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别院,坐落于北京城西郊群山环抱的一处幽静山谷之中。此地并非皇家苑囿,而是朱高燨早年离京前,命人以寻常富户别业的名义悄然购下,加以修缮布置而成。院墙依山势而建,青砖灰瓦,与山林融为一体,毫不显眼。院内引有活泉,凿地为池,池畔遍植翠竹奇花,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虽不奢华,却处处透着清雅别致,更兼有朱高燨布下的聚灵阵法,使得院中灵气氤氲,远胜外界,实为一处绝佳的隐居养性之所。
朱高燨携苏怜雪归来后,便径直入了这处别院。他将怜雪安置在临水的一处暖阁内,阁中陈设简洁温馨,推开窗便可望见一池碧水和远处苍翠的山峦。
自踏入院门的那一刻起,外界的一切喧嚣仿佛都被隔绝。没有王府的规矩束缚,没有宫廷的暗流涌动,更没有颠沛流离的恐惧。有的只是清晨的鸟鸣,午后的蝉唱,夜晚的流萤,以及身边那人无声却强大的守护。
苏怜雪的身体虽在朱高燨的本源元气滋养下已无大碍,但十余年的囚禁折磨留下的沉疴暗伤,以及心灵上的创伤,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痊愈。朱高燨并未急于带她返回纷扰的帝都核心,而是决定让她在此地彻底静养,抚平身心所有的伤痕。
每日清晨,朱高燨会亲自为怜雪疏导经脉,以精纯平和的元气温养她受损的根基。他的手法轻柔而精准,元气流转间,如同春日暖阳,驱散她骨髓深处的寒意,修复那些细微的裂痕。怜雪闭目凝神,感受着那股暖流在体内缓缓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舒畅与安宁,仿佛枯萎的草木重新得到了雨露的滋润。
午后,若天气晴好,朱高燨会陪她在院中散步。两人沿着青石小径缓缓而行,看池中锦鲤嬉戏,听风吹竹叶沙沙作响。他偶尔会指点院中的花草,讲述一些它们的习性趣闻,声音平静舒缓。怜雪跟在他身侧,静静听着,目光偶尔落在他沉静的侧脸上,心中充满了宁静与依赖。有时,她也会尝试着为那些花草浇水,动作生疏却认真,朱高燨便在一旁静静看着,目光深处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
夜晚,阁内烛火温和,朱高燨或静坐调息,神识依旧监控着远方,或翻阅一些古籍杂记。怜雪则坐在窗边,有时抚琴——那是朱高燨不知从何处寻来的一架古琴,琴音清越,虽因生疏而时有滞涩,却也能渐渐奏出舒缓的曲调;有时则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星空,或是偷偷看着烛光下燨哥哥专注的容颜,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幸福感填满。
朱高燨的话依旧不多,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慰藉。他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能驱散怜雪心中偶尔泛起的阴霾。在他的陪伴下,怜雪脸上的笑容日渐增多,眸中的神采也愈发灵动,那份深埋的惊惧与不安,正在被点滴的温暖与安全感所取代。
这日,朱高燨为怜雪疏导完经脉后,并未像往常一样离开,而是取出一只温润的白玉小瓶,递到她面前。
“这是用几种安神补元的灵草调配的香露,”他淡淡道,“睡前置于枕畔,有助眠之效,亦可滋养神魂。”
怜雪接过玉瓶,拔开塞子,一股清雅沁人的幽香缓缓溢出,闻之令人心神宁静。她心中暖流涌动,知道燨哥哥虽不言不语,却始终关注着她最细微的感受。“谢谢燨哥哥。”她轻声说道,将玉瓶小心收好。
朱高燨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模样,目光微动,忽然道:“待你身体再好些,我教你一些简单的吐纳养气之法,虽不能让你如修士般飞天遁地,但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怜雪闻言,眼中顿时绽放出惊喜的光芒:“真的吗?我……我可以学?”她从未想过,自己也能接触到燨哥哥那般神奇的世界。
“嗯。”朱高燨颔首,“循序渐进即可。”
这简单的承诺,让怜雪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她知道,燨哥哥正在为她铺就一条全新的、充满希望的道路。
西山别院的日子,就这样在宁静与温情中缓缓流淌。对于朱高燨而言,这或许是他漫长生命中一段难得的闲暇;而对于苏怜雪来说,这却是她重获新生后,最珍贵、最安心的时光。外界的风起云涌,朝堂的波谲云诡,似乎都已远去。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便是他们的桃源。
然而,朱高燨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虽隐匿于此,但帝都之内,因他归来而掀起的暗涌,绝不会轻易平息。他留在城中的那道身外化身,偶尔会传回一些信息——关于皇帝朱棣愈发强硬的北伐决心,关于太子与汉王之间愈发微妙的平衡,关于某些势力对他这位神秘归来的四皇子愈发浓厚的“兴趣”……
