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收留与抉择-《玉佩求生之路》

  雪又下了起来,细密的雪沫子像盐粒似的撒在地上,把栅栏外的脚印盖得严严实实。栅栏边,蜷缩着几个身影,气息微弱得像风中残烛。

  一个老婆婆抱着个昏迷的小女孩,女孩嘴唇冻得发紫,小脸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不远处,一对老夫妻相互依偎着,老头的腿似乎受了伤,裤管浸着暗红的血,老太太正用冻僵的手给他搓着膝盖;还有个半大的少年,大概十三四岁,胳膊上缠着破布,靠在石头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喉咙里发出微弱的呻吟。

  他们是从黑石滩逃出来的最后几个幸存者,显然已经到了极限,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宋小哥……”王二柱看着那几个身影,喉结动了动,声音有些发紧,“要不……让他们进来吧?这天寒地冻的,再在外头待着,怕是活不成了。”

  张寡妇却皱紧了眉,抱着丫丫往后退了半步:“柱哥,不是俺心狠。你看他们那样,怕是带病呢?再说咱们粮食就够紧的了,再添几张嘴,咱们自己都得饿肚子!”她经历过瘟疫,对“外来者”的警惕刻在骨子里,“万一里面混着不怀好意的……”

  李氏也叹了口气:“都是苦命人……可咱们这点家当,实在经不起折腾啊。”

  两人的话像两块石头,砸在宋阳心里。

  救?风险太大。疫病、粮食消耗、潜在的安全隐患,任何一条都可能让他们好不容易筑起的防线崩溃。

  不救?看着那几个奄奄一息的妇孺老人在雪地里冻死、饿死,他心里那点仅存的人道,实在过不去。尤其是那个昏迷的小女孩,让他想起了二丫和丫丫。

  宋阳盯着栅栏外的身影,沉默了许久。雪落在他的眉毛上,结了层白霜,他却浑然不觉。

  “得有规矩。”他终于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可以暂时收留,但必须按我说的做。”

  他看向众人,一字一句道:“第一,先隔离。把西边那间塌了一半的破屋收拾出来,让他们住进去,离咱们的院子远点,每天送饭送水由我和柱哥负责,谁也不准私自接触——观察三天,没病没灾的,再考虑让他们靠近。”

  “第二,想吃饭,就得干活。”他目光扫过栅栏外,“能动的,每天得帮着拾柴、捡石子、剥玉米皮,干多少活,给多少吃的,绝不养闲人。”

  “第三,丑话说在前头。”宋阳的声音冷了几分,“要是谁敢偷东西、耍花样,或者对孩子们动歪心思,不用第二句话,直接赶出去,生死自负。”

  王二柱立刻点头:“中!就按宋小哥说的办!”张寡妇虽然还有些顾虑,但见宋阳把规矩定得这么死,也点了点头:“我没意见,照规矩来。”

  接下来是筛选。宋阳让王二柱出去,对着那几个幸存者喊话,把规矩说了一遍,问谁愿意留下。

  那对老夫妻最先应声,老头哑着嗓子说:“俺们能干动活……俺老婆子会缝补,俺……俺能劈柴……求你们给口饭吃……”他们身边的女儿也怯生生地抬起头,脸上满是冻疮,却眼神干净,看着不像难缠的人。

  那个半大的少年也慢慢抬起头,声音嘶哑:“俺……俺能打猎……以前跟着爹学过……只要给口饭,俺啥都干……”

  只有那个抱着小女孩的老婆婆,摇了摇头,哽咽道:“俺……俺孙女快不行了……俺就想在这儿守着她……不麻烦你们……”

  宋阳沉默了片刻,让王二柱给老婆婆递过去两个萝卜和一小捆柴:“您要是想守着,就去东边的破屋吧,那儿背风。这些东西您拿着,能撑一天是一天。”他没收留这祖孙俩——不是狠心,是知道小女孩恐怕熬不过今晚,强行收留,只会让其他人徒增恐惧。

  最终,他们收留了那对老夫妻(姓陈,老头叫陈老实,老太太陈氏,女儿叫陈春)和那个少年(叫石头)。

  王二柱和宋阳一起,把三人扶到西边的破屋,用干草铺了个简易的地铺,又生了堆火。陈老实和陈氏感激得直作揖,陈春红着眼圈给他们鞠了一躬,石头则默默往火堆里添了根柴,低声说了句“谢谢”。

  废村的人口,从7人变成了11人。

  变化几乎立刻显现出来。

  晚饭时分,张寡妇舀粥的手明显犹豫了——原本够七人喝的稀粥,分给十一人,每个人碗里的米粒都肉眼可见地少了。陈老实和陈氏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不敢多舀;石头则狼吞虎咽,却在看到二丫和丫丫的碗后,默默放慢了速度。

  第二天一早,宋阳的任务分配表就更长了:王二柱带着石头去加固栅栏,陈老实跟着拾柴,陈氏和陈春则帮着张寡妇缝补衣物、择菜。每个人都有活干,院子里的脚步声、说话声比以前多了,却也多了几分小心翼翼的生分。

  宋阳的担子骤然重了起来。

  他不仅要盯着外面的动静,还要协调内部的活计——谁干多了,谁干少了,谁的粮食分多了,谁心里有怨气,都得他来调和。陈老实夫妇总觉得欠了情,干活拼命得不像老人,宋阳得盯着不让他们累垮;石头性子闷,不爱说话,王二柱总担心他憋着坏,宋阳得时不时跟他说几句话,了解他的心思。

  最让他头疼的是粮食。空间里的产出虽然稳定,但多了四张嘴,消耗速度明显加快。他不得不压缩自己的份额,夜里在空间里更疯狂地种植,常常累到意识模糊,全靠灵泉水硬撑。

  这天傍晚,宋阳坐在篱笆墙后,看着西边破屋里升起的袅袅炊烟——那是张寡妇送去的热粥,用陶罐隔着栅栏递过去的。陈春正蹲在火堆边,给陈氏捶背,石头则帮着陈老实劈柴,动作虽然生疏,却很认真。

  雪还在下,天地一片寂静。新增的人口像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了涟漪,却暂时没有掀起大浪。

  宋阳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望着远处官道的方向。那里依旧平静,却像藏着一头巨兽,随时可能扑过来。

  他知道,收留这几个人,只是权宜之计。未来的路还很长,粮食会更紧张,危险会更逼近,管理会更复杂。

  但他不后悔。

  在这人吃人的乱世里,能多守住一个老实人,多护着一个干净的眼神,或许就多了一分撑下去的意义。

  宋阳握紧了手里的柴刀,站起身。该去检查陷阱了,还得去了望台换铁蛋下来吃饭。

  日子,还得一天天地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