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却因为“性别”被雪藏~?? ﹏ ??-《直播之历史名人录》

  “?写下第一份算法:

  1843年翻译关于“分析机”的文章时,加了2万字注释,设计出计算伯努利数的程序,包含循环、分支等现代编程核心思想,比电子计算机诞生早近百年。

  ?预言计算机未来:

  她在注释中写道“分析机能处理文字、音乐、图像”,这个超前预言如今完全成真,手机、电脑全是她想法的延伸。

  ?编程语言以她命名:

  1980年美国国防部将高级编程语言命名为“Ada语言”,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算是给这位先驱的迟来致敬。”

  弹幕飘过~

  “拜伦写诗留名,女儿写代码改变世界,这波是‘理科碾压文科’的名场面!”

  “比电脑早生百年的程序员,埃达要是生在现在,绝对是互联网大厂抢着要的技术大牛!”

  ……

  “四、艾米丽·杜·沙特莱(1706-1749,法国):

  启蒙时代的“物理女神”~

  (*′I`*)

  ?生平:贵族夫人逆袭成科学先驱,伏尔泰的“灵魂搭档”~

  【七玥内心:“不是、伏尔泰和什么拜伦那么出名~为什么他们身旁的女性却籍籍无名?

  历史果然对女性不友好~(? ? ?? )】

  “1706年,艾米丽出生在法国巴黎的贵族家庭,父亲是国王的顾问,却破例允许她学数学和物理。

  婚后的她没有安于享乐,反而请名师辅导,每天熬夜钻研科学,甚至和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成为科研搭子,两人一起做实验、讨论文学,堪称“18世纪最强学术CP”。

  (七玥表示:(??ω??)抱歉,真不知道.jpg)

  “当时的法国学术界对女性充满偏见,她发表论文只能用化名,却依然坚持研究,43岁时因难产去世,留下了大量未完成的着作。

  ? o?o?

  ?成就:用实验验证牛顿力学的“科学传播者”~

  ?翻译注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将牛顿的经典着作翻译成法语,还加了详细注释,纠正当时学者的错误认知,让牛顿力学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证实“动能公式”:

  通过实验验证“动能与速度平方成正比”,修正了笛卡尔的错误理论,为经典力学奠定基础,堪称“18世纪实验物理学家天花板”。

  ?跨界才女:

  除了物理数学,还翻译文学作品,写哲学论文,是启蒙时代少有的“文理全才”。

  弹幕在此飘过:

  “贵族夫人不好好享乐,偏要熬夜搞物理,艾米丽是‘用珠宝换实验器材’的硬核学者!”

  “伏尔泰的灵魂搭档,牛顿力学的传播大使,这才是真正的‘知性美人’!”

  →_→

  (七玥:!虽然不认识,但我一定要看完…)

  “五、吴健雄(1912-1997,中国近现代):

  “东方居里夫人”,核物理界的“实验女王”~

  ( ̄~ ̄)

  ?生平:从苏州学霸到曼哈顿计划核心,被诺奖辜负的强者~

  (●.●)

  1912年,吴健雄出生在江苏太仓,父亲创办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学校,鼓励她“知识改变命运”。

  她从小就是“学霸天花板”,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时,是班里唯一的女生,老师评价她“实验能力远超男生”。

  Y(^_^)Y

  1936年赴美留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劳伦斯,在核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二战时加入曼哈顿计划,成为少数女性科学家,在危险环境中精准完成核裂变实验,被同事称为“实验女王”。

  可她一生最大的遗憾,是帮杨振宁、李政道证实“宇称不守恒”,对方拿了诺奖,她却被忽略。

  ( ˙-˙ )

  ?成就:用实验改写物理史的核物理先驱~

  -_-#

  ?证实“宇称不守恒”: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提出该理论却无人能证明,吴健雄用低温核物理实验精准验证,直接改写粒子物理史,被称为“物理实验的活标尺”。

  ? 曼哈顿计划功臣:

  负责核裂变反应研究,解决多个技术难题,为原子弹研制提供关键数据,是计划中最靠谱的“技术担当”。

  ?中国核科学开拓者:

  晚年回国讲学,参与筹建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培养大批核物理人才,被誉为“中国核物理之母”。

  弹幕又漂过来了?

  “帮别人拿诺奖自己落选,吴健雄是‘科学界的无名英雄’,实力碾压却被时代辜负!”

  “东方居里夫人不是吹的,核物理实验零差错,这精准度比导航还靠谱!”

  ←_←

  六、罗莎琳德·富兰克林(1920-1958,英国):

  DNA双螺旋背后的“无名功臣”~

  (☆_☆)

  剑桥才女,被学术圈辜负的“DNA摄影师”~

  T^T

  1920年,罗莎琳德出生在英国伦敦的犹太家庭,从小展现出惊人的科学天赋,考入剑桥大学物理系,成为当时少数女性毕业生。

  她专注于X射线衍射技术,用这项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却因性别在实验室受到排挤,甚至被同事轻视。

  -_-#

  1958年,她因卵巢癌去世,年仅37岁。

  直到她死后,人们才发现,她拍摄的DNA晶体照片(“照片51号”),是沃森和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关键证据,而她却没能获得应有的荣誉。”

  七玥:“都是生命短暂,如流星划过般的人生啊Σ( ° △ °|||)︴~”

  ?成就:用X射线揭开DNA奥秘的生物物理大师~

  ?拍摄“DNA身份证”:

  1952年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清晰的DNA晶体照片,首次展现出DNA的双螺旋结构,为破解生命密码提供了核心证据。

  ? 病毒研究先驱:

  研究烟草花叶病毒的结构,为病毒学研究奠定基础,她的技术方法至今仍被沿用。

  ? 被追封的荣誉:

  死后多年,科学界终于认可她的贡献,多个科研奖项以她命名,她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成为“科学正义迟来的典范”。

  万能弹幕来了~?

  “拍张照片解开DNA奥秘,罗莎琳德是‘生命科学的摄影师’,功劳被抢太冤了!”

  “如果诺奖能追授,她绝对是最该获奖的女性科学家,没有之一!”

  ?(?_??)

  七、何泽慧(1914-2011,中国):

  “中国的居里夫人”,核科学的“硬核奶奶”~

  (七玥:“哇!我们中国女性真伟大~厉害.jpg)

  【作者有话说?(? ? 3?)??~:

  我曾是华夏的核学先驱,携纸笔半生探微观破迷局,怎料风雨骤至器藏书锁归乡静待,赠我几个免费的“为爱发电”助我重燃灯火,功成之时必带尔等再窥原子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