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朱高煦到底是个耐不住性子的,在朱高燨那看似平静无波、实则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下,坐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便觉得浑身不自在。他扯了几句军中闲话,见朱高燨反应冷淡,朱高炽又是一副忧心忡忡欲言又止的模样,老三朱高燧更是像个锯嘴葫芦,索性一拍大腿,借口营中还有军务,起身告辞了。
朱高煦一走,朱高燧更是如坐针毡,也连忙寻了个由头,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王府。
书房内只剩下太子朱高炽和朱高燨两人。
朱高炽看着两位弟弟离去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对朱高燨道:“四弟,你别介意。老二就是那个莽撞性子,老三……胆子小了些。”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你久不在京,如今回来,这京城里的水,比十几年前更深了。有些人,有些事,表面上看着是一团和气,底下却不知藏着多少心思。大哥是希望你……凡事多留个心眼,莫要轻易被人拿了话柄,或是……利用了去。”
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充满了长兄对幼弟的回护之情。朱高炽性情仁厚,不擅权谋,但对于自己兄弟,尤其是这个神秘而强大的四弟,他是真心实意地关心。
朱高燨能感受到这份真诚,他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许:“大哥的叮嘱,我记下了。我对朝堂之争并无兴趣,只要不惹到我头上,他们如何,与我无关。”
朱高炽见他听进去了,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你明白就好。对了,你刚回来,府里若缺什么,或是想逛逛这北京城,尽管跟大哥说。瞻基那小子对京城熟得很,让他陪你走走也好。”
提到朱瞻基,朱高燨目光微动,并未接话。
朱高炽又坐了片刻,嘱咐朱高燨好生休息,这才起身离去,他监国事务繁忙,能抽空来这一趟已是不易。
送走朱高炽,王府再次恢复了寂静。朱高燨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信步走出王府。他并未乘坐车辇,依旧是那般看似闲庭信步,身形却飘忽不定,几个转折,便已来到了皇宫西苑。
西苑景致宜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太液池水波光粼粼。与宫城的庄严压抑不同,这里更多了几分闲适之意。朱高燨沿着太液池畔缓步而行,神识却如同无形的水波,悄然覆盖四周。他并非刻意探查,只是习惯使然,这世间能威胁到他的存在几乎没有,但这种掌控周围一切的感觉,能让他更为安心。
就在他经过一片假山竹林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低语声传入耳中。他神识微扫,便“看”到了假山另一侧的情景。
正是皇太孙朱瞻基,而他身边,还跟着一名作内侍打扮,但身形纤细、眉目清秀的“少年”。朱高燨的目光在那“少年”喉间和耳垂处微微一顿,便已了然。此女虽作男装,却难掩女儿之态,而且,在她身上,朱高燨感受到了一缕极其微弱、但与他昨夜清理的那些余孽同源的气息,只是这气息更为纯净,也更为隐晦,似乎她本身并非恶徒,却与那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瞻基正与那女子低声说着什么,神色间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焦躁与不满。
“……你是不知道,我那位四叔,昨日回京,晚上就闹出了人命!虽然死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手段……也太……”朱瞻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与抱怨。
那女子声音清脆,却带着冷静:“殿下慎言!隔墙有耳。那位四殿下,非常人,陛下似乎都对他……颇为不同。您还是小心为上,莫要轻易得罪。”
“我岂会不知?”朱瞻基烦躁地折下一段竹枝,“只是他那一副高高在上、视众生如蝼蚁的样子,让人……而且,他一回来,这京城的水就更浑了。我总觉得,他会坏我们的事……”
“殿下!”女子急忙打断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眼下最要紧的,是取得陛下的完全信任,尤其是在北伐之事上……”
就在这时,朱瞻基似乎心有所感,猛地抬起头,正好看到假山另一侧,负手而立、正静静看着他们的朱高燨。
朱瞻基的脸色瞬间一变,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后面的话全都卡在了喉咙里。他身边的女子也察觉到了异常,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当接触到朱高燨那淡漠的目光时,她浑身一颤,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上血色尽褪,眼中充满了惊恐。
朱高燨缓缓从假山后走出,目光平静地扫过二人,最后落在朱瞻基身上。
“瞻基,好雅兴。”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朱瞻基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四……四叔!”朱瞻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上前行礼,同时不动声色地将那女子挡在身后,“侄儿……侄儿正与这小内侍说些闲话,没想到在此偶遇四叔。四叔也是来赏景的?”
