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莹见他曹虎毫无反应,又高声讥讽:“曹虎贪名,天下共知!城上兵士听着,曹虎克扣军饷、搜刮民脂民膏,府中金银堆积如山,却让你等忍饥受寒!怎能与你一心?可听说一将功成万骨枯!”
这话说得就有点切中要害了,城内士兵禁不住内心揣测。
祖莹接着又高声喝道:“你贪财吝啬,广置田产,连你府上的家的奴仆、歌伎都待遇微薄,根本吃不饱,你们跟着他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图什么?死后抚恤金都得让曹虎贪了,不如散了吧!!”
城中副将惶恐,眼神闪烁,祖莹说的全是真的,万一军心浮动,四散奔逃,那还了得?
曹虎依然面带冷笑,不管不顾。
你愿意说啥说啥,我就是没听见!
祖莹见曹虎依然没有发怒的表现,血性全无,扔出了杀手锏:“曹虎匹夫,如今我大魏天子仁慈,若你无胆开门出战,不如自缚来降,至少可以保全家老小性命;若你执意龟缩,待我军破城之日,身首异处,妻亡子丧,悔之晚矣!
你公然受贿,敛财千万,又欺上瞒下,作威作福,即使负隅顽抗,你那个多疑狠毒的南齐君主,岂能容你?早晚会收拾你,你在南齐定会不得善终!”
这番话骂得极为刻薄,而且很有煽动性,连城上的南齐军都觉得,嗯,有道理,酣畅淋漓!
可城上的曹虎依旧稳如泰山,面不改色。
祖莹在城下骂了三个时辰,口干舌燥,言辞从嘲讽怯懦、讥讽贪腐,到揭短败绩、羞辱名节,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可樊城依旧大门紧闭,曹虎后来也听累了,回去吃饭睡觉,城头竟无一人应答!
元宏一见,道:“罢了,这曹虎虽贪,却非无谋,这骂阵之法,看来是难以奏效了!困城吧!他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不信困不死他!”
元宏命筑军士长墙以围之,要的就是樊城内外断绝!
这就是个长期的活了。
元宏连日巡营,与士兵打成一片,这一日回到军帐,忽军浑身燥热,刚解去铠甲又觉周身发冷,当夜便咳嗽不止,发起高烧来!
随军御医往来穿梭,各种药物轮番煎煮,元宏喝下,就是不能奏效,同时军中此种病症的士兵也接连出现,成片倒下!
到底还是水土不服,随着天气炎热,湿气浓重,又赶上阴雨连绵,军中瘟疫开始流行!连元宏也中了招!
所谓病来如山倒,元宏病情一日重于一日,旬日不见侍臣。
唯彭城王勰等数人被允许入内。
元勰可忙坏了,内侍医药,外总军务。
见元宏病情不见好转,他急诏洛阳的右军将军太医署徐謇,火速奔赴前线,为元宏诊病!
元宏病倒,正是南齐趁机反攻的大好时机,萧鸾干什么呢?
他比元宏病得还重呢!而且更加焦头烂额。
屋漏偏又逢连夜雨,王敬则趁机反叛。
萧鸾胆小多疑,很害怕别人预先知道其行迹,刚有病之时,特别休息保密,唯恐别人趁机夺权,于是照样听政、阅览公文不止。
到后来实在熬不住了,台省下诏索要白鱼做药饵,他病倒之事才传扬出来。
王敬则本来是萧道成的开国元勋,萧鸾怎么可能放心于他,于是左监视,右刺探,到底把王敬则惹毛了,听说他病了,索性打着为萧道成复仇的幌子,举兵反叛!
可惜消息提前泄露,泄密也不是外人,正是王敬则的女婿谢朓。
这孙子也不讲究。
王敬则又是被迫在会稽仓促起兵!
齐明帝萧鸾的病情更加沉重,没事就钻桌子底下瑟瑟发抖,只有这样他才觉得稍微完全一些。
朝廷内部一片震惊,人人恐慌不已。
太子萧宝卷让人登上屋顶,看王敬则打过来没有。
征虏亭正赶上失火,一片火光,手下人以为大军已经到了,赶紧通告萧宝卷,他急忙穿上戎装,将要逃走。
王敬则得知此事,哈哈大笑道:“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没想到,这小子学得挺溜啊!”
王敬则起兵凶猛,声势浩大,江南百姓一看,又来了!过年了!
