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散尽,欧阳煦已经踏上了通往县城的小路。他深吸一口气,山间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泥土和草木的芬芳,让他浑身舒畅。少年忍不住张开双臂,对着远处的群山长啸一声,惊起林中一片飞鸟。
哈哈哈!欧阳煦看着四散的鸟群,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没有父亲的督促,没有母亲的唠叨,天地之大,任他闯荡。
他拍了拍腰间的归墟剑,又摸了摸那个神奇的酒葫芦,确认两样宝贝都安然无恙后,这才解开包袱清点家当。父母给他准备了一百两银子,足够买一匹好马和路上的开销了。
先去县城买匹马。欧阳煦盘算着,步行去郡城得半年,骑马三个月就能到。
山路蜿蜒,欧阳煦脚步轻快。他运转《三千弱水》心法,真气在经脉中流转,每一步都轻盈如燕。不到两个时辰,新县城的轮廓就出现在视野中。
县城比两年前扩建了不少,城墙已经砌到一丈多高,数百工匠正在上面忙碌。城门口人来人往,有挑担的农夫,有推车的商贩,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富家子弟。欧阳煦随着人流进城,立刻被热闹的街市吸引。
卖糖葫芦喽——
上好的绸缎,江南来的!
磨剪子嘞——戗菜刀——
叫卖声此起彼伏,欧阳煦看得眼花缭乱。他拦住一个路人打听马市的位置,顺着指引来到城西一处开阔地。这里拴着几十匹马,有瘦小的驽马,也有神骏的良驹,价格从五两到五十两不等。
这位公子,要买马吗?一个满脸堆笑的马贩子迎上来,看看这匹枣红马,只要十五两,跑起来跟飞似的!
欧阳煦看了看那匹马,虽然毛色鲜亮,但眼神呆滞,鼻孔也不够大,显然不是什么好货色。他摇摇头:我再看看。
转了一圈,欧阳煦发现自己对马一窍不通,根本分不清好坏。他灵机一动,花了几十文钱找了个养马的老汉请教。
好马要看四点。老汉伸出粗糙的手指,一是眼睛要亮,二是鼻孔要大,三是腿要长,四是蹄子要硬。最重要的是看牙口,年轻的马牙齿整齐洁白...
欧阳煦认真记下这些要点,重新回到马市。这次他仔细检查每一匹马的牙口、腿脚和鼻孔,终于选中一匹四岁口的黑马。这马通体乌黑,只有额头有一撮白毛,四肢修长有力,眼神灵动。
二十两?太贵了!欧阳煦和卖主讨价还价,十五两如何?
公子,这可是上好的北地马,二十两已经是便宜了。卖主苦着脸说,您看这牙口,这腿脚...
最终,欧阳煦以二十两银子买下了这匹黑马,又花一两银子配了副简单的马鞍。临走前,他还在书摊上花一两银子买了份云山郡的地图。
以后就叫你吧,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啦。欧阳煦拍了拍马脖子上的白毛,黑马打了个响鼻,似乎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出了县城,官道上尘土飞扬。由于新城建设,路上多是运送石料的牛车和挑夫。欧阳煦翻身上马,黑星立刻小跑起来,马蹄声清脆悦耳。
少年意气风发,催马加速。黑星撒开四蹄,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去,风声在耳边呼啸,路旁的树木飞速后退。欧阳煦忍不住放声大笑,这种自由驰骋的感觉太美妙了。
跑了约莫半个时辰,欧阳煦放慢速度,让黑星缓口气。前方路边出现一个简陋的茶摊,几张木桌摆在树荫下,三五个路人正在喝茶歇脚。
正好口渴了。欧阳煦勒住马缰,翻身下马。他将黑星拴在旁边的树上,要了一碗茶。
一文钱一碗。满脸皱纹的茶摊老板递来一个粗瓷碗,茶汤浑浊,但香气扑鼻。
欧阳煦接过茶碗,一饮而尽。茶味苦涩中带着回甘,解渴正好。他正要再要一碗,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转头望去,只见茶摊后方是一片采石场,几十个工人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开采石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看上去至少有六十多岁,瘦骨嶙峋的身躯吃力地抡着铁锤,每砸一下都要喘上半天。更令人惊讶的是,旁边还有几个半大孩子也在搬运石块,最小的看起来不过十岁出头。
小二,那位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要采石?欧阳煦忍不住问道。
店小二叹了口气:不仅老人在采,那一家子都在采石场干活呢。
为何?欧阳煦好奇地追问。
小二压低声音:前些年那家人要建房子,找采石场的主人借了五十两银子。契书上写着年利钱百分之五,每个月还三千文。那家人不识字,觉得每个月还三千文还能承受,就按了手印。
欧阳煦皱眉算了算:五十两,年利百分之五,一年也就二两五钱的利息,怎么会...
问题就在这。小二摇头,后来他们找了个识字的给算了,这种算法利滚利,要还三十年才能还清,总共得还一百多两呢!
什么?!欧阳煦瞪大眼睛,还能这么玩?
谁说不是呢。小二无奈道,可契书都签了,打官司也告不赢。他们为了早点还清,只能全家都来给采石场干活抵债了。
欧阳煦听得目瞪口呆,手中的茶碗差点掉在地上。他从未想过,世上还有这样吃人不吐骨头的勾当。
离开茶摊后,欧阳煦心情沉重。他牵着黑星慢慢走着,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位老人佝偻的背影和孩子们满是尘土的小脸。
这就是江湖吗?少年喃喃自语,不仅有快意恩仇,还有这样的陷阱...