朱高燨的目光越过朱瞻基,落在那名低垂着头、浑身紧绷的女子身上,淡淡开口:“这位是?”
朱瞻基心脏狂跳,强作镇定道:“哦,是东宫一个新来的小内侍,叫……叫平吉,做事还算伶俐,侄儿带在身边使唤。” 他这谎撒得并不高明,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高燨并未戳穿,只是看着那女子,缓缓道:“平吉?名字不错。抬起头来。”
那女子身体抖得更厉害,但在朱瞻基眼神的示意下,不得不缓缓抬起头,却不敢与朱高燨对视,目光躲闪,声音细若蚊蚋:“奴……奴婢平吉,见……见过四殿下。”
朱高燨看着她,片刻后,才移开目光,重新看向朱瞻基,语气依旧平淡:“年轻人,结交朋友是好事。不过,须知人可分善恶,事有可为不可为。有些路,一旦走错,便再难回头。你好自为之。”
这话,听起来像是长辈寻常的告诫,但落在朱瞻基和那女子耳中,却如同惊雷炸响,仿佛他们所有的秘密都已被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穿。
朱瞻基额头渗出冷汗,连忙躬身道:“侄儿……侄儿谨记四叔教诲!”
朱高燨不再多言,深深地看了那女子一眼,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入脑中,然后便转身,继续沿着太液池畔缓步而行,仿佛真的只是偶然路过。
直到朱高燨的身影消失在竹林深处,朱瞻基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发现自己背后的衣衫已被冷汗浸湿。他看向身边同样惊魂未定的女子,苦笑道:“若微……你也看到了,我这四叔……他好像……看出什么了。”
那名叫“平吉”实为孙若微的女子,脸色苍白,眼中惊惧未消,她望着朱高燨离去的方向,喃喃道:“他……他比传说中更可怕。殿下,我们……我们必须更加小心了。”
而此刻,已然走远的朱高燨,神识中清晰地捕捉到了两人后续的对话。他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孙若微……建文旧臣之女……果然搅和在一起了。” 他心中默念,“大侄子,希望你不要自误。否则,即便大哥求情,我也未必会手下留情。”
这看似平静的皇家园林,因这一次偶遇,暗流愈发汹涌。
朱高煦一走,朱高燧更是如坐针毡,也连忙寻了个由头,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王府。
书房内只剩下太子朱高炽和朱高燨两人。
朱高炽看着两位弟弟离去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对朱高燨道:“四弟,你别介意。老二就是那个莽撞性子,老三……胆子小了些。” 他顿了顿,语重心长,“你久不在京,如今回来,这京城里的水,比十几年前更深了。有些人,有些事,表面上看着是一团和气,底下却不知藏着多少心思。大哥是希望你……凡事多留个心眼,莫要轻易被人拿了话柄,或是……利用了去。”
这番话,可谓是推心置腹,充满了长兄对幼弟的回护之情。朱高炽性情仁厚,不擅权谋,但对于自己兄弟,尤其是这个神秘而强大的四弟,他是真心实意地关心。
朱高燨能感受到这份真诚,他点了点头,语气缓和了些许:“大哥的叮嘱,我记下了。我对朝堂之争并无兴趣,只要不惹到我头上,他们如何,与我无关。”
朱高炽见他听进去了,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笑容:“你明白就好。对了,你刚回来,府里若缺什么,或是想逛逛这北京城,尽管跟大哥说。瞻基那小子对京城熟得很,让他陪你走走也好。”
提到朱瞻基,朱高燨目光微动,并未接话。
朱高炽又坐了片刻,嘱咐朱高燨好生休息,这才起身离去,他监国事务繁忙,能抽空来这一趟已是不易。
送走朱高炽,王府再次恢复了寂静。朱高燨屏退了左右,独自一人信步走出王府。他并未乘坐车辇,依旧是那般看似闲庭信步,身形却飘忽不定,几个转折,便已来到了皇宫西苑。
西苑景致宜人,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太液池水波光粼粼。与宫城的庄严压抑不同,这里更多了几分闲适之意。朱高燨沿着太液池畔缓步而行,神识却如同无形的水波,悄然覆盖四周。他并非刻意探查,只是习惯使然,这世间能威胁到他的存在几乎没有,但这种掌控周围一切的感觉,能让他更为安心。
就在他经过一片假山竹林时,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和低语声传入耳中。他神识微扫,便“看”到了假山另一侧的情景。
