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风云再起,国际巨鳄现身-《八零:甩渣男,嫁兵王,我富甲一》

  一九九三年的春天,空气中弥漫着不一样的气息。

  南方谈话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也吹动了国际资本敏锐的神经。

  邹氏集团董事长办公室内,夏筱筱放下手中的《经济日报》,揉了揉眉心。

  报纸头版报道着外资涌入的新浪潮,字里行间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妈妈!”

  月汐像只快乐的小蝴蝶,举着一幅画跑进来。

  “你看我画的全家福!”

  画纸上,爸爸妈妈牵着她和哥哥弟弟,笑容灿烂,背景是邹氏集团的大楼。

  夏筱筱温柔地接过画,目光却不由自主地落在女儿无忧无虑的笑脸上。

  这样平静的幸福,能持续多久?

  “画得真好。”

  她将女儿搂进怀里,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

  这时,邹铭旭拿着一份传真快步走进来,神色是从未有过的凝重。

  “筱筱,你看这个。”

  他将传真递到她面前。

  那是国际调查机构发来的行业简报。

  其中用醒目的篇幅介绍了一家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食品巨头——鲁科斯集团。

  简报上清晰地写着:

  鲁科斯集团,全球食品行业排名前三,年销售额超百亿美元。大中华区新任总裁詹姆斯·沃克,曾任集团亚太区并购总监,以手段狠辣、擅长资本运作着称。据悉,其首个战略目标:收购或整合中国本土最具潜力品牌。

  简报末尾,附了一张詹姆斯的照片。

  金丝眼镜后是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嘴角带着势在必得的微笑。

  “来了条大鲨鱼。”

  夏筱筱轻声说,指尖在詹姆斯的照片上轻轻一点。

  邹铭旭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微凉的手。

  “怕吗?”

  夏筱筱抬起头,眼中闪过历经风浪后的沉着。

  “该来的总会来。”

  她看向窗外。

  邹氏的厂区在春光中井然有序,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

  这是她和铭旭,和所有邹氏人一点一滴打拼出来的江山。

  “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这么猛。”

  晚饭时分,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

  上官湛敏锐地察觉到气氛不对。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她给三宝喂了一勺蛋羹,目光在儿子儿媳脸上来回巡视。

  邹铭旭简单说明了情况。

  “什么?洋鬼子又想来找事?”

  上官湛“啪”地放下筷子,眉毛都竖起来了。

  “当年打鬼子的时候......”

  “妈。”

  夏筱筱连忙安抚地拍拍婆婆的手。

  “现在是商业竞争,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

  上官湛气呼呼地说:

  “不都是想抢咱们的东西吗?”

  五岁的三宝被奶奶的大嗓门吓了一跳,小嘴一瘪就要哭。

  月汐赶紧把弟弟抱过来:

  “弟弟不怕,姐姐保护你。”

  明轩放下碗,小脸严肃:

  “爸爸,妈妈,我们要怎么做?”

  看着孩子们懂事的模样,夏筱筱心里一暖。

  “做好我们该做的事就行。”

  夜深人静,夏筱筱独自走进书房。

  她打开保险柜,取出一本厚厚的相册。

  从最初乡下的小作坊,到如今的邹氏集团。

  每一张照片都记录着他们的奋斗历程。

  最后几页,是前世的剪报。

  那些关于夏志军一家摇身变成“爱国港商”的报道,像一根根刺,扎在心上。

  如今,夏家那些人早就在北大荒改造,前世的仇怨已了。

  但新的挑战,以更强大的姿态出现了。

  “在看什么?”

  邹铭旭不知何时走进来,将一杯热牛奶放在她手边。

  夏筱筱合上相册,靠进他怀里。

  “在想,这一关要怎么过。”

  邹铭旭轻抚她的长发,声音沉稳:

  “还记得我们打败麦尔集团的时候吗?”

  他低头看她,目光坚定:

  “这次也一样。你在,我在,邹氏就在。”

  第二天一早,消息就传遍了集团。

  鲁科斯集团在上海设立大中华区总部。

  詹姆斯·沃克在接受采访时直言:

  “中国市场的潜力巨大,但需要更国际化的管理和标准。我们愿意帮助优秀的本土品牌实现全球化。”

  这番话看似客气,实则绵里藏针。

  会议室里,高管们面面相觑。

  “这是要温水煮青蛙啊。”

  一位副总忧心忡忡地说。

  夏筱筱坐在主位,神色平静。

  “传我的话下去。”

  她环视众人,声音清晰:

  “从今天起,所有部门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我们要让某些人知道——”

  她微微一顿,眼中闪过厉色:

  “邹氏的骨头,硬得很。”

  散会后,夏筱筱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

  远处,城市的轮廓在晨曦中渐渐清晰。

  新的风暴已经来临。

  而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任人宰割的夏筱筱。

  这一世,她有了要守护的人,有了不能放弃的事业。

  无论来的是鲨鱼还是鲸鱼。

  她都要让他们知道——

  这片海,有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