地也不种了,牛也不放了,鱼也不打了,扛着竹竿,拿着锄头,拽着渔网,前来投奔,追随者十万之多,可真是热闹非常。
大家也寻思好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北魏就在门口,就差临门一脚了。这边今天反了这个,明天反了那个,你杀我我你,昏天黑日,索性都别过了,大家闹将起来,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王敬则经过齐高帝陵园时,想起了萧道成对自己的恩宠,不禁放声恸哭!萧鸾我信好你奶奶的!
王敬则虽然一路乘胜,气势嚣张,但毕竟是乌合之众,简直是一盘散沙。
曲阿县令丘仲孚,对治下的吏役、民众说:“反贼终究不能成事,我们赶紧把船舰都藏起来,长冈水坝挖开,放出大水挡住他们的去路,只要能让他们停留几天,朝廷大军便可到达,那样的话便可大功告成!”
王敬则大军到达之后,果然停止不能前行。
齐明帝诏令一大堆将军,快速赶到曲阿长冈,修筑战垒工事。
各位将军领军与王敬则混战。那可真是漫天刀剑乱飞,到处人仰马翻!中间还夹杂着渔网,竹竿和锄头!
追随王敬则的民众手中连兵器都没有,锄头渔网顶什么用!纷纷惊慌而逃。
王敬则的军队最后一败涂地,败给了正规军。
王敬则也死于乱军之中,脑袋被切下来,送到了建康。
这原本也是个人物,随萧道成发动宫廷政变,斩杀宋后废帝刘昱、又在禅位仪式中“请”宋顺帝出宫,为萧道成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也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他的女婿谢朓事后反倒是加官进爵,但是出于人情世故的考虑,没有接受。
他本出身顶级门阀,陈郡谢氏,为“竟陵八友”之一,诗写得顶流。
出身于陇西李氏的李白,特别推崇他。
谢朓曾写《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
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
君归芳已歇。”
这样一个大才子,生逢乱世,过得鸡飞狗跳,回到家就更惨了,他的妻子迎面而来,血红着眼睛,顺怀里拽出了剪刀,奔他前胸就扎,道:“我杀了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谢朓吓得转身就跑,老婆在后面玩命死追!
谢朓从此不敢与妻子相见,闹了个有官不能做,有家不敢回的尴尬局面……
这话说得就有点切中要害了,城内士兵禁不住内心揣测。
祖莹接着又高声喝道:“你贪财吝啬,广置田产,连你府上的家的奴仆、歌伎都待遇微薄,根本吃不饱,你们跟着他冲锋陷阵,舍生忘死,图什么?死后抚恤金都得让曹虎贪了,不如散了吧!!”
城中副将惶恐,眼神闪烁,祖莹说的全是真的,万一军心浮动,四散奔逃,那还了得?
曹虎依然面带冷笑,不管不顾。
你愿意说啥说啥,我就是没听见!
祖莹见曹虎依然没有发怒的表现,血性全无,扔出了杀手锏:“曹虎匹夫,如今我大魏天子仁慈,若你无胆开门出战,不如自缚来降,至少可以保全家老小性命;若你执意龟缩,待我军破城之日,身首异处,妻亡子丧,悔之晚矣!
你公然受贿,敛财千万,又欺上瞒下,作威作福,即使负隅顽抗,你那个多疑狠毒的南齐君主,岂能容你?早晚会收拾你,你在南齐定会不得善终!”
这番话骂得极为刻薄,而且很有煽动性,连城上的南齐军都觉得,嗯,有道理,酣畅淋漓!
可城上的曹虎依旧稳如泰山,面不改色。
祖莹在城下骂了三个时辰,口干舌燥,言辞从嘲讽怯懦、讥讽贪腐,到揭短败绩、羞辱名节,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可樊城依旧大门紧闭,曹虎后来也听累了,回去吃饭睡觉,城头竟无一人应答!
元宏一见,道:“罢了,这曹虎虽贪,却非无谋,这骂阵之法,看来是难以奏效了!困城吧!他外无援兵,内无粮草,不信困不死他!”
元宏命筑军士长墙以围之,要的就是樊城内外断绝!
这就是个长期的活了。
元宏连日巡营,与士兵打成一片,这一日回到军帐,忽军浑身燥热,刚解去铠甲又觉周身发冷,当夜便咳嗽不止,发起高烧来!
随军御医往来穿梭,各种药物轮番煎煮,元宏喝下,就是不能奏效,同时军中此种病症的士兵也接连出现,成片倒下!
