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从“满清第一公子”到“人间惆怅客”~(?﹏?)-《直播之历史名人录》

  “他甚至还偷偷跑到皇宫附近的寺庙里,希望能远远看到表妹一眼,可每次都只能失望而归。”

  七玥:“所以这个表妹是谁?听视频怎么没说清楚呢?这不,电视剧素材就有了吗?”

  (☆_☆)

  “这段“爱而不得”的初恋,成了纳兰容若一生的遗憾,也让他的词里多了很多“宫墙之怨”。

  比如《浣溪沙》里的: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写的就是他对表妹的思念和自己的孤寂。

  ?_?

  三、科举与仕途:“御前侍卫”的荣耀与落寞~

  (′-ι_-`)

  初恋的失败,让纳兰容若消沉了很久。

  父亲明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觉得儿子不能再这样“儿女情长”下去,必须把心思放在“正途”上———

  科举和仕途。

  (°ー°〃)

  1672年,17岁的纳兰容若参加了顺天府的乡试,一举考中举人。

  1673年,他又参加了会试,再次考中,眼看就要参加殿试,成为进士。

  可就在这时,他突然得了一场重病,错过了殿试,只能来年再考。

  (@_@;)

  这场病,对纳兰容若来说,既是不幸,也是幸运。

  不幸的是,他错过了一次“一步登天”的机会;

  幸运的是,他有了更多时间读书,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当时的文坛领袖顾贞观、朱彝尊、陈维崧等人,都成了他的“忘年交”。

  (?????; ≡ ?????;)

  顾贞观比纳兰容若大18岁,是个性格豪爽的文人,他很欣赏纳兰容若的才华,也理解他的“豪门烦恼”。

  两人经常一起喝酒、写诗,顾贞观劝他:

  “你虽然出身豪门,但也可以在官场上做些实事,不必被家族的利益绑架。”

  纳兰容若听了,心里有了一丝动摇———

  或许,仕途也不是那么可怕?

  ╮(︶﹏︶)╭

  1676年,21岁的纳兰容若再次参加殿试,考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按说他的成绩不错,可以被任命为地方官或京官,可父亲明珠却动了“私心”———

  他想让儿子留在皇帝身边,既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也能为自己的家族铺路。

  于是,明珠通过关系,把纳兰容若安排进了“御前侍卫”的队伍,成了康熙皇帝的贴身侍卫。

  (????)

  御前侍卫是个“荣耀无比”的职位———

  每天能见到皇帝,跟着皇帝出巡、打猎、议事,而且升迁机会多,很多八旗子弟挤破头都想进。

  可纳兰容若却一点都不开心———

  他的理想是当一个“文官”,和文人朋友们一起吟诗作对,而不是每天跟着皇帝“打打杀杀”,或者在官场上“察言观色”。

  (?_?)

  但父命难违,纳兰容若只能硬着头皮当起了御前侍卫。

  他每天穿着光鲜的侍卫服,跟着康熙皇帝出巡,看着皇帝处理政务,看着大臣们互相争斗,心里却充满了落寞。

  他在词里写“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首《长相思》,看似写的是思乡,其实写的是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他宁愿回到家乡,过那种“诗酒相伴”的生活。

  (?_? )

  不过,当御前侍卫也有一个“好处”———

  他能跟着康熙皇帝走遍大江南北,看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也经历了很多事情,这些都成了他词的“素材库”。

  比如他跟着康熙去东北祭祖,看到了“山一程,水一程”的壮阔;

  跟着康熙去江南巡查,看到了“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的繁华;

  跟着康熙去塞北打猎,看到了“谁道阴山行路难,风毛雨血万人欢”的豪迈。

  这些经历,让他的词不再只有“儿女情长”,多了很多“家国情怀”和“人生感慨”。

  (?_?)

  但即便如此,纳兰容若还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