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月玲学艺-《赚钱是工作,修仙是生活》

  月尘庭院深处的练功场,青石板铺地,四周古木环绕,灵气氤氲。月玲换上了一身利落的练功服,小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又带着一丝初入道途的紧张。

  月尘负手立于她面前,神色温和却透着郑重:“玲儿,你既决心踏上修行路,今日我便传你入门根基——《太阴炼气诀》。此诀非同小可,你需静心体会。”

  他顿了顿,先纠正了一个常见的误区:“世人多见修行者盘膝打坐,便以为那是唯一的修炼姿势。殊不知,盘腿跏趺坐之法,乃是随佛门东传而来,虽亦是静心妙法,却非我华夏道门古法之全貌。”

  月尘的声音清朗,带着一种引经据典的笃定:“我这《太阴炼气诀》,源自上古道统,其修炼方式更为自然多元,讲究‘行住坐卧,皆可修行’。今日先传你三大基础:站桩、睡仙、拳法。

  月尘身形微沉,双足不丁不八站立,双臂如抱圆球,示意月玲模仿。“此式为‘无极桩’,乃筑基之本。看似不动,实则要求你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沉胯,如古树盘根,稳立大地。意念需放空,感受周身气息如大地蒸腾,缓缓汇聚于丹田。目的是稳固下盘,调和气血,初步感应天地灵气。”

  接着,月尘示意月玲平躺于一旁的云榻之上。“此乃‘睡仙功’,并非真睡,而是于似睡非睡间修炼。”他指导月玲采取一种特定的侧卧姿势,一手枕于头下,一手轻抚于腿,全身放松。“意念内守,呼吸绵绵若存,观想自身如婴孩般纯净,吸纳月华之精。此法在于养神炼气,于静谧中滋养先天之本。”

  最后,月尘缓缓起手,演示了一套极为缓慢、舒展的动功,如云手,如单鞭。“此为基础拳架,非为搏击,而是‘动中求静’。每一个动作都需与呼吸相合,意念引导内气随之流转。目的是活动筋骨,疏通经络,让气血在运动中更好地运行,将站桩、睡仙所凝聚之气,化为流动之力。”

  月尘收势,对认真模仿的月玲说道:“站桩以固本,睡仙以养元,拳法以通络。三者交替修习,循序渐进,不可偏废。切记,道门修炼,重在顺应自然,循序渐进,切忌贪功冒进。你初入门庭,先熟练此三式,感悟气机,待根基稳固,再图后续。”

  月玲依言练习,虽动作稚嫩,却神情专注。一旁的白秋洁微微颔首,她出身道门世家,深知此诀的正宗与宝贵。紫萱和青鸾也看得目不转睛,对这种与她们星域能量修炼方式迥异、却同样深邃精妙的法门充满了好奇。

  月玲的修行之路,便在这古老的道法传承中,正式开启了。

  清晨,演武场的青石板上还带着露水的湿气。月玲已经按照月尘的教导,开始了新一天的修炼。她练习的《太阴炼气诀》中的拳法,动作看起来确实简单质朴——无非是缓缓起手,沉肩坠肘,弓步转换,云手划圆。没有凌厉的破空声,也没有炫目的招式,只有一种近乎凝滞的、与呼吸同频的缓慢节奏。

  月尘站在一旁,目光如炬,观察着月玲每一个细微的动作。见她额头已渗出细密汗珠,手臂因持续保持特定姿势而微微颤抖,却仍咬牙坚持,月尘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他适时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穿透力:“玲儿,你是否觉得这些动作过于简单,甚至有些枯燥?”

  月玲不敢分神,一边努力维持姿势,一边从牙缝里挤出回答:“有……有一点。哥哥,这真的能练出本事吗?”

