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江风裹着铁锈味灌进工棚时,阿土的指甲缝里还嵌着煤渣。他蜷缩在稻草堆上,身上那件补丁摞补丁的工装被露水浸得发硬,膝盖旧伤在潮湿的空气里突突直跳——那是三个月前被东海卫的橡胶棍打断时留下的纪念。
“起来!装船了!”
铁皮门被踹开的巨响惊飞了梁上的老鼠。两个穿黑色作训服的壮汉堵住门口,左臂的虎头刺青在煤油灯下泛着青黑。阿土认得这种刺青,是东海卫第三支队的标记,上个月就是这个支队的人,把试图逃跑的老王头活活打死在码头边。
他赶紧抓过放在脚边的矿灯,跟着其他劳工往江边挪动。三百米外的黄浦江面泛着磷光,三艘改装货轮像蛰伏的巨兽泊在岸边,甲板上堆满黑色的煤块,那是他们昨天在浦东废弃煤矿挖了十六个小时的成果。
“快点!磨蹭个屁!”打头的东海卫扬起橡胶棍,抽在排在最后的瘸腿青年身上。那青年疼得闷哼一声,手里的矿灯摔在地上,玻璃罩碎成星屑。阿土下意识地加快脚步,后腰的旧伤被粗糙的工装摩擦着,泛起火烧火燎的疼。
三个月前,他还是昆山农村的一个菜农,靠着半亩地的土豆勉强糊口。直到东海卫的巡逻队闯进村,用枪口指着所有人的脑袋,说“顾大人要征劳工”,他才知道末世里连当农民的资格都没有。
码头上的探照灯把人影拉得老长。阿土和另外九个劳工被分到三号货轮的传送带旁,负责把岸边的煤块搬上传送机。他的搭档是个叫翠婶的女人,据说以前是小学老师,现在颧骨上有道狰狞的疤痕——那是拒绝给东海卫的小头目“开小灶”被烟头烫的。
“阿土,看那边。”翠婶的声音压得极低,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阿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码头西北角的空地上,十几个劳工正跪在泥泞里。一个穿白色西装的中年人站在他们面前,手里把玩着纯金打火机,身后跟着八个背步枪的东海军士兵。
“是资源处的刘管事。”翠婶的声音发颤,“听说昨天矿里少了两筐煤,他来‘查账’了。”
阿土的心猛地一沉。他见过刘管事的手段,上个月在粮仓,就是这个人,让东海卫把偷吃了半块发霉馒头的少年吊在旗杆上,直到活活饿死。
果然,刘管事挥了挥手,两个东海卫拖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阿土认得他,是采煤层的老郑,昨天还帮他抬过矿车。
“说不说?”刘管事蹲下身,用打火机点着老头的衣领。火苗窜起的瞬间,老郑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却死死咬着牙不说话。
探照灯突然转向江面。远处传来马达声,三艘挂着黑色旗帜的快艇破浪而来,旗帜上交叉的黄金权杖与砍刀在灯光下格外刺眼。阿土知道,那是四方议会的专用旗,只有顶层的大人物出行才会悬挂。
“顾大人的船队!”码头上的东海卫突然变得紧张,纷纷挺直腰板。刘管事也立刻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下摆,脸上堆起谄媚的笑。
快艇靠岸时,阿土才看清为首那人的模样。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像淬了冰,正是财阀代表顾天雄。他身后跟着的黑西装保镖,腰间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藏着枪。
“这批煤什么时候能运到吴淞口?”顾天雄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脚下的鳄鱼皮鞋踩在煤渣上,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回大人,明早就能装完,后天一早准到。”刘管事哈着腰,像只摇尾巴的狗。
顾天雄没理他,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劳工,突然停在老郑身上:“这是怎么了?”
“回大人,矿里少了物资,属下正在审问。”
“废物。”顾天雄嗤笑一声,从保镖手里拿过一把银色手枪,“查不出来就换批人挖,东海最不缺的就是劳工。”
枪响的瞬间,阿土感觉耳朵里像塞了团棉花。老郑的身体晃了晃,额头的血珠滴在煤块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翠婶突然捂住嘴,喉咙里发出呜咽的声,却不敢哭出声来。
“顾大人,这批劳工是雷帮主亲自调拨的,都是精壮劳力……”刘管事的声音有些发颤。
“雷正坤的人?”顾天雄擦了擦枪管,“告诉他,下周的军火交易要是少了一颗子弹,他的东海卫就别想再从资源处领补给。”
快艇离开后,刘管事的脸色变得铁青。他一脚踹在老郑的尸体上,对着东海卫吼道:“都愣着干什么?把这些废物拖去喂变异体!剩下的人给我往死里干,明早装不完船,全他娘的去陪这老东西!”
