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奥丁与他的同学们-《洪荒之那些年带过的娃》

  启明城第一高中。

  高二(甲)班的虚拟仿真教室内。

  此刻,一场关于“混沌战舰引擎能量转化率优化”的讨论,正进行到白热化阶段。

  讲台上的全息屏幕上,三维立体模型展示着一艘战舰的引擎结构。

  红色的能量流在管道中奔涌,却在几个节点处出现了明显的损耗。

  奥丁站在屏幕前,手指在空中轻轻滑动,调出一组数据流:

  “根据我的计算,传统的‘星纹传导阵’在能量超过临界点时,损耗率会飙升至17%。”

  “这也是目前混沌战舰续航能力的瓶颈。”

  “如果改用‘螺旋叠加符文’,将能量流拆解成十七道支流,在节点处重新聚合。”

  “理论上能将损耗率控制在3%以内。”

  他的话音刚落,教室后排就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

  “奥丁同学的思路可行,但忽略了一个变量。”

  “能量支流在高速旋转时会产生空间摩擦。”

  “尤其是在混沌乱流中,这种摩擦可能引发能量暴走。”

  说话的少年穿着一身简洁的校服。

  面容清癯,眉宇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稳重。

  他叫比干,来自人族殷商城。

  以考试满分的成绩,跳级进入第一高中,尤其擅长精密计算与风险评估。

  比干走上前,在屏幕上轻点几下,调出一个动态模拟图:

  “看这里,当能量支流旋转速度超过每秒三十万转时,周围的空间会出现纳米级的褶皱,这些褶皱就是隐患。”

  “我的方案是在节点处加装缓冲符文,用反相旋转抵消摩擦。”

  “虽然会增加0.5%的损耗,但稳定性提升了至少五倍。”

  随着比干的动作,全息屏幕上的模型立刻更新。

  原本红色的能量流,外围多了一层淡蓝色的缓冲层。

  在节点处平稳的聚合,损耗率的数字稳定在3.5%。

  “厉害!”

  周围的同学发出一阵惊叹。

  奥丁也微微点头:

  “比干同学的补充很关键,稳定性确实比极限效率更重要。”

  这时,另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少年推了推眼镜,开口道:

  “我倒是有个不同的思路。”

  少年名叫箕子,同样来自殷商城,和比干是同乡。

  他不像比干那般沉稳,也不像奥丁那样锋芒外露,却总能在细节处提出惊人的见解。

  箕子调出一组更复杂的公式:

  “能量损耗的本质,是未能完全转化的法则碎片。”

  “混沌能量本身包含多种法则因子,传统引擎只能利用其中的60%,剩下的40%都成了损耗。”

  “如果能在引擎核心加装法则筛选器,提前剥离无用的法则因子。”

  “预计转化率至少能提升至90%以上,根本不用纠结于传输损耗。”

  他的话让教室瞬间安静下来。

  这个思路完全跳出了“减少损耗”的框架,从源头解决问题,堪称釜底抽薪。

  奥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箕子的想法很大胆,但法则筛选器的制造精度要求极高。”

  “目前的阿米级生产线恐怕难以实现。”

  这时,又有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角落传来:

  “理论上可行,技术就能跟上。”

  众人转头看去,说话的是闻仲。

  他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笔挺的校服。

  腰间挂着一个迷你型的能量检测仪。

  这是他从殷商城带来的习惯,总喜欢随时监测周围的能量波动。

  闻仲走上前,调出一组材料数据:

  “用混沌结晶提纯后的星髓合金,分子稳定性是普通合金的百倍,足以承受法则筛选时的能量冲击。”

  “我已经在虚拟实验室做过模拟,成功率78%。”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

  作为殷商城有名的“实践派”学霸,闻仲最擅长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

  一时间,四种方案在全息屏幕上并列展示,各有优劣,却都指向同一个目标。

  那就是——提升引擎效率。

  讲台下的同学们看得目不暇接。

  就连原本在后排闭目养神的物理老师也坐直了身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精彩!”

