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忘回廊”如同它的名字,是星海中被主流航道遗忘的角落。这里没有璀璨的星团,没有繁忙的贸易航线,只有破碎的星辰残骸、扭曲的引力旋涡以及永不消散的、由远古超新星爆发遗留的辐射迷雾。无数大小不一、形状怪异的小行星在无形的力量牵引下,遵循着混乱而危险的轨迹永恒飘荡,构成了一片天然的、危机四伏的迷宫。
“银梭”号如同一尾灵巧的游鱼,在“磐石”星域边缘这片密集的小行星带中穿行。苏映雪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星舟,纤细的手指在主控面板上快速滑动,星舟姿态引擎不断喷吐出短促而精准的幽蓝尾焰,在巨大的岩石碎块间惊险地擦身而过。每一次规避都精准到毫厘,引擎的轰鸣被压缩到最低,只留下与稀薄星际尘埃摩擦的微弱嘶嘶声。
陈子睿和林曦月站在舷窗前,目光穿透伪装涂层,落在外界光怪陆离的景象上。巨大的、布满撞击坑的岩体缓慢旋转,投下狰狞的阴影;远处,一片由细微冰晶和尘埃组成的、散发着幽蓝荧光的星云缓缓流动,如同宇宙巨兽的吐息;更深处,扭曲的引力场让光线发生诡异的偏折,形成海市蜃楼般的幻景。死寂、冰冷、混乱,却又蕴含着一种原始而壮阔的美感。
“这里…能量场很混乱。”林曦月冰蓝色的眼眸中流转着微光,她能清晰地感知到空间中无处不在的、相互冲突的能量乱流,“但对冰魄本源…有种奇特的安抚作用。混乱中的…恒定?”她尝试着描述那种微妙的感觉。
“混沌未分,元气混冥。”陈子睿接道,目光深邃地扫过那些混乱的小行星轨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片遗忘之地,看似混乱无序,实则暗合大道演化之初的混沌之象。能量乱流是表象,其下,自有其运行不息的‘常’。” 他识海中的星旋微微转动,“溪流”道韵流淌,让他能隐约把握到这片混乱星域中某种更深层次的、坚韧而恒定的“脉动”——这或许就是“磐石”之名的由来,混乱表象下的恒定根基。
“找到了!”苏映雪略带兴奋的声音打破了舱内的沉静。
主控光屏上,密集的小行星标记被一个放大的三维模型取代。那是一颗直径约数十公里、形状极不规则的小行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核心位置,似乎镶嵌着一个巨大的、明显是人造物的残骸——半截断裂的圆柱体,表面覆盖着厚重的宇宙尘埃和撞击痕迹,但整体结构在混乱的能量场扫描中,竟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能量特征。
“代号‘磐石’核心目标。扫描显示,该人造结构材质特殊,具有极强的能量吸收和抗干扰特性,内部空间巨大,约70%结构保存相对完好。最关键的是,”苏映雪指着模型上几个关键节点,“其内部有一套近乎完整的、依靠地热和小行星自转动能维持的古老维生及能量循环系统核心!虽然大部分功能模块已损坏或休眠,但核心炉心仍在微弱运转!这是我们建立隐蔽据点最理想的根基!”
