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新生之庆,盟魂初聚-《玉佩求生之路》

  文化融合的深化,需要标志性的集体记忆来锚定。宋阳深知,共同的节日是凝聚人心、塑造认同的最佳载体,它能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庄民,在盛大的集体活动中放下地域隔阂,形成“我们都是同盟人”的共同认知。经过议事会商议,宋阳正式宣布设立同盟首个专属节日,“新生节”,定在同盟成立的纪念日,寓意“浴火新生,共筑家园”。

  新生节的筹备工作在全盟范围内展开,各庄按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宋家庄负责统筹协调和阅兵场地布置;周家庄、赵家庄筹备体育竞赛的器材和场地;李家庄、刘家庄负责文艺汇演的组织;孙家庄、吴家庄则承担集体会餐的物资准备,公库专项拨付粮食、盐、肉和“烧刀子”,确保节日供应充足。

  节日当天,天刚破晓,同盟各村庄就已一片欢腾。庄民们穿上最整齐的衣物,带着自家的特色美食,陆续赶往宋家庄的中心广场,这里是新生节庆典的主会场。广场上彩旗飘扬,正中央搭建了高台,两侧分别设置了阅兵通道、竞赛场地和汇演舞台,周边摆满了桌椅,供庄民休息用餐。

  上午辰时,庆典正式开始。第一项是阅兵仪式,由王二柱统领,常备军六千精锐依次通过高台。锋矢营的骑兵身着轻型钢甲,手持精钢长刀,马蹄踏地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磐石营的步兵肩扛火铳,队列严整,步伐铿锵;猎豹营的侦查兵身手矫健,手持弩箭,眼神锐利。当军队行至高台前,齐声高喊:“保境安民,同盟必胜!”声音震彻云霄,庄民们纷纷鼓掌欢呼,自豪感油然而生。

  宋阳站在高台上,看着这支由自己一手打造的精锐之师,又望向广场上密密麻麻的庄民,语气激昂地发表讲话:“今天,是同盟的新生之日,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新生之日!曾经,我们流离失所,饱受战乱之苦;如今,我们团结一心,共建家园,有粮吃、有衣穿、有安全保障!这一切,来之不易,是我们共同奋斗的成果!愿我们永远铭记:入我同盟,皆为兄弟,生死与共,不离不弃!”

  讲话结束,体育竞赛正式开始。项目涵盖拔河、摔跤、射箭、投石等,不分地域、不分男女,庄民们自由组队参赛。山东庄民组成的拔河队力大无穷,与河南庄民队展开激烈角逐,双方僵持不下,广场上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射箭比赛中,江南来的张木匠之子张磊虽身材瘦小,却箭法精准,屡屡命中靶心,赢得满堂喝彩;摔跤场上,山西壮汉与本地庄民缠斗,输赢之间,只有掌声,没有敌意。

  午后的文艺汇演,成为融合地域文化的舞台。河南庄民表演豫剧选段,唱腔高亢;山东庄民献上快书,诙谐幽默;江南庄民的评弹婉转悠扬;山西庄民的民歌粗犷嘹亮。最精彩的是集体舞蹈,来自不同地域的庄民身着特色服饰,共同跳起宋阳改编的《同盟欢歌》,动作整齐,笑容真挚,地域的界限在舞蹈中彻底消融。

  傍晚的集体会餐,是新生节的高潮。广场上摆满了桌椅,庄民们围坐在一起,共享美食——山东的煎饼、河南的胡辣汤、江南的米饭、山西的面食,还有公库提供的猪肉、蔬菜和“烧刀子”。宋阳穿梭在餐桌之间,与庄民们举杯共饮,分享节日的喜悦。山东的王老汉举起酒碗:“敬宋总指挥!敬同盟!有这样的家园,这样的节日,就算死也值了!”庄民们纷纷响应,酒碗碰撞声、欢笑声响彻夜空。

  新生节的庆典,让同盟的凝聚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庄民们在共同的庆祝中,感受到了“同盟人”的身份认同,地域的隔阂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深厚的兄弟情谊。宋阳站在高台之上,看着夜空下欢乐的人群,知道这不仅是一场节日庆典,更是同盟精神的凝聚,是对抗外敌的精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