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庆之考虑的很周全,柳元景本来就归刘骏辖制,不会有问题,还有一个人很是关键,那就是王玄谟。
别看王玄谟北伐时丢盔卸甲,可是身居要职,地位显赫,这人必须拉拢过来,于是亲自去了一趟。
王玄谟还是老样子,一脸严肃,几乎没有笑容,他就是这个习惯,时人都说他眉头未曾舒展过,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王玄谟北伐丢滑台,被绑缚刑场,差点人头落地,死里逃生后,性情大变,什么事,都看开了,当时,徐州一带正闹饥荒,王玄谟居然拿出家私进行赈济,这对于一个视财如命的人来说可谓是惊人蜕变!
得知沈庆之深夜前来,人困马乏,他赶紧迎接出来,俩人见面,简单互通信息,王玄谟得知了沈庆之的来意,拿出一封信给他看。
原来是刘劭早先他一步,已经任命王玄谟为冀州刺史!
沈庆之握着信,刚要游说一番,王玄谟突然问道:“当年我被萧斌押赴刑场,你为什么要刀下留人?咱俩关系也不怎么好啊?”
沈庆之一笑:“当年先帝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回复先帝的,王玄谟攻打滑台失利,论罪当诛,可是那时要是把他杀了,别的将领一看,吃了败仗,回去就得杀头,还不如不回去了,要是转投拓跋焘那不就坏醋了吗?”
王玄谟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虽然狡猾如狐,可是诚不欺我!放心,我怎么可能拥戴一个弑父杀君的恶徒呢?你尽管做事,我命济南太守垣护之出兵相助就是!”
沈庆之什么话也没说,可是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王玄谟这绝对是雪中送炭!
随后刘骏在沈庆之辅佐之下,从江州起兵,亲率军马讨伐刘劭,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南洲,溧[lì]州等地。
沈庆之要求部队继续前进,顺江东下,直扑京师建康。
刘骏能文能武,亲自题写讨逆檄文,以“千古未有之大逆”为名,痛斥刘劭弑父篡位之罪!
这话说得特别贴切,还真是千古未有,当年石虎残暴不?那也是出外打猎,避免嫌疑,静等石勒寿终正寝以后才有所行动。事同一理,身边要是有打爹骂娘的存在,咱百姓之间,也多半不愿意接触,看着膈应。
公元453年四月,刘骏部下冠军将军柳元景先到新亭,修建军营,静待刘骏。
情势如此危急了,刘劭[shào]还在玩掩耳盗铃,他还剩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臧质,立刻下诏任命他为征虏将军、丹阳尹,派他对战沈庆之,刘元景,王玄谟等人!
臧质曾经一泼尿惹恼了拓跋焘,那也是名声在外的人,早就把事情问了个清清楚楚,我勒个去,把文帝刘义隆给杀了!就这样给杀了!你踏马的也太不是人了!
他连寻思一下都没有,立刻命人,飞马传书,驰告自己的顶头上司,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也就是刘义隆的弟弟,随后亲率兵马五千南下,到荆州与刘义宣会合。
可是臧质行事急促,没来急通知俩个还在建康的儿子臧敦、臧敷,刘劭听闻臧质起兵,没打沈庆之,跑去找刘义宣了,这是要拥戴刘义宣和自己分庭抗礼啊!
立刻抓住这俩小子,命人打了三十大棍,以示惩戒,之后又厚加赏赐,他也是想留了个活口,将臧质笼络过来。
刘义宣得到臧质传文,也同时接到了刘骏的讨伐檄文,一时愣住了,觉得跟做梦一样,但他资质平庸,并没什么宏图之志,当即表示支持刘骏。
刘义宣的当机立断,把臧质弄了个措手不及,臧质自负雄才,有意借讨平刘劭的机会攫取大权,原意是想拥立刘义宣为帝,毕竟兄终弟及也是合情合理的,自己正好弄个权臣当当,没想到刘义宣根本没那个意思。
刘义宣遣使前往江州,知会武陵王刘骏,好大侄儿,我跟你干了!同时任命臧质为征北将军,让他随同刘骏、沈庆之、柳元景,东攻建康。
太子刘劭见状,只好亲自率军攻打柳元景,那根本就是开玩笑。
北伐只有一个人常胜将军,那就是柳元景,几次北伐退兵都是队友拖后腿,那可是北魏都闻风丧胆的大将军。
柳元景统率宗悫、薛安都等十三路人马,直扑刘劭,萧斌带兵迎击。
柳元景狭长着丹凤眼,举起大刀,昔日同袍打在一处,果然如同沈庆之所料,萧斌真是没什么真本事,走马之间,被柳元景斩于马下,十三路军一拥而上,刘劭一见,脸色煞白,赶紧逃命,回到建康。
刘骏随后带领大军进驻江宁。
此时情势一边倒,朱之等臣也都归附了刘骏。江夏王刘义恭单枪匹马逃出建康,投奔侄子刘骏,并以皇叔身份拥立他为皇帝。
消息传回建康,刘劭怒不可遏,把刘义恭十二个儿子全部杀死,那也没用,逃奔刘骏的大臣,争先恐后,乌泱乌泱的。
刘劭、刘浚俩兄弟束手无策,焦虑忧心,于是刘浚用皇帝专用的辇车,把蒋侯庙的神像迎接到宫中,向神像叩头,乞求神灵给予恩典,并于宫内供奉,估计啥神仙也不可能保佑这俩个杀父灭母的玩意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手下劝说刘劭逃到大海上去,像孙恩一样,做个海盗,刘浚觉得还有一拼,力阻兄长逃跑,结果刘劭也没得走。
此时刘骏在刘义恭和众臣拥戴之下,于新亭称帝,史称宋孝武帝。
是年五月,最后的决胜局到了,讨逆军攻入建康,对宫城发动总攻。
臧质一马当先,直趋广莫门,攻入台城皇宫,与柳元景手下薛安都、程天祚等部,会师于太极殿。
刘劭跳入井中躲藏,被搜了出来,押到西军将领臧质面前。
臧质看到刘劭,看着看着,禁不住大哭了起来。
刘劭反倒淡定许多,好像也没那么害怕了,早晚是个死,不如坦然面对,问他:“我罪恶恶极,天地难容,大人何必哭泣?”然后深深叹了口气。
臧质问道:“为何行此逆天之事?”