她调出更详细的数据:“外部环境极度恶劣,小行星带天然屏障,混乱能量场和辐射迷雾能有效屏蔽绝大多数常规探测。内部结构稳固,核心区域可改造性强。唯一的难点是进入通道——原有的人造结构入口已被陨石彻底封死,需要从侧面岩层重新开凿,工程量不小,且不能引起太大动静,以免暴露。”
陈子睿走到主控台前,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这颗“磐石”小行星的模型和周围混乱的小行星带分布图。“很好。”他沉声道,“这‘磐石’,便是我们暗部立足混沌、复归于朴的‘器’。入口问题…交给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要的不是蛮力破壁,而是顺势而为,在混乱中找到那通往‘无’(空间)的‘有’(路径)。”
他手指在星图上快速划过,锁定了几处小行星带中引力相对平缓、能量湍流稍弱的区域:“映雪,设定航线,先抵达这几个预设观测点。我需要实地感受这片星域的‘势’,找到最契合‘道’的进入路径。同时,启动‘银梭’的深度伪装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我们自身的存在感。”
“明白!”苏映雪立刻执行。
接下来的数日,“银梭”号如同幽灵般,在“磐石”小行星带外围几个选定的观测点间悄无声息地移动、潜伏。陈子睿大部分时间都盘膝坐在舷窗前,或是立于主控台星图旁,双目微阖,气息沉凝。识海中,那融合了“溪流”道韵的星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精神力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细致入微地捕捉、分析着外界的一切:
* **引力之弦:** 巨大岩体间无形的引力拉扯,如同看不见的蛛网,既构成威胁,也暗藏路径。他“聆听”着引力变化的细微韵律,寻找着那些因多体引力平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引力通道”。
* **能量潮汐:** 混乱的能量乱流并非全无规律。冰晶星云的流动、辐射迷雾的涨落、小行星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脉冲…种种因素交织,形成如同潮汐般的能量起伏。陈子睿尝试着把握其中相对平缓的“低谷期”和可利用的“顺流”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星骸轨迹:** 无数小行星的运动轨迹看似杂乱,但在更宏观的尺度上,受核心“磐石”小行星和附近几个大型引力源的支配,隐隐形成了几条大致的“漂移带”。他推演着这些漂移带的交汇点与“磐石”的相对位置。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心诀流淌。他不再试图强行对抗或规划路线,而是将自己融入这片星域混乱而宏大的“自然”之中,体悟其运行的“道”,从中寻找那最契合、最省力的切入点。每一次推演,都让识海星旋的光芒更加凝练,对“顺势而为”的理解更深一层。
林曦月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这段时间,以新生的冰魄本源之力,结合陈子睿提供的星域能量场数据,开始尝试在“银梭”号内部构建一个微缩的、用于隔绝探测和精神窥视的“太阴静域”。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冰蓝光纹如同活物般,在舱壁和关键设备表面缓缓流淌、交织,形成一层内敛而坚韧的防护力场。这不仅是对据点安全的预演,也是对她自身力量掌控的绝佳锤炼。
苏映雪则在全力优化“银梭”号的伪装和反探测系统,同时利用加密频道,谨慎地接入“遗忘回廊”区域几个已知的、极其隐秘的黑市信息节点和流浪者求救频率。她开始筛选、整理关于可靠工程队伍、稀缺维修零件、以及可能流落此地的技术人才的信息碎片,为即将到来的据点建设储备情报和资源。
就在陈子睿的推演进入最关键阶段时,林曦月冰蓝色的眼眸猛地睁开,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子睿!三点钟方向,距离约0.3光秒!一颗伪装成普通岩屑的小型探测器!能量特征…与‘灰隼’突击艇上的扫描阵列有微弱同源!它在进行被动信号监听!”**
苏映雪脸色一沉:“星鹰残部?他们竟然追踪到这里了?还是深渊的耳目?”
陈子睿眼中寒光一闪,瞬间中断推演,强大的精神力如同无形的触手,精准地锁定林曦月指示的方向。果然,在无数漂浮的岩屑中,一颗毫不起眼的、仅有人头大小的“岩石”内部,隐藏着极其微弱的、带有特定频段监听功能的能量核心。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陈子睿声音冰冷,“贪婪与急躁,终会露出马脚。这‘眼睛’,来得正好!”
他没有下令摧毁,反而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映雪,记录下它的特征码和监听频段。曦月,尝试反向渗透,给它注入一段经过我们加密处理的、关于‘磐石’小行星另一侧存在‘高能晶矿反应’的虚假漂流信号,信号源模拟成自然能量爆发。让它…把‘惊喜’带回去。”
“明白!”苏映雪和林曦月立刻领会。这是祸水东引,也是警告。
处理完这个意外插曲,陈子睿重新闭目。方才被打断的推演,反而在应对突发威胁的瞬间,让他对这片星域混乱中的“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识海中,无数纷乱的引力线、能量流、星骸轨迹如同百川归海,最终汇聚成一条清晰、稳定、且完美避开所有主要威胁的“无形之径”!这条路径,并非直线,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三个大型引力源的平衡点、两条能量湍流的“顺风带”以及一片密集小行星群的“掩护缝隙”,如同宇宙尺度的“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
“就是它!”陈子睿猛地睁开眼,精光四射。他手指在主控星图上划出一条蜿蜒却精准无比的航线,终点直指“磐石”小行星侧面一处相对平缓的岩壁!“‘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此路径,无需蛮力开凿,只需以精准能量切割岩层薄弱节点,便能如流水入隙,自然开辟通道!映雪,设定航线,我们…入驻‘磐石’!”