太阳升起时,阿土的胳膊已经麻得没了知觉。传送带的轰鸣声震得他头晕眼花,好几次差点把手指卷进去。翠婶偷偷塞给他半块压缩饼干,那是她用两天的配额换来的。
“拿着,不然撑不到中午。”翠婶的手背上满是冻疮,“我儿子以前也跟你一样,才十九……”
她的话没说完,就被突然响起的哨声打断。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站在码头中央,胸前别着银色齿轮徽章——那是行政处的标记。
“都过来集合!”中年人举起扩音喇叭,“魏大人有令,从今天起,所有劳工的配额削减三成,全力保障东海军的冬衣补给!”
人群里响起一阵骚动。
“三成?那我们不都得饿死!”
“上个月就减过一次了!”
“闭嘴!”东海卫的橡胶棍抽在铁板上,发出刺耳的响,“不想干的现在就站出来,正好缺喂变异体的料!”
骚动瞬间平息。阿土看着手里的半块饼干,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想起被留在昆山的娘,临走时娘塞给他的红薯干,现在大概早就被东海卫搜走了。
中午的“饭”是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里面飘着几粒米糠。阿土蹲在货轮的阴影里,小口小口地喝着,生怕喝快了就没了。旁边的青年劳工小张,正用铁钉在船板上刻着什么。
“你这是干啥?”阿土碰了碰他的胳膊。
“记日子。”小张的声音很轻,“今天是我被抓来的第87天,我娘说过,等我回去就给我娶媳妇。”他刻下的“87”歪歪扭扭的,像个哭泣的脸。
阿土没说话。他不敢记日子,怕记着记着,就忘了自己是谁,忘了昆山的田埂长什么样。
下午的活更重了。东海卫带来了新的指令,要把货轮上的煤卸下来,换成刚从废弃汽车厂运来的钢板。那些钢板每块都有两百多斤,阿土和三个劳工一起抬,腰上的旧伤像被刀割一样疼。
“慢点!”翠婶突然喊了一声。
阿土低头一看,只见小张的手指被钢板压住了,指骨都变了形。那青年疼得脸都白了,却死死咬着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装什么装?”一个东海卫走过来,用橡胶棍戳着小张的脑袋,“断根手指算个屁,上个月有个劳工被压断了腿,直接扔江里了。”
他的话刚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十几个穿迷彩服的士兵跑过来,肩上的步枪闪着寒光——那是东海军的正规军。
“都让开!作战处张大人要过码头!”领头的士兵吼道,手里的枪栓拉得哗哗响。
东海卫们立刻让开一条路。阿土趁机把小张扶到一边,翠婶赶紧从口袋里掏出草药,敷在他流血的手指上——那是她偷偷在江边采的,据说能止血。
张鸿烈走过来时,阿土感觉连风都停了。这个前警备区参谋长穿着笔挺的作战服,胸前挂满勋章,眼神比黄浦江的冰还冷。他身后跟着的军官,手里拿着地图,正在汇报着什么。
“……顾大人的意思是,下周必须把这批钢板运到崇明岛,那里的防御工事不能再拖了。”
“知道了。”张鸿烈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让雷正坤把他的东海卫调两个支队过来,今晚就开始装船,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后天一早必须启航。”
“是!”