刘劭一屁股坐在地上,摘了帽子,脱了战靴,歪着脖子问道:“你听说过我小时候的事吗?”
臧质摇头,刘劭哈哈大笑,道:“大人怎么不知?我出生在父皇服丧期间,那时爷爷还尸骨未寒吧?真是个讽刺啊!
殷商帝乙登基时,纣王出生,到了现在又有我刘劭!
我与父皇都是白虎星转世,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今岁正是虎年!”
臧质在他的狂笑声中将他绑在马上,去见孝武帝刘骏。
而刘义隆的次子刘浚,在逃跑途中,遇见了杀红了眼的刘义恭,口称“皇叔饶命!”跪倒求降。
刘义恭招手道:“好吧,那你跟皇叔去武帝大营请罪!”
刘浚信以为真,没想到刘义恭突然抽拔出宝剑,一顿乱刺,骂道:“还我十二子命来!”就这样在半道将人给杀了。
以后刘劭也被武帝刘骏下旨赐死,和刘浚的尸体一起扔入长江,俩人的妻妾子嗣也被全部下诏处死!
别看王玄谟北伐时丢盔卸甲,可是身居要职,地位显赫,这人必须拉拢过来,于是亲自去了一趟。
王玄谟还是老样子,一脸严肃,几乎没有笑容,他就是这个习惯,时人都说他眉头未曾舒展过,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
王玄谟北伐丢滑台,被绑缚刑场,差点人头落地,死里逃生后,性情大变,什么事,都看开了,当时,徐州一带正闹饥荒,王玄谟居然拿出家私进行赈济,这对于一个视财如命的人来说可谓是惊人蜕变!
得知沈庆之深夜前来,人困马乏,他赶紧迎接出来,俩人见面,简单互通信息,王玄谟得知了沈庆之的来意,拿出一封信给他看。
原来是刘劭早先他一步,已经任命王玄谟为冀州刺史!
沈庆之握着信,刚要游说一番,王玄谟突然问道:“当年我被萧斌押赴刑场,你为什么要刀下留人?咱俩关系也不怎么好啊?”
沈庆之一笑:“当年先帝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回复先帝的,王玄谟攻打滑台失利,论罪当诛,可是那时要是把他杀了,别的将领一看,吃了败仗,回去就得杀头,还不如不回去了,要是转投拓跋焘那不就坏醋了吗?”
王玄谟哈哈大笑,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虽然狡猾如狐,可是诚不欺我!放心,我怎么可能拥戴一个弑父杀君的恶徒呢?你尽管做事,我命济南太守垣护之出兵相助就是!”
沈庆之什么话也没说,可是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王玄谟这绝对是雪中送炭!
随后刘骏在沈庆之辅佐之下,从江州起兵,亲率军马讨伐刘劭,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克南洲,溧[lì]州等地。
沈庆之要求部队继续前进,顺江东下,直扑京师建康。
刘骏能文能武,亲自题写讨逆檄文,以“千古未有之大逆”为名,痛斥刘劭弑父篡位之罪!
这话说得特别贴切,还真是千古未有,当年石虎残暴不?那也是出外打猎,避免嫌疑,静等石勒寿终正寝以后才有所行动。事同一理,身边要是有打爹骂娘的存在,咱百姓之间,也多半不愿意接触,看着膈应。
公元453年四月,刘骏部下冠军将军柳元景先到新亭,修建军营,静待刘骏。
情势如此危急了,刘劭[shào]还在玩掩耳盗铃,他还剩最后一根稻草,就是臧质,立刻下诏任命他为征虏将军、丹阳尹,派他对战沈庆之,刘元景,王玄谟等人!
