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她是第一位见于《诗经》的女诗人~? ??? ?-《直播之历史名人录》

  天幕下的老祖宗们看到如此美女,一个个眼睛都亮了……

  (???)

  毕竟“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论男女,大家对“美”的欣赏总是有“心”的。

  ? (??3(???c)

  七玥倒是觉得这个美女没听说过呀,这么冷门吗?

  不过up主做的视频里的这个女子确实非常“可人”,斩男又斩女。

  于是,被开头美女暴击的七月九一直看完了这个视频~

  视频上的大标题很是醒目:

  ?“春秋“顶流公主诗人”庄姜:

  从《诗经》走出的美人作家,用文字写尽宫墙悲欢~

  *?((???))?*

  在两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当大多数女子还只是史书上模糊的“某氏”时,齐国公主庄姜已经凭借美貌与才华,在《诗经》里占据了专属C位。

  她是第一位被明确记载于诗歌中的女诗人~

  是朱熹盖章的“千古绝唱”创作者~

  更是从金尊玉贵的公主到深宫怨妇,最终用文字活出自我的“古代独立女性先驱”。

  她的一生,既有“手如柔荑,肤如凝脂”的惊艳开场~

  也有“终风且暴,顾我则笑”的心碎瞬间~

  更有以诗言志的硬核坚守,比古装剧剧情还跌宕起伏。

  (????)

  一、齐国“白富美”上线:

  出身顶配,颜值天花板~

  ?(???)?

  公元前750年左右,庄姜出生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王室宫殿里。

  她的家世放在春秋时期,堪称“顶配豪门”———

  父亲是齐国国君齐庄公,兄长是后来的齐僖公,齐国作为东方大国,财力雄厚、兵强马壮…

  用现在的话说,庄姜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顶级富二代 官二代”。

  ??·??·??*?? ??

  不过,真正让庄姜名震诸侯的,是她逆天的颜值。

  《诗经·卫风·硕人》专门写她的美貌,堪称中国古代“第一美人诗”: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翻译过来就是:

  手指像白茅芽一样细嫩,皮肤像凝结的油脂一样光滑,脖颈像天牛幼虫般修长,牙齿像葫芦籽一样整齐,额头方正眉毛细弯,笑起来有酒窝,眼神亮晶晶。

  这描述放在今天,绝对能靠颜值冲上热搜,成为“春秋第一网红美人”。

  ?(??v??)?

  除了家世和颜值,庄姜的才华更是早早拉满。

  齐国作为文化发达的诸侯国,王室子女从小接受精英教育,庄姜不仅精通礼乐、书法,更在诗歌创作上极具天赋。

  据说她少女时期就经常对着齐国的山川河流吟诗作赋,身边的侍女都能背出好几首她的作品。

  这样的“才貌双绝 家世显赫”,让庄姜成了春秋诸侯联姻市场上的“香饽饽”~

  各国国君都想把她娶回家,既能抱上齐国的大腿,又能收获一位才女夫人。

  ?(? ? 3?)??

  最终,卫国国君卫庄公凭借诚意(也可能是齐国看中卫国的战略位置),成功抱得美人归。

  出嫁时的场面堪称“世纪婚礼”———

  齐国出动豪华车队,陪嫁的珍宝堆满了数十辆马车,卫国更是倾城出动迎接。

  《硕人》里“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就是在炫耀她的尊贵身份和盛大婚典。

  此时的庄姜,站在人生巅峰,谁都以为她会从此过上“王子与公主”的幸福生活,可命运的剧本却早已埋下反转的伏笔。

  ?(???~???)∫?

  二、深宫“怨妇”转型:

  婚姻遇冷,以诗写心~

  (づ ̄ _ ̄)づ

  刚到卫国时,卫庄公确实对庄姜宠爱有加,毕竟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公主,足以让他在诸侯面前颜面大增。

  可这份宠爱并没有持续太久,随着新鲜感褪去,加上庄姜一直没能生育,卫庄公的心思渐渐转移到了其他姬妾身上。

  (灬? _?灬)

  春秋时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诸侯国君,子嗣关乎国家传承……

  所以庄姜没有孩子,在王室里渐渐失了话语权。

  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的厉妫和戴妫,戴妫生下儿子桓公后,庄姜主动承担起抚养责任,待他如亲生儿子,可这依然没能挽回卫庄公的心。

  更过分的是,卫庄公性情暴虐,不仅对庄姜冷淡,还时常听信谗言,对她冷暴力。

  ( 。-_-。)~? )

  深宫寂寞,婚姻不幸,曾经的齐国公主沦为了深宫怨妇。

  但庄姜没有像其他女子那样默默忍受,而是拿起了手中的笔,把满腔的委屈、哀怨和对命运的感慨写进诗歌里。

  这些作品后来被收录进《诗经·邶风》,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抒情诗。

  っ (*  ̄)( ̄▽ ̄*)ゞへへ~?

  《邶风·柏舟》就是她婚姻不幸的真实写照: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头,不能随意转动;

  我的心不是草席,不能随意卷折;

  我的仪态端庄,绝不能任人轻慢”。

  诗里满是不甘与坚守,明明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贵族的尊严和内心的倔强,这股“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劲儿,放在春秋时期简直是“独立女性天花板”。

  ?(●′?`●)??(●′?`●)?

  还有《邶风·绿衣》,相传是庄姜悼念亡夫(也有说法是悼念逝去的宠爱)的作品: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用衣服的表里不一,比喻婚姻的虚伪和内心的痛苦,语言简单却情感真挚,千百年来让无数读者共情。

  朱熹在《诗集传》里评价这些诗“皆庄姜所作也”,还赞其“语尽而意无穷,千古绝唱也”~

  能得到大儒这样的认可,足以见得庄姜的诗歌造诣有多高。

  ? ?)?*??

  除了抒发个人哀怨,庄姜的诗歌还藏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卫庄公晚年昏庸无道,朝政混乱,庄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邶风·终风》里,她用: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

  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暗讽卫庄公的暴虐无常和朝政的混乱,字里行间都是对卫国前途的忧虑。

  这种跳出个人悲欢、关注家国大事的格局,在古代女性中极为罕见。

  ??(???)??

  三、传奇不止于诗:

  抚养明君,留下文化遗产~

  ? – _ – ?

  虽然婚姻不幸,但庄姜在卫国宫廷里并非毫无作为,她最大的贡献,就是抚养了卫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