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
程处弼愣了一下。
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位温婉的妇人。
“阿耶不是说娘亲回娘家省亲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半月前回来的。”
程处默解释道:“阿耶怕影响你在并州做事,便没让人通知你。”
“本来寻思着今日你回家给你个惊喜,我和老二便让部曲瞒着你,谁知道,你这一进宫就没影了,若是你再不回来,阿耶就要派我和你二哥进宫寻你去了。”
“行了,咱们别在这说了。”程处亮催促道:“为了等你吃晚饭,娘亲可是下令你不回来谁也不准动筷子的。”
一听全家人为了等他都还没有吃饭,程处弼也是赶忙跟着两人朝着后院而去。
“娘亲!三哥回来了!”
程处弼的身影刚刚出现在饭堂外,里面就响起了三小只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美妇人就从里面急匆匆的走了出来,情急之下,还在门槛上绊了一下。
“娘亲小心!”
程处弼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扶了一把。
崔氏扶着自己的儿子站稳后,笑着道:“无事,无事,快让娘亲看看瘦了没?”
说着,崔氏便上下打量起了自家儿子。
与此同时,程处弼也在打量着眼前这位娘亲。
和程家满是彪悍的气息不同,娘亲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书卷的气息,妥妥的大家闺秀。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才女才对。
而就在他感慨着老程何德何能可以娶到娘亲这位才女时,却忽然感觉胳膊一紧。
“处弼上前一点,让娘亲仔细看看。”
崔氏似乎有些看不清楚,又将程处弼朝着身前拉了一拉。
程处弼上前一步,这才注意到自家娘亲有点眯眯眼,像极了近视眼没带镜子的状态。
“娘亲,你的眼睛怎么了?”
不等崔氏开口,一旁的老程便带着埋怨道:“还能怎么了,看书累的呗!”
“跟她说了多少遍了,看书不要看太久,会累坏眼睛的,可是怎么说就是不听,在长安有人看着还好,这一回娘家就直接就放飞自我了,这下好了,眼睛直接给累坏了!”
“夫君——”
老话说的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崔氏那带着一点点撒娇的声音一出口,老程顿时就吃不消了。
连连摆手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真是拿你没办法。”
听着老程那无奈中带着一丝宠溺的语气,程处弼当时就有一种‘活久见’的感觉。
和老程相处了这么些日子,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对方这种表情。
他转头看了眼自己的大哥和二哥,发现这两人神色如常,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了。
“好了,别听你阿耶瞎说,娘亲这眼睛没那么严重,就是离得远了有些看不清楚罢了。”
崔氏不在意的说了声,随即便将他拉进了饭堂。
“三哥!三哥!我们的礼物呢?”
程处弼刚一进去,就遭到了三小只的围攻。
“放心都有,都有,三哥这回给你们带了一整车,喜欢什么自己一会儿去挑去。”
他抬手在三个小脑袋瓜上挨个敲了一下。
一听整整一车的礼物,三小只顿时兴奋的连饭都不吃了,嚷嚷着现在就要去看礼物。
崔氏见状,轻声说道:“礼物放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等吃完饭再去吧。”
相比于老程的暴躁,崔氏这位娘亲就显得过于温柔了,纵使是教训孩子,也说不出什么重话来。
但,就是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比老程吹胡子瞪眼拎着鞭子要揍人还管用。
三小只一听立马就乖乖的坐回了各自的位子,怎么看怎么像一个乖宝宝。
完全没了往日那般的皮性。
“处弼快来,娘亲特意吩咐了厨房,做的都是你爱吃的,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制住了三个皮猴子后,崔氏便拉着程处弼坐在了身边。
“来,尝尝这块豆腐,我听厨房说......”
门口,看着自家夫人\/娘亲完全忘记了自己,老程三人忍不住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个家里,终究还是老三最受宠啊!
“行了,都坐吧。”
老程吧嗒了下嘴,招呼两个儿子在一旁坐下。
接下来,便是程家酒宴的日常节目,上酒!
......
咚咚!
在长安宵禁的前一刻,一名头戴斗笠的老者忽然敲响了位于永安坊的一处豪宅。
“二叔?”
