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频道里的指令刚落,龙弋的右手已经搭上了弓背。
那声音沙哑干涩,像是从生锈铁皮桶里挤出来的:“B组注意,补给车十分钟后抵达三号交接点。”
话音一落,频道静了两秒,接着是几声杂音和咳嗽。没人回应。这种沉默不是纪律严明,而是人心散了。
龙弋没动,只把左眼眯成一条缝,透过灌木缝隙盯着三百米外那顶半塌的迷彩帐篷。风从东南来,吹得藤蔓轻轻晃,也把远处营地的气味一点点往他这边推——汗臭、火油、还有没烧尽的方便面调料包味儿。
他知道,这十分钟就是空档。
巡逻队要交接,警戒会松,人会走神。尤其是那些外围岗哨,干的是最累最无聊的活,工资最低,命也不值钱。
他们不会想到,有人能绕过热成像、躲开追踪犬,悄无声息地蹲在他们屁股后面等机会。
五分钟后,动静来了。
不是车声,也不是脚步,而是一个人拉开裤链的声音。
左侧林缘,离主道七八米远的一片矮灌木丛里,一个穿灰绿色作战服的男人探出头左右张望,确认没人后,慢悠悠走了进去。他腰上挂着枪,但枪套扣子没系,手还扶着裤子前襟。
这家伙是单独行动的外围哨兵,负责看守补给线西侧盲区。现在他觉得自己挺安全,毕竟兄弟们都在前面等着接车,谁会傻到在这时候偷袭?
他错了。
龙弋缓缓抽出一支淬毒箭。他没急着上弦,而是先用拇指蹭了蹭箭羽根部,确认胶没松,然后他才将箭轻轻卡进弓槽。
那人还在灌木丛里晃荡,背对着密林,脚边踩着一截断枝。他解完手,抖了两下,顺手把烟盒掏出来,正准备点火。
就是现在。
龙弋右臂后拉,弓弦贴住脸颊,指尖勾住箭尾,眼睛死死锁住对方脖颈侧面。那里有一条微微跳动的血管,藏在喉结下方两指宽的位置,再偏一寸就打不中动脉。
他屏住呼吸。
风刚好停了半秒。
箭出。
没有破空声,只有极细微的“嗤”一下,像是针扎进湿布。
毒箭穿过稀疏枝叶,精准钉入那人咽喉右侧。他身体猛地一僵,烟盒脱手飞出,手指刚碰到枪柄,膝盖就软了下去。整个人向前扑倒,脸砸在泥地上,抽了两下,再没动。
整个过程不到三秒。
龙弋没松弓,反而往后退了半步,靠紧树根,继续盯着那具尸体。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不是杀人,而是判断有没有人发现。
十秒过去,没人喊。
二十秒,远处帐篷那边传来一声罐头落地的响动,接着是几句模糊对话,内容听不清,语气倒是挺轻松,估计在聊补给到了能换班休息。
很好。
他这才缓缓放下弓,从怀里摸出一块布,擦了擦手心的汗。刚才那一箭看着轻松,实则绷到了极限。太近容易暴露,太远又怕偏差,还得算风速和遮挡物。好在他练过上千次移动靶射击,闭着眼都能估距离。
他没立刻上前取箭。毒头不能留,但也不能贸然靠近。万一那家伙身上有报警器,或者附近埋了感应雷,那就全白搭。
他趴在地上,用匕首尖挑起一片落叶,轻轻抛出去。叶子飘了五六米,落在尸体旁边,没触发任何异样。
又等了十五秒,他才猫腰贴地前行,动作像猎豹巡场,每一步都踩在腐叶最厚的地方。
靠近后,他第一件事不是拔箭,而是翻那人衣领,确认没有微型通讯器。接着检查手腕内侧,有没有皮下芯片标记。这年头有些雇佣兵公司会给员工植入定位码,防止叛逃。
都没有。
他松了口气,伸手捏住箭杆,轻轻一拧,往外拔。箭头卡得有点深,带出了一小股黑血。他迅速把箭头塞进随身的小竹筒,盖上塞子,再把箭杆收进箭囊。
尸体他没动,只顺手把那包没点着的烟塞进了自己口袋。烟盒还能用,以后可以当伪装道具。
做完这些,他原地转了半圈,观察四周地形。
来路不能走。虽然他之前设了假脚印引开巡逻队,但万一对方已经开始搜查失踪人员,那条废弃兽道很快就会被盯上。
他决定反向撤离。
先倒退二十米,每步都用藤条扫平痕迹,然后突然拐上坡,在一块长满苔藓的大石旁停下。他掏出工兵铲,在石头背面浅挖了个坑,把沾过血的布条埋了进去,再撒上干土盖住。
接着他抓住一根垂挂的藤条,借力跃上高坡。这一段坡面陡,植被密,普通人爬不上去,但他用了特种兵专用的“三点固定法”——双手一脚交替支撑,像壁虎一样贴着岩面移动。
爬到一半,他听见下方传来一声狗叫。
不是追踪犬那种狂吠,而是短促的“呜”一声,像是发现了什么但还不确定。
他立刻停住,贴紧岩壁。过了七八秒,狗叫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呵斥:“滚开!那边什么都没有!”
