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门的春风带着融雪的湿润,吹得听风草的种子在土里翻了个身。念杨蹲在共生崖旁,看着常青胡杨的新芽已长到半尺高,叶片舒展如翡翠,边缘的金边在阳光下流转,像谁给嫩芽镀了层碎金。
“银团,你看这叶尖的纹路,像不像秦老后人信里说的‘同源’二字?”她指着叶片上的脉络,对脚边的银团首领说。这只年迈的银尾鼠眯着眼睛,用鼻尖蹭了蹭叶片,喉咙里发出悠长的啾鸣,像是在辨认某种熟悉的印记。
三天前,迁徙的雪雁带回了胡杨屯的回信。信是用胡杨皮鞣制的纸写的,带着树皮的粗粝感,字迹苍劲有力,字里行间满是欣喜:“……常青芽已破土,孩子们围着同源碑唱歌,说要让芽儿听听界门的调子。听风草的种子种下了,风一吹,真的像有人在说话,仔细听,竟有几分《界门谣》的味道……”
念杨把信笺折成小小的胡杨叶,夹在《界门志》里与自己那封信相对的位置。两页纸隔着薄薄的书脊,像两片在风中轻触的叶子,传递着跨越千里的暖意。
午后,雾中传来一阵轻快的蹄声。白鹿族群的星形白斑首领,正驮着个竹篮往契约石跑,篮子里装着些奇特的块状物,表面布满细密的孔洞,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是‘根瘤菌’,”小石迎上去,笑着解释,“白鹿说这是雾深处的‘土灵’,能让植物的根长得更壮,还能在土里传递消息呢。”
念杨接过一块根瘤菌,轻轻掰开,里面的菌丝像细密的银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传递消息?”她有些好奇,将小块菌子埋在常青胡杨的根部,“是像写信一样吗?”
银团首领忽然叼来片听风草的新叶,放在埋菌子的地方。叶片立刻轻轻颤动起来,草叶上的银纹像水波般流动,仿佛在回应什么。“它们在说话呢,”小石指着叶片,“根瘤菌能让植物的根连在一起,听风草的根缠着胡杨的根,现在又通过菌子,跟胡杨屯的听风草接上了‘线’。”
念杨凑近听,果然听见草叶的沙沙声里,夹杂着极细微的“嗡嗡”声,像无数根丝线在土里轻轻震动。她忽然想起奶奶说的“万物同源”——原来真正的连接从不在表面,而在看不见的深处,像胡杨的根在地下盘根错节,像信笺里的字迹通过风与土,在两个地方的草木间传递私语。
傍晚,学堂的孩子们提着竹篮来了,篮子里装着刚采摘的野蜜。“先生说,根瘤菌
“银团,你看这叶尖的纹路,像不像秦老后人信里说的‘同源’二字?”她指着叶片上的脉络,对脚边的银团首领说。这只年迈的银尾鼠眯着眼睛,用鼻尖蹭了蹭叶片,喉咙里发出悠长的啾鸣,像是在辨认某种熟悉的印记。
三天前,迁徙的雪雁带回了胡杨屯的回信。信是用胡杨皮鞣制的纸写的,带着树皮的粗粝感,字迹苍劲有力,字里行间满是欣喜:“……常青芽已破土,孩子们围着同源碑唱歌,说要让芽儿听听界门的调子。听风草的种子种下了,风一吹,真的像有人在说话,仔细听,竟有几分《界门谣》的味道……”
念杨把信笺折成小小的胡杨叶,夹在《界门志》里与自己那封信相对的位置。两页纸隔着薄薄的书脊,像两片在风中轻触的叶子,传递着跨越千里的暖意。
午后,雾中传来一阵轻快的蹄声。白鹿族群的星形白斑首领,正驮着个竹篮往契约石跑,篮子里装着些奇特的块状物,表面布满细密的孔洞,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是‘根瘤菌’,”小石迎上去,笑着解释,“白鹿说这是雾深处的‘土灵’,能让植物的根长得更壮,还能在土里传递消息呢。”
念杨接过一块根瘤菌,轻轻掰开,里面的菌丝像细密的银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传递消息?”她有些好奇,将小块菌子埋在常青胡杨的根部,“是像写信一样吗?”
银团首领忽然叼来片听风草的新叶,放在埋菌子的地方。叶片立刻轻轻颤动起来,草叶上的银纹像水波般流动,仿佛在回应什么。“它们在说话呢,”小石指着叶片,“根瘤菌能让植物的根连在一起,听风草的根缠着胡杨的根,现在又通过菌子,跟胡杨屯的听风草接上了‘线’。”
念杨凑近听,果然听见草叶的沙沙声里,夹杂着极细微的“嗡嗡”声,像无数根丝线在土里轻轻震动。她忽然想起奶奶说的“万物同源”——原来真正的连接从不在表面,而在看不见的深处,像胡杨的根在地下盘根错节,像信笺里的字迹通过风与土,在两个地方的草木间传递私语。
傍晚,学堂的孩子们提着竹篮来了,篮子里装着刚采摘的野蜜。“先生说,根瘤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