但这些,他暂时都无意理会。当前,让怜雪彻底康复,是他唯一在意的事。
夕阳西下,将暖阁的窗棂染成金色。朱高燨与苏怜雪对坐品茗,茶香袅袅,相对无言,却自有温情流动。山风穿过竹林,带来远方的气息,也带来了未来的讯号。
静养之时,亦是风暴前夕的宁静。
朱高燨携苏怜雪归来后,便径直入了这处别院。他将怜雪安置在临水的一处暖阁内,阁中陈设简洁温馨,推开窗便可望见一池碧水和远处苍翠的山峦。
自踏入院门的那一刻起,外界的一切喧嚣仿佛都被隔绝。没有王府的规矩束缚,没有宫廷的暗流涌动,更没有颠沛流离的恐惧。有的只是清晨的鸟鸣,午后的蝉唱,夜晚的流萤,以及身边那人无声却强大的守护。
苏怜雪的身体虽在朱高燨的本源元气滋养下已无大碍,但十余年的囚禁折磨留下的沉疴暗伤,以及心灵上的创伤,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痊愈。朱高燨并未急于带她返回纷扰的帝都核心,而是决定让她在此地彻底静养,抚平身心所有的伤痕。
每日清晨,朱高燨会亲自为怜雪疏导经脉,以精纯平和的元气温养她受损的根基。他的手法轻柔而精准,元气流转间,如同春日暖阳,驱散她骨髓深处的寒意,修复那些细微的裂痕。怜雪闭目凝神,感受着那股暖流在体内缓缓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舒畅与安宁,仿佛枯萎的草木重新得到了雨露的滋润。
午后,若天气晴好,朱高燨会陪她在院中散步。两人沿着青石小径缓缓而行,看池中锦鲤嬉戏,听风吹竹叶沙沙作响。他偶尔会指点院中的花草,讲述一些它们的习性趣闻,声音平静舒缓。怜雪跟在他身侧,静静听着,目光偶尔落在他沉静的侧脸上,心中充满了宁静与依赖。有时,她也会尝试着为那些花草浇水,动作生疏却认真,朱高燨便在一旁静静看着,目光深处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柔和。
夜晚,阁内烛火温和,朱高燨或静坐调息,神识依旧监控着远方,或翻阅一些古籍杂记。怜雪则坐在窗边,有时抚琴——那是朱高燨不知从何处寻来的一架古琴,琴音清越,虽因生疏而时有滞涩,却也能渐渐奏出舒缓的曲调;有时则只是静静地看着窗外星空,或是偷偷看着烛光下燨哥哥专注的容颜,心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幸福感填满。
朱高燨的话依旧不多,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慰藉。他无需多言,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便能驱散怜雪心中偶尔泛起的阴霾。在他的陪伴下,怜雪脸上的笑容日渐增多,眸中的神采也愈发灵动,那份深埋的惊惧与不安,正在被点滴的温暖与安全感所取代。
这日,朱高燨为怜雪疏导完经脉后,并未像往常一样离开,而是取出一只温润的白玉小瓶,递到她面前。
“这是用几种安神补元的灵草调配的香露,”他淡淡道,“睡前置于枕畔,有助眠之效,亦可滋养神魂。”
怜雪接过玉瓶,拔开塞子,一股清雅沁人的幽香缓缓溢出,闻之令人心神宁静。她心中暖流涌动,知道燨哥哥虽不言不语,却始终关注着她最细微的感受。“谢谢燨哥哥。”她轻声说道,将玉瓶小心收好。
朱高燨看着她小心翼翼的模样,目光微动,忽然道:“待你身体再好些,我教你一些简单的吐纳养气之法,虽不能让你如修士般飞天遁地,但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怜雪闻言,眼中顿时绽放出惊喜的光芒:“真的吗?我……我可以学?”她从未想过,自己也能接触到燨哥哥那般神奇的世界。
“嗯。”朱高燨颔首,“循序渐进即可。”
这简单的承诺,让怜雪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她知道,燨哥哥正在为她铺就一条全新的、充满希望的道路。
西山别院的日子,就这样在宁静与温情中缓缓流淌。对于朱高燨而言,这或许是他漫长生命中一段难得的闲暇;而对于苏怜雪来说,这却是她重获新生后,最珍贵、最安心的时光。外界的风起云涌,朝堂的波谲云诡,似乎都已远去。这一方小小的天地,便是他们的桃源。
然而,朱高燨深知,树欲静而风不止。他虽隐匿于此,但帝都之内,因他归来而掀起的暗涌,绝不会轻易平息。他留在城中的那道身外化身,偶尔会传回一些信息——关于皇帝朱棣愈发强硬的北伐决心,关于太子与汉王之间愈发微妙的平衡,关于某些势力对他这位神秘归来的四皇子愈发浓厚的“兴趣”……
但这些,他暂时都无意理会。当前,让怜雪彻底康复,是他唯一在意的事。
夕阳西下,将暖阁的窗棂染成金色。朱高燨与苏怜雪对坐品茗,茶香袅袅,相对无言,却自有温情流动。山风穿过竹林,带来远方的气息,也带来了未来的讯号。
静养之时,亦是风暴前夕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