“银梭”号引擎喷口光芒微调,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轻盈而精准地滑入那条由陈子睿“道心”勘破的宇宙缝隙之中,朝着那块在混沌星海中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磐石”,悄然驶去。新征程的根基,即将在这片被遗忘的星骸深处,悄然奠定。
“银梭”号如同一尾灵巧的游鱼,在“磐石”星域边缘这片密集的小行星带中穿行。苏映雪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星舟,纤细的手指在主控面板上快速滑动,星舟姿态引擎不断喷吐出短促而精准的幽蓝尾焰,在巨大的岩石碎块间惊险地擦身而过。每一次规避都精准到毫厘,引擎的轰鸣被压缩到最低,只留下与稀薄星际尘埃摩擦的微弱嘶嘶声。
陈子睿和林曦月站在舷窗前,目光穿透伪装涂层,落在外界光怪陆离的景象上。巨大的、布满撞击坑的岩体缓慢旋转,投下狰狞的阴影;远处,一片由细微冰晶和尘埃组成的、散发着幽蓝荧光的星云缓缓流动,如同宇宙巨兽的吐息;更深处,扭曲的引力场让光线发生诡异的偏折,形成海市蜃楼般的幻景。死寂、冰冷、混乱,却又蕴含着一种原始而壮阔的美感。
“这里…能量场很混乱。”林曦月冰蓝色的眼眸中流转着微光,她能清晰地感知到空间中无处不在的、相互冲突的能量乱流,“但对冰魄本源…有种奇特的安抚作用。混乱中的…恒定?”她尝试着描述那种微妙的感觉。
“混沌未分,元气混冥。”陈子睿接道,目光深邃地扫过那些混乱的小行星轨迹,“‘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这片遗忘之地,看似混乱无序,实则暗合大道演化之初的混沌之象。能量乱流是表象,其下,自有其运行不息的‘常’。” 他识海中的星旋微微转动,“溪流”道韵流淌,让他能隐约把握到这片混乱星域中某种更深层次的、坚韧而恒定的“脉动”——这或许就是“磐石”之名的由来,混乱表象下的恒定根基。
“找到了!”苏映雪略带兴奋的声音打破了舱内的沉静。
主控光屏上,密集的小行星标记被一个放大的三维模型取代。那是一颗直径约数十公里、形状极不规则的小行星。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核心位置,似乎镶嵌着一个巨大的、明显是人造物的残骸——半截断裂的圆柱体,表面覆盖着厚重的宇宙尘埃和撞击痕迹,但整体结构在混乱的能量场扫描中,竟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的能量特征。
“代号‘磐石’核心目标。扫描显示,该人造结构材质特殊,具有极强的能量吸收和抗干扰特性,内部空间巨大,约70%结构保存相对完好。最关键的是,”苏映雪指着模型上几个关键节点,“其内部有一套近乎完整的、依靠地热和小行星自转动能维持的古老维生及能量循环系统核心!虽然大部分功能模块已损坏或休眠,但核心炉心仍在微弱运转!这是我们建立隐蔽据点最理想的根基!”
她调出更详细的数据:“外部环境极度恶劣,小行星带天然屏障,混乱能量场和辐射迷雾能有效屏蔽绝大多数常规探测。内部结构稳固,核心区域可改造性强。唯一的难点是进入通道——原有的人造结构入口已被陨石彻底封死,需要从侧面岩层重新开凿,工程量不小,且不能引起太大动静,以免暴露。”
陈子睿走到主控台前,目光如炬地审视着这颗“磐石”小行星的模型和周围混乱的小行星带分布图。“很好。”他沉声道,“这‘磐石’,便是我们暗部立足混沌、复归于朴的‘器’。入口问题…交给我。‘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我们要的不是蛮力破壁,而是顺势而为,在混乱中找到那通往‘无’(空间)的‘有’(路径)。”
他手指在星图上快速划过,锁定了几处小行星带中引力相对平缓、能量湍流稍弱的区域:“映雪,设定航线,先抵达这几个预设观测点。我需要实地感受这片星域的‘势’,找到最契合‘道’的进入路径。同时,启动‘银梭’的深度伪装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我们自身的存在感。”
“明白!”苏映雪立刻执行。
接下来的数日,“银梭”号如同幽灵般,在“磐石”小行星带外围几个选定的观测点间悄无声息地移动、潜伏。陈子睿大部分时间都盘膝坐在舷窗前,或是立于主控台星图旁,双目微阖,气息沉凝。识海中,那融合了“溪流”道韵的星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旋转,精神力如同最精密的传感器,细致入微地捕捉、分析着外界的一切:
* **引力之弦:** 巨大岩体间无形的引力拉扯,如同看不见的蛛网,既构成威胁,也暗藏路径。他“聆听”着引力变化的细微韵律,寻找着那些因多体引力平衡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引力通道”。
