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割富人的韭菜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抄底华尔街,从沽空次贷开始》

  “东耀茶餐厅,对上主人您肯定会栽个大跟头。”

  约翰闻言眼神里泛起一丝兴味。

  “哦?说说你的想法。”

  石平身子微微前倾,语气愈发激昂。

  “主人,您想想,粤菜讲究的是什么?”

  “是火候,是手艺,更是几十年沉淀下来的功夫!”

  “东耀茶餐厅要搞全国扩张,现在都已经开了二十多家了,还敢宣称每家店的厨师都是高级大厨。”

  “这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怎么说?”约翰确实不太明白。

  石平见自家主子疑惑便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米其林和五星级大酒店的大厨?”

  “而宋天耀要找真正能撑得起高级粤菜大厨名号的人,屈指可数。”

  “东耀敢这么宣传,要么是在撒谎,用普通厨师冒充。”

  “要么就算真有几位大厨坐镇,但也根本顾不过来二十多家门店。”

  “您再看看他们的流水,每天那么多桌客人,就算大厨有三头六臂,也没法保证每一道菜的品质都稳定在线。”

  说到这里,石平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其实这也是我这些年的心病。”

  “我早就想把自己的茶餐厅推向全国,但就是卡在了大厨和菜品质量这两道坎上。”

  “厨师培养周期长,好手艺的大厨又留不住。”

  “一旦门店多了,菜品口味,摆盘细节全都会走样。”

  “加上客人投诉一多,牌子就砸了。”

  “东耀现在敢这么猛冲,说白了就是在赌,赌市场还没发现他们的短板。”

  约翰闻言,眼睛骤然一亮。

  他深耕资本领域多年,对企业 IPO 前的命门再熟悉不过。

  东耀茶餐厅这两年势头正猛,凭借米其林大厨坐镇的噱头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关注。

  眼看就要踏上 IPO 的快车道,可石平点出的品质失控问题,恰恰是资本市场最忌讳的硬伤。

  “你说得对,这是个绝佳的突破口。”

  “东耀敢吹嘘东耀每一道菜都由高级大厨精心烹制,我们就帮市场戳破这个谎言。”

  “我们只要让消费者和投资者意识到,他们的菜品质量根本无法支撑连锁扩张,东耀的 IPO 计划自然会泡汤。”

  他抬眼看向石平,语气斩钉截铁:“你现在就去联系几家有影响力的媒体,把这件事彻底披露出来。”

  “你不用怕花钱,多找几个渠道,从大厨数量造假菜品品质不稳定到扩张过快导致管理失控,你就从这几个角度发力。”

  “记得务必把事情闹大,让全行业和投资者都看到东耀的真面目。”

  石平内心一阵狂喜。

  他猛地反应过主人这是要让他出手。

  破坏东耀茶餐厅的 IPO!

  这不仅能报他多年来被东耀压制的仇,更藏着巨大的利益。

  一旦被人发现东耀因为疯狂扩张菜品无法保证稳定,口碑必定崩塌,IPO 失败后必然会收缩门店。

  到时候他的茶餐厅只要能抓住机会,再借着约翰的资本支持,完全可以趁机抢占东耀空出来的市场份额。

  “主子你放心,这件事我保证办得漂漂亮亮的!”

  石平站起身,腰杆挺得笔直,脸上满是兴奋的神色。

  “我马上回国,找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媒体和财经媒体,让他们用详实的调查报道揭穿东耀的谎言。”

  “到时候不用我们动手,消费者的质疑、投资者的撤资,就够东耀喝一壶的了!”

  约翰满意地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张支票,填上数字后推到石平面前。

  “资金不是问题,事情办好了,你想做连锁高档餐厅我支持你!”

  石平拿起支票,指尖因为激动微微颤抖。

  “您等着好消息就行!不出一个月,东耀茶餐厅就得为他们的盲目扩张付出代价!”

  很快一篇篇精心编织的文章在互联网上快速流传。

  文章直指当下热门的东耀茶餐厅存在宣传作假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作者石平,以自己经营粤菜馆多年的业内人身份,在文中现身说法,字里行间都透着对东耀茶餐厅的质疑。

  他在文章里详细描述了自己开粤菜馆时遇到的扩张难题。

  “我那间不足两百平的粤菜馆,雇了三位经验丰富的主厨,高峰时段还常常忙得手忙脚乱,出菜速度稍慢,食客就难免抱怨。”

  紧接着,话锋一转,将矛头对准东耀茶餐厅。

  “再看东耀,分店开了一家又一家,每家店的面积都比我的馆子大上数倍,号称主打精致粤菜。”

  “可据我所知,他们对外宣称东耀的每一道菜都经过顶级大厨亲手烹饪。”

  “各位想想,那么几个主厨,每天面对那么多络绎不绝的客人,要保证菜品的出菜效率,还要维持所谓的精致口感,这可能吗?”