门开,一名二十左右的青年挑着一个灯笼走了出来。
“十三。”
老者摘下斗笠,让青年可以借着烛光看清自己的脸庞。
烛光之下,是一张微微泛白的面孔。
和眼前的青年有着六七分相似之处。
此人正是王源之父,王子兴。
至于被其称为十三的青年,则是祁县王氏年轻一代排行第十三的王埠。
当确认眼前这位是自家二叔后,王埠便将其引入了门内。
“二叔请随我来,房间已经让人准备好了。”
王埠引着王子兴在豪宅里穿廊过亭,最终来到了位于后院的一处幽静小院。
“二叔,家中出了什么事情吗?您怎么亲自来长安了?”
将对方请进了小院后,王埠终于忍不住好奇问道。
他这位二叔,向来都是喜好享乐的人,平日里别说出远门了,就连自家的府邸,他都没见对方出去过几次。
而这次,二叔不仅亲自来了长安城,甚至身边还一个下人都没带,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不然为何要如此的隐秘而来?
“十三,你堂兄他被人杀了,我是来报仇的。”王子兴涩声道。
“什么!王源堂兄死了!”
闻言,王埠不禁神色大变。
如今的祁县王氏一共分了八房,其余几房都是子嗣繁荣,唯独眼前二叔这一房,就只有堂兄王源一个子嗣。
而现在,二叔这一房的唯一子嗣竟然死了!
震惊过后,他又赶忙问道:“二叔,你刚才说你是来报仇的,那就是说你已经知道了谁是凶手?”
王子兴微微颔首,声音中带着恨意道:“是蜀王和程家三子干的。”
“蜀王和程处弼?”
王埠闻声再惊。
“十三知道程家三子?”
王子兴不禁狐疑的看着眼前侄子。
在这个以嫡长为尊的年代,一家兄弟姐妹中能被人熟知的也就只有嫡长子。
而现在,他不过说了一个程家三子,这个侄子就喊出了对方的名字,这种情况,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个程家三子必然有着过人之处!
王埠也知道自家二叔的意思,于是便解释道:“二叔有所不知,如今这长安城中,程家三子程处弼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贯耳。”
“这段时间,风靡整个长安的白酒、炒菜以及那新奇的厕纸,全都是出自此子之手。”
“白酒、炒菜、厕纸?”
王子兴满脸的疑惑,显然没听说这些东西。
王埠道:“此物刚刚出现不久,尚未传到长安之外,待明日侄儿带二叔一看便知。”
说完,他又将话题引回了正轨。
“二叔既然要为王源堂兄报仇,不知可有详细的计划?又打算做到什么程度?”
“当然是要这两人为我儿偿命!”王子兴厉声道。
王埠皱了皱眉,觉得自家二叔有些过于不现实了。
不论是蜀王还是程处弼,这两人都不是说杀就能杀的人物。
前者皇子的身份自是不需多说,就说程处弼吧,这可是卢国公的儿子!
以卢国公那护犊子的性格,他们王氏若是敢杀其子嗣,明日对方就敢兵围并州,马踏祁县!
届时,也不要想着朝廷会不会追究卢国公私调兵将的罪名了,真到了那个时候,宫中的那位只会在一旁拍手叫好。
甚至再过分点,还会问问卢国公兵将够不够用。
他很清楚,五姓七望不是无敌的。
皇室之所以一直选择压制他们而不是直接纵兵灭门,不是因为怕了他们,只是单纯的不想因为内斗而损伤了大唐国力罢了。
这个道理,很浅显,也很易懂。
但有些人就是认不清,看不明,至今还沉浸在可以左右天下的梦中。
而他面前的二叔,很显然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王埠沉吟一声道:“二叔,爷爷他同意你这么做吗?”
杀蜀王和卢国公的儿子,他觉得自家爷爷不会做出这么不明智的决定,眼前这位二叔很有可能是私自跑来长安的。
果不其然。
“他不同意!”
王子兴怨声道:“但是他不同意又能怎样?凭我自己也可以杀了那两人!”
此话一出,王埠顿时听出不对劲了。
“二叔!你别告诉我,你已经派人去杀蜀王二人了!”
王子兴颔首道:“没错,就在今日下午,我已经让死士埋伏在了城外的必经之处,想必此时,死讯也该传到的城中了。”
听着此话,王埠顿时面色大变。
但是下一刻,他便又蹙起了眉头。
听着二叔的意思,蜀王两人应该已经身死了。
但是,晚间的时候,他明明还听人谈起蜀王和程处弼两人,因为闲着没事干纠集了一票纨绔,在东城门造成了拥堵而遭人骂的事情啊。
所以,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程处弼愣了一下。
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一位温婉的妇人。
“阿耶不是说娘亲回娘家省亲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怎么不知道?”
