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他的“偏箱车” 战术是“古代战术创新的典范”-《直播之历史名人录》

  “更惨的是,马隆还让人把上游的河水堵住,等鲜卑人进入谷中后,突然放水,河水暴涨,把鲜卑人的队伍冲得七零八落。

  晋军士兵趁机冲下山,和鲜卑人展开了肉搏战。

  (??ω??)

  秃发树机能想骑马突围,却被马隆盯上了。

  马隆手持环首刀,策马追上秃发树机能,大喝一声:

  “贼首,拿命来!”

  秃发树机能也不是弱者,挥舞着长矛和马隆交手。

  两人打了十几个回合,马隆看准一个破绽,一刀砍中了秃发树机能的肩膀。

  秃发树机能惨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马隆上前一步,一刀斩下了他的首级。

  鲜卑士兵见首领被杀,顿时失去了斗志,纷纷投降。

  马隆率领三千人,就这样平定了持续两年多的凉州之乱。

  当马隆把秃发树机能的首级送到洛阳时,司马炎高兴得亲自出城迎接,拉着马隆的手说:

  “朕有你这样的猛将,何愁天下不定!”

  ?(???)?

  四、功成身退守边疆:

  为何西晋战神会被历史遗忘?

  平定凉州后,马隆被任命为凉州刺史,留在西北镇守边疆。

  在凉州的十多年里,马隆不仅治军严格,还非常重视民生。

  他组织士兵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让凉州的百姓过上了安稳日子。

  周边的少数民族部落,见马隆既勇猛又仁慈,纷纷前来归附,西晋的西北边疆,从此迎来了难得的和平。

  ? o?o?

  可让人遗憾的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文武双全的名将,在历史上却很少被人提及,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这背后,其实有三个重要原因。

  (*′I`*)

  第一个原因,是西晋的“命太短”。

  西晋从公元266年建立,到公元316年灭亡,只存在了51年。

  而马隆平定凉州是在公元271年,距离西晋灭亡只有45年。

  此后,西晋经历了“八王之乱”(公元291年-公元306年)和“五胡乱华”(公元304年-公元439年),整个王朝陷入了无休止的内乱和战乱中。

  在这样的背景下,朝廷根本没有心思去宣传马隆的功绩,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争夺权力上。

  o(′^`)o

  第二个原因,是史书的记载太简略。

  马隆的事迹,主要记载在《晋书·马隆传》里,可这篇传记只有短短几百字,既没有详细描写他的战术细节,也没有记录他在凉州的治理成果。

  相比之下,《晋书》里对“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的记载却非常详细,后人读史书时,自然更容易关注到那些混乱的历史事件,而忽略了马隆这样的边疆名将。

  ?(`?′)?

  第三个原因,是马隆的“低调性格”。

  马隆不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