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武城外刘康祖一场大战,八千士卒以死殉国,小城内守将王罗汉听闻血泪交融,他带着三百士兵,据城死守。
将士们早都吓破了胆,建议他逃命,或者躲进附近的丛林,偷袭魏军。
王罗汉叹息道:“看到刘将军没有?说什么逃命?我们奉命死守此城,定当寸步不移!”
但是三百人对于北魏军队来说就是苍蝇的一只小腿,根本微不足道,拓跋仁带军突入,没费吹灰之力,王罗汉就被生擒活捉。
拓跋仁问他降是不降?
王罗汉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废什么话!”
拓跋仁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心中纳闷,以前苻坚攻打东晋,对这点就百思不得其解,南人武力值一般,骨头却贼拉硬,如今一见果然如此,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手下区区三百人,居然气势干云,非一般人可比!刘义隆是怎么做的思想建设?
拓跋仁命人用铁链锁住了王罗汉的脖子,扔进大牢,让三郎将看守,也没放在心上。
深夜,三郎将喝得酩酊大醉,不停用言语奚落王罗汉,王罗汉也不恼,反而笑着让三郎将近前来,道:“你过来,我跟你说句好话……”
三郎将嘻嘻哈哈,端着酒杯走过来,将头凑过去,王罗汉虽然脖子手上都是重重的铁链,压得头都抬不起来,可是还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他趁着三郎将靠近,双手盘握,抽出了三郎将的佩刀,一刀砍在了他的脖子上!
三郎将瞪着不可置信的眼睛,吐了一句:“妈的,大意了!”然后倒了下去,气绝身亡!
王罗汉没有钥匙,又不敢耽误,只好抱着铁锁往外跑,遇到的几个守卫迷迷瞪瞪,喝得五迷三道,他抡着铁链这顿砸,砸的各个脑浆迸裂,逃出大牢!
魏军也是一场血战,休息的休息,哭丧的哭丧,小城防守基本没有,王罗汉出得城里,一路往南,逃到了盱眙。
盱眙在今江苏盱眙东北,尉武在今安徽寿县西。从现代地图上看,江苏盱眙到安徽寿县的直线距离二百多公里,不得不佩服,这不是人,这是飞毛腿,脖子上还带着重重的铁链,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跑过去的,可真是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拓跋仁听说王罗汉带着刑具逃脱,还杀了十几个人,气得上窜下跳,也无济于事。
好在这也不影响什么年成,他们现在要攻打的是刘义隆的寿阳和彭城!
刘宋南平王刘铄负责守卫寿阳,为刘义隆第四子,时年二十岁,这小伙子工于书法,擅长诗文,曾自创新题《三妇艳》,其三十余首《拟古诗》更被誉为“亚迹陆机”,文采盖世,现在仍有文集五卷行世。
别以为只是个白面书生,那就错了,还挺有胆气,命令将士烧掉寿阳四周庐舍,坚壁清野,凭城固守,来吧,这回看我的了!拓跋焘让你拿了寿阳,我就跟你姓!
而彭城守将为江夏王刘义恭,有点哆嗦,北魏已经占领了萧城,距彭城十多里。
沈庆之看着被送回来的刘康祖的人头,悲愤不堪,对大家说:“刘将军面色如常,他看着我们呢,所谓对战能退当退,不能退时,必须以一敌百,背水一战,咱们今天是退不了了!”
刘义恭却爱意丝丝,有点胆怯,知道他主意多,问道:“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沈庆之道:“彭城守军数量不多,军粮也不多,本来老百姓已经有了逃命的想法,只因城门紧闭,不能出去罢了。咱们一旦弃城,百姓一拥而出,四处逃散,非得被拓跋焘赶尽杀绝不可!所以必须坚守!”
沛郡太守张畅还沉浸在刘康祖牺牲的悲愤情绪之中,也顾不得上下级的关系怒道:“王爷要想逃,我就卧在您的马前,让您的马蹄染满我的鲜血!”
刘义恭吓了一跳,面色苍白。
武陵王刘骏,刘义隆第三子,也是个不得宠的,此时也来了脾气,对刘义恭道:“皇叔您,身为三军统帅,走留我是干预不了。可是我身为彭城之主,决不能弃城逃生,若是那样,有何颜面去见陛下,九泉之下,如何去看见黄爷爷,我留下,和彭城共存亡!”