他们走过阿土身边时,张鸿烈突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小张受伤的手指上。
“废物。”他吐出两个字,像是在评价一件没用的垃圾,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天黑时,小张发起了高烧。阿土把他拖到稻草堆上,用自己的工装盖住他发抖的身体。翠婶端来一碗热水,却被巡逻的东海卫看见了。
“谁让你们生火的?”那壮汉一脚踹翻了水盆,水溅在小张脸上,他却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快不行了……”阿土忍不住开口。
“不行了就拖去喂鱼!”壮汉扬手就要打,却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
“呜——呜——”
凄厉的警报声在码头回荡。阿土看到远处的江面上,几道绿光冲天而起,那是遭遇变异体袭击的信号。
“是水鬼!”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码头上瞬间乱成一团。东海卫们纷纷举起枪,对着江面射击,东海军的士兵则迅速组成防线,把张鸿烈等军官护在中间。
阿土趁机拉起小张,翠婶也跟了上来。他们混在混乱的人群里,朝着工棚的方向跑——那里有个废弃的排水管道,是老王头死前告诉他们的,说不定能逃出去。
“抓住他们!这几个劳工想跑!”身后传来吼声。
阿土回头一看,只见三个东海卫追了上来,手里的橡胶棍在灯光下闪着凶光。他咬咬牙,把小张推给翠婶:“你们先走,我挡住他们!”
他捡起地上的铁棍,朝着最近的东海卫冲过去。那壮汉没想到一个劳工敢反抗,被他砸中了腿,疼得嗷嗷叫。但另两个东海卫很快围上来,橡胶棍雨点般落在阿土身上。
“跑啊!”阿土用尽最后力气喊道,感觉肋骨断了好几根。
恍惚中,他好像看到翠婶拉着小张钻进了排水管道。又好像看到了昆山的田埂,娘在夕阳下喊他回家吃饭。
当冰冷的橡胶棍砸在他头上时,阿土最后看到的,是顾天雄那艘快艇的影子,正消失在黄浦江的夜色里。江风卷着他的血,滴在黑色的煤块上,像极了老郑死去时的样子。
第二天清晨,翠婶和小张从排水管道里钻出来时,码头已经恢复了平静。传送带还在运转,劳工们麻木地搬着钢板,仿佛昨晚的一切都没发生过。
只有在靠近江边的煤堆旁,留着一摊暗红色的血迹,上面落着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像一粒被遗忘的尘埃。
远处的旗帜迎风招展,黑色的旗面上,黄金权杖与砍刀交叉的图案在阳光下闪着光,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这里是东海自由军的世界,强者的天堂,弱者的炼狱。而像阿土这样的劳工,不过是黄浦江畔随时会被吹散的尘埃,连名字都不会被记住。
“起来!装船了!”
铁皮门被踹开的巨响惊飞了梁上的老鼠。两个穿黑色作训服的壮汉堵住门口,左臂的虎头刺青在煤油灯下泛着青黑。阿土认得这种刺青,是东海卫第三支队的标记,上个月就是这个支队的人,把试图逃跑的老王头活活打死在码头边。
他赶紧抓过放在脚边的矿灯,跟着其他劳工往江边挪动。三百米外的黄浦江面泛着磷光,三艘改装货轮像蛰伏的巨兽泊在岸边,甲板上堆满黑色的煤块,那是他们昨天在浦东废弃煤矿挖了十六个小时的成果。
“快点!磨蹭个屁!”打头的东海卫扬起橡胶棍,抽在排在最后的瘸腿青年身上。那青年疼得闷哼一声,手里的矿灯摔在地上,玻璃罩碎成星屑。阿土下意识地加快脚步,后腰的旧伤被粗糙的工装摩擦着,泛起火烧火燎的疼。
三个月前,他还是昆山农村的一个菜农,靠着半亩地的土豆勉强糊口。直到东海卫的巡逻队闯进村,用枪口指着所有人的脑袋,说“顾大人要征劳工”,他才知道末世里连当农民的资格都没有。
码头上的探照灯把人影拉得老长。阿土和另外九个劳工被分到三号货轮的传送带旁,负责把岸边的煤块搬上传送机。他的搭档是个叫翠婶的女人,据说以前是小学老师,现在颧骨上有道狰狞的疤痕——那是拒绝给东海卫的小头目“开小灶”被烟头烫的。
