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开府建制-《幻想降临:我建运朝踏碎无数异族》

  凶兽肉的油脂还在指尖泛着淡光,周佑霖刚放下陶碗,就见周明衍擦了擦手,目光扫过谷中 。

  妇人们正把晒软的兽皮往竹竿上搭,孩童围着玄戈营的校场追跑,刚吃完饭的百姓扛着原木往新建的木屋工地去,连空气里都透着股忙碌的暖意。

  “元枢。”

  周明衍对着虚空轻唤,淡蓝色的光屏瞬间在眼前展开,元枢的冷蓝光纹在屏上流转,

  “通知所有碳基芯片持有者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半个时辰后到府邸大堂议事。”

  “收到。”

  光屏上的纹路闪了闪,“已通过管枢向目标人群发送通知。”

  周明玥凑过来,口里还嚼着食物:

  “哥,你要跟他们说建房子的事吗?昨天木工李伯说,木房不够住了,得赶紧盖木房。”

  “不止是房子。”

  周明衍目光落在远处的琅嬛秘府,

  “人越来越多,得有个章法,总不能一直像现在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半个时辰后,府邸大堂的木门被推开时,原本光秃秃的木板墙,此刻还挂着张简易的玄周村地图,用炭笔标着大河、林海、玄戈营的位置,角落还画着个小小的 “待建” 标记,是留给新木屋的区域。

  周明衍坐在最上方的木椅上。

  他刚抬手示意众人坐下,就见人群鱼贯而入:

  走在前面的是穿着粗布短褂的工匠,手里还沾着木屑;

  中间是几个穿现代夹克的人,怀里抱着装订好的纸卷;

  最后是黄忠、赵云等人,甲片轻响,步伐沉稳,显然是刚从校场过来。

  “好了,都是玄周村的自己人,不用拘谨。”

  周明衍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回荡,

  “今天叫大家来,是因为咱们村现在快五千人了,光靠之前的临时安排,早晚要乱。

  你们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先各自说说,自己擅长啥,这两天又做了些什么。

  以后都是骨干,得先互相认个脸。”

  话音刚落,人群里就有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站起来,双手在衣角蹭了蹭,带着点拘谨:

  “小老儿姓李,大伙叫我老李就行,是个木匠。

  以前在洛阳城里给大户人家做过雕花床,也修过农具。

  这两天跟着大伙搭了二十多顶帐篷,把断了的木矛柄都补了补,还用剩下的木料做了些小板凳,给老人孩子坐。” 他说着,指了指门口的小板凳,

  “就是手艺糙了点,大伙别嫌弃。”

  “老李师傅客气了!”

  旁边一个穿铁皮围裙的汉子接话,声音洪亮,手里还攥着个铁锤,

  “我叫王铁山,祖传的铁匠,以前在长安西市开铺子,打马掌、修兵器都在行。

  这两天帮玄戈营的弟兄补了十几把卷刃的环首刀,还把齐先生找到的铁矿融了点,试着打了把小匕首,比普通铁硬不少。”

  他从怀里掏出个巴掌大的匕首,递到前面,刃口泛着淡青光。

  紧接着,一个穿青色长衫的年轻人站起来,手里捧着几张粗糙的纸:

  “学生苏墨,以前是秀才,没中举,却跟着家里学过造纸。

  这两天找了些树皮和旧麻,试着做了点纸,虽然糙了点,却能写字 。

  昨天还帮着管枢登记了两百多口人的户籍,比在竹简上记方便多了。”

  他把纸递过去,纸上还留着炭笔写的名字,歪歪扭扭却清晰。

  “俺叫赵虎,以前是县衙的捕快!”

  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站起来,腰间还别着半截铁链,

  “这两天帮着维持秩序,昨天有几个后生抢凶兽肉,俺给劝住了;

  还跟着黄将军巡查过谷口,帮着辨认了几个可疑的脚印,应该是小股凶兽的。

  俺懂点拳脚,还能帮着训练下弟兄们的基础搏杀。”

  “俺叫周老栓,渔民出身!”

  一个皮肤黝黑的老汉笑着说,手里还拿着根渔叉,

  “家在洞庭湖边上,打了一辈子鱼。

  这两天去大河里试了试,抓了不少不知名的鱼,比长江三鲜还鲜!

  给大伙加了两顿餐,还摸清楚了河边的浅滩,哪块地方鱼多,哪块有暗礁,都记在心里了。”

  最后,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推了推镜框,手里拿着个笔记本:

  “我叫陈景明,以前是大学的材料学教授。

  这两天跟着齐落竹先生还有周佑霖先生分析了灵矿的成分。

  我已经把数据记下来了,还画了成分图谱,说不定能帮着武备营打造更好的武器。

  另外,我还通过周佑霖先生的能力测了凶兽肉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含量比普通牛肉高三倍,适合给将士们当口粮。”

  周明衍听着,偶尔点头:

  “好,都有心了。木工、铁匠、文墨、治安、渔猎、科研,咱们需要的本事,大伙都占了。

  有你们在,玄周村的架子就撑得起来 ,但还不够,五千人左右的规模,已经不是村寨该有的人数了,得有正经的管理机构。”