正是皇太孙朱瞻基,而他身边,还跟着一名作内侍打扮,但身形纤细、眉目清秀的“少年”。朱高燨的目光在那“少年”喉间和耳垂处微微一顿,便已了然。此女虽作男装,却难掩女儿之态,而且,在她身上,朱高燨感受到了一缕极其微弱、但与他昨夜清理的那些余孽同源的气息,只是这气息更为纯净,也更为隐晦,似乎她本身并非恶徒,却与那些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朱瞻基正与那女子低声说着什么,神色间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焦躁与不满。
“……你是不知道,我那位四叔,昨日回京,晚上就闹出了人命!虽然死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手段……也太……”朱瞻基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与抱怨。
那女子声音清脆,却带着冷静:“殿下慎言!隔墙有耳。那位四殿下,非常人,陛下似乎都对他……颇为不同。您还是小心为上,莫要轻易得罪。”
“我岂会不知?”朱瞻基烦躁地折下一段竹枝,“只是他那一副高高在上、视众生如蝼蚁的样子,让人……而且,他一回来,这京城的水就更浑了。我总觉得,他会坏我们的事……”
“殿下!”女子急忙打断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此事还需从长计议,眼下最要紧的,是取得陛下的完全信任,尤其是在北伐之事上……”
就在这时,朱瞻基似乎心有所感,猛地抬起头,正好看到假山另一侧,负手而立、正静静看着他们的朱高燨。
朱瞻基的脸色瞬间一变,如同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后面的话全都卡在了喉咙里。他身边的女子也察觉到了异常,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当接触到朱高燨那淡漠的目光时,她浑身一颤,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脸上血色尽褪,眼中充满了惊恐。
朱高燨缓缓从假山后走出,目光平静地扫过二人,最后落在朱瞻基身上。
“瞻基,好雅兴。”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却让朱瞻基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
“四……四叔!”朱瞻基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上前行礼,同时不动声色地将那女子挡在身后,“侄儿……侄儿正与这小内侍说些闲话,没想到在此偶遇四叔。四叔也是来赏景的?”
朱高燨的目光越过朱瞻基,落在那名低垂着头、浑身紧绷的女子身上,淡淡开口:“这位是?”
朱瞻基心脏狂跳,强作镇定道:“哦,是东宫一个新来的小内侍,叫……叫平吉,做事还算伶俐,侄儿带在身边使唤。” 他这谎撒得并不高明,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高燨并未戳穿,只是看着那女子,缓缓道:“平吉?名字不错。抬起头来。”
那女子身体抖得更厉害,但在朱瞻基眼神的示意下,不得不缓缓抬起头,却不敢与朱高燨对视,目光躲闪,声音细若蚊蚋:“奴……奴婢平吉,见……见过四殿下。”
朱高燨看着她,片刻后,才移开目光,重新看向朱瞻基,语气依旧平淡:“年轻人,结交朋友是好事。不过,须知人可分善恶,事有可为不可为。有些路,一旦走错,便再难回头。你好自为之。”
这话,听起来像是长辈寻常的告诫,但落在朱瞻基和那女子耳中,却如同惊雷炸响,仿佛他们所有的秘密都已被那双深邃的眼睛看穿。
朱瞻基额头渗出冷汗,连忙躬身道:“侄儿……侄儿谨记四叔教诲!”
朱高燨不再多言,深深地看了那女子一眼,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入脑中,然后便转身,继续沿着太液池畔缓步而行,仿佛真的只是偶然路过。
直到朱高燨的身影消失在竹林深处,朱瞻基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发现自己背后的衣衫已被冷汗浸湿。他看向身边同样惊魂未定的女子,苦笑道:“若微……你也看到了,我这四叔……他好像……看出什么了。”
那名叫“平吉”实为孙若微的女子,脸色苍白,眼中惊惧未消,她望着朱高燨离去的方向,喃喃道:“他……他比传说中更可怕。殿下,我们……我们必须更加小心了。”
而此刻,已然走远的朱高燨,神识中清晰地捕捉到了两人后续的对话。他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孙若微……建文旧臣之女……果然搅和在一起了。” 他心中默念,“大侄子,希望你不要自误。否则,即便大哥求情,我也未必会手下留情。”
这看似平静的皇家园林,因这一次偶遇,暗流愈发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