刘义恭一见侄子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老脸一时没地方搁,决定不走了。
没几日,北魏国主拓跋焘抵达彭城城外,建立了一座高高的戏马台,又在上面设立了简单的毡屋行宫,没别的意思,就是站的高看的远,想观望一下城内情况。
从这里开始,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了。
拓跋焘阴阳怪气的毛病又犯了,派遣一名刘宋降将来到彭城小门,向刘骏索要美酒和甘蔗,他听说江南的甘蔗很好吃。
武陵王刘骏给气乐了,打架呢,你还整这出儿,这是什么帝王?像个小孩子,我若给了你,好像进贡一样,不给,显得我华夏正统小家子气!
于是回书,给你可以,但是我听说你们有骆驼,本王没见过,送来几只玩玩!
美酒甘蔗到位以后,拓跋焘也不含糊,派遣尚书李孝伯大张旗鼓到了彭城南门,不但给了几匹骆驼,还捎带了不能生育的骡子,并特意赏赐给刘义恭一件貂裘!
反正大家礼尚往来,看来人家拓跋焘还大方一些!为什么给骡子,只有他自己知道。
北魏尚书李孝伯道:“我主向各位王爷和将军问好,大家或战或和也快三十年了,不如暂时放下武器会个面,谈一谈如何?我主保证暂时不攻此城,你们也不必劳苦将士,严防死守如此!”
刘骏听了此话,心里暗道:“拓跋焘到底要干什么?见我?要摆鸿门宴?当谁是傻子,不攻城,来这里干什么?”
沈庆之道:“王爷莫疑,所谓礼尚往来,您也派出一个使者跟他磨嘴皮就行!该防备防备,拓跋焘这是在欲擒故纵!”
于是刘骏派张畅出城去见李孝伯,张畅就是那个要躺在刘义恭马前,血溅马蹄子那位,可见嘴皮子有多刁钻!
一见面他就对李孝伯说:“我奉我主之命,问候魏主全家!”
将士们早都吓破了胆,建议他逃命,或者躲进附近的丛林,偷袭魏军。
王罗汉叹息道:“看到刘将军没有?说什么逃命?我们奉命死守此城,定当寸步不移!”
但是三百人对于北魏军队来说就是苍蝇的一只小腿,根本微不足道,拓跋仁带军突入,没费吹灰之力,王罗汉就被生擒活捉。
拓跋仁问他降是不降?
王罗汉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废什么话!”
拓跋仁像看怪物一样看着他,心中纳闷,以前苻坚攻打东晋,对这点就百思不得其解,南人武力值一般,骨头却贼拉硬,如今一见果然如此,就是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手下区区三百人,居然气势干云,非一般人可比!刘义隆是怎么做的思想建设?
拓跋仁命人用铁链锁住了王罗汉的脖子,扔进大牢,让三郎将看守,也没放在心上。
深夜,三郎将喝得酩酊大醉,不停用言语奚落王罗汉,王罗汉也不恼,反而笑着让三郎将近前来,道:“你过来,我跟你说句好话……”
三郎将嘻嘻哈哈,端着酒杯走过来,将头凑过去,王罗汉虽然脖子手上都是重重的铁链,压得头都抬不起来,可是还是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他趁着三郎将靠近,双手盘握,抽出了三郎将的佩刀,一刀砍在了他的脖子上!
三郎将瞪着不可置信的眼睛,吐了一句:“妈的,大意了!”然后倒了下去,气绝身亡!
王罗汉没有钥匙,又不敢耽误,只好抱着铁锁往外跑,遇到的几个守卫迷迷瞪瞪,喝得五迷三道,他抡着铁链这顿砸,砸的各个脑浆迸裂,逃出大牢!
魏军也是一场血战,休息的休息,哭丧的哭丧,小城防守基本没有,王罗汉出得城里,一路往南,逃到了盱眙。
盱眙在今江苏盱眙东北,尉武在今安徽寿县西。从现代地图上看,江苏盱眙到安徽寿县的直线距离二百多公里,不得不佩服,这不是人,这是飞毛腿,脖子上还带着重重的铁链,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跑过去的,可真是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拓跋仁听说王罗汉带着刑具逃脱,还杀了十几个人,气得上窜下跳,也无济于事。
好在这也不影响什么年成,他们现在要攻打的是刘义隆的寿阳和彭城!
