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零陵之行(十四)-《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翌日,天光未亮,星子尚在墨蓝的天幕上闪烁。

  邓安三人便已悄无声息地收拾好行装,牵着马匹离开了客舍,没有惊动任何人,自然也未去向刘度辞行。

  并非失礼,而是身处异地,多留一刻便多一分变数,既然联盟已定,早一刻返回郎陵掌控大局,才是正理。

  马蹄再次叩响在青石板上,清脆的声音在寂静的黎明中传得老远。

  三人如同来时一般,化作几道融入晨曦的剪影,迅速离开了泉陵县城,踏上了北归的征程。

  重复的颠簸,无尽的官道,相似的风景。

  邓安骑在马上,感受着胯下传来的规律性震动,只觉得浑身骨架都快被颠散了。

  这种长途跋涉的艰辛,远超他最初的想象。

  “唉,真是要了亲命了……”他在心中哀叹,不由得想起了穿越前的生活。

  那时候,出个远门,哪怕是跨越半个国家,坐几个小时的飞机也就到了,最不济坐一天高铁或长途汽车,虽然也累,但何曾受过这种罪?

  连续近一个月,天天在马背上颠簸,风吹日晒,雨打霜侵,晚上还常常只能找个破庙或者露天席地而卧。这简直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他忽然对那些史书上记载的“八百里加急”有了更直观、更惊悚的认识。

  那得是何等紧迫的情报,才能让人不惜跑死马,甚至累死人也要拼命传递?

  想想那场景,驿马四蹄翻飞,口吐白沫,驿卒风尘仆仆,双眼赤红,一路不知要累瘫多少匹好马,甚至可能有人直接猝死在途中……这时代的通讯成本,是以生命为代价的!

  “要是系统能兑换个手机就好了……不,哪怕是个无线电对讲机呢?”邓安异想天开地琢磨着,随即又被自己更离谱的想法逗笑了。

  “或者……直接给辆坦克?好家伙,要是在这汉末开出一辆坦克,那还不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直接平推全世界了?”

  他脑海中浮现出自己驾驶钢铁巨兽,董卓的西凉铁骑、袁绍的河北精兵在履带下化为齑粉的画面,不由得哑然失笑,这只能是无聊旅途中的一点苦中作乐的幻想罢了。

  收起不切实际的遐想,对郎陵的牵挂再次涌上心头。

  程咬金那莽汉会不会又闹出什么笑话?陈到能否镇住新收编的士卒?戏志才和徐庶的谋划是否顺利?还有沈括的科技树,冯妤那丫头……种种思绪,让他归心似箭。

  接下来的三日,他们几乎是日夜兼程,除了必要的进食和极短暂的休息,大部分时间都在马背上度过。

  以最快的速度穿过江陵地界,目标直指郎陵方向。

  为了进一步缩短时间,在抵达汉水渡口时,邓安再次祭出“金钱开路”大法,直接塞给船夫远超平常的船资,插队登上了最早一班北上的渡船。

  当双脚终于踏上摇晃的甲板,暂时告别了马背的颠簸时,邓安几乎要感动得流下泪来。

  他只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尤其是饱经磨难的屁股和大腿,仿佛已经不是自己的了,酸痛麻木交织在一起。

  小船破开浑浊的江水,向着北岸驶去。

  两岸是连绵的青山,郁郁葱葱,猿啼鸟鸣隐约可闻,天空中水鸟盘旋,景色原始而壮丽,远比后世那些被工业化和旅游业改造过的山水要纯粹得多。

  “几千年前的生态环境,确实是好啊……”邓安倚在船舷,望着这如画江山,心中感慨。

  没有污染,没有过度开发,天地间充满了一种野性而蓬勃的生命力。

  然而,这份宁静与美好,却让他感到一种更深沉的疲惫与无奈。

  这乱世,人命如草芥,想要在这如画江山中享受长久的安宁,是何等奢侈的妄想?他揉了揉依旧酸痛的腿,望着北方郎陵的方向,目光变得悠远而沉重。

  统一三国?结束这纷争乱世?

  这个目标,如今想来,只觉得如同眼前的万重山水,道阻且长。

  他现在连一个郎陵都还未完全消化,势力范围仅限于一隅,面对袁绍、曹操、刘表这些早已成名或潜力巨大的对手,未来的路,还不知有多少艰难险阻,多少血雨腥风。

  “还要多少年呢?十年?二十年?或者……我根本做不到?”

  这个念头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浮现在脑海,带着一丝迷茫,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统一之路,想想都觉得……遥远得令人窒息。

  小船悠悠,载着满腹心事与一身疲惫的邓安,驶向未知的、却注定不会平静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