* **能量潮汐:** 混乱的能量乱流并非全无规律。冰晶星云的流动、辐射迷雾的涨落、小行星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能量脉冲…种种因素交织,形成如同潮汐般的能量起伏。陈子睿尝试着把握其中相对平缓的“低谷期”和可利用的“顺流”方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星骸轨迹:** 无数小行星的运动轨迹看似杂乱,但在更宏观的尺度上,受核心“磐石”小行星和附近几个大型引力源的支配,隐隐形成了几条大致的“漂移带”。他推演着这些漂移带的交汇点与“磐石”的相对位置。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心诀流淌。他不再试图强行对抗或规划路线,而是将自己融入这片星域混乱而宏大的“自然”之中,体悟其运行的“道”,从中寻找那最契合、最省力的切入点。每一次推演,都让识海星旋的光芒更加凝练,对“顺势而为”的理解更深一层。
林曦月也没有闲着。她利用这段时间,以新生的冰魄本源之力,结合陈子睿提供的星域能量场数据,开始尝试在“银梭”号内部构建一个微缩的、用于隔绝探测和精神窥视的“太阴静域”。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冰蓝光纹如同活物般,在舱壁和关键设备表面缓缓流淌、交织,形成一层内敛而坚韧的防护力场。这不仅是对据点安全的预演,也是对她自身力量掌控的绝佳锤炼。
苏映雪则在全力优化“银梭”号的伪装和反探测系统,同时利用加密频道,谨慎地接入“遗忘回廊”区域几个已知的、极其隐秘的黑市信息节点和流浪者求救频率。她开始筛选、整理关于可靠工程队伍、稀缺维修零件、以及可能流落此地的技术人才的信息碎片,为即将到来的据点建设储备情报和资源。
就在陈子睿的推演进入最关键阶段时,林曦月冰蓝色的眼眸猛地睁开,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子睿!三点钟方向,距离约0.3光秒!一颗伪装成普通岩屑的小型探测器!能量特征…与‘灰隼’突击艇上的扫描阵列有微弱同源!它在进行被动信号监听!”**
苏映雪脸色一沉:“星鹰残部?他们竟然追踪到这里了?还是深渊的耳目?”
陈子睿眼中寒光一闪,瞬间中断推演,强大的精神力如同无形的触手,精准地锁定林曦月指示的方向。果然,在无数漂浮的岩屑中,一颗毫不起眼的、仅有人头大小的“岩石”内部,隐藏着极其微弱的、带有特定频段监听功能的能量核心。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陈子睿声音冰冷,“贪婪与急躁,终会露出马脚。这‘眼睛’,来得正好!”
他没有下令摧毁,反而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映雪,记录下它的特征码和监听频段。曦月,尝试反向渗透,给它注入一段经过我们加密处理的、关于‘磐石’小行星另一侧存在‘高能晶矿反应’的虚假漂流信号,信号源模拟成自然能量爆发。让它…把‘惊喜’带回去。”
“明白!”苏映雪和林曦月立刻领会。这是祸水东引,也是警告。
处理完这个意外插曲,陈子睿重新闭目。方才被打断的推演,反而在应对突发威胁的瞬间,让他对这片星域混乱中的“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识海中,无数纷乱的引力线、能量流、星骸轨迹如同百川归海,最终汇聚成一条清晰、稳定、且完美避开所有主要威胁的“无形之径”!这条路径,并非直线,而是巧妙地利用了三个大型引力源的平衡点、两条能量湍流的“顺风带”以及一片密集小行星群的“掩护缝隙”,如同宇宙尺度的“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
“就是它!”陈子睿猛地睁开眼,精光四射。他手指在主控星图上划出一条蜿蜒却精准无比的航线,终点直指“磐石”小行星侧面一处相对平缓的岩壁!“‘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以此路径,无需蛮力开凿,只需以精准能量切割岩层薄弱节点,便能如流水入隙,自然开辟通道!映雪,设定航线,我们…入驻‘磐石’!”
“银梭”号引擎喷口光芒微调,如同被无形的丝线牵引,轻盈而精准地滑入那条由陈子睿“道心”勘破的宇宙缝隙之中,朝着那块在混沌星海中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磐石”,悄然驶去。新征程的根基,即将在这片被遗忘的星骸深处,悄然奠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