臧质曾经一泼尿惹恼了拓跋焘,那也是名声在外的人,早就把事情问了个清清楚楚,我勒个去,把文帝刘义隆给杀了!就这样给杀了!你踏马的也太不是人了!
他连寻思一下都没有,立刻命人,飞马传书,驰告自己的顶头上司,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也就是刘义隆的弟弟,随后亲率兵马五千南下,到荆州与刘义宣会合。
可是臧质行事急促,没来急通知俩个还在建康的儿子臧敦、臧敷,刘劭听闻臧质起兵,没打沈庆之,跑去找刘义宣了,这是要拥戴刘义宣和自己分庭抗礼啊!
立刻抓住这俩小子,命人打了三十大棍,以示惩戒,之后又厚加赏赐,他也是想留了个活口,将臧质笼络过来。
刘义宣得到臧质传文,也同时接到了刘骏的讨伐檄文,一时愣住了,觉得跟做梦一样,但他资质平庸,并没什么宏图之志,当即表示支持刘骏。
刘义宣的当机立断,把臧质弄了个措手不及,臧质自负雄才,有意借讨平刘劭的机会攫取大权,原意是想拥立刘义宣为帝,毕竟兄终弟及也是合情合理的,自己正好弄个权臣当当,没想到刘义宣根本没那个意思。
刘义宣遣使前往江州,知会武陵王刘骏,好大侄儿,我跟你干了!同时任命臧质为征北将军,让他随同刘骏、沈庆之、柳元景,东攻建康。
太子刘劭见状,只好亲自率军攻打柳元景,那根本就是开玩笑。
北伐只有一个人常胜将军,那就是柳元景,几次北伐退兵都是队友拖后腿,那可是北魏都闻风丧胆的大将军。
柳元景统率宗悫、薛安都等十三路人马,直扑刘劭,萧斌带兵迎击。
柳元景狭长着丹凤眼,举起大刀,昔日同袍打在一处,果然如同沈庆之所料,萧斌真是没什么真本事,走马之间,被柳元景斩于马下,十三路军一拥而上,刘劭一见,脸色煞白,赶紧逃命,回到建康。
刘骏随后带领大军进驻江宁。
此时情势一边倒,朱之等臣也都归附了刘骏。江夏王刘义恭单枪匹马逃出建康,投奔侄子刘骏,并以皇叔身份拥立他为皇帝。
消息传回建康,刘劭怒不可遏,把刘义恭十二个儿子全部杀死,那也没用,逃奔刘骏的大臣,争先恐后,乌泱乌泱的。
刘劭、刘浚俩兄弟束手无策,焦虑忧心,于是刘浚用皇帝专用的辇车,把蒋侯庙的神像迎接到宫中,向神像叩头,乞求神灵给予恩典,并于宫内供奉,估计啥神仙也不可能保佑这俩个杀父灭母的玩意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手下劝说刘劭逃到大海上去,像孙恩一样,做个海盗,刘浚觉得还有一拼,力阻兄长逃跑,结果刘劭也没得走。
此时刘骏在刘义恭和众臣拥戴之下,于新亭称帝,史称宋孝武帝。
是年五月,最后的决胜局到了,讨逆军攻入建康,对宫城发动总攻。
臧质一马当先,直趋广莫门,攻入台城皇宫,与柳元景手下薛安都、程天祚等部,会师于太极殿。
刘劭跳入井中躲藏,被搜了出来,押到西军将领臧质面前。
臧质看到刘劭,看着看着,禁不住大哭了起来。
刘劭反倒淡定许多,好像也没那么害怕了,早晚是个死,不如坦然面对,问他:“我罪恶恶极,天地难容,大人何必哭泣?”然后深深叹了口气。
臧质问道:“为何行此逆天之事?”
刘劭一屁股坐在地上,摘了帽子,脱了战靴,歪着脖子问道:“你听说过我小时候的事吗?”
臧质摇头,刘劭哈哈大笑,道:“大人怎么不知?我出生在父皇服丧期间,那时爷爷还尸骨未寒吧?真是个讽刺啊!
殷商帝乙登基时,纣王出生,到了现在又有我刘劭!
我与父皇都是白虎星转世,不是他死就是我亡!今岁正是虎年!”
臧质在他的狂笑声中将他绑在马上,去见孝武帝刘骏。
而刘义隆的次子刘浚,在逃跑途中,遇见了杀红了眼的刘义恭,口称“皇叔饶命!”跪倒求降。
刘义恭招手道:“好吧,那你跟皇叔去武帝大营请罪!”
刘浚信以为真,没想到刘义恭突然抽拔出宝剑,一顿乱刺,骂道:“还我十二子命来!”就这样在半道将人给杀了。
以后刘劭也被武帝刘骏下旨赐死,和刘浚的尸体一起扔入长江,俩人的妻妾子嗣也被全部下诏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