“半月前回来的。”
程处默解释道:“阿耶怕影响你在并州做事,便没让人通知你。”
“本来寻思着今日你回家给你个惊喜,我和老二便让部曲瞒着你,谁知道,你这一进宫就没影了,若是你再不回来,阿耶就要派我和你二哥进宫寻你去了。”
“行了,咱们别在这说了。”程处亮催促道:“为了等你吃晚饭,娘亲可是下令你不回来谁也不准动筷子的。”
一听全家人为了等他都还没有吃饭,程处弼也是赶忙跟着两人朝着后院而去。
“娘亲!三哥回来了!”
程处弼的身影刚刚出现在饭堂外,里面就响起了三小只的声音。
紧接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美妇人就从里面急匆匆的走了出来,情急之下,还在门槛上绊了一下。
“娘亲小心!”
程处弼眼疾手快,赶忙上前扶了一把。
崔氏扶着自己的儿子站稳后,笑着道:“无事,无事,快让娘亲看看瘦了没?”
说着,崔氏便上下打量起了自家儿子。
与此同时,程处弼也在打量着眼前这位娘亲。
和程家满是彪悍的气息不同,娘亲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书卷的气息,妥妥的大家闺秀。
不,准确的说,应该是才女才对。
而就在他感慨着老程何德何能可以娶到娘亲这位才女时,却忽然感觉胳膊一紧。
“处弼上前一点,让娘亲仔细看看。”
崔氏似乎有些看不清楚,又将程处弼朝着身前拉了一拉。
程处弼上前一步,这才注意到自家娘亲有点眯眯眼,像极了近视眼没带镜子的状态。
“娘亲,你的眼睛怎么了?”
不等崔氏开口,一旁的老程便带着埋怨道:“还能怎么了,看书累的呗!”
“跟她说了多少遍了,看书不要看太久,会累坏眼睛的,可是怎么说就是不听,在长安有人看着还好,这一回娘家就直接就放飞自我了,这下好了,眼睛直接给累坏了!”
“夫君——”
老话说的好:‘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崔氏那带着一点点撒娇的声音一出口,老程顿时就吃不消了。
连连摆手道:“好,好,我不说了,不说了,真是拿你没办法。”
听着老程那无奈中带着一丝宠溺的语气,程处弼当时就有一种‘活久见’的感觉。
和老程相处了这么些日子,这还是头一次见到对方这种表情。
他转头看了眼自己的大哥和二哥,发现这两人神色如常,显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了。
“好了,别听你阿耶瞎说,娘亲这眼睛没那么严重,就是离得远了有些看不清楚罢了。”
崔氏不在意的说了声,随即便将他拉进了饭堂。
“三哥!三哥!我们的礼物呢?”
程处弼刚一进去,就遭到了三小只的围攻。
“放心都有,都有,三哥这回给你们带了一整车,喜欢什么自己一会儿去挑去。”
他抬手在三个小脑袋瓜上挨个敲了一下。
一听整整一车的礼物,三小只顿时兴奋的连饭都不吃了,嚷嚷着现在就要去看礼物。
崔氏见状,轻声说道:“礼物放在那里又不会长腿跑了,等吃完饭再去吧。”
相比于老程的暴躁,崔氏这位娘亲就显得过于温柔了,纵使是教训孩子,也说不出什么重话来。
但,就是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比老程吹胡子瞪眼拎着鞭子要揍人还管用。
三小只一听立马就乖乖的坐回了各自的位子,怎么看怎么像一个乖宝宝。
完全没了往日那般的皮性。
“处弼快来,娘亲特意吩咐了厨房,做的都是你爱吃的,快尝尝味道怎么样。”
制住了三个皮猴子后,崔氏便拉着程处弼坐在了身边。
“来,尝尝这块豆腐,我听厨房说......”
门口,看着自家夫人\/娘亲完全忘记了自己,老程三人忍不住无奈的叹了口气。
这个家里,终究还是老三最受宠啊!
“行了,都坐吧。”
老程吧嗒了下嘴,招呼两个儿子在一旁坐下。
接下来,便是程家酒宴的日常节目,上酒!
......
咚咚!
在长安宵禁的前一刻,一名头戴斗笠的老者忽然敲响了位于永安坊的一处豪宅。
“二叔?”