到底还是水土不服,随着天气炎热,湿气浓重,又赶上阴雨连绵,军中瘟疫开始流行!连元宏也中了招!
所谓病来如山倒,元宏病情一日重于一日,旬日不见侍臣。
唯彭城王勰等数人被允许入内。
元勰可忙坏了,内侍医药,外总军务。
见元宏病情不见好转,他急诏洛阳的右军将军太医署徐謇,火速奔赴前线,为元宏诊病!
元宏病倒,正是南齐趁机反攻的大好时机,萧鸾干什么呢?
他比元宏病得还重呢!而且更加焦头烂额。
屋漏偏又逢连夜雨,王敬则趁机反叛。
萧鸾胆小多疑,很害怕别人预先知道其行迹,刚有病之时,特别休息保密,唯恐别人趁机夺权,于是照样听政、阅览公文不止。
到后来实在熬不住了,台省下诏索要白鱼做药饵,他病倒之事才传扬出来。
王敬则本来是萧道成的开国元勋,萧鸾怎么可能放心于他,于是左监视,右刺探,到底把王敬则惹毛了,听说他病了,索性打着为萧道成复仇的幌子,举兵反叛!
可惜消息提前泄露,泄密也不是外人,正是王敬则的女婿谢朓。
这孙子也不讲究。
王敬则又是被迫在会稽仓促起兵!
齐明帝萧鸾的病情更加沉重,没事就钻桌子底下瑟瑟发抖,只有这样他才觉得稍微完全一些。
朝廷内部一片震惊,人人恐慌不已。
太子萧宝卷让人登上屋顶,看王敬则打过来没有。
征虏亭正赶上失火,一片火光,手下人以为大军已经到了,赶紧通告萧宝卷,他急忙穿上戎装,将要逃走。
王敬则得知此事,哈哈大笑道:“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没想到,这小子学得挺溜啊!”
王敬则起兵凶猛,声势浩大,江南百姓一看,又来了!过年了!
地也不种了,牛也不放了,鱼也不打了,扛着竹竿,拿着锄头,拽着渔网,前来投奔,追随者十万之多,可真是热闹非常。
大家也寻思好了,这日子没法过了,北魏就在门口,就差临门一脚了。这边今天反了这个,明天反了那个,你杀我我你,昏天黑日,索性都别过了,大家闹将起来,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王敬则经过齐高帝陵园时,想起了萧道成对自己的恩宠,不禁放声恸哭!萧鸾我信好你奶奶的!
王敬则虽然一路乘胜,气势嚣张,但毕竟是乌合之众,简直是一盘散沙。
曲阿县令丘仲孚,对治下的吏役、民众说:“反贼终究不能成事,我们赶紧把船舰都藏起来,长冈水坝挖开,放出大水挡住他们的去路,只要能让他们停留几天,朝廷大军便可到达,那样的话便可大功告成!”
王敬则大军到达之后,果然停止不能前行。
齐明帝诏令一大堆将军,快速赶到曲阿长冈,修筑战垒工事。
各位将军领军与王敬则混战。那可真是漫天刀剑乱飞,到处人仰马翻!中间还夹杂着渔网,竹竿和锄头!
追随王敬则的民众手中连兵器都没有,锄头渔网顶什么用!纷纷惊慌而逃。
王敬则的军队最后一败涂地,败给了正规军。
王敬则也死于乱军之中,脑袋被切下来,送到了建康。
这原本也是个人物,随萧道成发动宫廷政变,斩杀宋后废帝刘昱、又在禅位仪式中“请”宋顺帝出宫,为萧道成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也落了个身首异处的悲惨结局。
他的女婿谢朓事后反倒是加官进爵,但是出于人情世故的考虑,没有接受。
他本出身顶级门阀,陈郡谢氏,为“竟陵八友”之一,诗写得顶流。
出身于陇西李氏的李白,特别推崇他。
谢朓曾写《王孙游》:
“绿草蔓如丝,
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
君归芳已歇。”
这样一个大才子,生逢乱世,过得鸡飞狗跳,回到家就更惨了,他的妻子迎面而来,血红着眼睛,顺怀里拽出了剪刀,奔他前胸就扎,道:“我杀了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
谢朓吓得转身就跑,老婆在后面玩命死追!
谢朓从此不敢与妻子相见,闹了个有官不能做,有家不敢回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