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似乎,并非从前那个沈香。”
云清玄的话语不带丝毫烟火气,却像一把冰冷而精准的手术刀,试图剖开沈香香精心构筑的伪装,直抵她最大的秘密。竹林间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连风声都消失了。
沈香香心脏骤停一瞬,血液似乎逆流。但星际指挥官的铁血历练与图书管理员面对庞杂信息时的绝对冷静,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极致的恐慌之后,是极致的理性。否认?在一位感知敏锐、神魂强大、且很可能被心魔放大了直觉的元婴大能面前,尤其是在对方已经起疑的情况下,显得愚蠢而徒劳。
电光火石间,她做出了决断——半真半假,引导思路。
她抬起眼,再次迎上他那双仿佛能映照出灵魂瑕疵的眸子,脸上没有惊慌,没有委屈,只有一种历经变故后的坦然与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疲惫。“师兄明鉴。”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无比,“经历昨日执法殿中生死一线,若还一如往昔,浑浑噩噩,执着于无望之情爱,行构陷之蠢事……那才是真正的冥顽不灵,枉费师兄手下留情之恩。”
她巧妙地将“变化”归因于“经历生死边缘”(指大殿上那实实在在的死亡威胁),这是部分事实,也是最合理、最能让人信服的解释。一个骄纵的少女,在鬼门关前走一遭,性格大变,幡然醒悟,虽然罕见,但并非绝无可能。
云清玄微微挑眉,清俊的脸上看不出是信了还是没信,只是那审视的目光愈发深邃,仿佛要在她身上烧灼出两个洞来。“哦?”他语气依旧平淡,“故而,便读起这些……离经叛道之书?言语之间,尽是与过往截然不同之论调?”
“非是离经叛道。”沈香香斩钉截铁地纠正,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是寻求另一种解答,是于绝境中窥见的一线天光。昔日之我,困于方寸情爱,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所见不过头顶一方天空。如今死里逃生,方知天地之广阔,道途之无穷,自身之渺小。这些书卷,”她扬了扬手中的《庄子》,“或许不能直接增我修为,助我破境,却能开我眼界,阔我心胸,让我知晓,世间之理,并非只有非黑即白一种模样。”
她向前微微踏出半步,目光灼灼地看着云清玄,声音压低了些许,却更加清晰:“或许,于化解师兄心中……”她顿了顿,极其谨慎地选择用词,“……那难以与人言说的烦忧与困顿,亦能……有所助益。”
她直接点明了自己可能对他有用!将自身的“异常”与对他的“价值”捆绑在一起。这是在冒险,也是在展示自己的洞察力与价值。
云清玄沉默地看着她,眼底的黑气与清明交替闪烁,如同乌云与月光在争夺夜幕的主导权。他周身那股冰冷的压力时强时弱,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理智与心魔在激烈交锋。理智告诉他,这个“沈香”身上疑点重重;但心魔,或者说他内心深处对“答案”的渴望,却又被她话语中透露出的可能性所吸引。
许久,久到沈香香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云清玄周身那起伏不定的气息,终于缓缓平复下来。他眼中的探究未曾减少,但那份凌厉的杀意与逼问的锐气,却收敛了起来。
“巧舌如簧。”他最终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听不出褒贬。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沈香香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罢了。无论你是幡然醒悟,还是……”他刻意停顿,目光如冰棱般刮过她的脸,“……他物入主,占据了这具皮囊。”
沈香香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但面色依旧保持平静。
云清玄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既入我坐忘峰,便需守我的规矩。你的‘道’是否真有价值,于我之‘困顿’是否真有助益,我自会评判。”他转身,衣袂翻飞,走向洞府,“明日辰时,照旧。”
他没有再追问,但沈香香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他打消了疑虑。恰恰相反,他只是将这份疑虑,连同对她所谓的“道”的兴趣,一起转化为了更长期、更严密、更近距离的观察。她从一个“将死之人”,变成了一个“有待评估的实验品”。
风险并未解除,反而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看着那重新缓缓关闭的洞府石门,沈香香站在原地,久久未动。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一番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万分,丝毫不亚于昨日执法殿上的灵压逼迫。
