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恶客临门-《玉佩求生之路》

  日头刚过晌午,宋家庄外的土路上突然传来密集的马蹄声和脚步声,尘土卷得老高,隔着老远就能听见人喊马嘶。

  了望塔上的铁蛋眼睛一瞪,连忙敲响了挂在塔上的铜锣——“哐!哐!哐!”急促的锣声瞬间划破了庄子的宁静。

  宋阳正在铁匠铺看刘铁锻造新的铁矛,听到锣声,心里咯噔一下——这是发现外敌的信号。他扔下手里的铁钳就往外跑,王二柱和护庄队的队员也立刻抄起武器,往寨门方向聚集。

  刚到门后,就见外面尘土中,一队人马已站定。为首的正是上次来的那个皂衣差役和长衫师爷,只是这次他们身后,跟着足足十余名皂隶——个个穿着灰皂衣,腰间挂着刀,手里握着碗口粗的水火棍,脸上带着凶相,一看就是来者不善。那两匹瘦马被拴在路边,马背上还驮着几个空麻袋,不知是要装什么。

  “宋阳!出来!”上次那个皂衣差役往前站了一步,手里把玩着腰间的锁链,扯着嗓子喊,声音比上次嚣张了十倍,“县太爷有令,传你问话!”

  宋阳示意护庄队队员守住寨门,自己推开一条门缝,沉着脸问:“不知官爷今日又有何吩咐?我们正要准备去县里报备,怎劳烦各位亲自跑一趟?”

  “报备?晚了!”长衫师爷往前凑了凑,手里扬着一张折叠的纸,纸角盖着个模糊的红印,“宋管事,别装糊涂了!有人告你们宋家庄‘隐匿人口、私垦田地、甚至聚众械斗杀人’——黑风寨那五十多号人,可不是你们‘自保’就能搪塞过去的!”

  他把那张纸展开,虽隔着几步远看不清字迹,却能看到上面确实有个朱红大印。“这是县衙的公文!县太爷说了,宋家庄目无王法,必须严惩!”

  宋阳心里冷笑——什么公文,多半是他们伪造或夸大其词的。隐匿人口?他们本就打算报备;私垦田地?荒山野岭没人要的地,何曾有官府管过?至于“械斗杀人”,更是颠倒黑白,明明是黑风寨来攻,他们自卫反击。这分明是上次敲竹杠尝到了甜头,这次想狮子大开口。

  “师爷说笑了,”宋阳依旧没开门,语气平静却带着硬气,“黑风寨是匪患,我们剿匪是为地方除害,官府之前也说过‘不算越权’,怎么转眼就成了‘械斗杀人’?还请师爷把公文给我看看,到底是谁告的状,告的又是哪条?”

  “你也配看公文?”皂衣差役呵斥道,“少废话!县太爷有令,限你们半个时辰内,交出‘罚银’一百两,补缴历年‘欠税’五十两!总共一百五十两银子!交得出,这事就既往不咎;交不出,就把你这庄头锁拿回县衙,打板子、下大牢!”

  一百五十两!

  门后的王二柱听到这话,当时就炸了:“你们抢钱啊!一百五十两?把我们庄子卖了都凑不出来!”护庄队的队员也都握紧了武器,眼里冒火——他们拼死拼活攒下点家底,这群人张嘴就要一百五十两,分明是要逼死他们。

  长衫师爷慢悠悠地摇着扇子,似笑非笑:“凑不出来?我看未必。你们能端掉黑风寨,那伙山贼抢了这么多年,库房里能没银子?别以为藏着掖着我们不知道。要么交银子,要么锁人,你们选一个。”

  他顿了顿,给皂隶们使了个眼色:“兄弟们,给他们亮亮家伙,让他们知道官府的厉害!”

  十余名皂隶立刻往前逼近几步,水火棍往地上一顿,“咚咚”作响,震得人耳朵发麻。为首的一个皂隶更是上前踹了一脚寨门,“哐当”一声,门板晃了晃:“姓宋的!别给脸不要脸!再不开门,我们就砸门了!”

  “谁敢!”王二柱怒吼一声,护庄队的队员齐刷刷举起长矛、钢刀,矛头对准门外的皂隶,“敢动一下试试!”

  双方瞬间在寨门处形成对峙。皂隶们虽人多,却被护庄队的气势镇了一下——这些庄丁虽穿着粗布衣,却个个眼神凶狠,手里的武器磨得发亮,站得笔直,竟比他们这些常年偷懒的衙役看着更有杀气。

  那踹门的皂隶愣了愣,没敢再动,回头看了眼师爷。

  师爷眼神闪了闪——他没想到宋家庄真敢硬顶。上次来看着还挺“懂事”,怎么才几天就变了脸?他瞥了眼那高耸的围墙,又看了看门后护庄队紧握武器的手,心里也犯嘀咕:真要砸门硬闯,未必能占到便宜,万一折了人,回去县太爷也未必护着他们。

  但狠话已放出去,收不回来了。他干咳一声,硬着头皮道:“反了!真是反了!宋阳,你敢抗命?就不怕官府派兵来剿了你们这贼窝?”

  宋阳站在门后,目光冷冽地看着外面的人。他知道,这次退了,下次他们只会更得寸进尺;但真动手,又怕引来更大的麻烦。可此刻箭在弦上,已不得不发。

  “我们没抗命,只是没钱。”宋阳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庄子里都是逃难的苦人,凑不出一百五十两。若是官府真要问罪,我跟你们去县里见县太爷,当面说清楚——但想抢,不行。”

  “好!好得很!”皂衣差役气得脸通红,“看来不给你们点颜色看看,你们不知道天高地厚!兄弟们,拿家伙,砸门!”

  几个皂隶应了声,举起水火棍就往寨门上砸去——“哐!哐!哐!”沉闷的撞击声在山坳里回荡,门板上瞬间被砸出几个凹坑。

  “护庄队!守住!”王二柱怒吼一声,队员们死死顶住门闩,长矛从门缝里刺出去,逼得皂隶们往后退了几步。

  气氛瞬间凝固,剑拔弩张。

  宋家庄的村民们也都围了过来,老的扶着小的,手里攥着锄头、扁担,虽害怕,却没人往后退——这是他们的家,退了就没地方去了。

  李氏拉着宋阳的胳膊,小声急道:“宋小哥,要不……再凑点银子?真打起来……”

  宋阳摇摇头,眼神坚定:“凑了这次,下次怎么办?他们要的不是银子,是把我们榨干。今日不硬一次,以后永无宁日。”

  他抬头看向门外嚣张的皂隶和师爷,心里清楚:这道寨门,今天不仅要守住,还要让他们知道,宋家庄不是谁都能捏的软柿子。

  恶客已临门,这场仗,躲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