原来父亲说的世间美好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是这个意思...少年握紧拳头,归墟剑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芒,没有实力,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
哈哈哈!欧阳煦看着四散的鸟群,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豪情。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出远门,没有父亲的督促,没有母亲的唠叨,天地之大,任他闯荡。
他拍了拍腰间的归墟剑,又摸了摸那个神奇的酒葫芦,确认两样宝贝都安然无恙后,这才解开包袱清点家当。父母给他准备了一百两银子,足够买一匹好马和路上的开销了。
先去县城买匹马。欧阳煦盘算着,步行去郡城得半年,骑马三个月就能到。
山路蜿蜒,欧阳煦脚步轻快。他运转《三千弱水》心法,真气在经脉中流转,每一步都轻盈如燕。不到两个时辰,新县城的轮廓就出现在视野中。
县城比两年前扩建了不少,城墙已经砌到一丈多高,数百工匠正在上面忙碌。城门口人来人往,有挑担的农夫,有推车的商贩,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的富家子弟。欧阳煦随着人流进城,立刻被热闹的街市吸引。
卖糖葫芦喽——
上好的绸缎,江南来的!
磨剪子嘞——戗菜刀——
叫卖声此起彼伏,欧阳煦看得眼花缭乱。他拦住一个路人打听马市的位置,顺着指引来到城西一处开阔地。这里拴着几十匹马,有瘦小的驽马,也有神骏的良驹,价格从五两到五十两不等。
这位公子,要买马吗?一个满脸堆笑的马贩子迎上来,看看这匹枣红马,只要十五两,跑起来跟飞似的!
欧阳煦看了看那匹马,虽然毛色鲜亮,但眼神呆滞,鼻孔也不够大,显然不是什么好货色。他摇摇头:我再看看。
转了一圈,欧阳煦发现自己对马一窍不通,根本分不清好坏。他灵机一动,花了几十文钱找了个养马的老汉请教。
好马要看四点。老汉伸出粗糙的手指,一是眼睛要亮,二是鼻孔要大,三是腿要长,四是蹄子要硬。最重要的是看牙口,年轻的马牙齿整齐洁白...
欧阳煦认真记下这些要点,重新回到马市。这次他仔细检查每一匹马的牙口、腿脚和鼻孔,终于选中一匹四岁口的黑马。这马通体乌黑,只有额头有一撮白毛,四肢修长有力,眼神灵动。
二十两?太贵了!欧阳煦和卖主讨价还价,十五两如何?
公子,这可是上好的北地马,二十两已经是便宜了。卖主苦着脸说,您看这牙口,这腿脚...
最终,欧阳煦以二十两银子买下了这匹黑马,又花一两银子配了副简单的马鞍。临走前,他还在书摊上花一两银子买了份云山郡的地图。
以后就叫你吧,你不说话我就当你答应啦。欧阳煦拍了拍马脖子上的白毛,黑马打了个响鼻,似乎对这个名字很满意。
出了县城,官道上尘土飞扬。由于新城建设,路上多是运送石料的牛车和挑夫。欧阳煦翻身上马,黑星立刻小跑起来,马蹄声清脆悦耳。
少年意气风发,催马加速。黑星撒开四蹄,如离弦之箭般向前冲去,风声在耳边呼啸,路旁的树木飞速后退。欧阳煦忍不住放声大笑,这种自由驰骋的感觉太美妙了。
跑了约莫半个时辰,欧阳煦放慢速度,让黑星缓口气。前方路边出现一个简陋的茶摊,几张木桌摆在树荫下,三五个路人正在喝茶歇脚。
正好口渴了。欧阳煦勒住马缰,翻身下马。他将黑星拴在旁边的树上,要了一碗茶。
一文钱一碗。满脸皱纹的茶摊老板递来一个粗瓷碗,茶汤浑浊,但香气扑鼻。
欧阳煦接过茶碗,一饮而尽。茶味苦涩中带着回甘,解渴正好。他正要再要一碗,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转头望去,只见茶摊后方是一片采石场,几十个工人正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地开采石块。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看上去至少有六十多岁,瘦骨嶙峋的身躯吃力地抡着铁锤,每砸一下都要喘上半天。更令人惊讶的是,旁边还有几个半大孩子也在搬运石块,最小的看起来不过十岁出头。
小二,那位老人家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还要采石?欧阳煦忍不住问道。
店小二叹了口气:不仅老人在采,那一家子都在采石场干活呢。
为何?欧阳煦好奇地追问。
小二压低声音:前些年那家人要建房子,找采石场的主人借了五十两银子。契书上写着年利钱百分之五,每个月还三千文。那家人不识字,觉得每个月还三千文还能承受,就按了手印。
欧阳煦皱眉算了算:五十两,年利百分之五,一年也就二两五钱的利息,怎么会...
问题就在这。小二摇头,后来他们找了个识字的给算了,这种算法利滚利,要还三十年才能还清,总共得还一百多两呢!
什么?!欧阳煦瞪大眼睛,还能这么玩?
谁说不是呢。小二无奈道,可契书都签了,打官司也告不赢。他们为了早点还清,只能全家都来给采石场干活抵债了。
欧阳煦听得目瞪口呆,手中的茶碗差点掉在地上。他从未想过,世上还有这样吃人不吐骨头的勾当。
离开茶摊后,欧阳煦心情沉重。他牵着黑星慢慢走着,脑海中不断浮现那位老人佝偻的背影和孩子们满是尘土的小脸。
这就是江湖吗?少年喃喃自语,不仅有快意恩仇,还有这样的陷阱...
原来父亲说的世间美好都是建立在实力之上的是这个意思...少年握紧拳头,归墟剑在夕阳下泛着冷冽的光芒,没有实力,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