脚步声渐远。
他继续往上,终于翻过坡顶,钻进一片浓密的蕨类林。这里的地面潮湿,光线昏暗,适合藏身。他靠在一棵巨树后喘了口气,从耳塞里调出频道监听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才那段通话还在循环播放:“……十分钟后抵达三号交接点。”
之后再无更新。
他关掉接收器,把耳塞摘下来,塞进防水袋。
第一个目标解决了。
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强的,但足够疼。这个人死了,补给线就得推迟交接,巡逻节奏会被打乱,恐慌会从底层开始蔓延。等他们发现同伴死于毒箭,又找不到袭击者踪迹时,就会开始怀疑每一阵风、每一片落叶。
这才是他要的效果。
他靠着树干坐下,从背包里取出水壶喝了一口。水量不多了,但他不急。他知道这片区域能找到地下渗水点,只要避开巡逻路线,活下来没问题。
他抬头看了眼树冠缝隙中的天光。
太阳已经升到东偏南位置,雾气散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几个小时是最危险的。敌方肯定会加强搜索,热成像也会全天扫描。
他得换个伏击位。
正准备起身,忽然察觉脚下泥土有轻微震动。
不是脚步,也不是车辆,更像是某种低频共振,持续不断,像是从地底传来的。
他蹲下身,手掌贴地,感受了几秒。
有规律。
间隔约三秒一次,幅度很弱,但确实存在。
他皱了眉。这地方不该有机械作业,血狼团也没必要在后勤通道底下搞工程。除非……
他没往下想,而是迅速收拾装备,重新背上弓。
不管是什么,现在都不是探究的时候。
他沿着坡脊往北移动,每十步就停下来听一次风向。走到一处断崖边缘时,他看见下方洼地多了两辆军绿色运输车,正缓缓驶向那顶迷彩帐篷。
车还没停稳,几名武装人员就从车上跳下来,围成一圈站定。
龙弋伏低身子,从箭囊抽出一支新箭,装进弓套。
那声音沙哑干涩,像是从生锈铁皮桶里挤出来的:“B组注意,补给车十分钟后抵达三号交接点。”
话音一落,频道静了两秒,接着是几声杂音和咳嗽。没人回应。这种沉默不是纪律严明,而是人心散了。
龙弋没动,只把左眼眯成一条缝,透过灌木缝隙盯着三百米外那顶半塌的迷彩帐篷。风从东南来,吹得藤蔓轻轻晃,也把远处营地的气味一点点往他这边推——汗臭、火油、还有没烧尽的方便面调料包味儿。
他知道,这十分钟就是空档。
巡逻队要交接,警戒会松,人会走神。尤其是那些外围岗哨,干的是最累最无聊的活,工资最低,命也不值钱。
他们不会想到,有人能绕过热成像、躲开追踪犬,悄无声息地蹲在他们屁股后面等机会。
五分钟后,动静来了。
不是车声,也不是脚步,而是一个人拉开裤链的声音。
左侧林缘,离主道七八米远的一片矮灌木丛里,一个穿灰绿色作战服的男人探出头左右张望,确认没人后,慢悠悠走了进去。他腰上挂着枪,但枪套扣子没系,手还扶着裤子前襟。
这家伙是单独行动的外围哨兵,负责看守补给线西侧盲区。现在他觉得自己挺安全,毕竟兄弟们都在前面等着接车,谁会傻到在这时候偷袭?