“阿土,看那边。”翠婶的声音压得极低,用胳膊肘碰了碰他。
阿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只见码头西北角的空地上,十几个劳工正跪在泥泞里。一个穿白色西装的中年人站在他们面前,手里把玩着纯金打火机,身后跟着八个背步枪的东海军士兵。
“是资源处的刘管事。”翠婶的声音发颤,“听说昨天矿里少了两筐煤,他来‘查账’了。”
阿土的心猛地一沉。他见过刘管事的手段,上个月在粮仓,就是这个人,让东海卫把偷吃了半块发霉馒头的少年吊在旗杆上,直到活活饿死。
果然,刘管事挥了挥手,两个东海卫拖出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头。阿土认得他,是采煤层的老郑,昨天还帮他抬过矿车。
“说不说?”刘管事蹲下身,用打火机点着老头的衣领。火苗窜起的瞬间,老郑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却死死咬着牙不说话。
探照灯突然转向江面。远处传来马达声,三艘挂着黑色旗帜的快艇破浪而来,旗帜上交叉的黄金权杖与砍刀在灯光下格外刺眼。阿土知道,那是四方议会的专用旗,只有顶层的大人物出行才会悬挂。
“顾大人的船队!”码头上的东海卫突然变得紧张,纷纷挺直腰板。刘管事也立刻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西装下摆,脸上堆起谄媚的笑。
快艇靠岸时,阿土才看清为首那人的模样。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眼睛像淬了冰,正是财阀代表顾天雄。他身后跟着的黑西装保镖,腰间鼓鼓囊囊的,一看就藏着枪。
“这批煤什么时候能运到吴淞口?”顾天雄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脚下的鳄鱼皮鞋踩在煤渣上,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回大人,明早就能装完,后天一早准到。”刘管事哈着腰,像只摇尾巴的狗。
顾天雄没理他,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劳工,突然停在老郑身上:“这是怎么了?”
“回大人,矿里少了物资,属下正在审问。”
“废物。”顾天雄嗤笑一声,从保镖手里拿过一把银色手枪,“查不出来就换批人挖,东海最不缺的就是劳工。”
枪响的瞬间,阿土感觉耳朵里像塞了团棉花。老郑的身体晃了晃,额头的血珠滴在煤块上,晕开一朵朵暗红的花。翠婶突然捂住嘴,喉咙里发出呜咽的声,却不敢哭出声来。
“顾大人,这批劳工是雷帮主亲自调拨的,都是精壮劳力……”刘管事的声音有些发颤。
“雷正坤的人?”顾天雄擦了擦枪管,“告诉他,下周的军火交易要是少了一颗子弹,他的东海卫就别想再从资源处领补给。”
快艇离开后,刘管事的脸色变得铁青。他一脚踹在老郑的尸体上,对着东海卫吼道:“都愣着干什么?把这些废物拖去喂变异体!剩下的人给我往死里干,明早装不完船,全他娘的去陪这老东西!”
太阳升起时,阿土的胳膊已经麻得没了知觉。传送带的轰鸣声震得他头晕眼花,好几次差点把手指卷进去。翠婶偷偷塞给他半块压缩饼干,那是她用两天的配额换来的。
“拿着,不然撑不到中午。”翠婶的手背上满是冻疮,“我儿子以前也跟你一样,才十九……”
她的话没说完,就被突然响起的哨声打断。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中年人站在码头中央,胸前别着银色齿轮徽章——那是行政处的标记。
“都过来集合!”中年人举起扩音喇叭,“魏大人有令,从今天起,所有劳工的配额削减三成,全力保障东海军的冬衣补给!”
人群里响起一阵骚动。
“三成?那我们不都得饿死!”
“上个月就减过一次了!”
“闭嘴!”东海卫的橡胶棍抽在铁板上,发出刺耳的响,“不想干的现在就站出来,正好缺喂变异体的料!”