  老师站起身,鼓起掌来:

  “奥丁的创新、比干的严谨、箕子的突破、闻仲的落地……”

  “你们四个的思路正好互补!”

  “这堂讨论课,我们就以混沌引擎优化为课题,等方案完善后,直接提交给鸿蒙科技部!”

  同学们纷纷鼓掌,羡慕地看着这四个学霸。

  自从奥丁、比干、箕子、闻仲,四人跳级入学后。

  高二(甲)班就成了全校瞩目的焦点。

  这四个学霸每次在一起讨论,总能碰撞出令人惊叹的火花。

  课后,四人一起走向食堂。

  沿途的科技设施让人目不暇接。

  自动导航的悬浮餐盘在半空中穿梭,按需提供营养套餐。

  墙壁上的智能光屏实时推送着最新的科技论文。

  甚至连路边的路灯,都是能吸收混沌能量的转化器。

  在照明的同时,还能释放灵气。

  奥丁好奇的问道:

  “说起来,你们刚到主城时,适应这里的生活吗?”

  他听说殷商城虽然也是人族的重要城池。

  但科技水平比主城落后不少,还保留着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

  比干笑了笑:

  “一开始确实有些震撼。”

  “比如这个虚拟仿真教室,在殷商城只有城主府才有简易版。”

  “没想到,这里的每个班级都能配备。”

  箕子推了推眼镜,补充道:

  “最让我惊讶的是第一高中的知识共享系统。”

  “在殷商城,很多高级知识都是不允许随意查看的,平时想看一眼都难。”

  “但在这里,哪怕是鸿蒙诞生初期的法则研究,都能在图书馆里找到详细记录。”

  “这种开放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闻仲则拿出那个迷你能量检测仪,晃了晃:

  “我带的这个在殷商城里算是精密仪器了。”

  “结果到了主城,发现连扫地的机器人的传感器都比它先进。”

  “昨天我去科技部参观,看到他们正在调试阿米级维修机器人。”

  “那种体积只有十亿分之一米的机器,竟然能修复法则的微观裂痕,简直是神乎其技!”

  说到这里,他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我已经申请加入科技部的实践小组,下周就能去实习了。”

  “到时候,一定要弄清楚那种机器人的驱动原理!”

  奥丁笑着说:

  “对了,我记得学校的伊尹导师,好像也是殷商人,和你们是老乡。”

  “他对机械构造很有研究,发表过多篇研究论文,得到过科技部多次的嘉奖。”

  “你可以去请教他一下,不过他脾气有点急,你可别被他骂哭。”

  闻仲拍了拍胸脯:

  “放心,在殷商城时,我老师望乘比他凶十倍!”

  “只要能学会新知识,我不怕老师凶。”

  四人说说笑笑走进食堂。

  这里的食物也是高科技产物。

  由分子重组仪根据每个人的体质需求,实时合成的营养餐,既美味又健康。

  他们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餐盘里自动出现了各自喜欢的口味。

  奥丁问道:

  “对了,下个月的万族科技大赛,你们准备参加吗?”

  “今年的主题是‘混沌环境下的生态改造’。”

  “据说优胜者能获得参观鸿蒙核心实验室的机会。”

  比干立刻来了兴趣:

  “我正想研究不同世界的土之法则差异,这个主题很适合。”

  箕子点头:

  “我可以负责理论模型的搭建,用虚拟宇宙模拟改造过程。”

  闻仲更是摩拳擦掌:

  “我来做实地测试!正好可以用我新做的‘环境监测机器人’。”

  “它能同时分析空气、土壤、水源的百种数据。”

  奥丁笑着举杯:

  “那我们就组队参赛。目标是——冠军!”

  “冠军!”

  四人的杯子轻轻碰在一起,清脆的声响在充满科技感的食堂里回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