刘宋南平王刘铄负责守卫寿阳,为刘义隆第四子,时年二十岁,这小伙子工于书法,擅长诗文,曾自创新题《三妇艳》,其三十余首《拟古诗》更被誉为“亚迹陆机”,文采盖世,现在仍有文集五卷行世。
别以为只是个白面书生,那就错了,还挺有胆气,命令将士烧掉寿阳四周庐舍,坚壁清野,凭城固守,来吧,这回看我的了!拓跋焘让你拿了寿阳,我就跟你姓!
而彭城守将为江夏王刘义恭,有点哆嗦,北魏已经占领了萧城,距彭城十多里。
沈庆之看着被送回来的刘康祖的人头,悲愤不堪,对大家说:“刘将军面色如常,他看着我们呢,所谓对战能退当退,不能退时,必须以一敌百,背水一战,咱们今天是退不了了!”
刘义恭却爱意丝丝,有点胆怯,知道他主意多,问道:“那现在该如何是好?”
沈庆之道:“彭城守军数量不多,军粮也不多,本来老百姓已经有了逃命的想法,只因城门紧闭,不能出去罢了。咱们一旦弃城,百姓一拥而出,四处逃散,非得被拓跋焘赶尽杀绝不可!所以必须坚守!”
沛郡太守张畅还沉浸在刘康祖牺牲的悲愤情绪之中,也顾不得上下级的关系怒道:“王爷要想逃,我就卧在您的马前,让您的马蹄染满我的鲜血!”
刘义恭吓了一跳,面色苍白。
武陵王刘骏,刘义隆第三子,也是个不得宠的,此时也来了脾气,对刘义恭道:“皇叔您,身为三军统帅,走留我是干预不了。可是我身为彭城之主,决不能弃城逃生,若是那样,有何颜面去见陛下,九泉之下,如何去看见黄爷爷,我留下,和彭城共存亡!”
刘义恭一见侄子这种话都说出来了,老脸一时没地方搁,决定不走了。
没几日,北魏国主拓跋焘抵达彭城城外,建立了一座高高的戏马台,又在上面设立了简单的毡屋行宫,没别的意思,就是站的高看的远,想观望一下城内情况。
从这里开始,戏剧性的一幕开始了。
拓跋焘阴阳怪气的毛病又犯了,派遣一名刘宋降将来到彭城小门,向刘骏索要美酒和甘蔗,他听说江南的甘蔗很好吃。
武陵王刘骏给气乐了,打架呢,你还整这出儿,这是什么帝王?像个小孩子,我若给了你,好像进贡一样,不给,显得我华夏正统小家子气!
于是回书,给你可以,但是我听说你们有骆驼,本王没见过,送来几只玩玩!
美酒甘蔗到位以后,拓跋焘也不含糊,派遣尚书李孝伯大张旗鼓到了彭城南门,不但给了几匹骆驼,还捎带了不能生育的骡子,并特意赏赐给刘义恭一件貂裘!
反正大家礼尚往来,看来人家拓跋焘还大方一些!为什么给骡子,只有他自己知道。
北魏尚书李孝伯道:“我主向各位王爷和将军问好,大家或战或和也快三十年了,不如暂时放下武器会个面,谈一谈如何?我主保证暂时不攻此城,你们也不必劳苦将士,严防死守如此!”
刘骏听了此话,心里暗道:“拓跋焘到底要干什么?见我?要摆鸿门宴?当谁是傻子,不攻城,来这里干什么?”
沈庆之道:“王爷莫疑,所谓礼尚往来,您也派出一个使者跟他磨嘴皮就行!该防备防备,拓跋焘这是在欲擒故纵!”
于是刘骏派张畅出城去见李孝伯,张畅就是那个要躺在刘义恭马前,血溅马蹄子那位,可见嘴皮子有多刁钻!
一见面他就对李孝伯说:“我奉我主之命,问候魏主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