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玥总结:
公元710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龙政变,铲除了为后安乐公主集团,拥立瑞宗李旦即位,政敌登台,清算名单上怎么会少了曾依附韦后的宋之问呢?
他当即被八角官袍扔去了更蛮荒的广西钦州,后来李隆基彻底掌握大权,登基为帝是为唐玄宗李隆基回顾往事,想起宋之问:
此人的两面三刀,反复无常以及依附乱党的行径,深感厌恶,对这样才华横溢,却品行卑劣,屡教不改的危险分子~
直接下令赐死了宋之问~
公元712年,一代“诗坛巨子”就此在流放之地结束了生命,终年57岁~
回顾宋之问的一生,他的才情是公认的,史书记载他弱冠之名犹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
作为诗坛巨擘,他和沈佺期一起为唐诗的精密格律定了型和规矩~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留下了抹不掉也绕不过的印记~
可惜一提起宋之问这个人,无论他的诗写的有多好,人们也终究很难再
公元710年,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发动了唐龙政变,铲除了为后安乐公主集团,拥立瑞宗李旦即位,政敌登台,清算名单上怎么会少了曾依附韦后的宋之问呢?
他当即被八角官袍扔去了更蛮荒的广西钦州,后来李隆基彻底掌握大权,登基为帝是为唐玄宗李隆基回顾往事,想起宋之问:
此人的两面三刀,反复无常以及依附乱党的行径,深感厌恶,对这样才华横溢,却品行卑劣,屡教不改的危险分子~
直接下令赐死了宋之问~
公元712年,一代“诗坛巨子”就此在流放之地结束了生命,终年57岁~
回顾宋之问的一生,他的才情是公认的,史书记载他弱冠之名犹善五言诗,当时无能出其右者~
作为诗坛巨擘,他和沈佺期一起为唐诗的精密格律定了型和规矩~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留下了抹不掉也绕不过的印记~
可惜一提起宋之问这个人,无论他的诗写的有多好,人们也终究很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