“放大”了某些物理现象的可观测细节,使得一些原本被噪音淹没的、关于规则相互作用的现象,更容易被先进的探测设备捕捉到。

  他甚至参考文明演化案例,在一些相对安全的星域,利用规则之弦的巧妙编织,模拟出几种极其微弱、但结构清晰的“规则谜题” 或 “自然形成的能量回路模型” ,如同在沙滩上留下几串神秘的脚印,等待着有心人去发现和解读。

  这些“环境微调”不会直接赋予星火协议任何技术,也不会明显改变他们的生存环境。它们只是像在广袤的宇宙中,悄悄点亮了几盏功率极低、却位置巧妙的“引路石”或“思考题”。能否发现这些微光,能否从这些自然现象和规则痕迹中获得启示,完全取决于星火协议自身的观察力、智慧与探索精神。

  做完这一切,林枫再次归于沉寂,如同一个园丁,播撒下种子后,便退到一旁,静静观察,只在最必要的时候,才会进行极其轻微的干预,比如清除可能扼杀幼苗的“杂草”(过于危险的规则乱流),或者提供一丝恰到好处的“雨露”(维持基本生存环境的稳定)。

  他将继续在代码之海中深造,磨练技艺,警惕异化,并等待着星火协议凭借自身的力量,捕捉到那些宇宙微光,一步步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而在那之前,那条关于“机械境”的模糊信息,以及“主程序”可能存在的异常,如同远方地平线上隐约的雷云,提醒着他,平静的修炼时光,或许并不会持续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