门开,一名二十左右的青年挑着一个灯笼走了出来。
“十三。”
老者摘下斗笠,让青年可以借着烛光看清自己的脸庞。
烛光之下,是一张微微泛白的面孔。
和眼前的青年有着六七分相似之处。
此人正是王源之父,王子兴。
至于被其称为十三的青年,则是祁县王氏年轻一代排行第十三的王埠。
当确认眼前这位是自家二叔后,王埠便将其引入了门内。
“二叔请随我来,房间已经让人准备好了。”
王埠引着王子兴在豪宅里穿廊过亭,最终来到了位于后院的一处幽静小院。
“二叔,家中出了什么事情吗?您怎么亲自来长安了?”
将对方请进了小院后,王埠终于忍不住好奇问道。
他这位二叔,向来都是喜好享乐的人,平日里别说出远门了,就连自家的府邸,他都没见对方出去过几次。
而这次,二叔不仅亲自来了长安城,甚至身边还一个下人都没带,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出了什么大事了。
不然为何要如此的隐秘而来?
“十三,你堂兄他被人杀了,我是来报仇的。”王子兴涩声道。
“什么!王源堂兄死了!”
闻言,王埠不禁神色大变。
如今的祁县王氏一共分了八房,其余几房都是子嗣繁荣,唯独眼前二叔这一房,就只有堂兄王源一个子嗣。
而现在,二叔这一房的唯一子嗣竟然死了!
震惊过后,他又赶忙问道:“二叔,你刚才说你是来报仇的,那就是说你已经知道了谁是凶手?”
王子兴微微颔首,声音中带着恨意道:“是蜀王和程家三子干的。”
“蜀王和程处弼?”
王埠闻声再惊。
“十三知道程家三子?”
王子兴不禁狐疑的看着眼前侄子。
在这个以嫡长为尊的年代,一家兄弟姐妹中能被人熟知的也就只有嫡长子。
而现在,他不过说了一个程家三子,这个侄子就喊出了对方的名字,这种情况,就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个程家三子必然有着过人之处!
王埠也知道自家二叔的意思,于是便解释道:“二叔有所不知,如今这长安城中,程家三子程处弼的大名,那可是如雷贯耳。”
“这段时间,风靡整个长安的白酒、炒菜以及那新奇的厕纸,全都是出自此子之手。”
“白酒、炒菜、厕纸?”
王子兴满脸的疑惑,显然没听说这些东西。
王埠道:“此物刚刚出现不久,尚未传到长安之外,待明日侄儿带二叔一看便知。”
说完,他又将话题引回了正轨。
“二叔既然要为王源堂兄报仇,不知可有详细的计划?又打算做到什么程度?”
“当然是要这两人为我儿偿命!”王子兴厉声道。
王埠皱了皱眉,觉得自家二叔有些过于不现实了。
不论是蜀王还是程处弼,这两人都不是说杀就能杀的人物。
前者皇子的身份自是不需多说,就说程处弼吧,这可是卢国公的儿子!
以卢国公那护犊子的性格,他们王氏若是敢杀其子嗣,明日对方就敢兵围并州,马踏祁县!
届时,也不要想着朝廷会不会追究卢国公私调兵将的罪名了,真到了那个时候,宫中的那位只会在一旁拍手叫好。
甚至再过分点,还会问问卢国公兵将够不够用。
他很清楚,五姓七望不是无敌的。
皇室之所以一直选择压制他们而不是直接纵兵灭门,不是因为怕了他们,只是单纯的不想因为内斗而损伤了大唐国力罢了。
这个道理,很浅显,也很易懂。
但有些人就是认不清,看不明,至今还沉浸在可以左右天下的梦中。
而他面前的二叔,很显然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王埠沉吟一声道:“二叔,爷爷他同意你这么做吗?”
杀蜀王和卢国公的儿子,他觉得自家爷爷不会做出这么不明智的决定,眼前这位二叔很有可能是私自跑来长安的。
果不其然。
“他不同意!”
王子兴怨声道:“但是他不同意又能怎样?凭我自己也可以杀了那两人!”
此话一出,王埠顿时听出不对劲了。
“二叔!你别告诉我,你已经派人去杀蜀王二人了!”
王子兴颔首道:“没错,就在今日下午,我已经让死士埋伏在了城外的必经之处,想必此时,死讯也该传到的城中了。”
听着此话,王埠顿时面色大变。
但是下一刻,他便又蹙起了眉头。
听着二叔的意思,蜀王两人应该已经身死了。
但是,晚间的时候,他明明还听人谈起蜀王和程处弼两人,因为闲着没事干纠集了一票纨绔,在东城门造成了拥堵而遭人骂的事情啊。
所以,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