他错了。
龙弋缓缓抽出一支淬毒箭。他没急着上弦,而是先用拇指蹭了蹭箭羽根部,确认胶没松,然后他才将箭轻轻卡进弓槽。
那人还在灌木丛里晃荡,背对着密林,脚边踩着一截断枝。他解完手,抖了两下,顺手把烟盒掏出来,正准备点火。
就是现在。
龙弋右臂后拉,弓弦贴住脸颊,指尖勾住箭尾,眼睛死死锁住对方脖颈侧面。那里有一条微微跳动的血管,藏在喉结下方两指宽的位置,再偏一寸就打不中动脉。
他屏住呼吸。
风刚好停了半秒。
箭出。
没有破空声,只有极细微的“嗤”一下,像是针扎进湿布。
毒箭穿过稀疏枝叶,精准钉入那人咽喉右侧。他身体猛地一僵,烟盒脱手飞出,手指刚碰到枪柄,膝盖就软了下去。整个人向前扑倒,脸砸在泥地上,抽了两下,再没动。
整个过程不到三秒。
龙弋没松弓,反而往后退了半步,靠紧树根,继续盯着那具尸体。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不是杀人,而是判断有没有人发现。
十秒过去,没人喊。
二十秒,远处帐篷那边传来一声罐头落地的响动,接着是几句模糊对话,内容听不清,语气倒是挺轻松,估计在聊补给到了能换班休息。
很好。
他这才缓缓放下弓,从怀里摸出一块布,擦了擦手心的汗。刚才那一箭看着轻松,实则绷到了极限。太近容易暴露,太远又怕偏差,还得算风速和遮挡物。好在他练过上千次移动靶射击,闭着眼都能估距离。
他没立刻上前取箭。毒头不能留,但也不能贸然靠近。万一那家伙身上有报警器,或者附近埋了感应雷,那就全白搭。
他趴在地上,用匕首尖挑起一片落叶,轻轻抛出去。叶子飘了五六米,落在尸体旁边,没触发任何异样。
又等了十五秒,他才猫腰贴地前行,动作像猎豹巡场,每一步都踩在腐叶最厚的地方。
靠近后,他第一件事不是拔箭,而是翻那人衣领,确认没有微型通讯器。接着检查手腕内侧,有没有皮下芯片标记。这年头有些雇佣兵公司会给员工植入定位码,防止叛逃。
都没有。
他松了口气,伸手捏住箭杆,轻轻一拧,往外拔。箭头卡得有点深,带出了一小股黑血。他迅速把箭头塞进随身的小竹筒,盖上塞子,再把箭杆收进箭囊。
尸体他没动,只顺手把那包没点着的烟塞进了自己口袋。烟盒还能用,以后可以当伪装道具。
做完这些,他原地转了半圈,观察四周地形。
来路不能走。虽然他之前设了假脚印引开巡逻队,但万一对方已经开始搜查失踪人员,那条废弃兽道很快就会被盯上。
他决定反向撤离。
先倒退二十米,每步都用藤条扫平痕迹,然后突然拐上坡,在一块长满苔藓的大石旁停下。他掏出工兵铲,在石头背面浅挖了个坑,把沾过血的布条埋了进去,再撒上干土盖住。
接着他抓住一根垂挂的藤条,借力跃上高坡。这一段坡面陡,植被密,普通人爬不上去,但他用了特种兵专用的“三点固定法”——双手一脚交替支撑,像壁虎一样贴着岩面移动。
爬到一半,他听见下方传来一声狗叫。
不是追踪犬那种狂吠,而是短促的“呜”一声,像是发现了什么但还不确定。
他立刻停住,贴紧岩壁。过了七八秒,狗叫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呵斥:“滚开!那边什么都没有!”
脚步声渐远。
他继续往上,终于翻过坡顶,钻进一片浓密的蕨类林。这里的地面潮湿,光线昏暗,适合藏身。他靠在一棵巨树后喘了口气,从耳塞里调出频道监听记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刚才那段通话还在循环播放:“……十分钟后抵达三号交接点。”
之后再无更新。
他关掉接收器,把耳塞摘下来,塞进防水袋。
第一个目标解决了。
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强的,但足够疼。这个人死了,补给线就得推迟交接,巡逻节奏会被打乱,恐慌会从底层开始蔓延。等他们发现同伴死于毒箭,又找不到袭击者踪迹时,就会开始怀疑每一阵风、每一片落叶。
这才是他要的效果。
他靠着树干坐下,从背包里取出水壶喝了一口。水量不多了,但他不急。他知道这片区域能找到地下渗水点,只要避开巡逻路线,活下来没问题。
他抬头看了眼树冠缝隙中的天光。
太阳已经升到东偏南位置,雾气散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几个小时是最危险的。敌方肯定会加强搜索,热成像也会全天扫描。
他得换个伏击位。
正准备起身,忽然察觉脚下泥土有轻微震动。
不是脚步,也不是车辆,更像是某种低频共振,持续不断,像是从地底传来的。
他蹲下身,手掌贴地,感受了几秒。
有规律。
间隔约三秒一次,幅度很弱,但确实存在。
他皱了眉。这地方不该有机械作业,血狼团也没必要在后勤通道底下搞工程。除非……
他没往下想,而是迅速收拾装备,重新背上弓。
不管是什么,现在都不是探究的时候。
他沿着坡脊往北移动,每十步就停下来听一次风向。走到一处断崖边缘时,他看见下方洼地多了两辆军绿色运输车,正缓缓驶向那顶迷彩帐篷。
车还没停稳,几名武装人员就从车上跳下来,围成一圈站定。
龙弋伏低身子,从箭囊抽出一支新箭,装进弓套。