骚动瞬间平息。阿土看着手里的半块饼干,突然觉得喉咙发紧。他想起被留在昆山的娘,临走时娘塞给他的红薯干,现在大概早就被东海卫搜走了。
中午的“饭”是一碗能照见人影的米汤,里面飘着几粒米糠。阿土蹲在货轮的阴影里,小口小口地喝着,生怕喝快了就没了。旁边的青年劳工小张,正用铁钉在船板上刻着什么。
“你这是干啥?”阿土碰了碰他的胳膊。
“记日子。”小张的声音很轻,“今天是我被抓来的第87天,我娘说过,等我回去就给我娶媳妇。”他刻下的“87”歪歪扭扭的,像个哭泣的脸。
阿土没说话。他不敢记日子,怕记着记着,就忘了自己是谁,忘了昆山的田埂长什么样。
下午的活更重了。东海卫带来了新的指令,要把货轮上的煤卸下来,换成刚从废弃汽车厂运来的钢板。那些钢板每块都有两百多斤,阿土和三个劳工一起抬,腰上的旧伤像被刀割一样疼。
“慢点!”翠婶突然喊了一声。
阿土低头一看,只见小张的手指被钢板压住了,指骨都变了形。那青年疼得脸都白了,却死死咬着牙,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装什么装?”一个东海卫走过来,用橡胶棍戳着小张的脑袋,“断根手指算个屁,上个月有个劳工被压断了腿,直接扔江里了。”
他的话刚说完,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十几个穿迷彩服的士兵跑过来,肩上的步枪闪着寒光——那是东海军的正规军。
“都让开!作战处张大人要过码头!”领头的士兵吼道,手里的枪栓拉得哗哗响。
东海卫们立刻让开一条路。阿土趁机把小张扶到一边,翠婶赶紧从口袋里掏出草药,敷在他流血的手指上——那是她偷偷在江边采的,据说能止血。
张鸿烈走过来时,阿土感觉连风都停了。这个前警备区参谋长穿着笔挺的作战服,胸前挂满勋章,眼神比黄浦江的冰还冷。他身后跟着的军官,手里拿着地图,正在汇报着什么。
“……顾大人的意思是,下周必须把这批钢板运到崇明岛,那里的防御工事不能再拖了。”
“知道了。”张鸿烈的声音像砂纸摩擦,“让雷正坤把他的东海卫调两个支队过来,今晚就开始装船,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后天一早必须启航。”
“是!”
他们走过阿土身边时,张鸿烈突然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小张受伤的手指上。
“废物。”他吐出两个字,像是在评价一件没用的垃圾,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
天黑时,小张发起了高烧。阿土把他拖到稻草堆上,用自己的工装盖住他发抖的身体。翠婶端来一碗热水,却被巡逻的东海卫看见了。
“谁让你们生火的?”那壮汉一脚踹翻了水盆,水溅在小张脸上,他却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快不行了……”阿土忍不住开口。
“不行了就拖去喂鱼!”壮汉扬手就要打,却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打断。
“呜——呜——”
凄厉的警报声在码头回荡。阿土看到远处的江面上,几道绿光冲天而起,那是遭遇变异体袭击的信号。
“是水鬼!”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码头上瞬间乱成一团。东海卫们纷纷举起枪,对着江面射击,东海军的士兵则迅速组成防线,把张鸿烈等军官护在中间。
阿土趁机拉起小张,翠婶也跟了上来。他们混在混乱的人群里,朝着工棚的方向跑——那里有个废弃的排水管道,是老王头死前告诉他们的,说不定能逃出去。
“抓住他们!这几个劳工想跑!”身后传来吼声。
阿土回头一看,只见三个东海卫追了上来,手里的橡胶棍在灯光下闪着凶光。他咬咬牙,把小张推给翠婶:“你们先走,我挡住他们!”
他捡起地上的铁棍,朝着最近的东海卫冲过去。那壮汉没想到一个劳工敢反抗,被他砸中了腿,疼得嗷嗷叫。但另两个东海卫很快围上来,橡胶棍雨点般落在阿土身上。
“跑啊!”阿土用尽最后力气喊道,感觉肋骨断了好几根。
恍惚中,他好像看到翠婶拉着小张钻进了排水管道。又好像看到了昆山的田埂,娘在夕阳下喊他回家吃饭。
当冰冷的橡胶棍砸在他头上时,阿土最后看到的,是顾天雄那艘快艇的影子,正消失在黄浦江的夜色里。江风卷着他的血,滴在黑色的煤块上,像极了老郑死去时的样子。
第二天清晨,翠婶和小张从排水管道里钻出来时,码头已经恢复了平静。传送带还在运转,劳工们麻木地搬着钢板,仿佛昨晚的一切都没发生过。
只有在靠近江边的煤堆旁,留着一摊暗红色的血迹,上面落着半块没吃完的压缩饼干,像一粒被遗忘的尘埃。
远处的旗帜迎风招展,黑色的旗面上,黄金权杖与砍刀交叉的图案在阳光下闪着光,仿佛在无声地宣告:这里是东海自由军的世界,强者的天堂,弱者的炼狱。而像阿土这样的劳工,不过是黄浦江畔随时会被吹散的尘埃,连名字都不会被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