  月尘微微一笑,走到她身边,轻轻调整了一下她有些僵硬的肘部:“你错了。我传你的,看似至简,实则至高。这慢,是在磨你的心性,锻你的意志。你是否感到肌肉酸痛,气息难继?这便是意志与身体惰性的较量。能在这枯燥中坚持下来,你的心志便坚毅一分。”

  他示意月玲继续,同时解释道:“而这看似不变的缓慢动作,要求你周身关节节节贯串,意念如丝线牵引,看似不动,内在的气血、筋骨却无时无刻不在微调、适应。这练的,便是极致的灵活性——非是杂耍般的柔软,而是‘一动无有不动’的周身协调与听劲之能。意志如钢,身形似水,方是正道。”

  月尘身形忽然一动,依旧是那套缓慢拳法中的“揽雀尾”之势,只是速度骤然加快,手臂如鞭梢般弹出,在触及旁边木人桩前寸许又戛然而止,带起的劲风却让木桩微微晃动。“这拳法,健体只是其一。其每一个动作,都暗含攻防之道。慢练是求其规矩、得其神韵,熟稔之后,劲力自然通透,举手投足皆可制敌。它是搏击之术,但更是修身养性之法,其核心是掌控——掌控你的身体,你的气息,乃至你的心念。”

  月玲看着哥哥举重若轻的演示,感受着自己身体的反馈,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月尘最后总结道:“记住,修炼并非只在每日固定的时辰、特定的场地。行住坐卧,言谈举止,皆可是修炼。持守正道是炼心,应对琐事是炼性,观察万物是炼智。贵在将这份‘坚持’与‘觉察’融入生命的每一刻,如呼吸般自然。如此,方是真正的修行。”

  月玲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更加坚定,继续投入到那简单而重复的动作中,开始用心体会哥哥话语中蕴含的深意。

  她渐渐感受到,在那看似单调的起落开合间,确实有一个广阔而精微的世界正在向她敞开。庭院里,只剩下她逐渐平稳的呼吸声,和那份对“坚持”最初的践行

  转眼三个月过去,时近岁末。庭院中的古树褪尽了繁华,枝干遒劲地指向冬日的天空,更添几分清寂与肃穆。而在这片清寂中,月玲的身影却显得格外充满活力。

  经过百日不辍的苦修,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她的步伐变得异常轻盈,走在覆着薄霜的青石板上,几乎听不到脚步声,仿佛足不点地。一双大眼睛愈发明亮有神,顾盼之间,精神抖擞,再无往日一丝的娇慵之气。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改变,更是一种由内而外焕发出的精气神。

  她本就有着不俗的武术功底,身体协调性和力量远胜常人。如今在《太阴炼气诀》的系统锤炼下,更是将这份底子打磨得越发坚实。

  最初站“无极桩”时,半个时辰便觉腰酸腿麻,难以持久。而现在,她已能气定神闲地站上四个时辰(八小时),如同脚下生根,与大地融为一体,身形稳若磐石,呼吸绵长细匀,进入了真正的“站忘”之境。这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更是对心性极致的磨练。

  这期间,她并非一人在摸索。云萝(貂蝉)时常在她练功间隙,为她梳理气息,以其千年的阅历,点拨她如何更好地将女子的柔韧与功法的刚柔并济相结合;

  白秋兰、白秋洁,则从道门正宗的视角,为她详解经脉运行、气血搬运的细微关窍,避免她走入岔路;

  而皇甫静、韩文君这两位阅历丰富的女子,则更多地从实战应用和心境调整上给予指导,让她明白修炼并非闭门造车,最终要能与现实相接。

  在诸位姐姐的悉心指点下,月玲的进步可谓一日千里。这一日,月尘再次检视她的修为,手指轻轻搭在她的腕脉上,感受着其中平稳而蓬勃的内息流动,又观其神光内蕴、根基稳固的气象,终于满意地点了点头。

  “很好。”月尘的赞许言简意赅,却带着十足的肯定,“百日筑基,根基已固。气血畅通,经脉初开,神完气足。玲儿,你已正式踏入了修行之门。”

  月玲听到哥哥的肯定,心中涌起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这三个月的汗水与坚持,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甘泉。

  她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筑基已成,意味着她真正拥有了向更高深道途攀登的资格。前方,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待着她去探索。冬日清冷的阳光照在她身上,却仿佛带着无限的暖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