  他进一步分析,按照餐饮行业的常规标准。

  一名主厨最多能稳定把控十张餐桌的菜品质量。

  而东耀茶餐厅每家分店的餐桌数量都在三十张以上,且常常座无虚席,甚至需要提前预约排号要等好几天。

  “如此算下来,东耀的主厨们就算不吃不喝,连轴转,也根本无法保证每一道菜都经过精心烹制,菜品质量必然极不稳定。”

  石平在文中斩钉截铁地断言,同时还附上了自己粤菜馆高峰期后厨忙碌的照片,以及东耀茶餐厅各分店门口大排长龙的图片作为证据。

  除了质疑菜品质量不稳定,石平还将火力集中在东耀茶餐厅的定价上。

  “既然菜品质量无法保证,那凭什么卖那么贵?”

  “一道普通的干炒西兰花,在其他粤菜馆也就二十元。”

  “但到了东耀,就要卖到一百八十元。”

  “一份虾饺皇,别家三十元左右,东耀改了个名字加了点高档海鲜直接标价四百六十元。”

  “他们说是因为食材顶级,大厨烹制,可现在连大厨能不能顾得过来都成问题。”

  “这定价,分明是在收割消费者!”

  他字里行间,石平都在试图勾起大众对东耀茶餐厅的不满。

  也让这场打假风波发酵了起来。

  文章发布后,石平满心期待能立刻引发轩然大波,可现实却给了他一记闷棍。

  文章在互联网上传播范围十分有限,评论区里的留言也寥寥无几。

  即便有网友看到,态度也十分慎重,并没有像石平预想的那样,立刻对东耀茶餐厅口诛笔伐。

  这一切,都源于东耀茶餐厅背后的品牌影响力,以及其母公司小娟小吃餐饮集团积累的良好口碑。

  在龙国,小娟小吃早已是家喻户晓的品牌,街头巷尾随处可见它的门店。

  而它以实惠的价格,地道的口味,深受普通大众的喜爱。

  小娟小吃的创始人范晓娟,更是去年感动龙国人物之一。

  提起范晓娟,几乎无人不晓她的事迹。

  范晓娟更是常年资助贫困学生,在偏远山区建学校,设奖学金。

  宋天耀积极帮山村村民脱困,大少大山都因此通上了公路,山货能运到加工厂去,提供了太多太多的就业岗位。

  宋天耀在内地的投资更是一个天文数字。

  母子俩做过的好事,真要细细说来,恐怕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无论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还是解决就业问题,都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在大众心中积累了极高的信任度。

  正因如此,网友们在看到石平的文章后,并没有轻易相信。

  一些曾受过小娟小吃慈善基金资助的大学生,更是直接在评论区阴阳怪气地回怼。

  “这位石平老板,怕不是看着东耀茶餐厅日进斗金,心里嫉妒得发狂吧?”

  一位正在读大三的学生留言。

  “我就是靠着小娟小吃的奖学金才顺利读完高中,顺利上了大学。”

  “宋总和范阿姨是什么人,我们心里清楚得很,他们是不会做这种欺骗消费者的事。”

  另一位网友则从专业角度反驳这篇文章。

  “东耀茶餐厅从一开始就定位网红高端餐厅,它主打漂亮饭,人家从来没标榜自己是米其林餐厅。”

  “文章里说东耀宣传每一道菜都由米其林大厨和五星级酒店主厨亲手烹制,可实际上东耀的宣传是每一道菜都由大厨精心烹制,由米其林大厨和五星级大酒店主厨团队把控品质,这明显是在偷换概念!”

  “人家说的是团队把控,又不是让米其林大厨天天守在灶台前炒菜,这逻辑都拎不清,还出来写文章打假?”

  还有经常去东耀茶餐厅消费的食客留言。

  “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去东耀吃一两次,说实话,他们家的菜品质量一直很稳定。”

  “味道也始终在线,从来没遇到过所谓忽高忽低的问题。”

  “而且他们家服务态度特别好,环境也很舒服,这个价位,我觉得很值。”

  看着评论区里一边倒的质疑和反驳,石平彻底傻眼了。

  他坐在电脑前,反复刷新着页面,看着那些不利于自己的留言,心里满是不解和愤怒。

  “这些人都不关注菜品水准吗?”

  他对着电脑屏幕喃喃自语。

  “现在的食客都这么好忽悠了?”

  “那我当初花大价钱请那么多大厨撑场面,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不甘心的石平,用自己的小号在文章下方留言,试图引导舆论。

  “难道大家就不关心宋天耀是不是在忽悠消费者吗?”

  “那些人花了高价,吃的却是质量没保障的菜,这难道不值得生气?”

  没想到,这条留言很快就得到了网友们的集体回应。

  但内容却让石平更加崩溃。

  “东耀茶餐厅那地方,本来就是有钱人去的场所。”

  “人均消费上千,我们普通人根本消费不起。”

  一位网友直言:“宋天耀要收割,也是收割有钱人,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我们吃着小娟小吃的十元套餐,香得很。”

  底下立刻有人附和:“就是!宋老板从来不会骗穷人。”

  “小娟小吃的价格这两年就没涨过,分量还足,这才是真正为老百姓着想的企业家。”

  “至于有钱人,他们去东耀吃的就是个氛围,是找面子,人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