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散家资募义兵-《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

  中平元年,三月。

  一股躁动不安的热流悄然席卷了江南。

  这份躁动源于一纸来自北方沾染着烽火气息的文书。

  它被一名风尘仆仆的信使紧紧握在手中,马蹄声碎,惊破了官署午后的片刻宁静。

  文书被层层传递,最终,落在了吴郡司马孙坚的案头。

  那不是普通的官文,而是一卷明黄色的绢帛,绣着皇家特有的云纹,这是皇帝的一道诏书。

  而与它紧紧叠在一起的,是另一份材质粗糙的紧急军情文书,封泥上赫然盖着南阳郡守的印章。

  两份文书,一来自至高无上的皇权中心,一来自岌岌可危的战争前线,此刻并置于孙坚面前,沉甸甸的仿佛压着整个帝国的重量。

  孙坚(字文台)正俯首案前,擦拭着他那柄祖传的古锭刀。

  刀身冷冽,映照出他棱角分明的脸庞。

  听到亲卫通传,他目光如电,立刻锁定了那两份文书。

  他放下拭刀的白绢,率先拿起那份皇帝的诏书。

  展开,目光快速扫过那些熟悉的辞令:“黄巾逆贼,祸乱天下,荼毒生灵……朕心甚忧……着各州郡速募义兵,合力讨贼,以卫社稷……”

  诏书的内容在意料之中。

  自巨鹿张角兄弟振臂一呼,“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口号便如野火燎原,顷刻间燃遍神州大地。

  太平道徒众头裹黄巾,蜂拥而起,攻城掠地,声势浩大,震动京畿。

  朝廷仓促应对,派遣中郎将卢植、皇甫嵩、朱儁等率军平叛。

  各地豪强、郡国长官也纷纷被动员起来。

  孙坚放下诏书,又拿起那份南阳急报。

  上面的字迹潦草而急促,透着无限的惊惶:“……贼帅张曼成,聚众十数万,已陷宛城,南阳全郡震动,危在旦夕……恳请朝廷速发天兵,火速救援……”

  “张曼成。”孙坚低声念出这个名字,指尖在冰冷的古锭刀柄上拂过。

  他听闻过此人,乃是南阳黄巾的渠帅,以凶悍善战闻名,绝非寻常裹挟流民的乌合之众可比。

  一股热流自孙坚胸中涌起,立马冲散了方才的沉静。

  那不是恐惧,而是压抑已久的战意与兴奋。

  乱世已至,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

  他十七岁那年,就已单船追剿海贼,斩杀贼首,扬名乡里,被郡府征召为校尉。

  后又参与平定会稽妖贼之乱,因功荐任吴郡司马。

  区区一郡司马,岂是他的终点?

  他的目光,早已投向那波澜壮阔的中原大地,渴望在那更大的舞台上,凭手中这口古锭刀,斩出一个煌煌的前程!

  朝廷的征召,南阳的危局,于他而言,非但不是负担,反而是机遇!

  是猛虎出柙,啸傲山林之时!

  “来人!”孙坚豁地站起身,声如洪钟,震得梁上微尘簌簌而下。

  亲卫应声而入。

  “传令下去!”孙坚目光灼灼,“即刻张贴告示:朝廷有诏,募兵讨贼!我孙文台欲散家财,募集江淮豪杰,共赴国难,建功立业!”

  “是!”亲卫感受到主人语气中的激昂,精神亦是一振,领命快步而出。

  消息像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吴县乃至整个吴郡。

  孙文台散家财募兵的消息,引得四方震动。

  孙家并非顶级豪族,但孙坚为人豪迈仗义,轻财重士,在江淮一带素有侠名。

  加之他年纪轻轻便战功赫赫,“江东猛虎”的勇烈之声早已远播。

  不过半日功夫,孙府门前便已是人声鼎沸。

  闻讯而来的,有仰慕其名的游侠儿,有渴望搏个出身的乡里少年,有生活无着、欲从军求食的贫苦汉子,亦有原本就在孙坚麾下,闻讯立刻赶来归队的淮泗精兵旧部。

  孙坚立于府门前的高阶之上,按刀而立,目光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

  他并未着全副甲胄,仅是一身玄色劲装,却自有一股威势,令人心折。

  “诸位乡党!诸位豪杰!今日召聚大家,所为之事,想必诸位已知晓!”孙坚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现场的嘈杂,传入每一个人耳中。

  他抬手,指向北方:“如今,黄巾逆贼作乱,社稷倾危,百姓倒悬!贼寇所过之处,城池化为废墟,百姓骸骨曝于荒野!此乃国之大难,亦是我辈男儿之耻!”

  人群安静下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皇帝陛下下诏,命我等奋起讨贼,以靖国难!南阳郡此刻正遭贼首张曼成十数万大军围攻,危如累卵!我等岂能坐视?!”孙坚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感染力,“大丈夫生于世间,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岂能老死于户牖之下,与草木同朽?”

  “我孙文台不才,愿倾尽家财,以为军资!愿与诸位豪杰共赴沙场,斩将夺旗,扫平妖氛,匡扶汉室!有功者,必赏!有难者,同当!”

  “愿随司马大人!”人群中,一个粗犷的声音率先响起。

  那是一名身材魁梧、满面虬髯的壮汉,身着皮甲,腰佩双铁戟,正是闻讯第一时间赶来的孙坚旧部,程普(字德谋)。

  他性情刚烈,最是钦佩孙坚的勇武豪气。

  “愿随孙司马建功立业!”另一个声音接着响起,沉稳有力。

  说话者年纪稍长,面容坚毅,乃是同样早早来投的黄盖(字公覆)。

  他擅使铁鞭,为人忠勇可靠。

  “愿随大人!”

  “我等愿往!”

  “杀贼报国!”

  有了带头的,人群顿时沸腾起来。

  少年们热血上涌,满脸激动;游侠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连那些只为求食的汉子,也被这气氛感染,眼中燃起异样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