她成功了,暂时稳住了云清玄,赢得了继续施展“哲学疗法”的时间。但“他物入主”这四个字,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她的头顶。云清玄的观察将会更加细致入微,她接下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必须更加谨慎,既要展现出价值,又不能暴露系统的存在。
她抬头,望向坐忘峰上空那仿佛触手可及的、翻滚不息的云海,心中一片凝重。治疗一个心智超凡、敏感多疑的“病人”,其难度,远超她的想象。
云清玄的话语不带丝毫烟火气,却像一把冰冷而精准的手术刀,试图剖开沈香香精心构筑的伪装,直抵她最大的秘密。竹林间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彻底凝固,连风声都消失了。
沈香香心脏骤停一瞬,血液似乎逆流。但星际指挥官的铁血历练与图书管理员面对庞杂信息时的绝对冷静,在这一刻发挥了作用。极致的恐慌之后,是极致的理性。否认?在一位感知敏锐、神魂强大、且很可能被心魔放大了直觉的元婴大能面前,尤其是在对方已经起疑的情况下,显得愚蠢而徒劳。
电光火石间,她做出了决断——半真半假,引导思路。
她抬起眼,再次迎上他那双仿佛能映照出灵魂瑕疵的眸子,脸上没有惊慌,没有委屈,只有一种历经变故后的坦然与平静,甚至带着一丝淡淡的疲惫。“师兄明鉴。”她的声音很轻,却清晰无比,“经历昨日执法殿中生死一线,若还一如往昔,浑浑噩噩,执着于无望之情爱,行构陷之蠢事……那才是真正的冥顽不灵,枉费师兄手下留情之恩。”
她巧妙地将“变化”归因于“经历生死边缘”(指大殿上那实实在在的死亡威胁),这是部分事实,也是最合理、最能让人信服的解释。一个骄纵的少女,在鬼门关前走一遭,性格大变,幡然醒悟,虽然罕见,但并非绝无可能。
云清玄微微挑眉,清俊的脸上看不出是信了还是没信,只是那审视的目光愈发深邃,仿佛要在她身上烧灼出两个洞来。“哦?”他语气依旧平淡,“故而,便读起这些……离经叛道之书?言语之间,尽是与过往截然不同之论调?”
“非是离经叛道。”沈香香斩钉截铁地纠正,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是寻求另一种解答,是于绝境中窥见的一线天光。昔日之我,困于方寸情爱,目光短浅如井底之蛙,所见不过头顶一方天空。如今死里逃生,方知天地之广阔,道途之无穷,自身之渺小。这些书卷,”她扬了扬手中的《庄子》,“或许不能直接增我修为,助我破境,却能开我眼界,阔我心胸,让我知晓,世间之理,并非只有非黑即白一种模样。”
她向前微微踏出半步,目光灼灼地看着云清玄,声音压低了些许,却更加清晰:“或许,于化解师兄心中……”她顿了顿,极其谨慎地选择用词,“……那难以与人言说的烦忧与困顿,亦能……有所助益。”
她直接点明了自己可能对他有用!将自身的“异常”与对他的“价值”捆绑在一起。这是在冒险,也是在展示自己的洞察力与价值。
云清玄沉默地看着她,眼底的黑气与清明交替闪烁,如同乌云与月光在争夺夜幕的主导权。他周身那股冰冷的压力时强时弱,显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理智与心魔在激烈交锋。理智告诉他,这个“沈香”身上疑点重重;但心魔,或者说他内心深处对“答案”的渴望,却又被她话语中透露出的可能性所吸引。
许久,久到沈香香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云清玄周身那起伏不定的气息,终于缓缓平复下来。他眼中的探究未曾减少,但那份凌厉的杀意与逼问的锐气,却收敛了起来。
“巧舌如簧。”他最终给出了四个字的评价,听不出褒贬。但他接下来的话,却让沈香香悬着的心,落下了一半。“罢了。无论你是幡然醒悟,还是……”他刻意停顿,目光如冰棱般刮过她的脸,“……他物入主,占据了这具皮囊。”
沈香香瞳孔微不可察地一缩,但面色依旧保持平静。
云清玄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继续道:“既入我坐忘峰,便需守我的规矩。你的‘道’是否真有价值,于我之‘困顿’是否真有助益,我自会评判。”他转身,衣袂翻飞,走向洞府,“明日辰时,照旧。”
他没有再追问,但沈香香知道,这并不意味着他打消了疑虑。恰恰相反,他只是将这份疑虑,连同对她所谓的“道”的兴趣,一起转化为了更长期、更严密、更近距离的观察。她从一个“将死之人”,变成了一个“有待评估的实验品”。
风险并未解除,反而变得更加复杂和不可预测。
看着那重新缓缓关闭的洞府石门,沈香香站在原地,久久未动。后背,已被冷汗浸湿。刚才那一番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万分,丝毫不亚于昨日执法殿上的灵压逼迫。
她成功了,暂时稳住了云清玄,赢得了继续施展“哲学疗法”的时间。但“他物入主”这四个字,像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了她的头顶。云清玄的观察将会更加细致入微,她接下来的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都必须更加谨慎,既要展现出价值,又不能暴露系统的存在。
她抬头,望向坐忘峰上空那仿佛触手可及的、翻滚不息的云海,心中一片凝重。治疗一个心智超凡、敏感多疑的“病人”,其难度,远超她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