  他放下炭笔,目光扫过众人,每个字都透着分量:

  “所以,我打算 ,开府建制!在玄周村搭起管理框架,分军机和内政,各管一摊,互不干涉。”

  这话刚落,大堂里瞬间静了静,随即响起细碎的吸气声。

  苏墨手里的纸差点掉在地上,眼睛亮得像燃了火;

  王铁山攥紧了铁锤,指节泛白;

  赵虎挺直了腰,连呼吸都重了几分。

  陈景明推眼镜的动作顿了顿。

  他们都懂,“开府建制” 这四个字意味着什么:

  这是成为 “元老” 的机会,是在新秩序里站稳脚跟的关键。

  “先说说军机。”

  周明衍没等众人平复,抛出第一个重磅,

  “设立靖玄司,主掌所有军机大事 。

  军队调动、对外征战、对内防守,全归靖玄司管。

  最重要的一条:内政不得干涉军队!士兵入军籍,只听靖玄司的调遣,除了我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插手靖玄司的运转。”

  “轰!”

  这话像颗炸雷,黄忠几人猛地站起来,甲片 “哗啦” 响。

  “周先生……”

  黄忠的声音带着颤,却格外清晰,

  “您是说…… 以后打仗,文官再也不能瞎指挥了?”

  “是。”

  周明衍点头,目光坚定,

  “靖玄司下设三曹:翊军营管作战训练,武备营管武器打造,策战营管情报分析和战略制定。

  黄忠、赵云、马超、马岱,你们四人入翊军营,暂时负责训练新兵;

  武备营由齐落竹牵头,带着王铁山几位铁匠,还有陈景明教授,一起研究灵矿和武器;

  策战营暂时不添人,等后续收集到足够情报再说。”

  黄忠四人同时躬身,声音震得大堂的木梁都轻颤:“末将遵命!”

  他们的眼底泛着光,血液像被点燃的热油,在血管里沸腾 。

  这是他们征战半生,从未有过的待遇:不用再担心背后的暗箭,不用再跟文官掰扯,只需一心练兵、一心杀敌。

  “再说说内政。”

  周明衍喝了口温水,继续道,

  “设‘一阁两殿’:一阁是玄枢阁,做最高决策和协调,下面设个文华馆,负责研究战略、写方案、培养新人;两殿是政和殿和督察殿 。

  政和殿管民生建设,下设四部:

  万民部管人口、户籍、民生,天工部管建筑、工坊、科研,銮仪部暂时搁置,资源部管粮草、矿产、渔猎。

  督察殿管监督,下设三部:巡察部管治安、巡逻,刑法部和情报部暂时搁置。”

  他看向人群,点了名:

  “介甫,你就担任任政和殿副殿长,兼万民部部长,先把人口统计和民生保障抓起来。”

  一个穿着素色长袍的青年男人站起,气质沉稳的不像是青年人,正是王安石,他躬身道:

  “遵令。定不负主公所托。”

  “父亲,您熟悉商道,又懂资源调配,资源部部长就劳烦您了。”

  周明衍看向周佑霖,后者点头,语气从容:

  “放心,我会把大河的渔产、林海的木料、矿脉的灵铁都梳理清楚,保证供需不乱。”

  “赵虎,你和几个懂治安的弟兄,进巡察部,先把谷口的巡逻和村内的秩序管起来,别再出现抢粮的事。”

  周明衍又看向赵虎,后者立刻应道:

  “保证完成!以后谁再敢乱规矩,俺第一个不答应!”

  “天工部就由齐落竹先生总领,带着王铁山、陈景明几位,把木屋建造、灵矿冶炼、符文研究都抓起来。

  老李师傅也进天工部,负责木工活,先把百姓的木屋盖起来。”

  齐落竹和王铁山、陈景明、老李同时应声,老李还激动地搓了搓手:

  “放心!俺一定把木屋盖得结实,冬天也冻不着大伙!”

  周明衍看着眼前的众人,有的在低声讨论后续的工作,有的在笔记本上记着职责,有的在互相交换联系方式 。

  大堂里不再是之前的安静,而是充满了生机,像一颗种子刚破土,正等着抽枝长叶。

  窗外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落在 “玄周” 的牌匾上,泛着淡淡的金光。

  谷外传来玄戈营士兵操练的喊杀声,谷内有妇人们晾晒兽皮的笑声,大河的水声隐约传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走。

  “好了,今天就到这。”

  周明衍站起身,指尖敲了敲木桌,

  “各部门先找临时办公地:玄枢阁用府邸西侧的木屋,政和殿和督察殿用东侧的两间 。

  缺桌子椅子就找老李师傅,缺纸笔就找苏墨。有啥问题,随时找我或者元枢沟通。

  记住,咱们建这个框架,不是为了争权,是为了让玄周村能好好活下去,让大伙都有个安稳的家。”

  众人纷纷起身,有序地走出大堂。黄忠走在最后,回头看了眼周明衍,眼底满是坚定 。

  他知道,跟着这样的主公,跟着这样的玄周村,以后的路,一定不会错。

  周明衍看着他们的背影,又看向窗外,心里清楚。

  开府建制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要练新兵、建工坊、探矿脉,还要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凶兽潮、异族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