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王家人的心思-《睁眼断亲,逃荒路上吃肉馋哭爷奶》

  “好,就这么说定了,既然你想让我去看看真假,那你就要把我送进去”,李桂兰难以掩饰心中的悸动,拍着手叫好。

  李小草一怔,她说什么了就说定了?

  “胡闹,你当王府是咱们安平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李老太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刘氏倚靠在门框,极力忍着不让自己笑出声,还得是她闺女,原来这些天又是说好话又是倒水,竟然打的这个主意。

  好啊,进王府好啊,哪怕只有三百文那也是钱,眼下一个大男人扛大包每天才五文钱,就算是五文钱都抢不到活干。

  李根壮一听李桂兰都有了着落,“小草,那我也想去,你能不能帮我也找份差事。”

  李老太和李老汉互相看着对方,孩子都长大了,有自己的心思打算,这些话可从来没对他们说起过。

  “你们当小草是谁?她也是去上工赚辛苦钱的,王府的事能轮到她做主?去去去,故事也都听完了,该干啥干啥去,别在这杵着”,李老太像轰小鸡似的轰人。

  “奶奶,小草都答应我了,她既然答应我就一定有法子”,李桂兰瞪了一眼没眼力见的李根壮,“你别跟着捣乱,我进王府能当丫鬟,你能做什么?”

  “我能当兵上战场打仗,我能吃苦,我啥都能做”,李根壮拍着胸脯保证。

  李小草无奈,她虽然进了王府,可是王爷连个正眼儿都没给,她哪来那么大脸去求王爷这那的。

  “小草,小草你最好了,你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能做到的,是不是?”李桂兰竟然主动拉扯李小草的衣袖。

  李小草没想到,李桂兰小小的年纪,心眼子倒是不少,她竟然主动钻进了李桂兰的圈套。

  “我什么时候答应你了?况且你以为丫鬟是那么好当的?丫鬟是下人,主子高兴了还好,主子不高兴打骂都是轻的,送掉小命都有可能”。

  李小草虽然没亲眼看到过,却是听说过,封建社会人命不值钱。

  而且李桂兰的性子做不来服侍人的活,凡事都掐尖要强,真去当丫鬟,再和小姐们争强好胜,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最关键的一点,她没那个本事给人介绍工作。

  李桂兰只当李小草不愿意,她有些生气,明明都答应了又反悔,她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我不管,你答应我的就要做到……”

  李桂兰发现自己的语气不对,现在她还要求着李小草带她进王府,这个时候可不能把关系闹僵。

  “小草,你想啊,咱们两个都在王府上工,有个什么还能互相照应对不?你放心,我肯定踏踏实实干活,绝对不会惹主子们不高兴”。

  李桂兰看出李小草要说出拒绝的话,她转身就跑,“小草,我等你的好消息。”

  当事人跑了,李小草只好向当家人求助。

  “姥姥,我真的没那个本事向王爷提要求,不是我不肯帮忙,况且我只是个娃娃,人微言轻,谁会搭理我”,李小草愁的小脸皱在一起。

  李老太笑着摸了摸李小草的脸,“姥姥知道,你别搭理她就行,她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去,桂兰没看到过外面的世界,哪能懂得那些,王府能是咱们庄稼人去的地方?”

  好在李老太是个明事理的,李小草这才放下心来。

  李根壮听到了虽然有些失落,却也不恼,奶奶说的对,王府哪能想进就进,小草只是个娃娃,又不是王府的主子。

  若是哪一天小草有了本事能做主,再求小草不迟。

  李铁柱三兄弟带着孩子们抓鱼回来,满满一竹筐的鱼,他们一起动手杀鱼,再按照小草的吩咐把鱼肉剁成泥。

  “小草,今天我在村子里买了几个鸡蛋,你看看加多少合适?”李铁柱提着篮子,将鸡蛋展示出来。

  李小草回忆了一下,“大舅,一斤鱼肉加一碗水,一小捏的盐,再加入两个鸡蛋清,不要蛋黄”。

  “不要蛋黄?那蛋黄咋办?”李铁栓听的心疼。

  鸡蛋一文钱一个,用来做鱼丸已经心疼死了,竟然还不要蛋黄。

  李小草当然知道鸡蛋对于庄稼人有多金贵,可是姥爷说的对,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为了缓解李家人的心疼,李小草给他们画起了大饼。

  “蛋黄就留给你们补身体吧,做鱼丸只能用蛋清,而且一斤鱼肉才放两个鸡蛋,到时咱们一定能把钱加倍赚回来”。

  听到能赚钱,还能加倍赚回来,李家人就不那么心疼了。

  为了保守秘密,不让手艺传出去,李老太吩咐他们做鱼丸的时候进到灶房去做,然后把门关上。

  主要是担心孩子们嘴上没把门的,一不小心说漏嘴。

  这次的鱼丸加了细盐和鸡蛋清,吃起来更加筋道顺滑,主要有盐就有滋味。

  “我说李氏,你可真坐的住,你们李家今天捞了一筐的鱼,你也不回家看看?”王婆子的白眼不断在李氏身上瞟。

  都是和离的人了,舔着脸跑回王家,即使李氏不要名分,可总要吃饭吧。

  难道就想用照顾儿子的名头留下来蹭饭?

  她已经够仁义的了,容忍了李氏在他们王家吃了两顿饭。

  眼下一粒米都是金贵的,更何况是两顿。

  王三宝还在发高热,李氏就好像没听到王婆子的话一样。

  她不再是王家的儿媳妇,更不会再害怕王婆子。

  王婆子实在没招,只能跑到王玉贵屋子讨说法。

  “你说吧,这件事该咋办?咱家可没有多余的粮食”。

  王玉贵没觉得有何不妥,李氏是他媳妇,只是一张纸难道就能断了他们多年夫妻的情吗。

  他现在只等着先和秀芝把婚事办了,到时板上钉钉,再把李氏接回来。

  王玉贵虽然不说话,可王婆子是过来人,对于年轻人那点小心思她如何能不知晓,“你歇了那个心思吧,咱家啥条件?你还想娶俩?”

  王婆子向门外看了看,秀芝正在大房说话没回来,这才接着说道:“你得先让秀芝把那条金链子给你才是正经,秀芝姓啥?家住哪里?咱们全都不知情,万一哪天跑了你就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